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和传承工业文化遗产放大工业文化功能及社会价值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和《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夏庆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出席了会议并提出要求。会议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刘福广主持。
  会上,发布了核工业行业的12项工业文化遗产,播放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专题片,并向12家“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目录”单位授牌。首次发布的核工业12项工业文化遗产分别是: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原子能“一堆一器”、中国核城、中国第一功勋铀矿、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第一座铀浓缩核工厂、中国第一条铀水冶纯化生产线、中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第一条国产化高科技特种材料生产线、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表示,保护利用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传承核工业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当前,对核工业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要积极探索合理和创新的方式进行开发;借力发力,探索新业态,释放新动能,培育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还要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夏庆丰在会上强调指出,保护和利用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是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责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展示中央企业深厚文化底蕴、宣传时代特色的重要历史契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央企,保护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分行业、分批次发布,逐步形成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集群。同时将加大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中央企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加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发挥和放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
  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中央企业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和革命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近代革命历程、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和新中国企业发展历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中央企业发掘工业文化遗产价值,丰富中央企业文化內涵。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央企老照片――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央企业各类工业文化遗产共有700多处(个)、国家级文物252套(个),既包括见证近代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各类历史建筑、工业旧址、三线建设时期设施设备等历史遗产,也包括展示中央企业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历史的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等相关场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技术、社会、建筑和科学价值。
  “核工业遗产是核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遗产背后都有感人故事,记录了我国核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一代代核工业人报效祖国的情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在会议致词中说。
  建国至今,核工业作为共和国“两弹”工程的重要支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建立了核武器工业体系,创造了中国核电的光辉历史,建立了核军工科研体系及完整的科技工业体系,形成了“两弹一星”民族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并凝聚在了核工业建设的每一个过程中,形成了大国重器,成为了整个工业、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核工业文化遗产中留存了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设施、设备、基地以及生产工艺、企业精神等,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先进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2017年8月以来,中核集团积极开展工业文化遗产课题研究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核工业文化遗产评选认定工作。本次发布的12项核工业文化遗产就是从近100项核工业文化遗产中精心评选出来的。这些在核工业创业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央企工业文明的真实记录,是央企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其蕴含的特有精神品质已经成为了央企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
  后续,国务院国资委还将陆续发布其他行业的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中核集团等30多家中央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其他文献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和行动正在全国上下波兴潮涌、如火如荼。“双创”所发挥的引擎作用日益显现,“双创”激发的市场主体激情迸发,“双创”带动的众创空间活力四射。企业生产一线和基层职工的创新热情也全面高涨,各种各样的“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方兴未艾,在全国总工会的进一步倡导和号召下,“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为全面推进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有必要对创建
期刊
千帆竞流勇为先,不忘初心终有成。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华崛起开启新的征程,国强民富奏响嘹亮凯歌。这之中,一大批“改革先锋”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之气,解思想之禁锢,破体制之藩篱,辟市场之新路,开创新之先河,建振兴之伟业,推动中国经济、科技、国防等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次到优、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对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梦想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万山磅礴看主峰,英姿飒爽济沧海。本刊
期刊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新作为谱写新篇章。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铁五局六公司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开启新时代全面实现“跨入股份公司先进行列、引领国内同行先进水平”发展总目标的新征程。  早着手 精心布置氛围浓  越是关键时刻、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一家企业而言,道理是一样的。它有着鲜明的个性魅力,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驱动企业前进的强劲动力。  纵观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作支撑。面向新时代,中国移动贵州公司贵阳分公司(以下简称贵阳公司)着眼未来发展的新格局,创新企业文化,探索构建适应时
期刊
刘真谊,中共党员,201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中铁五局贵州公司兴泉铁路项目部财务部部长。参加工作6年来,他先后获得“优秀见习生”“会计核算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2016年被评为中铁五局贵州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农民工权益的守护者  目前,農民工工资拖欠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不影响施工生产,一方面,刘真谊做到逐月对劳务人员进行摸底考勤,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与多方沟通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告。这一宣告必将载入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3万多字的大会报告,是时代坐标,是党心凝聚,是民心承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贯穿着一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结过去、研判现在、谋划未来的“时间轴”,举旗定向,
期刊
金秋十月,世界瞩目中国,中国艳惊世界。10月2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  国网涟源市供电公司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集中收看大会直播盛况,并通过系统学、结合学、学而宣、学而悟,在全公司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讨论十九大的热潮。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振奋人心,无
期刊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用这句话来形容西成客专四川段山陡林密的施工环境毫不夸张。西成客专不仅穿越“5·12”汶川地震影响带,同时还是我国首条穿越大巴山和秦岭的快速铁路,是我国最复杂的山区快速铁路客运专线之一。  西成客专四川段正线全长168.8公里,其中,有桥梁76座、隧道36座,桥隧合计135公里,桥隧比达80%。中铁五局六公司西成4标项目部承担约328公里正线、25.6公里站线的铺
期刊
架子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基层施工作业队伍,是以施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社会劳动者(统称劳务作业人员)为主要作业人员的工程队。架子队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生产、劳务管理、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建设和管理好架子队,不仅是加强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重要步骤,更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中铁五局安六铁路项目自建设以来,
期刊
云南電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以下简称“普洱供电局”)坐落于普洱茶的故乡、一座因茶而得名的城市——普洱,4.5万平方公里延绵起伏的山脉孕育出独特的普洱茶,也孕育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普洱供电局。  普洱供电局于1996年成立,现有员工5 098人,党员1 299名。下设12个职能部门及11个二级机构,下辖10家县(区)供电局;设有11个党委(党总支)、160个党支部,局本部按“一部门一支部”要求设有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