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地理路线”到带动川黔白酒产业的“产业路线”,中国白酒金三角寻求的方向是成为东方酿酒业的“波尔多”。
中国地图上有个黄金区域,少有人知。它位于长江上游,北纬28°附近的川黔交界处。
央视上有个黄金时段,无人不晓。在新闻联播前后,茅台、五粮液、国客1573、郎酒、沱牌舍得等白酒广告密集,以致有人调侃,“央视的表,离开白酒就不会走了”。
其实,这些白酒品牌大多来自地图上的那个黄金区域——中国白酒金三角。
5月28日,在四川泸州举办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峰会”,再次让这个“东方波尔多”的概念走进公众视野。
“三角地理”
中国人对长江再熟悉不过,但这条大江从哪段开始才真正叫做长江呢?
答案是四川宜宾。宜宾城内有个著名的地标,叫“长江零公里广场”。金沙江与岷江在此交汇,自此以东才正式称作“长江”。
宜宾的特产就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宜宾因此被称作“酒都”。
自“酒都”沿长江而下,一路蜿蜒百余公里,就到了“酒城”——泸州。
泸州是川南地区又一两江交汇之处。长江在此吸纳沱江,在市区合二为一,而后继续向东奔流。
泸州市的江边就有一处始建于1573年的窖池群,这个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酒窖,几百年来从未间断生产,为泸州老窖保有中国四大名酒的荣耀立下了汗马功劳。
泸州老窖与五粮液,同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
沿长江泸州段东去,就会到达长江的另一条著名支流——赤水河。这条河的闻名,不是大,而是缘于红军“四渡赤水”。
今天的赤水河已远没有四渡赤水时的险峻。郎酒董事长汪俊林于2002年收购郎酒,2001年前来考察时第一次见到赤水河,感到十分诧异:“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水河?”
河流是否险峻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仍旧维系着两岸酱香型酒厂的生命线。
赤水河被称作“美酒河”,孕育着中国两大著名酱香型名酒——茅台和郎酒,他们所在的基地分别是河岸边的遵义仁怀市的茅台镇、习水县的习酒镇(习酒为茅台集团旗下子品牌)和泸州古蔺县的二郎镇。
现在,仁怀有了别号,叫“中国酒都”;习酒镇,又号称“十里酒城”:二郎镇,则在打造“中国最大的酒谷”。
酒都、酒城、中国酒都、十里酒城、酒谷……这些称号哪个最牛,哪个名副其实,且不去管它,但它们组成的地理概念,却颇耐分析。
金沙江岷江之于宜宾和五粮液;长江沱江之于泸州和泸州老窖:赤水河之于茅台镇习酒镇二郎镇和茅台、郎酒,三个地方四大名酒,就形成了文章开头提及的黄金区域——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
这个三角地带的形成,得益于川黔一带的酿酒文化,更依存于河流、山川、气候等自然条件。
据考证分析,此地出产适宜酿酒的纯正谷物,具有独特的沙溪岩土壤。北纬28°地带的湿热气候及独特的微生物物种,也都构成了其他地带不可复制的酿酒条件。
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其为“世界上蒸馏酒最佳酿造区”,也有人诗意地将此地誉为“被酒神亲吻过的地方”。
产业路线
这样的黄金区域,是大自然赐予川黔之地的财富。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则是人为的提炼。
2008年,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泸州视察工作,了解了一些酒厂的情况。在车上他与泸州市领导讨论起酒产业的发展。据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当时任泸州市市长)回忆,
“刘奇葆书记边思索边说,你们泸州有泸州老窖和郎酒,对面有个茅台酒,宜宾还有个五粮液,都是中国名酒,这三个地方就是金三角啊,是否可以挖掘一下,起个什么名字?这是个白酒产业的金三角,前面还得加上中国两字,含起来就是‘中国白酒金三角’。”
这就是“中国白酒金三角”概念的源起。
之后,四川省开始对这个概念做规划研究。2009年底,“中国白酒金三角推进方案”出笼,对战略实施提出了具体思路。
2010年1月19日下午,赤水河畔的山里小镇——泸州市古蔺县的二郎镇锣鼓齐鸣。省市负责人一起手触水晶球,共同启动了“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暨郎酒二郎镇名酒名镇建设”工程。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公布了对于川酒发展的计划:争取在三至五年内,精品酒的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这也意味着,“中国白酒金三角”在全省层面,有了最具实质性的举措。
在当天的仪式中,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还宣布,将拿出20亿元,将所在的二郎镇打造为全球知名的白酒名镇。
