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米伦:彪悍的人生从不设限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英伦三岛陷入了至暗时刻。4月5日,93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表了鼓舞民众的电视讲话,这也是她在位68年以来第五次发表特别演讲,勉励人们在危难之时仍要乐观、坚强,因为“美好的时光必将回归”。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联想起另一位“英国女王”。她,就是史上唯一成功扮演过两位伊丽莎白女王,人称“女王专业户”的英国女爵士——海伦·米伦。早在3月31日,海伦·米伦在Imtagram上分享了一张自己的素颜照,还标注了给“加护病房协会”的捐赠链接。以此号召粉丝们用募捐的形式共同抗击疫情。
  常有媒体感叹,如今是一个青春流量IP大行其道的时代。那么,已年届75岁高龄的海伦·米伦为何能反其道而行,从性感艳星逆袭成“女王专业户”,成功进化为“越老越美的影坛长青树”呢?或许,答案就藏在她丰富的人生阅历里。

厌烦拍脱戏的她,却用脱衣服来抵抗偏见


  1945年,海伦·米伦出生于一个伦敦移民家庭。父亲出身贵族,是沙皇俄国的一名外交官。他在十月革命后逃亡到英国,娶了一位工人阶级的太太,靠开出租车赚钱养家。本来按照父母的计划,海伦·米伦应该成为一名教师,而不是进演艺圈。但是,当海伦·米伦在13岁那年观看了业余戏剧表演《哈姆雷特》后,就深陷于戏剧魅力之中,不能自拔。她下定决心,要进入这个“通过戏剧来讲故事的世界”。
  18岁那年,海伦·米伦把机会等来了。國家青年剧院的导演慧眼识珠,挑中她为戏剧《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的女主角,结果一举成名。可惜,早年的她也有同时代女性的通病:欠缺安全感,不够坚定。所以,她暂时向父母妥协,在大学里选择了教师专业。
  人算不如天算,22岁的海伦·米伦突然发现:时隔几年,自己仍被观众们挂念,这才促使她下定决心,献身表演。
  在成功说服了父母之后,海伦·米伦先是在一个仓库剧院工作了半年,然后被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挖走,从此开始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
  1969年,海伦·米伦迎来了演艺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出演了电影《沙滩上的夏娃》,因为尺度较大而一炮走红。这部电影讲述了南太平洋上一位美丽的少女被画家诱奸的故事。不知是因为题材太敏感,还是裸体镜头太魅惑。观众们首先记住了海伦·米伦性感的肉体,而非演技。从此,大银幕上的海伦·米伦就被长期锁定在“风情尤物”的框框里。因为,她在多达14部电影中都有裸露镜头,被观众们打上了“脱星”的标签。
  事实上,海伦·米伦早就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性感花瓶”戏路,曾公开表示讨厌拍脱戏。在她的遭遇背后,映射出当时激烈的新旧理念冲突:一方面,在当时的影视圈,女性在戏剧角色的定位上非常传统和单一。怀揣抱负的女演员们,要么演贤妻良母,要么演魅惑的美人,很少有其它的选项。而另一方面,20世纪60至70年代恰好是性解放运动的高潮时期。自由派人士越来越多地在舞台和银幕上大胆展示裸露的人体,以此作为思想解放的武器。
  作为自由派的海伦·米伦也发表过裸戏宣言:“我是个天体主义者,我喜欢在海滩上人人都光着身子,那跟性感无关,仅仅是追求自由解放。拍裸戏只是我的命运,并不是我刻意为之。”


海伦·米伦剧照

  1979年,34岁的海伦·米伦再次参演了一部热辣的影片《罗马帝国艳情史》,她饰演古罗马帝国著名的荒淫暴君卡利古拉的皇后,片中有大量不可直说的镜头。此时的海伦·米伦,心理已强大到不惧风言风语。当男主角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因拍摄此片感到羞愧时,她还打趣道:“他不应该这样想啊,我倒觉得挺自豪的。”

青春已逝,凭实力转型为“女王专业户”


