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参与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其宗旨是学生参与、教学高效。在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中,着力强调情感的价值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参与度,以教师的综合素质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参与式教学法更符合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让学生切实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凸显学生的课堂地位。
   在教学中,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才可以将参与式教学落到实处,充分体现情感的价值: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冰心老人说过:“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野花”,“自然”,这就要求教育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快乐的空间、生长的空间,师生间要建立起和谐、健康的感情,正确构建师生间的关系。那么,教师应如何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学生的自由空间如何把握“度”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为一节课确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课文内容过多过细地讲解分析,以教师的分析取代了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以理解性的逻辑分析取代了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因此,教师确立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后,要放手让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尽力自己解决问题。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参与式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开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比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一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诸葛亮的资料。在课堂上,各个小组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展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参与式教学注重分组教学,强调合作探究、个性张扬。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如果想有效、及时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二、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关系
   参与式教学更加追求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有效的提问更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度”,突出学生的地位。因此,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情感参与,让一些原先不会说话、不敢说话的学生逐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习惯。如,学习《马说》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没了伯乐,难道千里马就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吗?抓住学生探究的兴奋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个个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因此,问题的设计是参与式教学的灵魂所在,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果好的问题又有好的教学活动作为载体,那么就可以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学生就能真正地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课前与课堂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追求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兴奋点,强调情感的作用。因此,预习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中要抓好预习关,让学生的学习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学生在预习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不割裂文章,保证文本的完整性,通过问题提问,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作重点精解或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某一知识点的结构、用法及需要注意到的地方。由于预习让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更明确,这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充裕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提高了学生记笔记的水平。
   四、求同与求异的关系
   传统课堂和传统的应试测试,最大化地追求学生在“答案”上的“标准”,极力求同,摒弃“异类”,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课程改革和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求异,教师应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加以评价,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这样,就可以启迪萌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绽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花蕾。教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还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积极的思维形式。
其他文献
一、古典诗词的特点是信息技术与中学诗词教学整合的基础。  中国古典诗词最高的美就是境界美。其中包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图画美,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美,而这些恰恰是进行古典诗词学习最重要的方面。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上最简约的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悍,字字珠玑,而凝炼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虽然体制相对固定,可是风格多变,手法多样,运用典故、用字讲究。一首好诗,往往有着太多的内涵与外延。
期刊
古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好的厨艺,没有食材也只能画饼充饥。写作也如此,没有足够的词汇储备和素材积累,断然写不出佳作。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也如此,其起源于课内,延伸于生活。   高一下半年开始,作文开始侧重于议论文的写作,对于议论文来说,素材积累尤为重要。课堂上,师生在分析鉴赏课本上的精读文章时,分析人物形象时,就是在积累写作素材。文言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大家已达成共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其中语文教学对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具体内容、工具和手段,语言运用能力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思维活动,主要借助于语言。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这就决定语言教学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有力的工具,它对
期刊
刚从初中调入小学,原以为工作会更容易,而事实却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心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以诚相待的,让我体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一、严格要求学生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老师的爱,不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班的孙晓俊长得很漂亮,初见她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学习也不错,特别是演讲,在我们学校连续几次都是第一名,她便飘飘然,骄傲了起来
期刊
小狗不听话,你就【A醢/B拸】它。   两相比较,哪个写法更规范呢?   《现代汉语词典》有关“醢[hǎi]”的解释为①肉、鱼等制成的酱。②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百度词典有关“拸 [hài]”读音的时候的解释为“动”。   “醢”字从“酉”,从“酉”的字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后来酿酒的原料(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要求经过粉碎之后再做相关处理,所以,后来的“酉”字也继承
期刊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的班级。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品质乃至命运。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就是优秀的班干部(团干部、小组长等)。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是班主任的参谋和助手  班干部生活在班集体,最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最能发现本班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习作本质的回归,强调习作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给学生习作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习作的童心、童真、童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
期刊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多媒体以它独有的声、形、意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习惯养成——影像生成助练姿   提笔即是练姿时。“凡学字,必学执笔”。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与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是教师共同的任务与追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即“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现实中的作文课堂大多数形式单调,多数教师范读例文之后,便坐等其成了。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课缺乏兴趣,作文水平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关键环节在于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环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感受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沃土,是创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止步”的“句号”。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切身体会,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运用“省略号”的几种类型及其功能。   一、自我揣摩,触发情感共鸣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在课尾巧妙地设置情感悬念以弹拨学生的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