汪俊林,在四川人、尤其是泸州人眼中,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于1992年初到泸州制药厂,迅速将当时年收入仅200万的制药厂打造为年收入过4亿的民营宝光集团。2002年,宝光又收购濒临破产的郎酒集团76%的股权。郎酒从此焕发了生机,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大关。
据郎酒厂一位职工讲,“超过100亿,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每人都发了不少奖金,在厂里工作超过三年的,至少可以拿到3万。”
郎酒的成长,既是企业自身变革的成功,也是借势白酒金三角的结果。事实上,白酒金三角概念的提出,使三角地带的几个名酒企业,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竞合关系。
泸州老窖,守着泸州市区的地理优势,参与了位于泸州市郊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运作。2010年1月20日,也就是郎酒宣布重金打造二郎镇的第二天,“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建设项目、四川酒类产品交易中心等总投资45亿元的重大项目,在这一园区开工。该园区的愿景是,建成一个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品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
当年3月,“中国白酒金三角首届酒业博览会”在此举办。
五粮液所在的宜宾一角,也不甘示弱,2009年12月,宜宾市隆重推出了“酒圣节”。宜宾市有关领导对媒体介绍说,“宜宾位于‘白酒金三角’龙头地位,要借助五粮液奠定的坚实基础,大力推动白酒业发展。”
白酒金三角的另一角——贵州遵义的茅台,其实是三角当中很重要的一角。但茅台并不在四川,而且比另两个角名气更大。
据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介绍,在最初提出“中国白酒金三角”概念时,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也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茅台虽然不在四川,但人家是老大哥,我们要学习并借势发展”。
但四川的热火朝天,贵州遵义方面也不能等闲视之。遵义也有一个“中国(遵义)酒博会”,自2008年开始,一年胜过一年。
看起来,三个角,都希望成为“带头大哥”。那么,三者之间,是竞争为主,还是合作为主?
业内人对这个问题并不担心,“这说明大家对白酒金三角都特别重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是好事,合作也肯定是趋势。”
今年4月,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贵州考察,刘奇葆提出要进一步与贵州加强白酒产业发展合作,贵州省也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这个消息,于四川贵州两地酒企来说,都是一个更为乐观的信号。
“大三角”
其实,近几年来,对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存在 一些其他的解读。
尤其对于四川来说,酒企很多,除了宜宾和泸州之外,还有其他不少知名品牌,像绵竹的剑南春,成都的水井坊,遂宁的沱牌舍得等。
四川发展白酒金三角,当然不只是考虑宜宾和泸州,还希望能够带动其他白酒产业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一种“大三角”的概念。
“大三角”,就是以遵义、宜宾、泸州为核心三角,将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作为延伸区。这个大区域概念,就集中了四川的老牌名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全兴)和沱牌。
2010年12月22日上午,德阳绵竹市剑南老街上热闹非凡。“中国白酒金三角·绵竹酒城建设暨剑南老街开街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地的报道称,这“标志着通过未来五至十年的努力,把绵竹打造成‘中国白酒金三角·川西第一酒城’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3个月后,四川全兴集团又举办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水井坊酿造基地”和“中国白酒金三角·成都‘中国酒源’建设暨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开工仪式。
再过了9个月,“中国白酒金三角·遂宁沱牌诗酒文化名镇”建设工程在遂宁启动。
类似的产业带动,本就在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意图之中。这些酒企的活动,也乐于打上“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旗号。
