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前提。单元习作预习单这种新颖教学形式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识。由于小学生有年龄较小的特点,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利用单元习作预习单进行预习,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习作预习单 使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29
  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过于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教学的速度及质量,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下的小学生。课前预习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是重中之重,预习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学生课文预习的效率,预习单的设计也不能过于单调,一定要形式新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预习效果的最大化。
  一、小学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习作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借助习作预习单的辅助作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思维能力的锻炼,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在语文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以主观的态度对本课进行预览,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扩散思维。如果将这种学习方式坚持下去,学生久而久之就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前预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接触更加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尝试健康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重要的职责之一。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也能运用学习工具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也是有利无弊的。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前奏”,课前预习的效率高低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进而对学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与否也有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在课前,学生们都进行了充足的课前预习,所以在新课程中所产生的难点学生也可以尝试进行思考解答,然而在尝试过后仍有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时学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堂上就会特别注意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课前预习的进行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在课前预习时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可以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解决,预习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小学语文单元预习单的出现可以成为课堂重点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两者间的桥梁,小学生通过完成单元预习单,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习作目的不明确以及生活经验积累不足的问题。单元预习单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教师能够通过单元预习单反映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真正地完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
  二、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方式及重点
  1.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方式
  单元习作预习单内容格式一定要新颖,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主要目的。单元习作预习单制作的新颖程度与学生的预习兴趣大有关联,新颖的形式能吸引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部分为例,这个部分是与游记有关的习作内容,教师可以在习作预习单中呈现出想要引导学生表达的东西。例如,利用预习单,同学可以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并写出这件事令人难忘的原因。
  预习单可以是以下形式:
  (1)在下面写出自己最难忘的游览景点(家附近的公园、著名景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等等)
  (2)在下面空白的位置描绘出在这个地方最有趣的东西或者娱乐设施(也可以采用图画的方式表达)
  (3)说一说在这个有趣的地方的游览顺序(通过游览的顺序能够帮助学生回忆游览时的内容及有趣的地方,这样能够帮助同学在后续的写作中更好地完成习作内容,以此达到预习单的目的)
  (4)在预习单的背面完成习作内容(可以在课前优先完成习作的内容,提前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单元习作预习单的重点
  从四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慢慢培养学生写作表达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习作预习单的出现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预习单的最后还要加上家长评价这一条,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尚需家长配合监督,确保学生完成预习单。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家长,让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对家长产生依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单的目的及作用。家长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在后续的教学任务。
  习作预习单的内容形式一定要新颖。预习单色彩丰富,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另外,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逐渐掌握正确的课前预习方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一边观察一进行记录的形式,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懵懂的小学生发现世界的美好,有利于学生探索世界。即使小学生们没有完成预习单中所有的内容,这个学习过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三、單元习作预习单的使用策略
  习作预习单可以每个同学两份,第一份在习作课程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课程的最开始,教师可以根据预习单反馈的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问题,进行互补式分组,让学生在组内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共同探讨问题。在组内,学生可以互帮互助,完成一些在家不能独立完成的内容。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根据预习单所反映出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指导活动。
  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师不会再因为创设习作情境而苦恼,学生也不用再为生活积累和表达能力不足而劳心费神,以至于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元习作预习单的使用将学习变得轻松、高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薄弱的地方进行着重讲解,课后将准备的第二份预习单留作课后作业。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点,加强对生字生词的记忆。学生只有对生字生词记忆深刻,才会写好作文。
  总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将课文讲解与习作练习结合到一起,能够发挥预习单最大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大大提高了课上的学习效率。让习作预习单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融入社会。习作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前充分的预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勇《小学语文单元习作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策略》,《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年第4期。
  [2] 谭艳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识字教学探究——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字教学为例》,《读与写(教师)》2019年第9期。
  [3] 黄萍辉《小学语文预学方案的应用研究》,《亚太教育》2019年第10期。
  [4] 李建红《提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文理导航》2020年第1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日渐注重学生发展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期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使得学生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文章在核心素养这一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旨在构建高效的小学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生活是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作文是对生活内涵的精炼表达。因此,开展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是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增强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策略。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生活化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其教学效率。因此,要强化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为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初中生
摘 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初中生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就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为了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享受写作教学,教师可借助情景教学这一手段,迎合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 初中语文 写作 DOI:10.12241/j.issn.10
摘 要:情景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最为常用的方法。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把握学生学习规律,构建教学精讲环节;采用多样化拓展活动,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 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3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情境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更大力度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汲取课本经典中包含的营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素养。本文将针对当下的教学情境,就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