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设计之前,工程地质工作者要详细查明拟定建筑区的工 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按一定比例尺如实地把它们反映在地形底图上,作为工程地质预测的基础提供设计部门使用。为此,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并编制工程地质图。
关键字:工程地质,测绘,要点探析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关于岩石的研究要点
工程地质测绘中,要查清楚各个性质不同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的分布规则及厚度的变化规则等,就要把对岩石的研究建立在对关于地质历史成因的基础上。把不同种类岩石的形成、变化与所在地的大气圈、地壳发展、水圈的发展都联系在一起。因此,就需要研究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地质的发展历史、古代气候等具体情况,区分研究岩相变化和岩石建造研究岩相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均通过测绘前研究已经拥有有的地质方面的材料,以此掌握这方面的基础规律。在查清楚分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野外的仔细观察初步判定建筑物与岩石互相作用时的所产生的性能,在已经确定了各个成因类型岩石的力学性质的指标大概范围之中,在野外还可直接观测到各种类型岩石所形成怎样的地形,还能够做简单的试验,得出最初判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关于地质构造的研究
定区域稳定性的第一个因素是地质构造,尤其是活断层与现代构造活动,与此同时,地质构造局限了不同性质岩体的空间位置、完整性和均一性、岩体中各种软弱带和软弱面的空间位置和准备选定为建筑区的岩体稳定性。研究的构造一定应用地质学中的力学原理,必须对其进行地质的历史分析,如此才能查明结构面的力学和历史规律;并且对节理等非连续必须进行仔细的统计分析,使能够岩体结构定量的模式化。
三、关于对地貌的研究
地貌是岩性、新构造的运动和最近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后果,因此研究地貌有机会判定岩性(如软弱岩层的部位)、新构造运动的相关性质和规模,判定表层沉积的形成因素和构造,从而可以了解各个动力地质作用(例如滑坡、岩溶)发展的历史、河流的发育史等。一样的地貌单位不仅仅地形地貌特征相似,并且它的表层的地质结构、地质条件也经常相同。
由于有相同的自然地质作用力。因此在不是山区的工程地质的测绘中要重点研究地质,并且经常将地貌当做工程地质分区的基本。举例,凭借地貌来研究五常市周围能够区分为河滩和一级阶地,每一个地貌都有着特别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和工程方面的地质问题,市区重要部分位于一级阶地,上部10~20m、粉质粘土,组成含有水层顶板,下部是砾卵石、砂砾石的含水层,厚度25~40m,供水的条件不错。一般的建筑物的地基一般为3m左右,深一些的粉质粘土层。西郊主要位于拉林河高漫滩,这片区不厚的表面层粉质粘土(114~410m)下面是厚层的上更新统的砂砾石层,地下水所埋深浅,大都在1~ 5m;砂砾石层是比较好的含水层,同时也是建筑物的不错的天然地基,因而,这个市第二大水源地就建筑在该地方,在建筑人防工事、地下室时都一定要采用防水设施结构,施工同时也需要排除地下水引起的问题。广大地区为高平原,地势相对起伏很大,表面是厚达 20~50m下部砂质泥岩。无富有地下水的含水层,人防工事、地下洞室的工程相关地质条件较好。进行地貌研究的时候用大地构造、地质结构等角度的研究为基本,同时应与自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作用的研究关联在一起。
四、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在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中必须从岩性特征和地下水显露的水量、性质、、水体质量等入手,查清楚每个含水层的特征。此研究必须与自然现象和对应拟建工程产生的影响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例如综合楼房的修建進行研究地下水的侵蚀性,以此判定对基本砌置深度和基坑开挖等的影响;建造水库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必须与水向库外渗漏的可能性密切结合。
五、自然地质现象的研究
一面要说明建筑区会不会受到现代自然地质作用的威影响,另一面是研究自然地质现象发育的条件对预测地质作用是否有益。请注意自然地质现象与构造、岩石性质、水文的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以方便便查清楚它产生的原因和造成其发育的各种条件。
六、工程地质现象的研究
在调查时不可以仅仅局限于研究特别几个受损害的建筑物,而是应该调查区 内每一个建筑物。仔细观察描述它变形并且绘制草图;研究技术相关文献了解它的结构特征;根据直接观察区内的相关地质条件、查阅之前的勘察材料、 施工编录、通过走访,清楚建筑物所处的地质相关条件;依据建筑物各个结构特征,所在的地质环境,可能出现的形变,分析形变的长期资料, 用以判断变形原因,并绘制图样。如此,就可以更加具体化地对建筑区的工程相关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且对建筑物的有可能形变作出正确的预测。
七、不同地质的测绘注意事项
