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止步”的“句号”。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切身体会,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运用“省略号”的几种类型及其功能。
一、自我揣摩,触发情感共鸣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在课尾巧妙地设置情感悬念以弹拨学生的情感之弦,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情动于衷。如,教完《舶船瓜舟》后,教师趁学生沉浸在王安石望月思乡的绵绵愁绪中的心情,饱含深情地吟诵起王维的千古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旋即抛出一个“省略号”:王安石和王维的那种“思念故乡人,望断天涯路”的缕缕乡愁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牵引学生反复品味,自我揣摩。这样,使学生的情感沉缅于一种课已尽而意无穷的课尾气氛,继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课内延伸,拓展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篇目的内容是通俗易懂的,可是也有一些篇目涉及到许多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果教师适时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这对学生跳出狭小的认识天地是十分有益的,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而在结尾留下“省略号”,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举措。如,教完《少年闰土》后,把鲁迅的小说《故乡》推荐给学生;学完《赤壁之战》《齐天大圣》《景阳冈》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如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
三、探索未知,训练发散思维
在课尾,如果教师提出一个富有思索价值的问题,留下一个值得探索的“省略号”,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至于因课堂教学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窄的思维圈内不能发散。如,教学完《草船借箭》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道发散思维题:给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这四位历史名人作个评判,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讨论,并让学生最后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上来。在共同探讨中,学生对这四位历史名人作出评判: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心胸狭窄;鲁肃——讲信用;曹操——疑心重。此后,再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还可以拓展到《西游记》《水浒传》等其他名著,让学生评价其中的人物的特点。如此,在课尾设置悬念,抛出“省略号”,让学生神思飞扬,纵横驰骋。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四、鼓励创新,放飞想象的翅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写作技巧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类似中国画的“空白”艺术,正是这些“空白”,可以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可以对其中的十二处省略号进行想象。如,“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有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了……”从句末的那个省略号,可以想象出凡卡寄信的急切心情和美好憧憬——他只想早日回到爷爷身边!这个省略号看似可以给凡卡带来无限的希望,但是,凡卡能回到爷爷身边吗?留给凡卡的,只能是无尽的、无奈的、酸楚的虚幻,同时,留给读者的更是无尽的、无奈的、酸楚的思考。又如,“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脚,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凡卡的梦,够温暖、祥和了。那么,他的美梦能成真吗?课文没有下文,就用两个省略号嘎然而止结束全文,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凡卡还会梦到什么?凡卡未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凡卡不知道,但读者知道:凡卡的梦是一帘幽梦,凡卡的一帘幽梦竟是如此令人发指的残忍!学完《凡卡》后,给学生留下一个“省略号”:凡卡梦醒之后,生活将会是什么?学完《穷人》后,让学生思索: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完《金色的鱼钩》后,设问:三位红军伤病员能否走出草地?教师如能根据内容,在课尾设计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并规定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而不作统一标准,那么,学生就敢大胆创新,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而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般的想象境界。
五、自由争辩,初晓“学贵有疑”
有些课文中的内容有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若单纯讲解,学生可能还是理解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把问题下放,让学生讨论、争辩,或许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如,学完《小英雄雨来》,在课尾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省略号”:交通员李大叔抛下雨来独自一人躲进地道里。请问,李大叔是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为什么?此问题一抛出,学生纷纷讨论、争辩。在自由争辩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为学贵在无疑处有疑”的严谨治学态度。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身的修养和理解,在课尾设置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省略号”,可以使每堂课的结尾部分增添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进入“目尽尺幅,神驰千里”的文学艺术境界。
一、自我揣摩,触发情感共鸣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在课尾巧妙地设置情感悬念以弹拨学生的情感之弦,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情动于衷。如,教完《舶船瓜舟》后,教师趁学生沉浸在王安石望月思乡的绵绵愁绪中的心情,饱含深情地吟诵起王维的千古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旋即抛出一个“省略号”:王安石和王维的那种“思念故乡人,望断天涯路”的缕缕乡愁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牵引学生反复品味,自我揣摩。这样,使学生的情感沉缅于一种课已尽而意无穷的课尾气氛,继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课内延伸,拓展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篇目的内容是通俗易懂的,可是也有一些篇目涉及到许多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果教师适时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这对学生跳出狭小的认识天地是十分有益的,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而在结尾留下“省略号”,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举措。如,教完《少年闰土》后,把鲁迅的小说《故乡》推荐给学生;学完《赤壁之战》《齐天大圣》《景阳冈》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如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
三、探索未知,训练发散思维
在课尾,如果教师提出一个富有思索价值的问题,留下一个值得探索的“省略号”,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至于因课堂教学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窄的思维圈内不能发散。如,教学完《草船借箭》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道发散思维题:给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这四位历史名人作个评判,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讨论,并让学生最后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上来。在共同探讨中,学生对这四位历史名人作出评判: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心胸狭窄;鲁肃——讲信用;曹操——疑心重。此后,再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还可以拓展到《西游记》《水浒传》等其他名著,让学生评价其中的人物的特点。如此,在课尾设置悬念,抛出“省略号”,让学生神思飞扬,纵横驰骋。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四、鼓励创新,放飞想象的翅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写作技巧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类似中国画的“空白”艺术,正是这些“空白”,可以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可以对其中的十二处省略号进行想象。如,“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有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了……”从句末的那个省略号,可以想象出凡卡寄信的急切心情和美好憧憬——他只想早日回到爷爷身边!这个省略号看似可以给凡卡带来无限的希望,但是,凡卡能回到爷爷身边吗?留给凡卡的,只能是无尽的、无奈的、酸楚的虚幻,同时,留给读者的更是无尽的、无奈的、酸楚的思考。又如,“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脚,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凡卡的梦,够温暖、祥和了。那么,他的美梦能成真吗?课文没有下文,就用两个省略号嘎然而止结束全文,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凡卡还会梦到什么?凡卡未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凡卡不知道,但读者知道:凡卡的梦是一帘幽梦,凡卡的一帘幽梦竟是如此令人发指的残忍!学完《凡卡》后,给学生留下一个“省略号”:凡卡梦醒之后,生活将会是什么?学完《穷人》后,让学生思索: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完《金色的鱼钩》后,设问:三位红军伤病员能否走出草地?教师如能根据内容,在课尾设计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并规定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而不作统一标准,那么,学生就敢大胆创新,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而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般的想象境界。
五、自由争辩,初晓“学贵有疑”
有些课文中的内容有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若单纯讲解,学生可能还是理解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把问题下放,让学生讨论、争辩,或许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如,学完《小英雄雨来》,在课尾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省略号”:交通员李大叔抛下雨来独自一人躲进地道里。请问,李大叔是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为什么?此问题一抛出,学生纷纷讨论、争辩。在自由争辩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为学贵在无疑处有疑”的严谨治学态度。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身的修养和理解,在课尾设置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省略号”,可以使每堂课的结尾部分增添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进入“目尽尺幅,神驰千里”的文学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