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风险投资的新宠

来源 :知识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电子商务似乎热情过火的风险投资家们,现在终于开始把手中大把的美元往网络教育中投去。
  
  张鸿骞的难题
  
  张鸿骞算是同龄人中的幸运者,1990年大学毕业得到美国一家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几年寒窗苦读,张鸿骞终于拿到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顺利地在美国一家大型计算机公司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1997年他又得到了让许多人羡慕的绿卡。最值得骄傲的是,张鸿骞在“华人只能做技术开发,而不能进入管理层”的巨大偏见中,依靠自己的技术才华和统筹协调能力,很快在公司里面坐到了一个分公司经理的位子上。
  高学历、高薪酬、再加上一个来之不易的经理的位子,张鸿骞似乎已经够风光了。但是,看似无限风光的张鸿骞,其实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埋藏着深深的惶恐:作为一家计算机公司的经理,张鸿骞的生活仿佛永远都在四处奔波一样,他在五年之内已经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工作过了,目前,他“漂泊”到了巴西的圣保罗,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将会在这里呆多久,”张鸿骞说,“一年?还是一个月?”
  身处电脑行业,倍感这个社会“十倍速”发展的残忍,张鸿骞自己经常感到知识不够用,虽然他才学校毕业仅仅7年,所以非常希望能找个机会好好充充电。作为一个经理人,张鸿骞特别想深入学习一下管理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公司里面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
  再回学校读书吗?这似乎不现实,张鸿骞浪费不起动辄几年的大块时间;那么,读周末培训班怎么样呢?这也不可能,张鸿骞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漂泊,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
  正在张鸿骞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纽约大学开办了一个纽约大学在线,在网络上提供各种课程,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天籁。张鸿骞马上去注册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管理和组织行为理论》,“现在,无论我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方便,我都可以来上课了。”张鸿骞高兴地说。
  
  风水轮流转
  
  当电子商务这两年广受追捧,BtoB、BtoC这些概念也象热锅上的栗子一样被炒得烫手的时候,风险投资家们无不趋之若鹜,提着钱箱到处撒钱。网络教育象一个旁观的村姑,看富家小姐打扮得花枝招展,只能自叹命苦。
  风水轮流转,网络教育转眼之间在美国也已经蔚然成风,网上读大学,俨然一种时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早就认识到对电子商务似乎热情过火的风险投资商们,终于开始把他们手中的美元投到网络教育中去,网络教育成了风险投资商们的新宠。
  其实,美国国内有远见的企业,早已看好网络教育这个潜力巨大、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他们在此之前之所以按兵不动,其实是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投资时机,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美国巴特利研究所预测,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0年中,美国将有至少2500亿至 4000亿美元的资金进入网络教育领域,其中多数毫无疑问将是风险投资。
  
  德鲁克的鼓与呼
  
  今天网络教育热潮能够如火如荼,一个关键的人物功不可没,他就是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HER)。
  这位现年已经90多岁的美国德高望重的管理学权威,头脑依然那么清晰、敏捷,对未来他更有着比别人更准确的认识和预测。德鲁克在几十年前就对今天的知识社会作出了精确的预言,他的众多管理学和经济学论断更是被美国知名企业家奉为圭臬,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众人,特别是那些著名企业总裁的关注。
  自40年代以来,他的文章从来就是企业界,特别是一线经理们关注的焦点和对比学习的标尺,他被誉为“美国公司总裁的导师”,“资本主义的预言家”。
  就是这样一位管理学和经济学界“教父”级的大师,在今年5月份的《福布斯》杂志上为网络教育的发展鼓与呼,撰文声称网络教育将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网络教育将在全球形成一个以千亿美元计的巨大市场。
  德鲁克对网络教育的热情使无数的企业大受鼓舞,他们都像参加百米比赛的运动员听到了比赛开始的发令枪声,争先恐后地冲了出去,给本已经热火朝天的网络教育,又浇上了一桶油!
  更有甚者,美国的一些企业似乎对投资美国本土的网络教育已经感到不过瘾,干脆带着大把的美元跑到了印度去拓荒,争取做个捷足先登者。
  
