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畅谈:我家的亲情教育
我在春节期间还真没特意对孩子去进行亲情教育。因为之前孩子太小,我还不太清楚要怎么进行,但我努力对孩子进行引导,如让孩子向亲人招手问好,亲亲姥姥姥爷,逗他们笑。
——小婀(儿子三岁)
亲情教育挺重要的,春节里我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她认识家里的亲戚朋友;言传身教,让她自己想一些新年祝福语,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爱和祝福。
——若初(女儿四岁)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独”惯了。我们春节都回老家过年,通过与亲友互访给孩子提供与亲友聚会的机会,像平时很少在一起的表兄弟、表姐妹可以尽情地在一起玩耍、游戏,大家庭里浓浓的情感氛围会影响到平日只生活在三口之家小天地里的孩子,让他感受到亲情的美好。
——陈女士(儿子六岁)
春节期间会有很多聚会之类的,作为家长我一般都充当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与亲人们交流。我还会制造机会让孩子给家人表演节目,或者是送上自己的礼物。
——譬如朝露(心理学教师,台湾师范大学研究所儿童教育硕士)
专家说理:亲情教育益处多
称谓中的语言与亲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春节是难得的家族团聚的时机,孩子可以见到平常无法见到的亲戚:伯伯、姑姑、舅舅、舅妈、表弟、表姐等。孩子平日里未必都能接触到这些亲戚,而在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很多个小家庭聚成一个大家庭,孩子不仅可以学会准确地表达这些称谓,更能生动地认知这些抽象的亲戚关系与概念,深刻地体会兄弟姐妹间浓浓的亲情与友情。
民谣诗歌里的亲情与魅力作为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多与之相关的经典民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民谣,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和了解传统中的亲情。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还可以和他一起聊聊有关春节的诗歌,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等。在这个过程中,贴春联、挂福字、放烟花等传统的民俗文化就能通过民谣诗歌进入到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在愉悦中体会和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年味与情味。
餐桌上的亲情与分享春节期间,全家人一起聚餐,餐桌上正好是一个进行亲情与分享教育的好机会。家长可以通过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的爱与分享来引导孩子,让他能够从中学会分享。比如,孩子在聚餐中对于自己喜欢的菜肴尽情地享用,完全没有体现出分享的意识。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你觉得奶奶做得这道菜是不是很好吃呢,奶奶做菜很辛苦,你愿不愿意把它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享呢?”
社交中的亲情与礼仪春节期间,家长经常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大拜年,这个时候,不仅体现着亲情,也展现着礼仪。因为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很好地会见亲友,能够恭敬有礼地对待长辈。孩子的良好行为源自于家长平时的教育,因此,这也需要家长平时做好功课,教孩子学会待人接物的礼仪,学说祝福语和问候语,真正培养起孩子的良好品行。
游戏中的亲情与民俗童趣春节是维系家人亲情的重要纽带,更是孩子们心目中期盼的美好节日。虽然我们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期盼春节了,因为新衣服、难得的可口饭菜、稀缺的糖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但是童趣是所有孩子所共有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让孩子体会和感受,春节依然是令他期盼的节日。因为那里有满满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童趣,每一个春节的记忆积攒起来都凝聚成了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与体验。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亲子游戏——做风车、画年画。相信当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风车在风中飞转的时候,一定体验到了拿着买来的风车所无法感受的趣味和情感。
(任智茹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博士)
专家献策:把亲情教育
融入节日生活
亲情教育在孩子的心灵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年轻长平时忙于工作,疏于亲情教育,使得孩子亲情意识淡薄,而春节正是进行亲情教育的绝佳时间。家长们可以利用这难得的共处时间尽量地和孩子们多待在一起,补一补亲情课。
感悟沟通育亲情
感悟亲情在亲情教育中,教会孩子发现亲情、感悟亲情是基础。春节期间家长可以利用家里所洋溢出的浓情氛围,让孩子体味到亲情的美好、生活的幸福,从而培养出孩子的责任心、孝心,并进一步懂得感恩。
例如放烟花是孩子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自然的亲情教育。燃放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说:“宝贝,到妈妈这来,有妈妈保护着你更安全。”欣赏时,家长可以一边给孩子描述烟花的美丽,一边和他聊天:“宝贝,你看爸爸勇敢吗?一会儿去亲亲爸爸吧!”通过这个场景可以让孩子感悟到父母对他的关心,也让孩子懂得自己要关爱父母。再如,进行春节准备时,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把孩子当做“小皇帝”、“小公主”,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
沟通亲情亲情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春节长假,孩子与父母几乎天天在一起,家长不妨多通过全家的活动来沟通亲情。
