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天理解为意志之天的哲学家以董仲舒为主要代表。他断言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万物非天不生”。至于天人关系则是“人副天数”、“人之为人本于天”。他创立的“天人感应论”就在于要论证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能主宰万物和人,而天人亦能相通并相互感应。积极意义:以神权限制君权;还具有人本主义的萌芽:人最为天下贵也。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忴而忴,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逍遥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是以适性,无以自得。世,虽以天下为字,万民为臣妾,不是以养生也,能臣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关键词:调和 董仲舒 儒道
一、儒家的代表——孟子的美学思想
孟子和朱子是将天作为义理之天,孟子主张圣贤通过善来和天相通,天应该和人相通。朱子:“存天理,灭人欲”,将伦理纲常奉作天,天理。天理与人欲是水与火不相容的对立面。当然除去人的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的正常生活需求。孔子作为孟子的老师则采取多元化的理解方式,既是自然的天,也是义理之天。“死有命,富贵在天”等等。通过如上所述,传统哲学中历来就是向天人合一的思想过渡,但是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天”,对于“合一”,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各有主张。主要是围绕人的自由和理想,探讨的是主客观的关系,现实和理想的实现,等等问题。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探讨的核心。
二、孟子的对于人之美的看法
1.充实之为美的人格美思想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子中,四之下也。”善为核心,真为基础。居仁由义,正己而物正者。“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培养要配义与道,得到至大至刚的境界,这是一种人格的修养。
2.美感共同性的观点的提出
审美感受具有普遍性:口之于味也,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伎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大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者皆以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唯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唯目亦然,至于于都,天下美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世。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三、庄子自由之美——“厉与西施,道通为一”
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列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其静也弯,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原始及终,知死生之说。生亦愉悦,死亦愉悦。这是表现出来一种达观精神。死亦生之大道矣。刚健笃实,辉光日新。道家的人生态度的美学内涵是尚阳、尚阴、尚刚、尚柔
庄子的自由之美“厉与西施,道通为一”庄子认为道不违背自然,乃得其情。“为天下谷,常道乃是,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顺应事物本来天性,不要束缚它个性发展。随它本来状态,不要强加。朴素而天下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说明朴素是最美的这个道理。原因是没有丧失他的本性。庄子举西施的事例:西施有病捧着心,而丑女见到西施这样也照着西施的病态去做,丑女见到病态的西施认为她更美,回来时候捧着心,里面的富人家看到丑女捧着心皱着眉毛,立刻关闭大门。贫穷的人家看到这一幕,领着老婆和孩子跑掉了,丑女只知道皱眉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皱眉那么美,西施并不是矫揉造作,是由于她自己本身有心脏病,疼痛难忍,发出的本性、真情,欲觉得她美,而丑女只是故作媚态,欲觉得它丑。
宋元君将画画,很多人来这里捧场,他作揖后默默的谦恭的立在一边。有一个画史来晚了,很坦然的既不快走,也不恭敬的站立,跑画室里看到这个人把衣服脱下来,躺在那里裸露着身子,交叉着腿。行啊,他才是真正的画师啊。真正的画师是不拘小节的,不要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庄子的放荡不羁,随遇而安,兴至而去,兴尽而返,逍遥遨游。
抛弃了智慧,大盗就能休止。销毁乐器,把瑟的耳朵塞住,天下人听不见。把文采、华采的东西灭掉,离朱眼睛粘住,天下人才看不见。庄子提倡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会妙。反对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反对矫揉造作。
道家说:‘与物冥。’冥者,冥‘我’与万物间底分别也。儒家说:‘万物皆备于我’。大全是万物之全体,‘我’自同于大全,故‘万物皆备于我’。此等境界,我们谓之为同天。……大全是不可思议底。同于大全的境界,亦是不可思议底。佛家的证真如的境界,道家的得道的境界,照他们的说法,是不可思议。儒家的最高境界,虽他们未明说,亦是不可思议的。”
四、董仲舒调和儒和道
人人之和与人神之和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体,人类思维都是数所给予的。毕达哥拉斯,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为重要。审美活动不是没有对象性,而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审美活动中相互对象化,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在审美体验中,独为一体,不再分立,物我两忘,化在情思之中。审美过程中,欣赏者总是以自己的情绪色彩为基础,在对象世界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结构相一致的客体,从而使得主体内心情感流向所形成的力场与对象的力场达到同形同构。文艺与审美,既在形式上有关,又在内容上有关。主体和客体和谐一致,达到了“自由”境界。无疑,艺术的创造也是一种审美创造。实用艺术中,是有非艺术的建筑,器皿,家具那里存在着的审美外观,因而保留着物质文化的审美特征。