  从18岁起,海伦·米伦就在戏剧舞台上扮演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1983年,她再度参演此剧,还因此被提名英国最高戏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的话剧类最佳女主角。可惜在主流观众眼里,海伦·米伦始终难以摆脱“性感艳星”的固定标签。直到1991年,她担纲主演了一部热门侦探剧《头号嫌疑犯》,在片中出演了一位在男性主导的职场上披荆斩棘,成功开拓出一番事业的女警探。此时,46岁的海伦·米伦已然青春不再,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与眼梢,但在每一道纹路里都蕴藏着智慧。多数时候,她的目光坚定沉着,偶尔也会流露些许脆弱,面对困难,却永不退缩。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剧集,终于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海伦·米伦。从1991年至2007年,此剧连续播出了七季,还帮她收获了一尊艾美奖杯,以及三次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2001年,海伦·米伦在著名的英国悬疑犯罪大片《高斯福德庄园》中,扮演了一位贵族庄园的女管家。人前的她,脸上似乎永远挂着一副冷静克制的面具。然而在影片的结尾部分,她投进姐姐怀中痛哭着说:“我永远都不能与他(从小被送走的儿子)相认。”那一刻,即使隔着银幕,观众们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个被主人侮辱、损害的女仆的痛苦与悲哀。连影评人们也被海伦·米伦这种极具张力的演技所折服,她因此获得“第6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第36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第8届美国演员工会奖、第22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共4座最佳女配角奖。
  2003年,为了表彰海伦·米伦对英国电影艺术所做的贡献,伊丽莎白二世封她为爵士。
  2005年,海伦·米伦在历史剧《伊丽莎白一世》中,扮演已至暮年、内心苍凉的伊丽莎白一世。因此获得了2006年艾美奖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2007年金球奖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   2006年,这是海伦·米伦电影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因为,她在历史大片《女王》中成功“还原”了伊丽莎白二世。该片横扫了2006年底至2007年的几乎所有重大电影节,为海伦,米伦赢得29座重量级奖杯,还让她一举成为2007年的奥斯卡、金球奖双料影后。
  在央视的《佳片有约》节目中,嘉宾们曾对一个经典片段津津乐道:女王孤单地望着一头鹿,前一刻她还背着境头落泪,后一刻就像天真的孩子一样惊叹:“你真漂亮!”突然远处传来枪声,女王焦急地向鹿摆手,叫它离开。当这头鹿平安离去时,女王眉目轻舒,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而后又陷入深深的落寞。如此一气呵成的表情切换,堪称教科书级的表演,令观众衷心信服。
  当然,隐藏在成绩背后的是艰苦而持久的付出。为了在银幕上精准地还原伊丽莎白二世,海伦·米伦事先在心里描绘了一副角色性格画像。她买了许多关于女王的视频资料,还参考了女王的保姆写下的王室秘闻,跟随专业指导学习女王的口音。在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与她对话,竟然会不由自主地把她当成女王本尊。
  2011年5月9日,现实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招待会上接见了海伦·米伦。两位女王“狭路相逢”,女王对海伦·米伦投去了复杂的一瞥。
  2013年,海伦·米伦在百老汇出演了一部精彩的历史舞台剧《女王召见》。该剧的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十二位英国首相的私人会谈故事。也就是说,海伦·米伦要从女王即位之初,一直演到87岁的高龄。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中,她的妆容、服装更换都只能在台上,用几分钟匆匆搞定,声音、体态也得迅速地无缝切换。如此高难度的要求,海伦·米伦照样能做到极致。该剧让她一举斩获了包括美国最高戏剧奖托尼奖、劳伦斯·奥利弗奖在内的6项奖杯。
  有一个小段子间接地说明了该剧在当时有多么火:首轮演出之后没多久,观众们就纷纷去商场抢购与戏中的女王同款的劳勃牌手提包。很快,这款手提包就断了货。公众和媒体给海伦·米伦送上了新标签一女王专业户,对她的精彩演技和优雅知性的形象表达敬意。
  2014年2月16日,海倫·米伦获得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同年6月,她在一次采访时公开说:“女性40岁的样子很不错,50岁可以说是很棒,60岁简直就是美妙绝伦,到了70岁,就可以用超酷来形容了!”这句话无疑是海伦·米伦一生的真实写照,其实也适用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即使你已到暮年,只要还能做出正确而持久的努力,一切都不晚。