像包饺子时,家长不要独自做,可以将买好的不同材料具体分配给家里的每个人,有负责捣蒜的、负责擀皮的,还有负责包馅的,大家共同劳动。这时要注意和孩子交流:“宝贝,包饺子有趣吗(7你知道饺子为什么会好吃吗?饺子是要靠全家人一起配合、努力,才能做出的美味。现在你参与其中,快乐吗?”这样孩子就能在这种简单而又相互融合的动手动脑活动中体会到“家”的浓情。
又如在带孩子回家过年的路途上,家人间的相互照料也是亲情的很好体现,家长可以借此有效地影响和引导孩子关心家人。比如,爸爸给孩子削个苹果,问问妈妈和孩子想吃点什么,小心呵护孩子不被人群挤到……从这些简单的小事,孩子就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当孩子也模仿着说,“妈妈,累不累?吃个水果”之类的话语时,家长的心里一定会是暖暖的。
民俗传统促亲情
备年货准备年货是春节的一件大事,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家长也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办年货,还要给孩子一个任务:为家里的亲人挑选礼物,让孩子自然地融入到这个生活情境教育中。比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节节奶奶、姥姥姥节都很爱你,你是不是也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那么我们看看都能为他们买点什么,表达一下我们对他们的爱,好不好啊?”“你小表姐喜欢吃巧克力和果冻,我们要不要也去给她买点呢?”……来教育和引导孩子。此外,如果家人里亲友比较多,通过挑选、筹备年货,孩子还会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亲人,知道亲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而从长辈收到礼物后的幸福笑脸上,孩子感受到的是相互的爱和浓浓的情。
扫房子“二十四,扫房子”,家长可以让孩子也参与到打扫与布置家庭环境、营造新春气氛的活动中来,比如带着孩子剪春花、挂灯笼、贴春联;播放吟唱“让爱住我家”、“过年好”等温馨的音乐;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摆餐具、洗水果、装糖块等。通过这些亲子活 动,强化孩子的爱家意识,同时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情感也会得到升华。并且,有了这样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孩子的行为还能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强化,并最终塑造出一颗宽容、谦让的爱心。
除夕夜守岁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长的规律之一。守岁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加深亲情。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积极参与孩子的亲情游戏,让孩子给家人讲故事、猜灯迷,表演幼儿园学到的歌曲、舞蹈……家长特别要注意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些亲情活动不仅能开发智能,还能在欢乐中带给孩子成就感,更可以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使孩子与家人的关系更融洽,同时也给孩子一种美好的感觉:有父母陪伴的家是个温馨快乐的地方,和全家人在一起过年真有趣!
拜年拜年体现了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除了问候行礼的拜年之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情。比如,让孩子亲自拿些糖果和点心送给长辈吃,把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长辈等,这些貌似不起眼的举动,既培养了孩子的孝敬之心,又能让他们享受到自己的行动带来的表扬与肯定,进而把感恩、把敬老懂礼等做为一种习惯、传统坚持下去。
压岁钱给压岁钱是春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沟通亲情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在进行亲情教育,尤其在给孩子压岁钱时家长可以同时说一些祝福语,如“宝贝,你今年表现不错,能听爸爸妈妈的话,任性哭闹也少了,希望你明年继续努力做个懂事明理的快乐天使!”这样多对孩子优良的品行给予肯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并提出殷切的希望,让孩子感受到长辈对他的爱护与期望,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此外,在孩子得到压岁钱后,父母除了教育孩子要感谢祝福亲友之外,还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使孩子养成科学理财的习惯,并懂得用压岁钱去传递爱心。
走亲访友在利用春节长假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来拓宽亲情教育的范围,拉近孩子与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培养孩子的博爱和感恩之心。
比如,带着孩子去做客,家长要热情主动地称呼自己的长辈和表兄弟姐妹,向他们拜年问候,或送上新年礼物表达心意;要帮助晚辈们建立情感的纽带,鼓励他们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等。而当亲友来家里做客时,家长不仅要热情周到地款待亲友,也要充分利用聚会的场景教孩子当好小主人,让他明白自己就是家里的一分子,使他自觉地强化与家的情感联系,招呼好表兄弟姐妹与小客人,和他们一起玩玩具、分享食物……
环境氛围暖亲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其浓厚的亲情关系,又使家人间相互关爱、宽容与扶持,所以,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人间最大的爱和宽容,感悟到亲情的温暖,这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春节期间,在对亲朋好友迎来送往、沏茶倒水之时,家长也应让孩子在场,鼓励孩子待客,更重要的是尽量让孩子能够与亲友多进行情感的交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如亲友可能会关心地问孩子:“瞧,长这么高了,去年看还是那么一小点儿呢?你想不想伯伯和小表哥啊?这次你小表哥生病来不了,特意让我问候你,还给你带了礼物小火车,你喜欢吗?”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说:“看到伯伯,你想不想小表哥啊?你不是也准备了礼物吗?和伯伯说下次一定让小表哥来家里做客,同时祝福小表哥的病早日康复!”“宝贝,说欢迎伯伯和叔叔再来做客!”