这样的辐射,自然得到了“核心三角”之外的企业响应。就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遂宁沱牌诗酒文化名镇”工程启动仪式上,沱牌舍得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家顺宣读了“酿造生态健康安全食品”倡议书,其他五朵“金花”负责人当场在倡议书背景板上签名。
“大三角”也将绵阳丰谷酒业、江口醇这样的新兴酒企容纳进来。比如,丰谷酒业的一项研究项目,就在2011年成为四川省“中国白酒金三角”支持项目,并得到项目资金支持。
对此,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崔兆全表示:“目前全省一大批地方名酒企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丰谷、江口醇、小角楼、高州跻身全省10强,已成为川酒‘腰部’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新势力。”
有意思的是,对“白酒金三角”的解读,还有一些地方版本,比如德阳一家报纸报道称,“宜宾、泸州、德阳,三个城市连线构成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在这个‘金三角’中,‘唐时宫廷酒’剑南春,占据着顶角的位置”。
无论三角形怎么画法,无论是三角的核心,还是三角的延伸,无论是老品牌,还是后起之秀,作为白酒产业的一种区域经济概念,已经在川黔成为共识。
波尔多梦想
从独特的地理环境,到区域经济的合作,人们对于“中国白酒金三角”概念的思考,渐渐向“波尔多模式”靠拢。
波尔多位于法国西南部,被称为世界葡萄酒中心。由于地处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波尔多有大片的葡萄庄园,酒园和酒堡有九千多座。
“中国白酒金三角”与之相似,既有着川黔交界之地的自然环境,又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酒企数量众多,而且品牌知名度高。所以,相关论坛或文章,习惯于将白酒金三角概念,与“白酒波尔多”、“东方波尔多”等概念等同起来。
但波尔多,作为一个葡萄酒地域品牌,不只是拥有一个难得的产地,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更是功不可没。法国建立了完善的保护原产地产品的法规体系。比如,原产地厂商,只能在原产地生产和制造。只有波尔多生产的葡萄酒才能叫“波尔多葡萄酒”。
针对波尔多的发展模式,有专家也已提出,应当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地理区位概念,转变成区域品牌概念,注册“中国白酒金三角”集体商标和标识,将“中国白酒金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川黔两省应打破地域行政区划界限,消除行政壁垒,组建跨区域的原产地管理委员会。
据报道,法国驻成都总领事杜满希先生前来参观后,也建议将这一地区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经过若干年努力,‘中国白酒金三角’与‘法国波尔多’并驾齐驱,并非不可能。”
站在赤水河畔的山坡上俯看河谷,川黔两地的酒厂尽收眼底。一侧是四川境内的二郎镇,郎酒的生产基地:一侧是贵州境内的习酒镇,茅台旗下习酒的生产基地。
河流两岸,酒厂就是小镇,小镇就是酒厂。到处是林立的脚手架,到处是正在扩建的酒厂车间。
赤水河的河床虽然已不那么宽广,但流水仍可称得上湍急。河岸边的山体上,偶尔还会冒出几柱瀑布。山坡上郁郁葱葱,山间则是云雾环绕。
这条“美酒河”,以及与它血脉相连的长江、岷江、沱江等,能否成就中国白酒的波尔多梦想呢?
中国地图上有个黄金区域,少有人知。它位于长江上游,北纬28°附近的川黔交界处。
央视上有个黄金时段,无人不晓。在新闻联播前后,茅台、五粮液、国客1573、郎酒、沱牌舍得等白酒广告密集,以致有人调侃,“央视的表,离开白酒就不会走了”。
其实,这些白酒品牌大多来自地图上的那个黄金区域——中国白酒金三角。
5月28日,在四川泸州举办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峰会”,再次让这个“东方波尔多”的概念走进公众视野。
“三角地理”
中国人对长江再熟悉不过,但这条大江从哪段开始才真正叫做长江呢?
答案是四川宜宾。宜宾城内有个著名的地标,叫“长江零公里广场”。金沙江与岷江在此交汇,自此以东才正式称作“长江”。
宜宾的特产就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宜宾因此被称作“酒都”。
自“酒都”沿长江而下,一路蜿蜒百余公里,就到了“酒城”——泸州。
泸州是川南地区又一两江交汇之处。长江在此吸纳沱江,在市区合二为一,而后继续向东奔流。
泸州市的江边就有一处始建于1573年的窖池群,这个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酒窖,几百年来从未间断生产,为泸州老窖保有中国四大名酒的荣耀立下了汗马功劳。
泸州老窖与五粮液,同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
沿长江泸州段东去,就会到达长江的另一条著名支流——赤水河。这条河的闻名,不是大,而是缘于红军“四渡赤水”。
今天的赤水河已远没有四渡赤水时的险峻。郎酒董事长汪俊林于2002年收购郎酒,2001年前来考察时第一次见到赤水河,感到十分诧异:“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水河?”
