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氛围中,不仅亲近了家长的心灵,更增添了老师自身的魅力,使家校工作迸发出无穷的前进动力。
【关 键 词】 家校工作;接纳;倾听;赞赏
当下的教育,与其说教师是在教一个班的孩子,不如说是在教育一个班的家庭。教师唯有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倘若漠视或无视家校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必然矛盾重重、处处受挫。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教师不妨从以下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差异全接纳
家长们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文化修养不同,道德需求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同,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同……面对这样一个参差不齐的复杂群体,我们发现:那些优秀的家长总是深受老师们的青睐,而那些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家长往往不容易被老师们所接纳。不接纳家长的典型表现为:一旦发现对方的教育观点或做法跟自己不同,下意识地认定对方是错误的,甚至没有耐心去与对方讨论和纠正,往往采取漠然、蔑视、回避、抨击等方法来处理。这样的“不接纳”,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相互伤害,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失败。
接纳,是教师取得家长密切配合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家长个性差异和个体差异,从内心深处去全面接纳他们。
接纳要做到平等面对。每一位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 孩子的家长人格。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有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居高临下,往往把家长也当作学生一样训斥、指责,有时还会言语过激,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造成沟通障碍,降低教育成效。还有一些年轻教师,和家长接触时如同小辈见长辈似的,畏畏缩缩,不敢言论,这样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家长的尊重。
接纳还要理解难处。没有哪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差生”。记得有一位家长曾经和我说过,他们家淘气的儿子就是家里的晴雨表,如果今天被表扬了,全家都喜气洋洋,倘若今天在学校惹事被老师批评了,这一天家里都是沉闷阴暗的。其实,这些所谓“学困生”或“后进生”的家长内心往往因为子女表现不好而感到自卑。甚至有部分家长会觉得老师对他们也有偏见,不愿意和老师多沟通。因此,在遇到这些孩子惹出的麻烦事时,一定要学会与家长角色置换,设身处地地为家长想一想。想想“假如我是这位家长”“假如这是我的孩子”,这样就会和家长有共同的语言,容易找到让家长能够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总之,教师要以一种真心诚意的态度去主动理解和尊重,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从而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二、善于倾听巧交流
有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总是习惯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忘记给家长说话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做法都有所欠妥。“倾听”是教师基本素养的体现,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项重要技巧。它既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首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诉说。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停下手中的事务,用微笑和真诚的目光从容面对。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捕捉一些有用信息,作为接下去沟通的素材;还要善于提出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感想,给予倾诉者必要的反馈。如果遇到不善言辞的家长,教师可以抛出几个话题,如孩子最近在家怎么样?对孩子你们有什么期待?你们家长觉得对自己孩子用哪些方法合适?诸如此类的问题,帮助打开家长的话匣子。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与看法与自己不同时,我们要让家长明白,我一直在听,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尊重你的想法,期间还可以巧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我同意你的做法,不过我认为,换种方式可能会更好”等。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
其次,要乐于倾听家长的建议。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升,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些学生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学习教育理论,获取教育发展的信息,他们不仅精通教育,有的还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熟悉孩子的饮食起居,了解孩子的内心成长,所以有的家长比教师有更多解决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乐于倾听,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平等的身份、探讨的精神,与家长们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方法,以此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真诚赞赏助沟通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作为最有效的教育法则之一,“赏识教育法”不仅对教师教育学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与家长相处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赞赏要真诚,要具体,切记泛泛而夸。教师要细致关注孩子和家长的变化,依据不同的家长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赞赏。
一是个人素质比较高的家长,他们知书达理、以身作则,教师可以时常赞扬并向他们表示敬意。可以倡导他们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措施通过家长会或班级QQ群等网络平台,与大家分享。来自于家长群体里的他们,好比一颗璀璨的星火,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能嘹亮班级的家园,让更多的家庭教有法、育有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他们总喜欢把孩子的优点、可爱之处向他人炫耀,却容不得别人说孩子的不足。可见,孩子的优点是老师与家长交流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善于建立这个基础。与家长交流时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对家长无私的爱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应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三是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教师可以在孩子面前夸奖他们父母的优点,引导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以此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能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是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或是认为自己已经管不了孩子的家长,其实这些家长内心往往不自信,害怕和老师沟通。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尤其是当他的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时,我们要向家长发出诚挚的祝贺,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予赞赏和认可,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氛围中,不仅亲近了家长的心灵,更增添了老师自身的魅力,使家校工作迸发出无穷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 周永强.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工作[J]. 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4).
[2] 孙金鑫. 北京海淀:探索特色家校工作模式[J]. 中小学管理,2012(7).
