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语文素养是中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世间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先突出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中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应致力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积累 人文精神 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
中学生语文素养是中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世间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中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中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中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个极具时代性的理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面向全体中学生(即每一个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是要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表现为中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中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中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 过程、方法”三个维度的整合要求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中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中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也将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未来的社会是高科技与高情感并存的社会,这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需要先进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行动。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使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少人文怀,不留余地,不给机会,不讲方法,事实上呈现一种“零思考”状态,没有思维的积极性、没有知新求异的快感,怎么能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怎么能指望多数生喜欢语文课?怎么能让我们感到教语文不痛苦?我们最大的悲哀就是中学生学习语文后就厌恶语文了。因此,我们就要抓住语文改革的这个转型时期,激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积累语言,打好人生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中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提高语文素养,人生打好了底色,也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之一。要让中学生从情感上明确语文积累的意义,自觉参与,努力追求,并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中学生而言,积累改变着语文学习的观念;对老师而言,引导中學生进行更切实有效的积累,让学习语言跟积累材料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积累语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精选篇目,熟读成诵——强化课内背诵;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增加课外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活用积累写作情感积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
二、让中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中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中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把中学生带进教材,让中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中学生进行情感发生的潜移默化。这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中学生带进教材,让中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中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中学生的欣赏能力,使中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这样说,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三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中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让中学生拓展阅读,多实践,提高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中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中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中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中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中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中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中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中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中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展望未来,语文课文化品质教育是世界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注重人的发展,防止语文教育的失衡和异化,这是世界语文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也是整个世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世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将由片面强调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技巧,忽略儿童人格发展,转向既重视知识、能力,又重视发展中学生文化品质,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
关键词:语言积累 人文精神 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
中学生语文素养是中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世间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中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中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中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个极具时代性的理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面向全体中学生(即每一个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是要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表现为中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中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中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 过程、方法”三个维度的整合要求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中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中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也将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未来的社会是高科技与高情感并存的社会,这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需要先进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行动。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使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少人文怀,不留余地,不给机会,不讲方法,事实上呈现一种“零思考”状态,没有思维的积极性、没有知新求异的快感,怎么能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怎么能指望多数生喜欢语文课?怎么能让我们感到教语文不痛苦?我们最大的悲哀就是中学生学习语文后就厌恶语文了。因此,我们就要抓住语文改革的这个转型时期,激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积累语言,打好人生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中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提高语文素养,人生打好了底色,也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之一。要让中学生从情感上明确语文积累的意义,自觉参与,努力追求,并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中学生而言,积累改变着语文学习的观念;对老师而言,引导中學生进行更切实有效的积累,让学习语言跟积累材料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积累语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精选篇目,熟读成诵——强化课内背诵;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增加课外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活用积累写作情感积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
二、让中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中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中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把中学生带进教材,让中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中学生进行情感发生的潜移默化。这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中学生带进教材,让中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中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中学生的欣赏能力,使中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这样说,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三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中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让中学生拓展阅读,多实践,提高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中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中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中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中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中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中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中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中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中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展望未来,语文课文化品质教育是世界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注重人的发展,防止语文教育的失衡和异化,这是世界语文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也是整个世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世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将由片面强调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技巧,忽略儿童人格发展,转向既重视知识、能力,又重视发展中学生文化品质,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