河流是否险峻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仍旧维系着两岸酱香型酒厂的生命线。
赤水河被称作“美酒河”,孕育着中国两大著名酱香型名酒——茅台和郎酒,他们所在的基地分别是河岸边的遵义仁怀市的茅台镇、习水县的习酒镇(习酒为茅台集团旗下子品牌)和泸州古蔺县的二郎镇。
现在,仁怀有了别号,叫“中国酒都”;习酒镇,又号称“十里酒城”:二郎镇,则在打造“中国最大的酒谷”。
酒都、酒城、中国酒都、十里酒城、酒谷……这些称号哪个最牛,哪个名副其实,且不去管它,但它们组成的地理概念,却颇耐分析。
金沙江岷江之于宜宾和五粮液;长江沱江之于泸州和泸州老窖:赤水河之于茅台镇习酒镇二郎镇和茅台、郎酒,三个地方四大名酒,就形成了文章开头提及的黄金区域——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
这个三角地带的形成,得益于川黔一带的酿酒文化,更依存于河流、山川、气候等自然条件。
据考证分析,此地出产适宜酿酒的纯正谷物,具有独特的沙溪岩土壤。北纬28°地带的湿热气候及独特的微生物物种,也都构成了其他地带不可复制的酿酒条件。
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其为“世界上蒸馏酒最佳酿造区”,也有人诗意地将此地誉为“被酒神亲吻过的地方”。
产业路线
这样的黄金区域,是大自然赐予川黔之地的财富。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则是人为的提炼。
2008年,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泸州视察工作,了解了一些酒厂的情况。在车上他与泸州市领导讨论起酒产业的发展。据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当时任泸州市市长)回忆,
“刘奇葆书记边思索边说,你们泸州有泸州老窖和郎酒,对面有个茅台酒,宜宾还有个五粮液,都是中国名酒,这三个地方就是金三角啊,是否可以挖掘一下,起个什么名字?这是个白酒产业的金三角,前面还得加上中国两字,含起来就是‘中国白酒金三角’。”
这就是“中国白酒金三角”概念的源起。
之后,四川省开始对这个概念做规划研究。2009年底,“中国白酒金三角推进方案”出笼,对战略实施提出了具体思路。
2010年1月19日下午,赤水河畔的山里小镇——泸州市古蔺县的二郎镇锣鼓齐鸣。省市负责人一起手触水晶球,共同启动了“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暨郎酒二郎镇名酒名镇建设”工程。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公布了对于川酒发展的计划:争取在三至五年内,精品酒的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这也意味着,“中国白酒金三角”在全省层面,有了最具实质性的举措。
在当天的仪式中,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还宣布,将拿出20亿元,将所在的二郎镇打造为全球知名的白酒名镇。
汪俊林,在四川人、尤其是泸州人眼中,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于1992年初到泸州制药厂,迅速将当时年收入仅200万的制药厂打造为年收入过4亿的民营宝光集团。2002年,宝光又收购濒临破产的郎酒集团76%的股权。郎酒从此焕发了生机,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大关。
据郎酒厂一位职工讲,“超过100亿,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每人都发了不少奖金,在厂里工作超过三年的,至少可以拿到3万。”
郎酒的成长,既是企业自身变革的成功,也是借势白酒金三角的结果。事实上,白酒金三角概念的提出,使三角地带的几个名酒企业,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竞合关系。
泸州老窖,守着泸州市区的地理优势,参与了位于泸州市郊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运作。2010年1月20日,也就是郎酒宣布重金打造二郎镇的第二天,“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建设项目、四川酒类产品交易中心等总投资45亿元的重大项目,在这一园区开工。该园区的愿景是,建成一个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品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
当年3月,“中国白酒金三角首届酒业博览会”在此举办。
五粮液所在的宜宾一角,也不甘示弱,2009年12月,宜宾市隆重推出了“酒圣节”。宜宾市有关领导对媒体介绍说,“宜宾位于‘白酒金三角’龙头地位,要借助五粮液奠定的坚实基础,大力推动白酒业发展。”
白酒金三角的另一角——贵州遵义的茅台,其实是三角当中很重要的一角。但茅台并不在四川,而且比另两个角名气更大。
据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介绍,在最初提出“中国白酒金三角”概念时,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也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茅台虽然不在四川,但人家是老大哥,我们要学习并借势发展”。
但四川的热火朝天,贵州遵义方面也不能等闲视之。遵义也有一个“中国(遵义)酒博会”,自2008年开始,一年胜过一年。
看起来,三个角,都希望成为“带头大哥”。那么,三者之间,是竞争为主,还是合作为主?
