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心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逐步走出以教师为“自我中心”, 逐渐关注学生对心理健康指导的迫切需求, 关注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突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关注学生心理教育是一个情绪调节、情绪体验的过程,将体验式教学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意义深远。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独立学院均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从教学对象上看,该课程主要受众是大一的新生,其他年级学生一般是按需要和兴趣选择对应的选修课;从教学形式上看,大多高校都采取以大型公共课的形式集中教学,课堂大多以传统的传输式教学为主要授课手段。总体来讲,当前独立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方面一般存在缺乏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随意,师资力量不足,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切身体会等多方面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一般由以下五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1)体验,学生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参与设置好的活动,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2)分享,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3)交流,把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 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4)整合,从经历中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5)应用,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基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营造适当的教学氛围,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并相互分享,引导学生审视、思考自己的情感和认知,领悟积极和正确的心理行为模式,使心智得到改善与提升,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行为上的改变。
三、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和要求
(一)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体验式教学一般以行为训练和心理游戏活动为主,常规的固定座椅教室对于活动的开展就有很大制约影响因素,因此,最好是可以自行布置活动场地的教室好团体辅导活动室。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适中,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是充分给予学生体情悟境的机会,让学生在去活动中有所体验,在揣摩中有所领悟,在情境中有所体会,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不断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基本内涵是以 “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认知活动会因为个体情感而受到影响,突出表现在情感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强化功能。把情境教学理论引入到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就是以“情”为经,重拾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心理要素,以“境”为纬,将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具体教学情境的体会,优化培训学生心理技能的现实途径,最终优化整体的学科教学环境。
(三)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体验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良好专业素养,更主要的还在于其本身对教学方法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精心设置学生体验的机会,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组织有效的心理教学活动,既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以适应教学的新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课程教学中应如何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应以创设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基本切入点。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体验性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情境教学的本质在于情境教学始终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各种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特点,也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在课堂内应充分结合各个专题学习, 开展切合实际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不仅如此,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实现教学生态的优化,通过构建教学平衡、协同教学活动、和谐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然生长”与教师“指导助长”有机结合的理想教学情境。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是关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核心在于课堂,而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则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毋庸置疑,教学设计是教学思想和现实教学的联系的桥梁,是教学是否有效的根本保证。具体在做体验式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和实践活动,以情感为纽带,以对话和活动为主线,通过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心灵对话,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活动,如案例分析、团体辅导、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体验-认知-改变-成长,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教学应多采用体验活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当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授课方式,单纯依靠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来讲授该门课程,对于这些思维表现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的三本学生来说,这种“重说教,轻体验”,“重讲授,轻情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对心理教育的兴趣,只有充分利用多种主题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操作,用心去体会,用情去领悟,让传统课堂的“说教课”变成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内化课。而对于教师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发现或遇到特殊问题学生, 还应另外予以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需要与情感需求相一致,也与该课程的核心理念相统一。体验式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的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悟情,在活动中体境,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技能培训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贯彻心理教育“助人自助”的本质。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独立学院均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从教学对象上看,该课程主要受众是大一的新生,其他年级学生一般是按需要和兴趣选择对应的选修课;从教学形式上看,大多高校都采取以大型公共课的形式集中教学,课堂大多以传统的传输式教学为主要授课手段。总体来讲,当前独立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方面一般存在缺乏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随意,师资力量不足,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切身体会等多方面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一般由以下五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1)体验,学生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参与设置好的活动,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2)分享,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3)交流,把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 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4)整合,从经历中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5)应用,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基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营造适当的教学氛围,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并相互分享,引导学生审视、思考自己的情感和认知,领悟积极和正确的心理行为模式,使心智得到改善与提升,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行为上的改变。
三、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和要求
(一)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体验式教学一般以行为训练和心理游戏活动为主,常规的固定座椅教室对于活动的开展就有很大制约影响因素,因此,最好是可以自行布置活动场地的教室好团体辅导活动室。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适中,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是充分给予学生体情悟境的机会,让学生在去活动中有所体验,在揣摩中有所领悟,在情境中有所体会,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不断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基本内涵是以 “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认知活动会因为个体情感而受到影响,突出表现在情感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强化功能。把情境教学理论引入到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就是以“情”为经,重拾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心理要素,以“境”为纬,将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具体教学情境的体会,优化培训学生心理技能的现实途径,最终优化整体的学科教学环境。
(三)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体验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良好专业素养,更主要的还在于其本身对教学方法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精心设置学生体验的机会,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组织有效的心理教学活动,既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以适应教学的新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课程教学中应如何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应以创设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基本切入点。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体验性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情境教学的本质在于情境教学始终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各种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特点,也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在课堂内应充分结合各个专题学习, 开展切合实际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不仅如此,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实现教学生态的优化,通过构建教学平衡、协同教学活动、和谐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然生长”与教师“指导助长”有机结合的理想教学情境。
(二)体验式教学设计是关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核心在于课堂,而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则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毋庸置疑,教学设计是教学思想和现实教学的联系的桥梁,是教学是否有效的根本保证。具体在做体验式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和实践活动,以情感为纽带,以对话和活动为主线,通过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心灵对话,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活动,如案例分析、团体辅导、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体验-认知-改变-成长,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教学应多采用体验活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当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授课方式,单纯依靠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来讲授该门课程,对于这些思维表现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的三本学生来说,这种“重说教,轻体验”,“重讲授,轻情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对心理教育的兴趣,只有充分利用多种主题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操作,用心去体会,用情去领悟,让传统课堂的“说教课”变成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内化课。而对于教师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发现或遇到特殊问题学生, 还应另外予以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需要与情感需求相一致,也与该课程的核心理念相统一。体验式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的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悟情,在活动中体境,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技能培训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贯彻心理教育“助人自助”的本质。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