  政府推波助澜
  
  没有那个国家的政府不明白:教育乃立国之本,教育上不去,科技不可能发达,更惶论在知识经济领域中会有什么作为。
  网络教育初现端倪,各国政府纷纷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无不想借此机遇,大大提升本国的教育水平,以期在前所未有的科技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正在筹划网络教育,并将其列为实施教育改革的战略性举措。
  美国政府1997 年决定,在5年内拨款20亿美元,作为公立学校建立网络教育系统的额外资助,而学校所需的硬件设施由国家全部包下来。 1998年9月,联邦通信委员会决定,每年陆续拨款帮助最贫困的学校早日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在欧洲和日本,网络教育也可谓方兴未艾。设立在英国的“欧洲学习中心”总部,已拟定了统一的网络教育计划和实施细则,未来的远程教育将主要依赖因特网,不仅实施基础教育,而且大部分专业培训也将在网上完成。该中心主席勃兰特·海伦认为,网络教育不仅要面向普及,而且要解决科研、经济活动中人才缺乏的问题。欧洲严重缺乏热门高科技人才,而网络教育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日本从1996年开始进行网络教育试验,政府为此已拨款1200亿日元,据说还要拨款2000亿日元,希望在2002年以前使全国所有的学校入网,并使网络教育同正在实施中的多媒体计划结合起来。
  新加坡、以色列、印度,这些已经尝到了IT业给它们带来甜头的国家,政府希望利用其软件优势在全国建立教育网络,使国内数以亿计的文盲有机会接受最起码的基础教育。
  
  电子商务为之侧目
  
  曾经被风险投资“捧”得“高烧不止”的电子商务企业,冷静下来,最终也不得不考虑如何盈利的问题。面对如火如荼的网络教育,一些精明的电子商务企业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它们目前正着力开拓一块平常很难和电子商务联系起来的市场——“网络教育业”。
  Epylon.com就是为开发这一诱人的市场而设立的。这个设立在旧金山的网站和通用公司、Office Depot和Barnesandnoble.com合作、将提供从笔、纸到电脑、环境美化等等的与网络教育有关的产品和服务。
  早起的鸟儿总是更容易吃到虫子的。目前,已有超过500多家教区成为该网站的注册用户,包括加州的最大的8个教区。
  San Juan教区已和Epylon签约,在各种采购上花费了1.53亿美元。采购办公室的主任说,他的5人办公室每年要负责17000笔采购,几乎没有时间来一笔一笔讨价还价。其高级商务主任说,教区需要适合他们所需的一站式的网上采购服务。
  Epylon 为学校的采购人员提供一个货比三家的场所。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将加快工作效率,而且很快找到最低价。Epylon 对使用网站的学校不收费,只是会收取供货商一笔交易费。
  行家估计,这个市场的容量颇为可观:全美的学校一年在中小学校的花费约840亿美元,而在大学上的花费也有600亿美元,这将是一个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场。
  这么美的肥肉当然不可能被Epylon一家独吞,Sears 和 Oracle闻到了它的香味也已经呼啸而来,三家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已经开始了激烈的竞争,上演了一出异域的“三国演义”。
  
  网络教育将使大学“变脸”
  
  说起大学,人们总是想到这样的场景:在那些哥特式的古老建筑里,一帮年轻人在聚精会神地听身穿斜纹布的老教授讲课。但是,今天,互联网已经使这一切都变了。
  今天的网络教育和传统地实体教育之间的差距早已是十万八千里了,网络教育不仅可以实行远程教学,老师和学生可以相隔千里,而且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它的交互性:通过因特网和电子邮件,学生可以下载所需的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可以选择喜欢听的课程,还可以要求某一位教师补讲某一节课的内容。反过来,教师可以随时抽查某一位学生的作业或对其进行当场测试,尽管学生们分布在世界各地。
  在网上的虚拟教室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随时“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论,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人的听课。按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很难在同一时间内接受两种或多种门类的教育,但网络教育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网络教育还极有利于发现和挖掘“天才”学生,因为因特网向他们提供了无穷尽的学习机会和理想的汲取知识的环境。
  网络对教育的改变不仅表现在空间和距离上,在美国的许多名牌大学里面,教育已经初现“无纸化”的端倪。学生的课本全部是网上书籍,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自己的网页,作业完全通过电子邮件在规定时间递交导师,可以说是完全的“无纸"(Paperless)教育,网络和软件已经取代老师和教室成为了教学的主角。
  在Widener大学,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大学生们开始喜欢上了一种新的技术:无线网络接入。
  这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私营大学在图书馆里建立了无线网络,并计划三年内在整个校园里实现无线网络接入。对于该校的8000名学生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教室里随时上网,甚至在学校的草坪上也可以登录网络,进行课题研究。
  Widener大学技术部的负责人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做实验,根本不必担心网络的接入问题。而大部分老师也在建立自己的网站并运用了PowerPoint幻灯等多媒体技术。老师在讲课时就可以配以幻灯片作更详细的说明。”
  而与此同时,Cisco系统公司、3Com以及朗讯科技公司都将在今年推出无线网络的相关产品,可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用户随处登录上网的需求。
  名牌高校踌躇满志,中小学情形如何呢?
  全美80%的课堂都拥有计算机设备,平均每6个学生共享一台计算机,可以连接网络的学校也超过半数。美国《教育周刊》1999年5月对中小学各科教师所作的调查显示,计算机已经成为97%的教师教学之必需工具,超过60%的教师讲课时使用网络及各种软件。
  