业内人对这个问题并不担心,“这说明大家对白酒金三角都特别重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是好事,合作也肯定是趋势。”
今年4月,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贵州考察,刘奇葆提出要进一步与贵州加强白酒产业发展合作,贵州省也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这个消息,于四川贵州两地酒企来说,都是一个更为乐观的信号。
“大三角”
其实,近几年来,对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存在 一些其他的解读。
尤其对于四川来说,酒企很多,除了宜宾和泸州之外,还有其他不少知名品牌,像绵竹的剑南春,成都的水井坊,遂宁的沱牌舍得等。
四川发展白酒金三角,当然不只是考虑宜宾和泸州,还希望能够带动其他白酒产业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一种“大三角”的概念。
“大三角”,就是以遵义、宜宾、泸州为核心三角,将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作为延伸区。这个大区域概念,就集中了四川的老牌名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全兴)和沱牌。
2010年12月22日上午,德阳绵竹市剑南老街上热闹非凡。“中国白酒金三角·绵竹酒城建设暨剑南老街开街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地的报道称,这“标志着通过未来五至十年的努力,把绵竹打造成‘中国白酒金三角·川西第一酒城’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3个月后,四川全兴集团又举办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水井坊酿造基地”和“中国白酒金三角·成都‘中国酒源’建设暨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开工仪式。
再过了9个月,“中国白酒金三角·遂宁沱牌诗酒文化名镇”建设工程在遂宁启动。
类似的产业带动,本就在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意图之中。这些酒企的活动,也乐于打上“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旗号。
这样的辐射,自然得到了“核心三角”之外的企业响应。就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遂宁沱牌诗酒文化名镇”工程启动仪式上,沱牌舍得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家顺宣读了“酿造生态健康安全食品”倡议书,其他五朵“金花”负责人当场在倡议书背景板上签名。
“大三角”也将绵阳丰谷酒业、江口醇这样的新兴酒企容纳进来。比如,丰谷酒业的一项研究项目,就在2011年成为四川省“中国白酒金三角”支持项目,并得到项目资金支持。
对此,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崔兆全表示:“目前全省一大批地方名酒企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丰谷、江口醇、小角楼、高州跻身全省10强,已成为川酒‘腰部’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新势力。”
有意思的是,对“白酒金三角”的解读,还有一些地方版本,比如德阳一家报纸报道称,“宜宾、泸州、德阳,三个城市连线构成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在这个‘金三角’中,‘唐时宫廷酒’剑南春,占据着顶角的位置”。
无论三角形怎么画法,无论是三角的核心,还是三角的延伸,无论是老品牌,还是后起之秀,作为白酒产业的一种区域经济概念,已经在川黔成为共识。
波尔多梦想
从独特的地理环境,到区域经济的合作,人们对于“中国白酒金三角”概念的思考,渐渐向“波尔多模式”靠拢。
波尔多位于法国西南部,被称为世界葡萄酒中心。由于地处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波尔多有大片的葡萄庄园,酒园和酒堡有九千多座。
“中国白酒金三角”与之相似,既有着川黔交界之地的自然环境,又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酒企数量众多,而且品牌知名度高。所以,相关论坛或文章,习惯于将白酒金三角概念,与“白酒波尔多”、“东方波尔多”等概念等同起来。
但波尔多,作为一个葡萄酒地域品牌,不只是拥有一个难得的产地,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更是功不可没。法国建立了完善的保护原产地产品的法规体系。比如,原产地厂商,只能在原产地生产和制造。只有波尔多生产的葡萄酒才能叫“波尔多葡萄酒”。
针对波尔多的发展模式,有专家也已提出,应当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地理区位概念,转变成区域品牌概念,注册“中国白酒金三角”集体商标和标识,将“中国白酒金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川黔两省应打破地域行政区划界限,消除行政壁垒,组建跨区域的原产地管理委员会。
据报道,法国驻成都总领事杜满希先生前来参观后,也建议将这一地区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经过若干年努力,‘中国白酒金三角’与‘法国波尔多’并驾齐驱,并非不可能。”
站在赤水河畔的山坡上俯看河谷,川黔两地的酒厂尽收眼底。一侧是四川境内的二郎镇,郎酒的生产基地:一侧是贵州境内的习酒镇,茅台旗下习酒的生产基地。
河流两岸,酒厂就是小镇,小镇就是酒厂。到处是林立的脚手架,到处是正在扩建的酒厂车间。
赤水河的河床虽然已不那么宽广,但流水仍可称得上湍急。河岸边的山体上,偶尔还会冒出几柱瀑布。山坡上郁郁葱葱,山间则是云雾环绕。
这条“美酒河”,以及与它血脉相连的长江、岷江、沱江等,能否成就中国白酒的波尔多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