永不自我设限,成就越老越美的影坛长青树


  2017年,海伦·米伦应邀在美国杜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她总结并分享了如何让人生走向幸福的五大法则,在网络上颇为轰动。法则一:别急着结婚。法则二:尊重善待别人,无论此人是否和你的人生有关。法则三:别理那些对你的外表评头论足的人,尤其是那些隐藏在网络的键盘侠。法则四:直面你的恐惧,直视那些恐惧的丑陋面孔,并迎难而上。当你渡过难关之后,别忘了回头冲它的屁股来个飞踢。法则五:别把事情搞复杂。如果再把五大法则精简成一句话,那就是:别给自己设限。
  自我限制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恐惧;二是外部环境的压制。
  先说说海伦·米伦最恐惧的事情吧:一是舞台怯场;二是恐婚恐育。在每次上台之前,她都在心里默念:“这不过是场戏。”这确实能有效地克服相当一部分恐惧。而恐婚恐育的问题,就不是单靠心理催眠能摆平了。
  海伦·米伦对婚育的抵触情绪可谓根深蒂固,她在接受采访中透露:这事有两个罪魁祸首——母亲基特和她十几岁时观看的一则分娩录像。对于母亲,海伦·米伦坦言:“她是一个恐怖的人,再残酷的事情也能说得出口,所以不太好相处。说老实话,她并不是做母亲的料。”在父亲去世后,她们母女才真正地亲密起来。因此,海伦·米伦对自己也抱有怀疑,认为自己做不了一个好母亲,也不想结婚。分娩录像对海伦·米伦造成的冲击就更直观了。时至今日,海伦·米伦对分娩的血腥场面仍耿耿于怀,她干脆起誓,永远不做母亲。
  幸好,海伦·米伦并不拒绝恋爱。在1981年,她与连姆·尼森相恋。可惜在4年后,他们的恋情以和平分手告终,这年她40岁。
  1987年,海伦·米伦终于和自己的真命天子相遇,他是著名的美国导演泰勒·海克福德。海克福德比海伦·米伦大一岁,曾经凭短片《少年父亲》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著名的代表作莫过于2004年上映的音乐传记大片《灵魂歌王》。这对情侣相伴了10年,终于在1997年12月31日修成正果。据说,海克福德为了帮海伦·米伦缓解怯场的恐惧症,就在每次演出的第一晚送她一束黄玫瑰。感动之余,她的婚姻恐惧症也在对方持之以恒的尊重和爱惜中慢慢消融。
  在纪录片《大师班海伦·米伦教表演》中,海伦·米伦公开吐槽,觉得20多岁时的自己很不幸运。因为彼时,作为个体的她,很难与陈腐的传统性别文化对抗。虽有外部环境的压制,但她并未完全妥协,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力抗争。