除了营造自家的亲情氛围与环境外,家长朋友也可以利用春节长假让孩子从不同家庭的亲情氛围中,自我感知与领悟亲情的含义。如家长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到亲友家待两天,与亲友的孩子一起吃、共同玩等,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是孩子增强对家与亲以及感知幸福的良好途径。
亲情教育所不能忽视的事
身教重于言教春节期间,家长要求孩子懂礼貌、孝顺……而家长自己在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待人接物时,是否得当,是否重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呢?若家长是一个不懂亲情与感恩的人,那又怎能期待亲情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判断是非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孩子也具有很强的模仿心理和好奇心,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家长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要求孩子做什么,自己先做好表率。
比如,吃完年夜饭之后,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爷爷奶奶那里聊聊天、听听教诲,亲自为他们揉揉肩、换换新衣,让孩子看到原来一个人无论长多大,在父母跟前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爱自己的父母。
淡化完美心理全家团圆之际,也是对家长平日教育孩子效果的检验之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乃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亲友长辈面前有个良好的表现,给自己脸上争光,但能否如愿以偿,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家长平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以春节团聚时,家长一定要淡化追求完美的心理,孩子毕竟心智尚未成熟,如遇到孩子表现不好时,家长不可以盲目斥责,一味训斥、指责的教育态度将会淡化亲情,影响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能在团聚时,任由亲友长辈因亲情关系过于溺爱、娇宠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结语
春节期间,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充分利用春节这个良好的契机,拓展亲情教育的形式,让孩子理解亲情的含义,感受亲情的温暖;亲朋好友也要从孩子的心理需要出发,帮家长拓宽亲情教育的空间,让孩子的情感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只要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做好亲情教育,努力营造温暖亲切的亲情氛围,就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尚华陕西省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编 林楠陈金华
我在春节期间还真没特意对孩子去进行亲情教育。因为之前孩子太小,我还不太清楚要怎么进行,但我努力对孩子进行引导,如让孩子向亲人招手问好,亲亲姥姥姥爷,逗他们笑。
——小婀(儿子三岁)
亲情教育挺重要的,春节里我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她认识家里的亲戚朋友;言传身教,让她自己想一些新年祝福语,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爱和祝福。
——若初(女儿四岁)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独”惯了。我们春节都回老家过年,通过与亲友互访给孩子提供与亲友聚会的机会,像平时很少在一起的表兄弟、表姐妹可以尽情地在一起玩耍、游戏,大家庭里浓浓的情感氛围会影响到平日只生活在三口之家小天地里的孩子,让他感受到亲情的美好。
——陈女士(儿子六岁)
春节期间会有很多聚会之类的,作为家长我一般都充当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与亲人们交流。我还会制造机会让孩子给家人表演节目,或者是送上自己的礼物。
——譬如朝露(心理学教师,台湾师范大学研究所儿童教育硕士)
专家说理:亲情教育益处多
称谓中的语言与亲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春节是难得的家族团聚的时机,孩子可以见到平常无法见到的亲戚:伯伯、姑姑、舅舅、舅妈、表弟、表姐等。孩子平日里未必都能接触到这些亲戚,而在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很多个小家庭聚成一个大家庭,孩子不仅可以学会准确地表达这些称谓,更能生动地认知这些抽象的亲戚关系与概念,深刻地体会兄弟姐妹间浓浓的亲情与友情。
民谣诗歌里的亲情与魅力作为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多与之相关的经典民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民谣,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和了解传统中的亲情。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还可以和他一起聊聊有关春节的诗歌,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等。在这个过程中,贴春联、挂福字、放烟花等传统的民俗文化就能通过民谣诗歌进入到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在愉悦中体会和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年味与情味。
餐桌上的亲情与分享春节期间,全家人一起聚餐,餐桌上正好是一个进行亲情与分享教育的好机会。家长可以通过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的爱与分享来引导孩子,让他能够从中学会分享。比如,孩子在聚餐中对于自己喜欢的菜肴尽情地享用,完全没有体现出分享的意识。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你觉得奶奶做得这道菜是不是很好吃呢,奶奶做菜很辛苦,你愿不愿意把它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享呢?”
