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黑龙江省大力推进对俄合作发展的大环境下,哈尔滨音乐学院于2016年3月正式获批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以中俄合作办学为特色在高等音乐教育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中俄合作办学体现得最为突出的哈音管弦系的中俄合作办学情况、中俄教师配备、日常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策等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表明,中俄合作办学有着师资条件优越、开拓学生视野等若干有利条件,同时在合作深度上尚需加强,对教育教学现状的实际情况尚需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政策。该研究对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有实际的意义,对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特别是中西方跨文化的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办学;管弦系;音乐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107-03
【本文著录格式】李鑫.中西合璧 共建双赢——哈尔滨音乐学院对俄合作办学的思考探究[J].北方音乐,2020,01(02):107-109.
引言
哈尔滨音乐学院是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的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艺术专业院校,同时也是中国国内成立的11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之一。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成立时期和其独特的定位来看,它既有着哈尔滨发展历史的渊源,又肩负着新时期中国文化艺术未来发展的新使命。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建立依托着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力。哈尔滨音乐学院作为一所刚刚成立的独立音乐学院,其最大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对俄合作办学。众所周知,俄罗斯在音乐艺术方面的水准,曾在欧洲位居前列,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和采纳的先进之处。哈尔滨音乐学院所选择的联合办学对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更是在俄罗斯的高等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高等音乐院校。从音乐之城哈尔滨的地理条件上来看,在对于俄罗斯的交流方面有着极为便利的条件,无论是从教师的引进或是进行学术、教育等方面的交流,都在交通上有着一定程度的优越性。此外,在俄罗斯与哈尔滨的发展历史上,也一直有着较多方面的影响和往来,这就为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对俄合作办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行性。
在中俄合作联合办学的背景下,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教师构成、办学特点等方面与其他10所专业音乐学院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之初,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就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首批的教师选派中,为哈尔滨音乐学院提供了8名教师,选聘的教师会长期在哈尔滨音乐学院任教。除钢琴演奏教师和指挥专业的教师以外,其余的教师演奏专业均在管弦系。由此可见,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中俄合作教育中,体现最为突出的便是管弦系的教学。2018年5月,哈尔滨音乐学院还特聘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前院长冈特瓦尔格为管弦系主任,因此,本文将哈尔滨音乐学院对俄合作置办高等音乐教育的研究对象锁定在了管弦系的教学上,这样会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结论也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二、教学概况简析
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作为在中俄合作办学的环境下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院系,其教师配备情况、师资能力包括学生方面的情况都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首先,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之初,管弦系的外籍教师配备比例较大。首批前来哈尔滨音乐学院任教的教师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长号、圆号、钢琴伴奏专业。其中小提琴教师被哈尔滨音乐学院聘任为外籍管弦系主任,对管弦系的建设进行具体的要求和处理。此前,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古典乐器的中方在职及外聘教师的专业包括小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打击乐、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等专业。其中小提琴、圆号等学科,与俄籍教师有部分重叠,即中方和俄方教师都具备。在后续圣彼得堡选派的的教师队伍中,又增加了巴松、指挥专业。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教师编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构成结构。在日常的教学中既有中方教师的指导,也能根据需要选择俄籍教师的课程。这样一来,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在享有基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俄方教师的教学特色及演奏的独特之处,对于管弦系的建设无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此外,由于俄方教师的专业囊括了较多的专业,覆盖面较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仅停留在观看学习的层面,而是可以亲自和俄籍教师进行较多课时的学习和深入的沟通,这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器乐演奏学习来讲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这样的教师配置不仅能够达到中西方教师各负其职,更能够“避免”于所谓“大师课”形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免于蜻蜓点水的形式,能够真正地在中方教师和俄籍教师中自由选择,进行充分的比较学习。这样的教師组合合作方式,对于管弦系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教学方面的发展有着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二,俄方的各专业教师的自身演奏水平较高,有较强的演奏能力。从哈尔滨音乐学院聘请的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师队伍来看,来自俄罗斯的教师队伍的学历均为副博士,并且被聘任的俄罗斯教师都会在任期内完成相应场次的专场音乐会的任务。