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时全国有众多佛教建筑、塔寺遗存,如泾川即有南、北石窟寺、大云寺等,并有北魏宣武帝、隋文帝、唐武则天等在此下诏敕赐或巡幸泾川佛事。武则天曾敕赐在此建大云寺供奉佛祖舍利,并珍藏《大云经》写本,在武则天称帝之始,宣扬《大云经》及建造大云寺、瘞埋舍利等对其称帝都有一定影响和推动作用。文章从武则天称帝前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到以佛教信仰为称帝渲染,而后在泾川地区建造恢弘的佛教艺术殿堂为主线,探讨武则天与泾川佛教文化的联系。
关键字:大云寺;佛教;武则天;
一.泾川与大云寺
泾川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建有阮、共国,西汉元鼎三年置安定县,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明洪武三年撤县置,由州直理县事,民国时改州为县,沿用至今。
大云寺前身隋大兴国寺,仁寿元年隋文帝诏令全国 30 州起塔供养佛祖舍利,分佛祖舍利 14 粒于泾州大兴国寺供养。公元694年,武则天下诏全国各州建大云寺,在隋大兴国寺原址上改建时,发现了14粒佛祖舍利,遂制琉璃瓶,金银椁,铜、石函、地宫供养,并供藏《大云经》。大云寺遂成为中国两代皇帝敕建的著名佛寺之一。
二.武则天与《大云经》
1、武则天与《大云经》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资治通鉴》记载,贞观23年,唐太宗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五年三月奉诏回宫”。儒学盛行的封建社会,武后称帝充满了传奇色彩,父系社会中,女性得到认可甚至成为万众至尊是难以置信的。实际上,就在武则天出家期间,一部《大云经》为她所知了。
《大云经》是古印度人昙无谶北凉时在敦煌译出。史载《大云经》中有描写女性为王的记录:佛告净光天女:大精进龙王即是汝身,汝于彼佛暂得一闻大涅磐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士,得转轮王所统领除四分之一 。武则天从中看到女性称帝的元素,加以宣扬,为其称帝过程奠定了政治基础。
武则天知晓《大云经》中关于净光天女为王的记录,奉召回宫之后即遣薛怀义等人查找并记录,编篡《大云经疏》并大力弘扬,使得净光天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大云经》在唐古本中都有涉及,但不乏怀疑其为杜撰之作,如:“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 等,意指附会武则天系弥勒转世,在儒家道家思想的夹缝中,利用佛教的传播为武后称帝争取民意。对于其真伪,虽在学界尚未有统一意见,但据已有记载,如《高僧传》中明确记载昙无谶翻译《大方等大云经》,并在大正藏、龙藏等均有收录此经,可证其实非伪经。
王国维先生考证认为,《大云经》中没有明确武则天是弥勒下世的记载,但是在后世所作《大云经》注疏中可能出现。而陈寅恪先生认为,薛怀义等人,“既不伪造,亦非重释《大云经》” 。在他看来,武则天与《大云经》的关系在当时是佛教文化与儒家传统思想存在一定的碰撞。《大云经》里净光天女为转轮圣王的预言,即为武后所用。此外,敦煌发现《大云经疏》残卷与原本《大方等大云经》几乎相同,应为正经无疑。
2、《大云经》对武则天称帝之影响
垂拱四年(688),武承嗣等人伪造瑞石,铭“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称获于洛水,武则天遂称之“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侯”,亦自封“圣母神皇”。六月,又于汜水得瑞石刻《广武铭》:“发我铭者小人,读我铭者圣君……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武则天称帝的决心和意图昭然于世。颁发《大云经》次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大云经》为佛教正典,正是因为借助了佛教文化的力量,武则天终得以称帝,所以她一反唐王“道在佛先”的排列,明确规定先佛后道,并在全国各州兴建大云寺 。泾川修建大云寺之际,又发现了隋供奉的佛祖舍利,遂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巧合,于是请金银器制作大师,选宝石珍珠,做成铜、银、金棺椁,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入砖筑地宫,建塔立寺。这也就是后来在泾川考古工作中所发现的瘞埋舍利的盛大情景的来源。
总的来说,武则天从《大云经》里找到了有利于她登基称帝的舆论依据为她所用,顺理成章。在各州兴建大云寺,宣讲《大云经》,促使了大唐这个时期兴盛佛教,亦促成了武则天以女性称帝的千古绝唱。
三.结论
盡管历史对武则天评论褒贬不一,但武则天执政时期前承“贞观”后接“开元”,武后善治国,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且重视延揽人才,当政时有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名臣。其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其对历史做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武则天对于唐代的兴盛和延续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其称帝过程中,有着宗教指导意义的《大云经》同样不可忽视,由是说,没有《大云经》,武则天称帝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武则天之母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受母亲影响,遂信奉佛教,对龙门石窟、香积寺等佛教圣地的影响很大,在这其中,武则天对于古泾州大云寺的建设和敕赐的金银棺椁佛舍利函对于泾川地区大云寺的前世今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武则天,大云寺不会重兴,亦不会被敕赐金银棺椁佛舍利函,就更不会有今天重建大云寺的可能。
综合来看,《大云经》、武则天、泾川大云寺,三者实际上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整体,三者直接或间接着促进了共同的发展。鉴此本文认为,武则天之于今日的泾川,意义非凡。
注释:
① 引见《大正藏》卷12,页1098。
②见于《旧唐书》。
③陈寅恪:《金明馆丛 稿二编》,台北:里仁书局。
参考文献:
[1]杜斗城.《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跋[J].敦煌学辑刊,2005,(4).