社交中的亲情与礼仪春节期间,家长经常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大拜年,这个时候,不仅体现着亲情,也展现着礼仪。因为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很好地会见亲友,能够恭敬有礼地对待长辈。孩子的良好行为源自于家长平时的教育,因此,这也需要家长平时做好功课,教孩子学会待人接物的礼仪,学说祝福语和问候语,真正培养起孩子的良好品行。
游戏中的亲情与民俗童趣春节是维系家人亲情的重要纽带,更是孩子们心目中期盼的美好节日。虽然我们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期盼春节了,因为新衣服、难得的可口饭菜、稀缺的糖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但是童趣是所有孩子所共有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让孩子体会和感受,春节依然是令他期盼的节日。因为那里有满满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童趣,每一个春节的记忆积攒起来都凝聚成了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与体验。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亲子游戏——做风车、画年画。相信当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风车在风中飞转的时候,一定体验到了拿着买来的风车所无法感受的趣味和情感。
(任智茹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博士)
专家献策:把亲情教育
融入节日生活
亲情教育在孩子的心灵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年轻长平时忙于工作,疏于亲情教育,使得孩子亲情意识淡薄,而春节正是进行亲情教育的绝佳时间。家长们可以利用这难得的共处时间尽量地和孩子们多待在一起,补一补亲情课。
感悟沟通育亲情
感悟亲情在亲情教育中,教会孩子发现亲情、感悟亲情是基础。春节期间家长可以利用家里所洋溢出的浓情氛围,让孩子体味到亲情的美好、生活的幸福,从而培养出孩子的责任心、孝心,并进一步懂得感恩。
例如放烟花是孩子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自然的亲情教育。燃放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说:“宝贝,到妈妈这来,有妈妈保护着你更安全。”欣赏时,家长可以一边给孩子描述烟花的美丽,一边和他聊天:“宝贝,你看爸爸勇敢吗?一会儿去亲亲爸爸吧!”通过这个场景可以让孩子感悟到父母对他的关心,也让孩子懂得自己要关爱父母。再如,进行春节准备时,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把孩子当做“小皇帝”、“小公主”,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
沟通亲情亲情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春节长假,孩子与父母几乎天天在一起,家长不妨多通过全家的活动来沟通亲情。
像包饺子时,家长不要独自做,可以将买好的不同材料具体分配给家里的每个人,有负责捣蒜的、负责擀皮的,还有负责包馅的,大家共同劳动。这时要注意和孩子交流:“宝贝,包饺子有趣吗(7你知道饺子为什么会好吃吗?饺子是要靠全家人一起配合、努力,才能做出的美味。现在你参与其中,快乐吗?”这样孩子就能在这种简单而又相互融合的动手动脑活动中体会到“家”的浓情。
又如在带孩子回家过年的路途上,家人间的相互照料也是亲情的很好体现,家长可以借此有效地影响和引导孩子关心家人。比如,爸爸给孩子削个苹果,问问妈妈和孩子想吃点什么,小心呵护孩子不被人群挤到……从这些简单的小事,孩子就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当孩子也模仿着说,“妈妈,累不累?吃个水果”之类的话语时,家长的心里一定会是暖暖的。
民俗传统促亲情
备年货准备年货是春节的一件大事,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家长也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办年货,还要给孩子一个任务:为家里的亲人挑选礼物,让孩子自然地融入到这个生活情境教育中。比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节节奶奶、姥姥姥节都很爱你,你是不是也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那么我们看看都能为他们买点什么,表达一下我们对他们的爱,好不好啊?”“你小表姐喜欢吃巧克力和果冻,我们要不要也去给她买点呢?”……来教育和引导孩子。此外,如果家人里亲友比较多,通过挑选、筹备年货,孩子还会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亲人,知道亲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而从长辈收到礼物后的幸福笑脸上,孩子感受到的是相互的爱和浓浓的情。
扫房子“二十四,扫房子”,家长可以让孩子也参与到打扫与布置家庭环境、营造新春气氛的活动中来,比如带着孩子剪春花、挂灯笼、贴春联;播放吟唱“让爱住我家”、“过年好”等温馨的音乐;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摆餐具、洗水果、装糖块等。通过这些亲子活 动,强化孩子的爱家意识,同时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情感也会得到升华。并且,有了这样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孩子的行为还能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强化,并最终塑造出一颗宽容、谦让的爱心。
除夕夜守岁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长的规律之一。守岁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加深亲情。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积极参与孩子的亲情游戏,让孩子给家人讲故事、猜灯迷,表演幼儿园学到的歌曲、舞蹈……家长特别要注意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些亲情活动不仅能开发智能,还能在欢乐中带给孩子成就感,更可以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使孩子与家人的关系更融洽,同时也给孩子一种美好的感觉:有父母陪伴的家是个温馨快乐的地方,和全家人在一起过年真有趣!