这不仅是对俄罗斯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展示,同时也是对俄籍教师的一项类似于“考核”的考量标准,不仅体现了哈尔滨音乐学院在教师选用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哈尔滨音乐学院对办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对俄合作办学的特色下,使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可以欣赏到来自俄罗斯的较高水平的专业演出,这一点是对管弦系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单位一个非常大的支持。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俄籍教师在完成个人演奏及考核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把握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和提高。 第三,管弦系当前和近期的发展方向将会继续依托对俄合作办学的环境,争取实现各个乐件能够达到中方俄方教师都具备的教学模式。通过省级部门的部署及哈尔滨音乐学院自身发展的探索,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哈尔滨音乐学院还将继续秉承并且深化中俄合作办学的理念,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和交流。目前,管弦系的教师规模通过2017年面向海内外招聘的中方教师都已经上岗任教,在进一步完善中方教师队伍以后,管弦系已经基本实现了管弦系乐器种类的全覆盖,中方教师也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下一步的中俄双方深化合作下,或将引进更多的暂时没有俄方教师任教的专业教师,全面实现中俄合作下的深化教育合作。这样的发展方向对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办学特点将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能够使各专业的学生在中式和俄式的对比下,选择更适合其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更加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高等的艺术教育而言,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大范围的学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哈尔滨音乐学院联合办学的一个独到的优势。
三、教学问题深化探究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俄籍教师的任用,对日常的教学有着较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但在各别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首先,对俄办学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器乐学习的特殊性,特别是管弦系的授课方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授课,因而可以通过一些直接的示范来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语言沟通的要求并不是极为苛刻,学校采取了配备随堂专职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在日常教学中涉及到比较多的音乐专业性词汇,对于非音乐专业方面的翻译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因此,对各个专业课进行翻译的翻译人员需要在人之后进行音乐方面的专业性词汇的积累才能逐步更加地胜任其岗位职责。此外,由于俄方教师在专业方面把握较为准确,无论是在日常教学中或是在个别的音乐术语的解释方面,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为学生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学习简单的中文,用于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解决较为简单的沟通问题。此外,还可以对一些特殊的音乐语言、专业术语进行事先的翻译准备,集中解决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理解不准确或不到位所造成的偏差。语言沟通的方面虽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但是通过上述方式的改进和中俄双方教师的配合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者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采取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侧重点上,俄方教师与中方教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从目前本文的调研的结果来分析,俄方的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演奏水平,但对于个别专业上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教学方面上,还需要与中方进行更好地交流和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更佳的状态。研究显示,由于中俄文化和学生入学以前的专业教育的差异性,学生在入学后的专业学习上存在程度上的区别,而在对于一些器乐表演及演奏中的一些基础性的技术问题上,中方与俄方教师在教学上所侧重的方向也略有区别。俄方教师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在曲目量的积累以及演奏有一定程度的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且针对演奏程度较深、对演奏水平要求较高的曲目有着较多的倾向性,更适宜有着较高程度和水平的学生;中方教师则是在兼顾学生音乐能力以及曲目积累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基础技术问题的解决和学习,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演奏技术作为支撑,学生在面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乐曲的处理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点来看,哈爾滨音乐学院中俄合作的战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补,但其中需要中方与俄方的教师进行较好的配合,探求更加深化的“合作”模式,以寻求更好的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案,避免将可以作为“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分歧”,从而为提高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第三,生源存在较大差异,给俄方教师的教学以及中俄教师的合作带来较大程度的挑战。由于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时间较短,并且在建校之初由于多方面因素,哈尔滨音乐学院并没有面向全国招收考生。因此,生源的质量和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区别。与此同时,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在拥有较多数量的外籍教师的情况下,其教学的方案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的应对方法。