文学艺术确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不是所谓“自我表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个根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文学艺术即用物质形式体现出作家、艺术家心灵中高尚的美好的东西,即美好的心灵,文学艺术并不是只能描绘优美的东西,也可描绘丑恶的东西。文学艺术的内容,既包含客体的再现,又包含主体的表现,是二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家荣.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调和 董仲舒 儒道
一、儒家的代表——孟子的美学思想
孟子和朱子是将天作为义理之天,孟子主张圣贤通过善来和天相通,天应该和人相通。朱子:“存天理,灭人欲”,将伦理纲常奉作天,天理。天理与人欲是水与火不相容的对立面。当然除去人的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的正常生活需求。孔子作为孟子的老师则采取多元化的理解方式,既是自然的天,也是义理之天。“死有命,富贵在天”等等。通过如上所述,传统哲学中历来就是向天人合一的思想过渡,但是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天”,对于“合一”,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各有主张。主要是围绕人的自由和理想,探讨的是主客观的关系,现实和理想的实现,等等问题。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探讨的核心。
二、孟子的对于人之美的看法
1.充实之为美的人格美思想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子中,四之下也。”善为核心,真为基础。居仁由义,正己而物正者。“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培养要配义与道,得到至大至刚的境界,这是一种人格的修养。
2.美感共同性的观点的提出
审美感受具有普遍性:口之于味也,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伎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大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者皆以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唯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唯目亦然,至于于都,天下美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世。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三、庄子自由之美——“厉与西施,道通为一”
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列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其静也弯,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原始及终,知死生之说。生亦愉悦,死亦愉悦。这是表现出来一种达观精神。死亦生之大道矣。刚健笃实,辉光日新。道家的人生态度的美学内涵是尚阳、尚阴、尚刚、尚柔
庄子的自由之美“厉与西施,道通为一”庄子认为道不违背自然,乃得其情。“为天下谷,常道乃是,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顺应事物本来天性,不要束缚它个性发展。随它本来状态,不要强加。朴素而天下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说明朴素是最美的这个道理。原因是没有丧失他的本性。庄子举西施的事例:西施有病捧着心,而丑女见到西施这样也照着西施的病态去做,丑女见到病态的西施认为她更美,回来时候捧着心,里面的富人家看到丑女捧着心皱着眉毛,立刻关闭大门。贫穷的人家看到这一幕,领着老婆和孩子跑掉了,丑女只知道皱眉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皱眉那么美,西施并不是矫揉造作,是由于她自己本身有心脏病,疼痛难忍,发出的本性、真情,欲觉得她美,而丑女只是故作媚态,欲觉得它丑。
宋元君将画画,很多人来这里捧场,他作揖后默默的谦恭的立在一边。有一个画史来晚了,很坦然的既不快走,也不恭敬的站立,跑画室里看到这个人把衣服脱下来,躺在那里裸露着身子,交叉着腿。行啊,他才是真正的画师啊。真正的画师是不拘小节的,不要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庄子的放荡不羁,随遇而安,兴至而去,兴尽而返,逍遥遨游。
抛弃了智慧,大盗就能休止。销毁乐器,把瑟的耳朵塞住,天下人听不见。把文采、华采的东西灭掉,离朱眼睛粘住,天下人才看不见。庄子提倡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会妙。反对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反对矫揉造作。
道家说:‘与物冥。’冥者,冥‘我’与万物间底分别也。儒家说:‘万物皆备于我’。大全是万物之全体,‘我’自同于大全,故‘万物皆备于我’。此等境界,我们谓之为同天。……大全是不可思议底。同于大全的境界,亦是不可思议底。佛家的证真如的境界,道家的得道的境界,照他们的说法,是不可思议。儒家的最高境界,虽他们未明说,亦是不可思议的。”
四、董仲舒调和儒和道
人人之和与人神之和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体,人类思维都是数所给予的。毕达哥拉斯,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为重要。审美活动不是没有对象性,而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审美活动中相互对象化,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在审美体验中,独为一体,不再分立,物我两忘,化在情思之中。审美过程中,欣赏者总是以自己的情绪色彩为基础,在对象世界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结构相一致的客体,从而使得主体内心情感流向所形成的力场与对象的力场达到同形同构。文艺与审美,既在形式上有关,又在内容上有关。主体和客体和谐一致,达到了“自由”境界。无疑,艺术的创造也是一种审美创造。实用艺术中,是有非艺术的建筑,器皿,家具那里存在着的审美外观,因而保留着物质文化的审美特征。
文学艺术确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不是所谓“自我表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个根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文学艺术即用物质形式体现出作家、艺术家心灵中高尚的美好的东西,即美好的心灵,文学艺术并不是只能描绘优美的东西,也可描绘丑恶的东西。文学艺术的内容,既包含客体的再现,又包含主体的表现,是二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家荣.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