  海伦·米伦曾经被邀请进一个英国戏剧学院,后来她听到学院的一个重要人物说:“我们不能给黑人很多机会,是因为归根结底,哪有几个适合他们的角色呀?”于是,她很快退出了这个学院,而且永不参与。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终于出现了一些不再拘泥于传统观念的剧本。更多之前由白人男性扮演的角色开始对女性和少数族裔敞开。
  对于这一变化,海伦·米伦感到欣喜不已:“原有的意识形态被粉碎了,我认为这太好了。”
  2010年后,海伦·米伦开始更广泛地拓宽戏路。例如:当年的《赤焰战场》和2013年的《赤焰战场2》,她主演的退役女特工,一路上火力威猛,可谓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2017年,她只在《速度与激情8》中客串了一把强森的奶奶,就凭着精湛的演技和强大的气场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再次圈了一波粉。
  2019年,海伦·米伦终于又以“君临天下”之姿,在HBO上线的豪华古装剧《叶卡捷琳娜大帝》中独挑大梁。此前的版本中,剧情往往聚焦于:青年女皇是如何凭借情人的帮助上位。然而,由“大女王范”十足的海伦·米伦诠释出的叶卡捷琳娜,完全是做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执政者而存在。毕竟,这份能驾驭一切的自信,可不是谁都有的。
  这就是海伦·米伦的魅力,在人生阅尽千帆后,用大智慧与独特个性共同锻造出的宠辱不惊的超脱之美。
  2020年2月28日,海伦·米伦再一次影坛封后,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她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大奖”。
  时代真的变了,当人们集体把头脑打开、把心灵敞开的时候,个体的年龄、性别、乃至地域、种族等等,都不再是限制项。原本,这些就不应该成为限制。
  正如海伦·米伦所言:倾听你内心的声音,相信你内心的直觉。去你自己想去的地方吧!
  (黑梦荐自夜暖暖影视)
其他文献
陈欧想拿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再赌一次,市场与股东们还会再给他机会吗?  当网红经济在A股如火如荼时,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场,聚美优品(JMEI)的股价依旧表现得平淡无奇。对此,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再次失去耐心,时隔四年再次发出私有化要约。  1月12日,聚美优品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收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代理首席财务官陈欧及其关联公司于2020年1月11日发出的不具约束力的初步建议书。拟用每ADS(美国存托股
期刊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还记得吗?  2019年8月份,亚马孙森林大火,将近100万公顷的森林被烧毁。  更早一点,美国加州大火,76.7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  这都是人类史上最为严重的火灾之一!  而如今澳大利亚山火的面积,比这两场火灾加起来还要大!  澳大利亚山火已持续数月有余,在经历了暴雨之后
期刊
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莱德博格曾经说过:“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而卫生防疫,则是人类与各种细菌、病毒做斗争的重要手段。春秋“樊夫人龙赢”青铜盘、匜,河南博物院藏,两者均为古代盥洗器1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疫病”的可怕。古代的“疫病”概念,和现代的传染病有相似之处。  疫病传染性强,突然来袭,大面积流行,不论性别和年龄,人群普遍易感,起病急,危害大。
期刊
“吃最想吃的东西,活最短的命”,物质生活的急速提升,也让瑙鲁人成了全球最短命的群体之一。瑙鲁岛  谈及最富有的国家,大众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长在石油上的中东国家。但坐落在太平洋上的最小岛国——瑙鲁,就曾经富可敌沙特阿拉伯。  尽管国土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但瑙鲁却靠卖“鸟粪”一夜暴富,人人衣食无忧。  然而短短几十年,瑙鲁又重回一贫如洗,一切如梦幻泡影。现在,瑙鲁还成了非法洗钱中心、避税天堂以及混乱的
期刊
他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精彩,用41年的时间活出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1  1954年,乔·布莱恩特出生在美国费城。  他有很高的篮球天赋,但比篮球天赋更加牢牢刻在他血液里的,是表演天赋。  乔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比起篮球更加注重表演和观赏性的球员。从高中,到NCAA,到NBA,他都是这样的风格。甚至在NCAA的比赛中,他出现过故意灌篮的表演,那时的NCAA,灌篮是要被罚的,但他依然故我。  他想赢
期刊
相信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朋友们,都不会对咱们的课本陌生。小学语文课本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接触得最久的教科书之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回忆,甚至是童年阴影。 有故事的封面  单单是封面上的“语文”两个大字,就已经是文学大家的题字:过去的是叶圣陶的手笔,看起来比较娟秀,而现在的是郭沫若的版本,字体更为豪放。  人教版的语文书封面,是最有故事的封面。  仔细观察,这些语文书的大部分封面图都有一个特点
期刊
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身边有同事自杀,你自杀的概率会高出其他人3.5倍;如果你有家人或者密友自杀,你的自杀概率要高出8.3倍。  2019年年尾,韩国娱乐圈丧透了。  2019年10月14日,没有任何征兆,韩国女艺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杀离世,这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姑娘,永远停留在了25岁。  当人们还沉浸在失去雪莉的悲痛中,时隔仅41天,11月24日,崔雪莉的生前好友、同样是韩国
期刊
即便不信电梯灵异事件,不担心电梯自由落体,长时间被困电梯也会使人感到痛苦,因为人类是一种耐不了寂寞的动物。  随着现代楼房高度增加,电梯成为我们必要的代步工具,既节省了我们的体力,又节省了上下楼的时间,电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但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电梯也有故障的时候。江西抚州的邹女士去看房时,就遇到了电梯故障,独自被困电梯长达21个小时。  次日,邹女士被救出时,抱着丈夫大哭,被困电梯使她
期刊
功臣封疆,终遇罢官免职,寥寥收场残生。现在轮到常程了。常程  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中军帐外,开国大将石守信心有不甘,怅然若失。斩反贼李筠,诛叛将李重进,终换不得宋太祖赵匡胤的宽容,只得酒席宴间一阵涕泪横飞,舍兵权而去,委身天平军节度使,于太平兴国七年仙逝,谥号“武烈”。  此后千年,历朝历代,皆有类似事件:功臣封疆,终遇罢官免职,寥寥收场残生。现在轮到常程了。  “19年成长在联想,感悟、感
期刊
她脱身于抑郁症的深渊,深知孤立无援的痛苦,用文字和艺术与患者们相互倚靠,组织了三万抑郁症患者的社群,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解决方案。  坐在我对面的任可更像是一个时尚博主。她年纪轻,面容姣好,妆面完整,身材有致,穿着一字肩的黑丝绒上衣,还别着一枚优雅的珠光白胸针。  “听过这样那样的网红,有抑郁症网红吗?”任可开玩笑说。  任可,抑郁研究所创始人,心理健康领域KOL(意见领袖),病友们叫她“所长”“任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