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的陷阱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内容是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有一节课是生活中垂直的研究与应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给我很多的启示,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用心地去面对每一个环节.
  在那节数学开始,讲完基本概念之后,开始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带有时针和分针的手表或挂钟. 我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摆出一个垂直的时刻,学生很快地摆出整点的时刻:三点、九点. 然后,我又提出要求,让学生摆出三点、九点之外的垂直,学生积极性很高,都在手表上认真地探索. 并且,有一部分学生也在较短的时间内摆出了一些不是三点、九点的垂直. 对于没有能较快摆出的学生,我在巡视的时候,并不动手帮他去做,而是给出一些提示引导. 这样,能让学生在完全自主探究的状态下,通过亲自动手,获得操作的感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这节课令我印象最深,深受启发的地方. 我在巡视完全班之后,确定学生都能完成垂直的操作后,我又提出了一个更具探索性的问题:一天24小时,分针跟时针一共垂直多少次?这下,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然后我提议,可以同桌的两个学生一起合作讨论探索.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同桌的两个学生一起认真的合作着. 没过多久,在大部分学生还在探索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已经举手了. 看到举手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我就让他们先回答,举手的同学都回答了48次,我心中感到很高兴,但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我并没有对这几个回答的学生做出肯定的答复,只是表扬了他们的积极与探索的速度.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几个学生举手,并回答的是44次,虽然不是我想的那样,但是我也没有说他们是否错误,对他们的举手回答也表示了肯定.
  在没有学生再举手给出新的答案之后,我开始组织学生讨论,48次和44次两种答案的正确性. 一开始,我觉得能很快地解释清楚,但是,有几个学生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44次. 然后,我看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就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一次24小时的时针与分针垂直次数的探索. 结果真的是那几个同学坚持的44次.
  在这个时候,我首先庆幸刚才没有武断地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判断,其次,我立刻思考这是为什么. 我与学生一起随即挑选了一个小时进行观察,果然一个小时内有两次垂直. 我们都知道当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且是整点的时刻是3点和9点,问题的关键就在那里. 现在我们规定当分针在时钟的右半面与时针垂直时称为右半面垂直,当分针在时钟的左半面与时针垂直时称为左半面垂直. 现在我们从2点整开始操作,顺时针旋转分针,在2点26分左右我们会很轻易地发现2点钟这个时刻的右半面垂直. 当我们继续旋转分针,紧接着2点钟这个时刻的左半面垂直也出现了. 但此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垂直的时刻是3点整,而此后再旋转分针的话就看不到3点钟这个时刻的右半面垂直了,也就是说2点钟的左半面垂直与3点钟的右半面垂直重合了. 那么会不会是在3点前后有一次垂直我们没有发现呢?让我们来证明一下:假如在3点前有一次垂直,设此时分针与12点钟时刻的夹角为x,根据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得x等于0. 假如在3点后有一次垂直,设此时分针与12点钟时刻的夹角为x,根据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同样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得x等于0,所以两种假设都不成立,或者说这三次垂直都是同一次就是3点整那个时刻,即2点钟的左半面垂直与3点钟的右半面垂直重合了. 同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8点到9点的时间段内,也就是说当时间每经过3点或9点的时刻就会减少一次垂直,一天24小时内经过3点两次9点两次,那么就要减少四次垂直,所以一天24小时内时针与分针垂直44次.
  通过这节课与学生的互动,一起探索以及最后结论的发现,我感触很多.
  首先,在21世纪,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绝对不是仅仅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准备,还要同时考虑到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
  其次,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个人主导讲解的地方,而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寻求发现的场所,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概念和答案.
  第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第四,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互动,共同发展,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与学生一同在实践中学习. 教师应该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学习. 最终实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提升,从而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听课质量。数学学习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记忆、机械的照搬照套,学生上课思维迟缓,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思维受阻或不顺畅,数学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乎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如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等掌握不牢固不踏实,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混乱。时间一长,就会造成数学学习的惧怕和困难。根据学生实际,如果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教学习惯,就会有效地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正视学生的错误,优化纠错策略,让我们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示错教学正是这样一种好形式,因为这“公错”,则生“众疑”,因“众疑”而集“思”和广“研”,通过“思”,激活了思维,通过“研”。找到了规律,在集“思”中进行了合作,体验了情感,得到了启发与领悟,在广“研”中找到了共性,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摘要]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要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实,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从而为有效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应付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情境预设;真实有效;评价客观;理性思考  随着新课程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创新,携起手来,共同前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现状;途径    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学习、班级合作、小组合作,其中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是新课标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既富有独立性,又具有协作性,通
【摘要】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题型,是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将就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从教材知识重点和近两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应用题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考试中出现的应用题取材广泛,背景也贴近实际生活.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应用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和理解,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出现理解不透彻,或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因而,教师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花费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致使课堂作业常常不能当堂完成;或者学生完成作业。教师也没有时间进行处理。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下面本人就以“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课堂作业设计与处理的几点认识。    一、课堂作业设计讲求“趣味性”    新课标明确规定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要有意识地去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而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展现灵动的课堂,实现精彩完美的教学,本人对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一些情景和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
我叫她布朗太太。布朗,是她已故先生的姓。她是我租住的民宿的房东,一开始,我并不是特別喜欢这位老太太。她是一个性情阴晴不定、古怪的老人。  那天下午,我从湖边溜达回来经过她的小木屋时,老太太从门里探出头来叫住了我。紧接着,我闻到了一股诱人的甜香味,将我胃里的馋虫全部勾引了出来。只见木屋的窗台外搁着一块被切成三角形的苹果派,香味就是它散发出来的。可老太太为什么把苹果派搁在窗台外面呢?我心里嘀咕着,但还
【摘要】 学习是发现知识、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认识结构、运用直观和分析推理以及依靠内在动机的过程.透过“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可以深化对基于发现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的理解:让学生亲自去发现是学习数学的最好途径,理解和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是教师运用发现学习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具有厚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是教师运用发现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必备要求.同时也要认识并正视发现学习理论应用
把学生从被动、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成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为此,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与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实践. 下面,我就自身在数学教学中,以“问题——探究——实践——创新”这一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做法.  一、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主体性的重要标尺. 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