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艺术特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风格迥异、情感丰富的歌剧作品,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歌剧《白毛女》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创作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其中《北风吹》选段更是极为经典。本文将从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出发,基于对选段《北风吹》的音乐分析,浅析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歌剧;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095-02
  【本文著录格式】徐航.浅析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艺术特征——以《北风吹》选段为例[J].北方音乐,2020,01(02):95-96.
  一、创作背景
  这部1945年诞生于延安的大型歌剧《白毛女》,是在毛主席《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通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改编而创作的。讲述的是杨白劳与女儿相依为命,却因高利贷被逼自杀,女儿喜儿因此被抢进恶霸黄世仁家,后逃入深山后头发全白,最终被八路军救出才得以申冤雪恨的故事。《白毛女》发源于秧歌剧,而新秧歌剧的题材内容广泛,并且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斗争,同时赞颂了新社会给人民带来的和谐与完满。从某种角度来说,《白毛女》是一部以歌剧思维来构建的极具“现代化”审美特点的“新秧歌剧”。所以,歌剧《白毛女》在当时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在之后的演出中剧本不断改进,日益完美这部作品后来也被改编成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咏叹调《北风吹》是整部歌剧中最脍炙人口的唱段之一,每个知道《白毛女》歌剧的人,听到《北风吹》自然而然就能联想到“喜儿”这一勤劳淳朴的人物形象。歌曲《北风吹》是由河北民歌《青阳传》改编而成的,虽然像一首地道的民歌,但这首作品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这部歌剧中显得贴合剧情,对主人公的角色塑造更加饱满、贴切和扎实。
  二、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特点
  《北风吹》是三段曲式,乐曲的结构风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曲调不同,风格各异,表现的是“喜儿”三个层次的心理状态。
  第一部分1-12小节,前奏是1-4小节,为分段体结构,乐句结构是“短”“短”“长”。第一句是5-6小节,第二句为7-8小节,第三句是9-10小节,第四句11-12小节:13-14小节则为小尾声。这一部分的乐句结构稍微特殊一点,这种结构让三段歌词的前后衔接的更加自然。第二部(15-37小节)分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15-17小节为间奏,为过渡乐句,有起承转合的作用。第一句18小节-21小节:为陈述句,语气平缓。第二句22小节-26小节:在第一句的陈述上发展。第三句27-32小节:为曲风格的转变。第四句33-37小节,为前后呼应,融合前后因素,构成了工整典型的四句型“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三部分(39-45小节)是分段体结构。这两段歌词表现“喜儿”因为两件事情开心,所以这一部分较为活泼。后半部分节奏和速度变得更加急促密集,一小节一句。
  最后两小节的尾声用来缓冲曲速,最后落在属音上。总的来说,这两个大乐句是在前乐句的基础上不断地变化。
  (二)调式调性及节奏旋律特点
  整个乐曲把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高亢嘹亮。在调式调性各方面都展现了河北地区的音乐风格,而我国偏北地区的通常以徵调式来表现文化情愫,根据分析,我认为本首乐曲为具有强烈对比性的G宫七声徵调式。
  第一部分这里的调性简朴自然,舒缓简单。徵调式具有明朗又稳定色彩,第一句和第四句的首音之间形成呼应,而这四句3/4拍加上“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结合尾音,则形成连续下行的趋势,营造了一个叹息的氛围,同时介绍人物场景,烘托音乐气氛,表现了“喜儿”期盼父亲回家又害怕被逼债的难过复杂、纠葛的心理;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不同的是旋律不再是叹息,而是在上扬后逐步下行,这部分“喜儿”表现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惦记和思念,所以情绪柔和一些。18-26小节用了很多的弱起和跨小节连线,增强了“喜儿”担憂的内心活动,在2/4拍里同时伴随出现附点和切分节奏,表达了“喜儿”对爹爹的惦念之心。第三部分旋律在开始就有一个四度的跳进,节拍变为4/4拍,节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前十六分和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并且通过交替、变化把这部分的节奏节拍变得更加欢快,采用了高兴的基调,父亲平安回家还带回了红头绳,表现出喜出望外的激动心情。与第一部分凄凉担心的情绪对比,我认为这部分有这样的情绪转变,是因为北风和雪越大地主越不可能出来逼债,父女才有团聚的机会,所以“喜儿”的情绪才出现由忧转喜的变化。
  三、艺术特征
  (一)形象特征
  在该曲中,“喜儿”这个角色是多元的、复杂的、互相融合的。通常可以将“喜儿”的人物形象理解成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喜儿”是一名受地主阶级榨取的农民的女儿,由于阶级的差别她的父亲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逃避,以至于受尽了地主阶级的折磨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虽然“喜儿”遭受到旧社会的压迫,但是“喜儿”的身上依然有一种属于年轻人的青春气息,在歌曲的歌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言语上表现出“喜儿”仍然有天真浪漫的小女孩的感觉,十分贴近人物形象;再进一步看,她就代表了当时广大农民阶级群体,国家尚未解放,地主阶级凶狠残暴、欺压群众,使得农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喜儿”沿袭了父亲辈朴实、勤劳的特点,“喜儿”是旧社会的受害者,从对生活无限憧憬向往,变成一个无力控诉鬼一样的人。在经历了山洞的苦难后,强忍着悲伤与痛苦与敌人作斗争,在这时就体现了“喜儿”人物形象中的坚强,也因为如此的形象,不断地充实了“喜儿”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但她不胆小懦弱、不逃避,敢于反抗,这样才能让观众明确该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形象特点
