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yue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管理上的严与宽。严就是严格,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师出高徒”,好的班级是严格管理下形成的,没有严格管理也不会形成优良的班风。但是严不是严厉,不是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强、自制力差,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宽就是宽容,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班主任要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帮助他们认识缺点、改正错误。当然宽不是迁就纵容,管理过宽,容易造成学生目无纪律惟我独尊,无原则的纵容实际是坑害学生。因此,班主任要做到严中有爱、宽中有教、宽严适度。
  怎样做到严中有爱呢?第一严明纪律,和学生制定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公开透明,依法治班。第二,严格执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超越于制度之上,班主任执行时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学生。第三长抓不懈持之以恒,把执行制度进行到底,不能时松时紧,让一些学生心生不满。第四,处理事件及时,不能滞后,过于迟到的处理教育意义不大,还养成学生拖拉懒散的坏习惯。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制定和执行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为班级整体着想,形成良好班风,对每一个人负责,不存在个人成见和意气。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在学生时代养成遵规守纪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要做到宽中有教。在纠正错误中成长是人进步的必经之路,学生成长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班主任应该包容学生,寓教育于包容之中;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少犯错误,才是为人的准则”。首先向学生了解事情真相,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树立纠正错误的信心,制定改正错误的计划。对无恶意的错误,找出其中包含的真善成分,挖掘闪光之处。其次,事先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接受处罚。再次,处罚方式多样化,对轻微的错误,处罚可以是锻炼身体似的跑几圈、做俯卧撑,弥补类的做好事,展示才艺方式的唱歌跳舞等,把处罚转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
  晓之以理,严格执行制度;动之以情,善于沟通教育。行为上一丝不苟,感情上理解包容,方式上不拘一格,宽严适度各得其所,这是管理的高境界。
  
  2.指导上的粗与细。粗就是立足大方向,提出整体要求和长远规划,不是粗糙笼统、粗心大意。细是耐心细致,预见细节关心每一个细节,在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上点拨指导,不是包办代替事必躬亲。这是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造就个性化的需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首席管理者,但不是唯一管理者;是班级的终极指导者,但不是层层指导者。学生能干好的事,老师不要指手画脚,把任务下达到他们手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不容易做好的,班主任宏观上把握,预见事情的进展,在关键处详细指导,这时,班主任是幕后导演。学期初,我召开了值日组长会议,提出了值日工作的评价标准,分别让组长表态,大部分组长很有信心,只有成慧龙表态底气不足。会后我留下成慧龙,给他出主意,教他怎样去做,并且把班长划入他组协助他部署。在成组值日时,我多去几次、多留心一些。后来成组的值日效果很好。班主任充分发挥班干部、全体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这就是班级管理中的所谓的“粗”,即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形成班集体。但是,这种粗线条的班级管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细致地观察、了解,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指导。粗线条管理的成功,是建立在对每个学生细致了解基础之上的,做到有的放矢,是“粗”与“细”的辩证统一。
  
  3.语言上的多与少。多就是丰富,少就是简短,丰富简短因事因人而异。班级举行大型活动,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需要班主任动员组织总结,学生们希望老师谈得具体,班主任最好多说,内容前后有联系,充满逻辑性;时间有限,学生疲劳,班主任应该少讲。对犯错误的学生,该生已经认识到了并且承认了错误,班主任不宜多说;认识不到、认识不深刻或拒不承认错误,老师应该帮助他分析因果,明辨是非利害。多与少也因场合和学生个性而异。王胜利同学自尊心极强,性格桀骜不逊,他已经有两次迟到的记录。那天下大雪,该生早课又迟到了,我只是说:“你迟到了。”做了回去的手势。哪知王胜利竟然抱怨,“那也不能怨我呀,在家楼门口打车,等了十分钟也没看到出租车。”眼光中似乎有不服。学生们愣了,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想此时多说会激怒王胜利,又影响早课,只说了三句话,“下大雪迟到情有可原,咱班迟到也不只一个,老师只是说明事实并没有批评的意思。”这回轮到王胜利发愣了,他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谢谢老师。”后来该生转走,临走之前他主动找我道歉。我想那个时候简短的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生最怕老师罗嗦唠叨,没完没了。实际上罗嗦的害处很大,它造成听觉疲劳,无助于教育反而适得其反。班主任的语言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放开时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循循善诱,具有感染力,收拢时高屋建瓴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启发人思考。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不仅仅是基本功的问题,也反映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思想水平。
  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以上三种关系,适当适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把学生引进积极思维的境地,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寻求与众不同
期刊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染整技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染整技术专业人才需要的要求。本文从染整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我校实施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观点,旨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今后从事染整技术
期刊
新课标对物理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它不仅可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研究能力、课程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优化,要更新,要充实调整。笔者认为,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师应从研究能力、教育教学基本能力、课程的整合实施开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教师 能力     高中新课程打破了政治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框架,实现了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中学课程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曲。通过利用各种方法有效的导入是教师教学中必备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新课标 新课 导入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lass under the course standard   Ma Hongying   【Abstract】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lass of the new high
期刊
【摘要】新课标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学好数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活动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生活实际    “认识厘米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它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学习活动。其实,做作业有个方法或策略的问题,只有把握方法,遵循规律,保质保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益。本文以数学学科为例谈谈做作业的方法。  【关键词】温故知新 明确题意 定时定量 及时反思    Innovate the schoolwork mode and make it bri
期刊
【摘要】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关键词】想象 创新 自主 合作 能力培养    Offer students a sky for their freely thinking  ------Innovation tea
期刊
【摘要】结合,是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也是成功教育的一条法则。结合教育出素质。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基础课与专业技术兴趣课和创新发明实践课相结合,知识教学与思品、智能、学法、良好习惯培养相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相结合,教学改革与教编改革、考评改革相结合。结合是纽带、是钥匙、是桥梁。  【关键词】结合 结合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    Combination education p
期刊
【摘要】调查显示,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较多的学生对数学难以形成愉快的心理体验。在中学所学的科目中,数学常常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在新课程的教学探索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做一个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乐观型教师,让学生与你相处愉悦;营造轻松、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至纯至美;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不断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