[3] 郭绪娥. 重视家校联系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J]. 吉林教育,2013(10).
【关 键 词】 家校工作;接纳;倾听;赞赏
当下的教育,与其说教师是在教一个班的孩子,不如说是在教育一个班的家庭。教师唯有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倘若漠视或无视家校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必然矛盾重重、处处受挫。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教师不妨从以下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差异全接纳
家长们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文化修养不同,道德需求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同,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同……面对这样一个参差不齐的复杂群体,我们发现:那些优秀的家长总是深受老师们的青睐,而那些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家长往往不容易被老师们所接纳。不接纳家长的典型表现为:一旦发现对方的教育观点或做法跟自己不同,下意识地认定对方是错误的,甚至没有耐心去与对方讨论和纠正,往往采取漠然、蔑视、回避、抨击等方法来处理。这样的“不接纳”,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相互伤害,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失败。
接纳,是教师取得家长密切配合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家长个性差异和个体差异,从内心深处去全面接纳他们。
接纳要做到平等面对。每一位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 孩子的家长人格。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有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居高临下,往往把家长也当作学生一样训斥、指责,有时还会言语过激,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造成沟通障碍,降低教育成效。还有一些年轻教师,和家长接触时如同小辈见长辈似的,畏畏缩缩,不敢言论,这样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家长的尊重。
接纳还要理解难处。没有哪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差生”。记得有一位家长曾经和我说过,他们家淘气的儿子就是家里的晴雨表,如果今天被表扬了,全家都喜气洋洋,倘若今天在学校惹事被老师批评了,这一天家里都是沉闷阴暗的。其实,这些所谓“学困生”或“后进生”的家长内心往往因为子女表现不好而感到自卑。甚至有部分家长会觉得老师对他们也有偏见,不愿意和老师多沟通。因此,在遇到这些孩子惹出的麻烦事时,一定要学会与家长角色置换,设身处地地为家长想一想。想想“假如我是这位家长”“假如这是我的孩子”,这样就会和家长有共同的语言,容易找到让家长能够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总之,教师要以一种真心诚意的态度去主动理解和尊重,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从而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二、善于倾听巧交流
有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总是习惯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忘记给家长说话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做法都有所欠妥。“倾听”是教师基本素养的体现,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项重要技巧。它既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首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诉说。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停下手中的事务,用微笑和真诚的目光从容面对。在倾听过程中,要善于捕捉一些有用信息,作为接下去沟通的素材;还要善于提出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感想,给予倾诉者必要的反馈。如果遇到不善言辞的家长,教师可以抛出几个话题,如孩子最近在家怎么样?对孩子你们有什么期待?你们家长觉得对自己孩子用哪些方法合适?诸如此类的问题,帮助打开家长的话匣子。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与看法与自己不同时,我们要让家长明白,我一直在听,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尊重你的想法,期间还可以巧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我同意你的做法,不过我认为,换种方式可能会更好”等。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
其次,要乐于倾听家长的建议。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升,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些学生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学习教育理论,获取教育发展的信息,他们不仅精通教育,有的还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熟悉孩子的饮食起居,了解孩子的内心成长,所以有的家长比教师有更多解决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乐于倾听,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平等的身份、探讨的精神,与家长们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方法,以此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真诚赞赏助沟通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作为最有效的教育法则之一,“赏识教育法”不仅对教师教育学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与家长相处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赞赏要真诚,要具体,切记泛泛而夸。教师要细致关注孩子和家长的变化,依据不同的家长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赞赏。
一是个人素质比较高的家长,他们知书达理、以身作则,教师可以时常赞扬并向他们表示敬意。可以倡导他们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措施通过家长会或班级QQ群等网络平台,与大家分享。来自于家长群体里的他们,好比一颗璀璨的星火,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能嘹亮班级的家园,让更多的家庭教有法、育有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他们总喜欢把孩子的优点、可爱之处向他人炫耀,却容不得别人说孩子的不足。可见,孩子的优点是老师与家长交流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善于建立这个基础。与家长交流时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对家长无私的爱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应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三是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教师可以在孩子面前夸奖他们父母的优点,引导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以此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能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是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或是认为自己已经管不了孩子的家长,其实这些家长内心往往不自信,害怕和老师沟通。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尤其是当他的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时,我们要向家长发出诚挚的祝贺,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予赞赏和认可,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氛围中,不仅亲近了家长的心灵,更增添了老师自身的魅力,使家校工作迸发出无穷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 周永强.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工作[J]. 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4).
[2] 孙金鑫. 北京海淀:探索特色家校工作模式[J]. 中小学管理,2012(7).
[3] 郭绪娥. 重视家校联系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J]. 吉林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