依据所研究内容的不一样,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分为专门性测绘和综合性测绘。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所在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所具备的条件的各大要素进行全面研究并且进行综合的评判,为编辑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材料;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个专门建筑物而服务的,换句话说是对工程地质条件其中一个要素专门进行研究最并终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辑专门用的工程用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分析图所提供证据。不管哪一种工程地质测绘均是为建筑物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服务的,均有它专门的研究目的,所以在测绘中专门是为了建筑物的需求对所有种类地质现象进行仔细的观测描述,对与建筑物没有关系的地质方面因素就可以忽略一些或不予注意,这是与其它地质测绘的重要不一样。比如,在沉积岩分布区应主要研究次生泥化还将夹层和软弱岩层的分布、性状、厚度、接角关系,可溶岩类的岩溶发育特性等等;在岩浆岩分布区,入侵岩的边缘接触地带、平缓的原生节理带及风化壳等关于发育特征,喷出岩的喷发间断截面、泥化情况及凝灰岩、高强度玄武岩中的气孔等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变质岩分布区萁重要的研究方向则是夹层和软弱变质岩带等。
八、常见的工程地质测绘的问题
8.1 省略地质实地测绘
这种问题在很多工程中都能碰到,对工程施工进行设计的工程师仅仅对传统数据和早已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不具体的进行实地工程测绘,将有足够数据资料,单方面的偏信数据最终造成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不合格,情节较轻的导致工程质量受到损失工程总成本上升最终导致延误工期,情节较重的就会造成重大施工故障最终导致安全问题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8.2 根据经验推断只做表面功夫的工程地质测绘
有许多工程师做过、见到过相似地形地质环境的工程施工设计计划,想当然的认为类似的工程是同样的,制定特别相似的甚至几乎相同的施工工程方案设计粗略了实际考察和实际测绘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设计工程不合理增加施工难度;
8.3 单方面思考欠缺
平时所说地质问题是特别麻烦的,综合环境气候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建筑工程所用因素等许多方面慎重考虑方能做出相对比较完整的建筑施工方案,许多工程是缺少多角度的考虑,仅仅进行了简单的实际地质测绘就随意得出设计结论,这显而易见是过于片面的,若不对多方面因素考虑施工计划,则施工方案肯定是不合适和安全的。
九、总结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带动下,工程开发的力度逐年加大,因为许多方面对施工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计划方案就不能草草了事。工程地质测绘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对岩石进行关于工程地质研究的特点是不仅查清楚各类岩石层在地表的岩性变化和它们的成因、分布,而且要测定它们的物理学力学性质,并且还要预测它在建筑物作用下的有可能产生的变化并编制绘制土系图。与此同时,要研究地貌、水文地质、和地质构造等,以上是作者综合自身工作一些实际的看法。
参考文献
[1] 郑汉球,洪立波,陶福海.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北京测绘,1996 (1).
[2] 洪立波.我国城市测量技术发展与成就.测绘工程,1998(3).
[3] 杨光,于野.城市基础电子地图库的建立.中国测绘,1998(2).
关键字:工程地质,测绘,要点探析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关于岩石的研究要点
工程地质测绘中,要查清楚各个性质不同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的分布规则及厚度的变化规则等,就要把对岩石的研究建立在对关于地质历史成因的基础上。把不同种类岩石的形成、变化与所在地的大气圈、地壳发展、水圈的发展都联系在一起。因此,就需要研究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地质的发展历史、古代气候等具体情况,区分研究岩相变化和岩石建造研究岩相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均通过测绘前研究已经拥有有的地质方面的材料,以此掌握这方面的基础规律。在查清楚分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野外的仔细观察初步判定建筑物与岩石互相作用时的所产生的性能,在已经确定了各个成因类型岩石的力学性质的指标大概范围之中,在野外还可直接观测到各种类型岩石所形成怎样的地形,还能够做简单的试验,得出最初判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关于地质构造的研究
定区域稳定性的第一个因素是地质构造,尤其是活断层与现代构造活动,与此同时,地质构造局限了不同性质岩体的空间位置、完整性和均一性、岩体中各种软弱带和软弱面的空间位置和准备选定为建筑区的岩体稳定性。研究的构造一定应用地质学中的力学原理,必须对其进行地质的历史分析,如此才能查明结构面的力学和历史规律;并且对节理等非连续必须进行仔细的统计分析,使能够岩体结构定量的模式化。
三、关于对地貌的研究
地貌是岩性、新构造的运动和最近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后果,因此研究地貌有机会判定岩性(如软弱岩层的部位)、新构造运动的相关性质和规模,判定表层沉积的形成因素和构造,从而可以了解各个动力地质作用(例如滑坡、岩溶)发展的历史、河流的发育史等。一样的地貌单位不仅仅地形地貌特征相似,并且它的表层的地质结构、地质条件也经常相同。
由于有相同的自然地质作用力。因此在不是山区的工程地质的测绘中要重点研究地质,并且经常将地貌当做工程地质分区的基本。举例,凭借地貌来研究五常市周围能够区分为河滩和一级阶地,每一个地貌都有着特别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和工程方面的地质问题,市区重要部分位于一级阶地,上部10~20m、粉质粘土,组成含有水层顶板,下部是砾卵石、砂砾石的含水层,厚度25~40m,供水的条件不错。一般的建筑物的地基一般为3m左右,深一些的粉质粘土层。西郊主要位于拉林河高漫滩,这片区不厚的表面层粉质粘土(114~410m)下面是厚层的上更新统的砂砾石层,地下水所埋深浅,大都在1~ 5m;砂砾石层是比较好的含水层,同时也是建筑物的不错的天然地基,因而,这个市第二大水源地就建筑在该地方,在建筑人防工事、地下室时都一定要采用防水设施结构,施工同时也需要排除地下水引起的问题。广大地区为高平原,地势相对起伏很大,表面是厚达 20~50m下部砂质泥岩。无富有地下水的含水层,人防工事、地下洞室的工程相关地质条件较好。进行地貌研究的时候用大地构造、地质结构等角度的研究为基本,同时应与自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作用的研究关联在一起。