  (二)表现特征
  由于《北风吹》选段是整部《白毛女》歌剧里唯一一处能表现出主人公“喜儿”浪漫天真性格的重要唱段,所以在演绎这一唱段时与后续唱段区别开,表现出强烈的少女浪漫感,得符合主人公人物性格发展逻辑,通过肢体语言,俏皮等生动的动作为角色塑造重要体现,撂鞭子、轻快的步伐等。即使生活艰辛也没能让她失去希望,对过年团圆有着美好憧憬,迫切希望和爹爹“杨白劳”过个平安年。同时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做铺垫,这一段的表演加上唱词一定要凸显她性格率直、爱憎分明。在《北风吹》中,“喜儿”等爹爹回家这个时候,她表现的是清澈透明稚嫩的,在期待中盼望着自己的爹爹早日回来,她的爹爹出去躲账八天,但他还没有回来,在故事背景的情况下,从语言的语调到小怪以及热切期待的故事的故事背景。歌手的情感表现不仅是声音技术的体现,也是歌词的内容、歌曲的主题,以及作曲家创作作品的背景和思想。
  作为一部红色题材的歌剧,这个角色充满了悲剧色彩有着警醒世人的意味,当时一场重大的土地革命正在进行,又可以说这部歌剧就是为了推动土地革命发展而创作,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四、结语
  歌剧《白毛女》作为我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北风吹》更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篇章。通过上文对《北风吹》的分析可以发现,除了它本身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以外,音乐内容与音乐形象的高度统一,更是它流传至今的最大亮点,其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研究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朱佳.孔笙电视剧创作中的音乐运用[J].当代电视, 2016(3).
  [2]胡士平.歌剧<白毛女>的魅力[J].人民音乐,2005(7).
  [3]贺敬之.白毛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朱佳.多维视角解读巴洛克时期音乐之特点[J].作家,2014(6).
  作者简介:徐航(1995—),女,汉族,江苏人,硕士,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跨文化的创作”意味着作曲家要在历史和社会维度中,跨越并连接过去和现在,并“翻译”出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文化符号。梁雷音乐中的文化交流,以及对文化传统的重新诠释,经常是通过这样的“音乐翻译”来实现的。音乐上的翻译远远比语言上的翻译更加困难,后者有相应的语义学上相对应的内容,而音乐语义上的复杂性,使得翻译必须包含潜在的跨文化的接受和运用过程,有时候还会面临草率的“翻译上的错误”。  【关键词】梁
期刊
瘟疫算個啥  ——歼灭新型冠状病毒歌曲
期刊
【摘要】2019年10月9日-12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音乐教育大会,倡导“创新·均衡·优质”的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学校美育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期刊
雪白的鴿子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爱国方式,主旋律电影不再是传统说教,而是可以激发观众的内心情感。近年来,热播的主旋律电影不仅在票房、口碑极佳,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也逐步由话题性到现象级,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明星大众纷纷自行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小视频,引起“我和我的祖国”合影合唱热潮。本文以《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的音乐创作为切入点,分析主旋律电影的音乐创作历程。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配乐创作
期刊
我是山里娃
期刊
【摘要】本文以德彪西的钢琴小品《帆》为例,从传统作曲技法的调性构建、和声运用以及现代作曲技法的核心细胞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其作品的结构里构成,从而管窥德彪西的创作思维、技巧和理念。  【关键词】印象主义;结构力;核心细胞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025-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振.浅析德
期刊
【摘要】本文以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中,同名于男女主人公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主导动机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配器分析的角度去阐述作曲家如何通过纯音色、音色转换、同度奏、八度奏、混合音色和对比音色的处理,完成音色对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对旋律色彩性的加强、对和声功能性的巩固和促使两个主导动机之间构成对比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对比的音色关系。  【关键词】特里斯坦;伊索尔德;主导动机;音色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哈尔滨音乐家(1949-1999)的音乐事业发展,認为在此阶段哈尔滨音乐家们严格按照科学训练的方法,注重内心情感表达、追求语言审美的目的进行了大量的演唱、创作实践,这也是他们始终奉行和坚持的音乐准则,毫无疑问,这些成果对他们的事业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哈尔滨音乐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家;声乐;情感  【中图分类号】J603 【
期刊
【摘要】在通俗演唱中,技法与风格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音乐名词,但也是两个相辅相成交融的领域。技法指的是技巧及方法,风格指的是创作者或表演者在创作或演唱中所产生的艺术特色及个性特征。技巧更强调演唱的科学共性,而风格更强调艺术的个性。在声乐领域中,对于声乐的学习许多老师主张先立后破,“立”指的就是对演唱技法的掌握,而“破”指的是在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法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及演唱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演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