拜年拜年体现了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除了问候行礼的拜年之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情。比如,让孩子亲自拿些糖果和点心送给长辈吃,把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长辈等,这些貌似不起眼的举动,既培养了孩子的孝敬之心,又能让他们享受到自己的行动带来的表扬与肯定,进而把感恩、把敬老懂礼等做为一种习惯、传统坚持下去。
压岁钱给压岁钱是春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沟通亲情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在进行亲情教育,尤其在给孩子压岁钱时家长可以同时说一些祝福语,如“宝贝,你今年表现不错,能听爸爸妈妈的话,任性哭闹也少了,希望你明年继续努力做个懂事明理的快乐天使!”这样多对孩子优良的品行给予肯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并提出殷切的希望,让孩子感受到长辈对他的爱护与期望,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此外,在孩子得到压岁钱后,父母除了教育孩子要感谢祝福亲友之外,还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使孩子养成科学理财的习惯,并懂得用压岁钱去传递爱心。
走亲访友在利用春节长假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来拓宽亲情教育的范围,拉近孩子与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培养孩子的博爱和感恩之心。
比如,带着孩子去做客,家长要热情主动地称呼自己的长辈和表兄弟姐妹,向他们拜年问候,或送上新年礼物表达心意;要帮助晚辈们建立情感的纽带,鼓励他们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等。而当亲友来家里做客时,家长不仅要热情周到地款待亲友,也要充分利用聚会的场景教孩子当好小主人,让他明白自己就是家里的一分子,使他自觉地强化与家的情感联系,招呼好表兄弟姐妹与小客人,和他们一起玩玩具、分享食物……
环境氛围暖亲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其浓厚的亲情关系,又使家人间相互关爱、宽容与扶持,所以,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人间最大的爱和宽容,感悟到亲情的温暖,这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春节期间,在对亲朋好友迎来送往、沏茶倒水之时,家长也应让孩子在场,鼓励孩子待客,更重要的是尽量让孩子能够与亲友多进行情感的交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如亲友可能会关心地问孩子:“瞧,长这么高了,去年看还是那么一小点儿呢?你想不想伯伯和小表哥啊?这次你小表哥生病来不了,特意让我问候你,还给你带了礼物小火车,你喜欢吗?”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说:“看到伯伯,你想不想小表哥啊?你不是也准备了礼物吗?和伯伯说下次一定让小表哥来家里做客,同时祝福小表哥的病早日康复!”“宝贝,说欢迎伯伯和叔叔再来做客!”
除了营造自家的亲情氛围与环境外,家长朋友也可以利用春节长假让孩子从不同家庭的亲情氛围中,自我感知与领悟亲情的含义。如家长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到亲友家待两天,与亲友的孩子一起吃、共同玩等,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是孩子增强对家与亲以及感知幸福的良好途径。
亲情教育所不能忽视的事
身教重于言教春节期间,家长要求孩子懂礼貌、孝顺……而家长自己在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待人接物时,是否得当,是否重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呢?若家长是一个不懂亲情与感恩的人,那又怎能期待亲情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判断是非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孩子也具有很强的模仿心理和好奇心,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家长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要求孩子做什么,自己先做好表率。
比如,吃完年夜饭之后,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爷爷奶奶那里聊聊天、听听教诲,亲自为他们揉揉肩、换换新衣,让孩子看到原来一个人无论长多大,在父母跟前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爱自己的父母。
淡化完美心理全家团圆之际,也是对家长平日教育孩子效果的检验之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乃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亲友长辈面前有个良好的表现,给自己脸上争光,但能否如愿以偿,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家长平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以春节团聚时,家长一定要淡化追求完美的心理,孩子毕竟心智尚未成熟,如遇到孩子表现不好时,家长不可以盲目斥责,一味训斥、指责的教育态度将会淡化亲情,影响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能在团聚时,任由亲友长辈因亲情关系过于溺爱、娇宠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结语
春节期间,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充分利用春节这个良好的契机,拓展亲情教育的形式,让孩子理解亲情的含义,感受亲情的温暖;亲朋好友也要从孩子的心理需要出发,帮家长拓宽亲情教育的空间,让孩子的情感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只要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做好亲情教育,努力营造温暖亲切的亲情氛围,就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尚华陕西省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编 林楠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