四、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在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中必须从岩性特征和地下水显露的水量、性质、、水体质量等入手,查清楚每个含水层的特征。此研究必须与自然现象和对应拟建工程产生的影响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例如综合楼房的修建進行研究地下水的侵蚀性,以此判定对基本砌置深度和基坑开挖等的影响;建造水库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必须与水向库外渗漏的可能性密切结合。
五、自然地质现象的研究
一面要说明建筑区会不会受到现代自然地质作用的威影响,另一面是研究自然地质现象发育的条件对预测地质作用是否有益。请注意自然地质现象与构造、岩石性质、水文的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以方便便查清楚它产生的原因和造成其发育的各种条件。
六、工程地质现象的研究
在调查时不可以仅仅局限于研究特别几个受损害的建筑物,而是应该调查区 内每一个建筑物。仔细观察描述它变形并且绘制草图;研究技术相关文献了解它的结构特征;根据直接观察区内的相关地质条件、查阅之前的勘察材料、 施工编录、通过走访,清楚建筑物所处的地质相关条件;依据建筑物各个结构特征,所在的地质环境,可能出现的形变,分析形变的长期资料, 用以判断变形原因,并绘制图样。如此,就可以更加具体化地对建筑区的工程相关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且对建筑物的有可能形变作出正确的预测。
七、不同地质的测绘注意事项
依据所研究内容的不一样,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分为专门性测绘和综合性测绘。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所在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所具备的条件的各大要素进行全面研究并且进行综合的评判,为编辑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材料;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个专门建筑物而服务的,换句话说是对工程地质条件其中一个要素专门进行研究最并终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辑专门用的工程用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分析图所提供证据。不管哪一种工程地质测绘均是为建筑物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服务的,均有它专门的研究目的,所以在测绘中专门是为了建筑物的需求对所有种类地质现象进行仔细的观测描述,对与建筑物没有关系的地质方面因素就可以忽略一些或不予注意,这是与其它地质测绘的重要不一样。比如,在沉积岩分布区应主要研究次生泥化还将夹层和软弱岩层的分布、性状、厚度、接角关系,可溶岩类的岩溶发育特性等等;在岩浆岩分布区,入侵岩的边缘接触地带、平缓的原生节理带及风化壳等关于发育特征,喷出岩的喷发间断截面、泥化情况及凝灰岩、高强度玄武岩中的气孔等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变质岩分布区萁重要的研究方向则是夹层和软弱变质岩带等。
八、常见的工程地质测绘的问题
8.1 省略地质实地测绘
这种问题在很多工程中都能碰到,对工程施工进行设计的工程师仅仅对传统数据和早已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不具体的进行实地工程测绘,将有足够数据资料,单方面的偏信数据最终造成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不合格,情节较轻的导致工程质量受到损失工程总成本上升最终导致延误工期,情节较重的就会造成重大施工故障最终导致安全问题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8.2 根据经验推断只做表面功夫的工程地质测绘
有许多工程师做过、见到过相似地形地质环境的工程施工设计计划,想当然的认为类似的工程是同样的,制定特别相似的甚至几乎相同的施工工程方案设计粗略了实际考察和实际测绘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设计工程不合理增加施工难度;
8.3 单方面思考欠缺
平时所说地质问题是特别麻烦的,综合环境气候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建筑工程所用因素等许多方面慎重考虑方能做出相对比较完整的建筑施工方案,许多工程是缺少多角度的考虑,仅仅进行了简单的实际地质测绘就随意得出设计结论,这显而易见是过于片面的,若不对多方面因素考虑施工计划,则施工方案肯定是不合适和安全的。
九、总结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带动下,工程开发的力度逐年加大,因为许多方面对施工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计划方案就不能草草了事。工程地质测绘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对岩石进行关于工程地质研究的特点是不仅查清楚各类岩石层在地表的岩性变化和它们的成因、分布,而且要测定它们的物理学力学性质,并且还要预测它在建筑物作用下的有可能产生的变化并编制绘制土系图。与此同时,要研究地貌、水文地质、和地质构造等,以上是作者综合自身工作一些实际的看法。
参考文献
[1] 郑汉球,洪立波,陶福海.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北京测绘,1996 (1).
[2] 洪立波.我国城市测量技术发展与成就.测绘工程,1998(3).
[3] 杨光,于野.城市基础电子地图库的建立.中国测绘,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