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满足内容前瞻性和课外性、项目自主性和时间业余性、教师专业性的前提下,按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原则,灵活确定实验室开放形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要明确指导教师职责与学生参与程序,强化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形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 实践教学 问题讨论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b)-0184-02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形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此,笔者探讨高等学校实验室开放相关问题如下。
1 实验室开放的原则、意义和师资队伍建设
1.1 原则和意义
实验室开放要按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原则,积极创造实验活动环境,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特长发挥和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开放实验室,使之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利用并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并提高利用率,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模拟实际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实验室全面开放,发挥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验指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理论、实验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开放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和题目要合理选择和设置,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整个过程;配合技术人员及时查清故障仪器设备。技术人员要保证实验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并发挥应有功能,做好技术保障,同时与指导教师协同完成开放课题的指导工作。鼓励和支持开放实验产生创新性成果。
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素养,使之具备良好师德素养、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要围绕实验室开放工作安排进修、培训,组织交流、学习,并在硬件建设和政策机制等方面支持实验室开放工作。应定期检查、考核实验室开放范围、水平和质量,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评优、实验室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维修基金支持等的基本依据。
要区别对待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进修、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等问题,按比例分配相应指标,充分肯定和适当奖励表现突出成绩优良的管理人员,年终考评时相应加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实验室开放形式和条件
2.1 开放形式
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能力和需要以及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的不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灵活确定多种多样的开放形式。以不同对象的课题引导,可分为3种类型:(1)教师课题引导型。根据实验室条件,教师结合科研实践设置学生能够完成的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选定并指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2)实验室课题引导型。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发布教学计划外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课题、实验仪器设备操作演示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课余时间等预约选做实验。(3)学生课题引导型。以大创等为先导,学生根据实验室基本条件和自身实际,自行拟定实验或研究课题开展实验活动。
2.2 开放条件
实验室必须在完成正常教科研任务后方可对学生开放。为保证实验室开放的目的和任务,实验室开放应满足三个条件:(1)内容前瞻性和课外性。即延续和提高教学计划且为教学计划以外的实验内容,不得将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列入实验室开放范围。(2)项目自主性和时间业余性。实验室开放项目是指导教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愿申请、选做的课外的项目形式。但课内实验内容移到业余时间去做,不列入实验室开放范围。(3)教师专业性。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初级职称教师开设实验室开放项目,应有高级职称教师指导。
3 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职责与学生参与程序和管理
3.1 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职责
为提高开放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指导教师要积极参与研究实验用新仪器设备及其相关新技术。指导教师要加强指导实验项目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项目。实验前学生要进行预实验,教师要对此进行监督和检查预实验结果和结论。指导教师要支持学生自拟或设计课题,注意实验安全,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开放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在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操作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更要整理仪器设备并检查其功能的完好性,如发现有损坏等,应记录并报主管部门处理。指导教师负责批改、审阅和评定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论文及其实验完成程度和成绩。
3.2 学生参加开放实验的程序和管理
学生要及早了解下一学期将开设的开放实验项目,了解开放项目内容。开学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参与网上公布的自己感兴趣的开放项目。学生应向实验室提交自拟或自设的实验项目及其方案,经专家评审同意报批并到相关部门备案。参加开放实验的同学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按时参加实验,否则取消参加开放实验资格。开放实验前,学生应查阅并研究相关中外文文献,拟定合理的实验实施方案并报审核,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学校批准同意后,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验获得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设备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实验项目全部结束后,应按规定提交相关实验结果。
正常工作期间实验室开放由实验室老师具体负责,非工作时间由至少一名实验室教师带班,至少配备1名协管学生值班,及时巡查,解决并及时处理开放期间的故障和突发事件,确保顺利完成实验室开放任务。
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管理实验室。要签订实验室申请书和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将时效性作为实验室开放管理重点,师生要共同参与和评价每个实验环节,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和措施,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教训,并按既定时限进行总结及考核验收,践行“联合、开放、流动、竞争”新机制,以开放、交流、合作的理念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卫春会,邓杰,黄治国,等.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现状分析与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7):266- 270.
[2] 魏绍亮,焦锋,程奉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275-276.
[3] 吕恒林,吴元周.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 培养创新实践型本科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5-7,19.
[4] 刘兴华,王方艳.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9-12,20.
[5] 荣华伟,钱小明,钱静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33-236.