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例,其所招收的学生在各自专业方面的演奏水平应当属于佼佼者,哈尔滨音乐学院所聘用的俄籍教师基本来自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对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学生的程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生的程度的区别,俄方教师应当对其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采取相应的调整,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的培养方案。在与中方教师的教学配合上,也不应完全以中方教师辅助,俄方教师为主导的合作方式,应当在深度考量不同学生的所需的基础之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合作教学。在对学生基础技术的训练和提高上,俄方教师也应提高一定的重视程度,与中方教师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发展。本文认为,从目前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看,还不能够完全实现专业课以“大师课”的方式进行,从基础的学起,巩固扎实基本功,并且同时利用好俄方教师的资源,充分开阔视野,应为当下较好的选择。
四、结论
通过对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在中俄合作办学特色下的发展情况和教学情况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对俄方教师需加强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的量化考核,确保教学教学方法方式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当下的发展相适应,与学生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满足学生发展的切实需求。
其二,把握好中俄的合作关系,对合作的深度和尺度都要进行深刻的考量、衡量。要利用好国家、我省以及哈尔滨音乐学院所采取的中俄合作的大环境下的关系,积极地向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方面学习,取长补短,为提高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教育水平谋求更大的进步,为中俄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合作中积极地发现和解决处理好个别问题,也不应出现过于积极的采用“俄式”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的教育问题,避免过形成所谓的“外来的就是好的”“外来的就是先进的”等过于激进的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三,从管弦系及学校角度,应当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资源优势,制定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当前发展现状相符合的方案,在中俄教学管理方式上需要更深度的探索;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中俄合作办学的特色,为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发展、为音乐之城的发展,为龙江音乐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鑫,艺术学博士。哈尔滨音乐学院大提琴讲师,黑龙江省大提琴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李鑫毕业于荷兰ArtEZ艺术大学,师从Rene Berman、Jeroen Reuling,曾多年担任荷兰纳梅亨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留学期间获第21届“意大利巴莱特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弦乐组一等奖,大提琴家Gary Hoffman称赞其“对音乐有着非常敏锐地洞察力”。李鑫主持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黑龙江省教育厅、文化厅等演奏比赛一等奖。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办学;管弦系;音乐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107-03
【本文著录格式】李鑫.中西合璧 共建双赢——哈尔滨音乐学院对俄合作办学的思考探究[J].北方音乐,2020,01(02):107-109.
引言
哈尔滨音乐学院是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的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艺术专业院校,同时也是中国国内成立的11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之一。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成立时期和其独特的定位来看,它既有着哈尔滨发展历史的渊源,又肩负着新时期中国文化艺术未来发展的新使命。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建立依托着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力。哈尔滨音乐学院作为一所刚刚成立的独立音乐学院,其最大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对俄合作办学。众所周知,俄罗斯在音乐艺术方面的水准,曾在欧洲位居前列,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和采纳的先进之处。哈尔滨音乐学院所选择的联合办学对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更是在俄罗斯的高等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高等音乐院校。从音乐之城哈尔滨的地理条件上来看,在对于俄罗斯的交流方面有着极为便利的条件,无论是从教师的引进或是进行学术、教育等方面的交流,都在交通上有着一定程度的优越性。此外,在俄罗斯与哈尔滨的发展历史上,也一直有着较多方面的影响和往来,这就为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对俄合作办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行性。
在中俄合作联合办学的背景下,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教师构成、办学特点等方面与其他10所专业音乐学院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之初,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就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首批的教师选派中,为哈尔滨音乐学院提供了8名教师,选聘的教师会长期在哈尔滨音乐学院任教。除钢琴演奏教师和指挥专业的教师以外,其余的教师演奏专业均在管弦系。由此可见,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中俄合作教育中,体现最为突出的便是管弦系的教学。2018年5月,哈尔滨音乐学院还特聘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前院长冈特瓦尔格为管弦系主任,因此,本文将哈尔滨音乐学院对俄合作置办高等音乐教育的研究对象锁定在了管弦系的教学上,这样会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结论也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二、教学概况简析