其他文献
为改善首都北京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及配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酝酿多时的首都钢铁公司迁往山东的计划已于近期获得中央的最终拍板。据了解,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掌管全国工业的副总理吴邦国已正式在有关批文上签字,由中央政府拨款100亿元协助首钢的“大迁徙”。   此事与北京即将申办2008年奥运会有巨大的关系。一度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中失败的北京市政府,对即将申办2008年奥运会采取全力以
期刊
互联网在世界得以蓬勃发展得益于日渐低廉的 IT环境的支持,面对强的竞争压力,中国互联网业中存在市场定位观念不强、投资理念不明智的缺点。那么,中国 ISP出路何在? 作者认为: 巨型化与小型化并存是企业的生存环境,同时网络企业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商业模式。    中国ISP:“老病”缠身    我国80年代已经引用了电子商务核心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适应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我国ISP的建立可谓风起
期刊
“新经济”本是对美国连续15个月高增长低通胀的描述,如今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到底什么叫“新经济”?更多的人把它理解为就是互联网经济。在一些研讨会上,记者看到许多传统企业代表都想寻求一个答案,以便自己的企业能够很快切入,可谁也不能给出一个全面确切的答案。但最近就此问题采访青啤总经理彭作义、华侨城集团总经理任克雷、科龙副总裁王康平时,三位老总对“新经济”的理解,令记者感到“新经济”终于在中国传统企业里
期刊
美国:你独特吗?     美国看考生:  在高中的成绩、荣誉和课外活动记录;  高中四年内是否有计划,有目标地受教育;  课程是否承上启下,课外活动参加得是否有连贯性、逻辑性;  最主要的,就是看这四年中是否有进步。  在美国,越好的大学越强调他们在录取学生时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而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人来评判。    在美国,高中生基本在高一时就开始为上大学作准备,因为在美国报考大学时,审核人员
期刊
阿里巴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    6月30日出版的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将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并名列综合类第一名。阿里巴巴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站点。  根据网站的发展策略、运营现状和财务状况,这家杂志经过广泛调查,从1,000多家候选网站中评出200家最有前景站点,分属25个行业,以行业垂直网站居多。  “如果你想买丹麦产的冻猪
期刊
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只狐狸象“搜狐”这样有名。让我们来跟踪它最近的踪迹。  “网罗天下学子,触及校园生活”。 4月8日,搜狐CEO张朝阳到清华大学演讲;5月12日晚,搜狐公司以湖南大学为首发站开展"搜狐·校园 互动倾情"活动;5月22日——5月24日搜狐分别在中南财大、华中师大、武汉工大开展网络普及宣传活动;5月28日搜狐在大连理工学院和东北财经学院开展活动;6月2日 搜狐CEO张朝阳到重庆大学演讲
期刊
思科系统公司7月31号宣布增加两位新的董事会成员——杨致远(雅虎的创始人及总裁)及Larry Carter(思科系统公司的首席会计师)。这样,思科系统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达到12名。   杨致远,31岁,在1995年8月还是斯坦福大学工程学系的一位研究生。在他的领导下,雅虎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门户,并且其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如今,每月访问雅虎的用户达到1.45亿。雅虎已经成了互联网中最著名的商标。
期刊
“只要一提到德鲁克的名字,马上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哈佛企业评论》  因特网点燃了网络教育之火,这把火定将成为我们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很多人肯定会为之大发其财。  如果美国的国民总产值是一盘蛋糕,那么,教育肯定是中间大大的一块。我坚信我们每年至少在教育和培训方面花费1万亿美元以上。这是个不能再大的天文般数字?你错了,这个数字目前还在疯狂地增长。那些老式的大学和中小学校一定
期刊
在北京著名的经济区域里,除了赫赫有名的中关村外,还有一处悄然崛起的区域——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坐落在这里。  也许是巧合,地处西北的中关村与地处东南的亦庄尽管隔城才能相望,然而历史文化的沉积又使两地是如此的不同:中关村丰厚的智力资源优势令国内鲜有堪比者,亦庄的平白则更使其显得地域空阔;中关村以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商品辐射全国而闻名,亦庄正在悄然崛起的也最富有特色的则是生物及其医药产业……  也许
期刊
格兰德中学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所普通中学。在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和绝大部分教室里都设有与因特网连接的电脑,学生们可以通过上网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像这样的学校在美国比比皆是。目前,以多媒体电脑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美国中小学普遍得到应用,改变了美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美国的每所大学早已建立了校园网,并与因特网连接。近几年来,大学与政府部门、大型组织和公司一起,为中小学提供了大量的网络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