[6] 林海燕,邬克彬,王莹,等.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261- 264.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 实践教学 问题讨论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b)-0184-02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形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此,笔者探讨高等学校实验室开放相关问题如下。
1 实验室开放的原则、意义和师资队伍建设
1.1 原则和意义
实验室开放要按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原则,积极创造实验活动环境,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特长发挥和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开放实验室,使之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利用并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并提高利用率,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模拟实际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实验室全面开放,发挥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验指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理论、实验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开放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和题目要合理选择和设置,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整个过程;配合技术人员及时查清故障仪器设备。技术人员要保证实验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并发挥应有功能,做好技术保障,同时与指导教师协同完成开放课题的指导工作。鼓励和支持开放实验产生创新性成果。
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素养,使之具备良好师德素养、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要围绕实验室开放工作安排进修、培训,组织交流、学习,并在硬件建设和政策机制等方面支持实验室开放工作。应定期检查、考核实验室开放范围、水平和质量,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评优、实验室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维修基金支持等的基本依据。
要区别对待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进修、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等问题,按比例分配相应指标,充分肯定和适当奖励表现突出成绩优良的管理人员,年终考评时相应加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实验室开放形式和条件
2.1 开放形式
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能力和需要以及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的不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灵活确定多种多样的开放形式。以不同对象的课题引导,可分为3种类型:(1)教师课题引导型。根据实验室条件,教师结合科研实践设置学生能够完成的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选定并指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2)实验室课题引导型。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发布教学计划外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课题、实验仪器设备操作演示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课余时间等预约选做实验。(3)学生课题引导型。以大创等为先导,学生根据实验室基本条件和自身实际,自行拟定实验或研究课题开展实验活动。
2.2 开放条件
实验室必须在完成正常教科研任务后方可对学生开放。为保证实验室开放的目的和任务,实验室开放应满足三个条件:(1)内容前瞻性和课外性。即延续和提高教学计划且为教学计划以外的实验内容,不得将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列入实验室开放范围。(2)项目自主性和时间业余性。实验室开放项目是指导教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愿申请、选做的课外的项目形式。但课内实验内容移到业余时间去做,不列入实验室开放范围。(3)教师专业性。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初级职称教师开设实验室开放项目,应有高级职称教师指导。
3 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职责与学生参与程序和管理
3.1 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职责
为提高开放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指导教师要积极参与研究实验用新仪器设备及其相关新技术。指导教师要加强指导实验项目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项目。实验前学生要进行预实验,教师要对此进行监督和检查预实验结果和结论。指导教师要支持学生自拟或设计课题,注意实验安全,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开放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在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操作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更要整理仪器设备并检查其功能的完好性,如发现有损坏等,应记录并报主管部门处理。指导教师负责批改、审阅和评定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论文及其实验完成程度和成绩。
3.2 学生参加开放实验的程序和管理
学生要及早了解下一学期将开设的开放实验项目,了解开放项目内容。开学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参与网上公布的自己感兴趣的开放项目。学生应向实验室提交自拟或自设的实验项目及其方案,经专家评审同意报批并到相关部门备案。参加开放实验的同学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按时参加实验,否则取消参加开放实验资格。开放实验前,学生应查阅并研究相关中外文文献,拟定合理的实验实施方案并报审核,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学校批准同意后,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验获得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设备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实验项目全部结束后,应按规定提交相关实验结果。
正常工作期间实验室开放由实验室老师具体负责,非工作时间由至少一名实验室教师带班,至少配备1名协管学生值班,及时巡查,解决并及时处理开放期间的故障和突发事件,确保顺利完成实验室开放任务。
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管理实验室。要签订实验室申请书和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将时效性作为实验室开放管理重点,师生要共同参与和评价每个实验环节,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和措施,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教训,并按既定时限进行总结及考核验收,践行“联合、开放、流动、竞争”新机制,以开放、交流、合作的理念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卫春会,邓杰,黄治国,等.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现状分析与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7):266- 270.
[2] 魏绍亮,焦锋,程奉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275-276.
[3] 吕恒林,吴元周.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 培养创新实践型本科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5-7,19.
[4] 刘兴华,王方艳.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9-12,20.
[5] 荣华伟,钱小明,钱静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33-236.
[6] 林海燕,邬克彬,王莹,等.开放创新背景下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261-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