[2]牛志平.武则天与宗教[J].社会科学战线,1990,(1).
[3]段塔丽.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4).
作者简介:方喜涛(1990—),男,回族,甘肃敦煌市人,考古学硕士,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方向:商周及军事考古。
关键字:大云寺;佛教;武则天;
一.泾川与大云寺
泾川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建有阮、共国,西汉元鼎三年置安定县,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明洪武三年撤县置,由州直理县事,民国时改州为县,沿用至今。
大云寺前身隋大兴国寺,仁寿元年隋文帝诏令全国 30 州起塔供养佛祖舍利,分佛祖舍利 14 粒于泾州大兴国寺供养。公元694年,武则天下诏全国各州建大云寺,在隋大兴国寺原址上改建时,发现了14粒佛祖舍利,遂制琉璃瓶,金银椁,铜、石函、地宫供养,并供藏《大云经》。大云寺遂成为中国两代皇帝敕建的著名佛寺之一。
二.武则天与《大云经》
1、武则天与《大云经》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资治通鉴》记载,贞观23年,唐太宗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五年三月奉诏回宫”。儒学盛行的封建社会,武后称帝充满了传奇色彩,父系社会中,女性得到认可甚至成为万众至尊是难以置信的。实际上,就在武则天出家期间,一部《大云经》为她所知了。
《大云经》是古印度人昙无谶北凉时在敦煌译出。史载《大云经》中有描写女性为王的记录:佛告净光天女:大精进龙王即是汝身,汝于彼佛暂得一闻大涅磐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士,得转轮王所统领除四分之一 。武则天从中看到女性称帝的元素,加以宣扬,为其称帝过程奠定了政治基础。
武则天知晓《大云经》中关于净光天女为王的记录,奉召回宫之后即遣薛怀义等人查找并记录,编篡《大云经疏》并大力弘扬,使得净光天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大云经》在唐古本中都有涉及,但不乏怀疑其为杜撰之作,如:“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 等,意指附会武则天系弥勒转世,在儒家道家思想的夹缝中,利用佛教的传播为武后称帝争取民意。对于其真伪,虽在学界尚未有统一意见,但据已有记载,如《高僧传》中明确记载昙无谶翻译《大方等大云经》,并在大正藏、龙藏等均有收录此经,可证其实非伪经。
王国维先生考证认为,《大云经》中没有明确武则天是弥勒下世的记载,但是在后世所作《大云经》注疏中可能出现。而陈寅恪先生认为,薛怀义等人,“既不伪造,亦非重释《大云经》” 。在他看来,武则天与《大云经》的关系在当时是佛教文化与儒家传统思想存在一定的碰撞。《大云经》里净光天女为转轮圣王的预言,即为武后所用。此外,敦煌发现《大云经疏》残卷与原本《大方等大云经》几乎相同,应为正经无疑。
2、《大云经》对武则天称帝之影响
垂拱四年(688),武承嗣等人伪造瑞石,铭“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称获于洛水,武则天遂称之“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侯”,亦自封“圣母神皇”。六月,又于汜水得瑞石刻《广武铭》:“发我铭者小人,读我铭者圣君……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武则天称帝的决心和意图昭然于世。颁发《大云经》次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大云经》为佛教正典,正是因为借助了佛教文化的力量,武则天终得以称帝,所以她一反唐王“道在佛先”的排列,明确规定先佛后道,并在全国各州兴建大云寺 。泾川修建大云寺之际,又发现了隋供奉的佛祖舍利,遂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巧合,于是请金银器制作大师,选宝石珍珠,做成铜、银、金棺椁,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入砖筑地宫,建塔立寺。这也就是后来在泾川考古工作中所发现的瘞埋舍利的盛大情景的来源。
总的来说,武则天从《大云经》里找到了有利于她登基称帝的舆论依据为她所用,顺理成章。在各州兴建大云寺,宣讲《大云经》,促使了大唐这个时期兴盛佛教,亦促成了武则天以女性称帝的千古绝唱。
三.结论
盡管历史对武则天评论褒贬不一,但武则天执政时期前承“贞观”后接“开元”,武后善治国,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且重视延揽人才,当政时有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名臣。其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其对历史做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武则天对于唐代的兴盛和延续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其称帝过程中,有着宗教指导意义的《大云经》同样不可忽视,由是说,没有《大云经》,武则天称帝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武则天之母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受母亲影响,遂信奉佛教,对龙门石窟、香积寺等佛教圣地的影响很大,在这其中,武则天对于古泾州大云寺的建设和敕赐的金银棺椁佛舍利函对于泾川地区大云寺的前世今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武则天,大云寺不会重兴,亦不会被敕赐金银棺椁佛舍利函,就更不会有今天重建大云寺的可能。
综合来看,《大云经》、武则天、泾川大云寺,三者实际上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整体,三者直接或间接着促进了共同的发展。鉴此本文认为,武则天之于今日的泾川,意义非凡。
注释:
① 引见《大正藏》卷12,页1098。
②见于《旧唐书》。
③陈寅恪:《金明馆丛 稿二编》,台北:里仁书局。
参考文献:
[1]杜斗城.《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跋[J].敦煌学辑刊,2005,(4).
[2]牛志平.武则天与宗教[J].社会科学战线,1990,(1).
[3]段塔丽.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4).
作者简介:方喜涛(1990—),男,回族,甘肃敦煌市人,考古学硕士,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方向:商周及军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