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作为在中俄合作办学的环境下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院系,其教师配备情况、师资能力包括学生方面的情况都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首先,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之初,管弦系的外籍教师配备比例较大。首批前来哈尔滨音乐学院任教的教师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长号、圆号、钢琴伴奏专业。其中小提琴教师被哈尔滨音乐学院聘任为外籍管弦系主任,对管弦系的建设进行具体的要求和处理。此前,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古典乐器的中方在职及外聘教师的专业包括小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打击乐、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等专业。其中小提琴、圆号等学科,与俄籍教师有部分重叠,即中方和俄方教师都具备。在后续圣彼得堡选派的的教师队伍中,又增加了巴松、指挥专业。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教师编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构成结构。在日常的教学中既有中方教师的指导,也能根据需要选择俄籍教师的课程。这样一来,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在享有基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俄方教师的教学特色及演奏的独特之处,对于管弦系的建设无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此外,由于俄方教师的专业囊括了较多的专业,覆盖面较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仅停留在观看学习的层面,而是可以亲自和俄籍教师进行较多课时的学习和深入的沟通,这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器乐演奏学习来讲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这样的教师配置不仅能够达到中西方教师各负其职,更能够“避免”于所谓“大师课”形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免于蜻蜓点水的形式,能够真正地在中方教师和俄籍教师中自由选择,进行充分的比较学习。这样的教師组合合作方式,对于管弦系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教学方面的发展有着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二,俄方的各专业教师的自身演奏水平较高,有较强的演奏能力。从哈尔滨音乐学院聘请的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师队伍来看,来自俄罗斯的教师队伍的学历均为副博士,并且被聘任的俄罗斯教师都会在任期内完成相应场次的专场音乐会的任务。这不仅是对俄罗斯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展示,同时也是对俄籍教师的一项类似于“考核”的考量标准,不仅体现了哈尔滨音乐学院在教师选用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哈尔滨音乐学院对办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对俄合作办学的特色下,使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就可以欣赏到来自俄罗斯的较高水平的专业演出,这一点是对管弦系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单位一个非常大的支持。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俄籍教师在完成个人演奏及考核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把握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和提高。 第三,管弦系当前和近期的发展方向将会继续依托对俄合作办学的环境,争取实现各个乐件能够达到中方俄方教师都具备的教学模式。通过省级部门的部署及哈尔滨音乐学院自身发展的探索,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哈尔滨音乐学院还将继续秉承并且深化中俄合作办学的理念,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和交流。目前,管弦系的教师规模通过2017年面向海内外招聘的中方教师都已经上岗任教,在进一步完善中方教师队伍以后,管弦系已经基本实现了管弦系乐器种类的全覆盖,中方教师也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下一步的中俄双方深化合作下,或将引进更多的暂时没有俄方教师任教的专业教师,全面实现中俄合作下的深化教育合作。这样的发展方向对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办学特点将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能够使各专业的学生在中式和俄式的对比下,选择更适合其自身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更加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高等的艺术教育而言,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大范围的学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哈尔滨音乐学院联合办学的一个独到的优势。
三、教学问题深化探究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俄籍教师的任用,对日常的教学有着较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但在各别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首先,对俄办学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器乐学习的特殊性,特别是管弦系的授课方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授课,因而可以通过一些直接的示范来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语言沟通的要求并不是极为苛刻,学校采取了配备随堂专职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在日常教学中涉及到比较多的音乐专业性词汇,对于非音乐专业方面的翻译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因此,对各个专业课进行翻译的翻译人员需要在人之后进行音乐方面的专业性词汇的积累才能逐步更加地胜任其岗位职责。此外,由于俄方教师在专业方面把握较为准确,无论是在日常教学中或是在个别的音乐术语的解释方面,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为学生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学习简单的中文,用于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解决较为简单的沟通问题。此外,还可以对一些特殊的音乐语言、专业术语进行事先的翻译准备,集中解决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理解不准确或不到位所造成的偏差。语言沟通的方面虽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但是通过上述方式的改进和中俄双方教师的配合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者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采取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侧重点上,俄方教师与中方教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从目前本文的调研的结果来分析,俄方的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演奏水平,但对于个别专业上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教学方面上,还需要与中方进行更好地交流和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更佳的状态。研究显示,由于中俄文化和学生入学以前的专业教育的差异性,学生在入学后的专业学习上存在程度上的区别,而在对于一些器乐表演及演奏中的一些基础性的技术问题上,中方与俄方教师在教学上所侧重的方向也略有区别。俄方教师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在曲目量的积累以及演奏有一定程度的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且针对演奏程度较深、对演奏水平要求较高的曲目有着较多的倾向性,更适宜有着较高程度和水平的学生;中方教师则是在兼顾学生音乐能力以及曲目积累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基础技术问题的解决和学习,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演奏技术作为支撑,学生在面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乐曲的处理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点来看,哈爾滨音乐学院中俄合作的战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补,但其中需要中方与俄方的教师进行较好的配合,探求更加深化的“合作”模式,以寻求更好的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案,避免将可以作为“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分歧”,从而为提高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第三,生源存在较大差异,给俄方教师的教学以及中俄教师的合作带来较大程度的挑战。由于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时间较短,并且在建校之初由于多方面因素,哈尔滨音乐学院并没有面向全国招收考生。因此,生源的质量和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区别。与此同时,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在拥有较多数量的外籍教师的情况下,其教学的方案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的应对方法。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例,其所招收的学生在各自专业方面的演奏水平应当属于佼佼者,哈尔滨音乐学院所聘用的俄籍教师基本来自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对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学生的程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生的程度的区别,俄方教师应当对其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采取相应的调整,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的培养方案。在与中方教师的教学配合上,也不应完全以中方教师辅助,俄方教师为主导的合作方式,应当在深度考量不同学生的所需的基础之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合作教学。在对学生基础技术的训练和提高上,俄方教师也应提高一定的重视程度,与中方教师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发展。本文认为,从目前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看,还不能够完全实现专业课以“大师课”的方式进行,从基础的学起,巩固扎实基本功,并且同时利用好俄方教师的资源,充分开阔视野,应为当下较好的选择。
四、结论
通过对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在中俄合作办学特色下的发展情况和教学情况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对俄方教师需加强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的量化考核,确保教学教学方法方式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当下的发展相适应,与学生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满足学生发展的切实需求。
其二,把握好中俄的合作关系,对合作的深度和尺度都要进行深刻的考量、衡量。要利用好国家、我省以及哈尔滨音乐学院所采取的中俄合作的大环境下的关系,积极地向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方面学习,取长补短,为提高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教育水平谋求更大的进步,为中俄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合作中积极地发现和解决处理好个别问题,也不应出现过于积极的采用“俄式”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的教育问题,避免过形成所谓的“外来的就是好的”“外来的就是先进的”等过于激进的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三,从管弦系及学校角度,应当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资源优势,制定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当前发展现状相符合的方案,在中俄教学管理方式上需要更深度的探索;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中俄合作办学的特色,为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发展、为音乐之城的发展,为龙江音乐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鑫,艺术学博士。哈尔滨音乐学院大提琴讲师,黑龙江省大提琴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李鑫毕业于荷兰ArtEZ艺术大学,师从Rene Berman、Jeroen Reuling,曾多年担任荷兰纳梅亨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留学期间获第21届“意大利巴莱特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弦乐组一等奖,大提琴家Gary Hoffman称赞其“对音乐有着非常敏锐地洞察力”。李鑫主持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黑龙江省教育厅、文化厅等演奏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