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人家”:原汁原味的风情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_8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家大院:让游客感受中国的居住文化
  文|本刊记者 李菡丹
  
  盛夏,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马厂胡同9号的霍家大院,游客络绎不绝,仅仅一个小时内就接待了7批来参观的游客,其中不仅有外国人,还有从香港、台湾等地来的中国人。
  女主人王克俊忙前忙后,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她说:“北京奥运会开幕第二天,家里的6间客房即告客满。我们祖孙三代齐上阵,分工各不同。每位客人入住,我们都要去有关部门‘报户口’,最多一天跑三次。虽然累,但是看到老北京四合院如此‘受宠’,我们很欣慰,很高兴。”
  
  祖孙三代齐上阵,老宅喜迎宾客
  典雅小院里的“三宝”——天棚、鱼缸、石榴树成了霍家大院的亮点。梁栋上由老北京祖传画师手绘两个多月的宫廷彩画,也为小院增色不少。一顶大红的轿子、一个历经了几代人的黄包车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留影。看到四合院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就连鸟笼里的鹩哥也兴奋地喊着“你好,你好。”
  


  “霍家大院总面积380多平方米,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我姥姥家,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小时候经常爬到后院的枣树上打枣吃。我的祖上是满人,镶黄旗,当年跟随清帝入关,还被赐了御马,跑马圈地,才有了这份家业……”王克俊80岁的母亲李秀时身穿一袭精致旗袍,热情地向游客讲述着四合院里的故事。
  “来了,来了!”门铃响个不停,王克俊的儿子王恒忙着去开门。霍家大院除了接纳入住的外国游客外,也热情地为感受老北京四合院的游客们提供参观的机会。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他并不急着找工作。他说,家里英语最好的就属他了,现在几乎足不出户,英语练得是越来越棒。“我们并不图挣钱,外国客人能来,我们就很高兴了。”
  “申请‘奥运人家’,最初是我妈妈的提议。为了竞选‘奥运人家’,我们前后一共花了20多万元装修,基本是按照妈妈儿时的记忆和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来布置的。开幕式当天就住了三间房,目前的12位房客分别来自新西兰、法国、瑞典和荷兰。”王克俊介绍,自从获批“奥运人家”,老太太就捧起《旅游英语》等小册子学起了英语。现在,老太太已能用一些类似“There is my family”、“Coming in”等简单英语同外国游客交流。
  
  感受真实的中国,外国游客说“很棒”
  8月8日晚,霍家大院的祖孙三代专门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的瓜藤下,青花瓷桌上摆满了蔬果,沏上一壶茉莉花茶,邀请客人们到院子里,边纳凉边看奥运会开幕式。“他们对奥运的热情比我们还高,一边看电视一边连连叫好,直说太壮观、太精彩了!”
  新西兰房客Nick用“great”(很棒)形容住在“奥运人家”的感受。他表示,能住在传统的北京民居,体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他觉得很幸运,而且主人很细心,在他们的地图上还标出了附近有特色的餐馆。“我们6个人一共有100来张观看比赛的门票。自行车、网球、皮划艇……这些比赛都是我和朋友们的最爱。”
  “只要进了这个院,就都是客人,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招待好客人。为了方便客人们相互交流,我们还单独设立了公共空间,可以上网、喝茶、聊天、看比赛。”王克俊说这些外国游客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北京,都非常友好,他们喜欢逛夜色的北京,每晚回来都比较晚。
  “很多人都以为大杂院就是四合院,这是不对的。通过‘奥运人家’的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什么是老北京四合院。如果有机会成为长期旅游项目,我们一家人将非常高兴。”李秀时老人称,“其实后院也是祖产,但现在已是个大杂院,我们祖孙三代的愿望就是攒钱把后院再买回来,留下一个完整的祖业。”
  北京奥运准备期长达数年,但会期却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中国的好客、北京的开放,却不应随着奥运的落幕而有所减弱。奥运会是竞技比赛,更是全世界友好交流的大舞台,我们希望“奥运人家”只是开放的第一步,期待这种特殊的接待形式能促进中外交流的深入化和常态化,让外国朋友感受到真正的北京、真实的中国。
  
  “奥运人家”让世界了解北京普通市民生活
  文︱李肖含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社区,这里是北京市“奥运人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紧邻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步行只需10多分钟的路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都是现代公寓式的住房,外国游客在这里更能体会到现代北京市民的生活。
  “事实上,我们报名参加“奥运人家”这个项目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奥运人家”的房主苗先生告诉记者。
  
  全家总动员
  按照北京市旅游局的要求:参与“奥运人家”的家庭,至少要有一名家庭成员能用英语和外国游客进行对话交流。苗先生是公务员,妻子是英语教师,语言交流不是问题。
  


  苗先生还有一个儿子,今年7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提高小家伙的英语水平,夫妻俩给他报了一个英语口语班。同时,近几个月以来,苗先生和妻子在家里也都经常用英语和孩子进行对话,让孩子逐渐适应英语环境。
  为了更好地做好接待工作,一家三口还学起了外国礼仪和奥运礼仪。苗先生买了《国外礼仪知识手册》、《北京奥运村服务礼仪》等相关书籍和光盘,一有时间就和家人一起学习、演练。到了周末,一家人还会参加社区里举行的奥运接待知识培训和接待礼仪竞赛。
  入选“奥运人家”的另一个要求是:能为外宾提供至少一间可独立使用的房间,家庭环境整洁;具有生活必需的电器、家具、清洁设备。
  苗先生家里面积不大,两居室,只有80多平方米。去年4月报名参加“奥运人家”时,一家人还担心房子面积太小不能入选。在今年4月成功拿到北京市旅游局的“奥运人家”青花瓷盘以后,他们在房屋装修上没少下功夫。
  房屋面积不够大,苗先生就对房间里的各种家具、摆设进行了重新布置,使房间的布局更为合理,看起来也宽敞了许多。这套房子是在10年前买的,由于多年没有装修,已经显得有些旧了,苗先生赶紧花钱请人重新装修、布置。
  为了体现中国文化元素,他把家里的木制家具全都换成鲜艳的中国红,白色的沙发上也套上了大红的沙发套。夫妻俩还听取了设计师的意见,在屋里的墙壁上贴上绘满牡丹的蓝色墙纸,连客厅的地板上也绘上了充满浓郁中国色彩的荷花。
  
   秀出北京人的现代生活
  自从4月份入选“奥运人家”以后,苗先生的家接待了不少国外游客。苗先生把原本给儿子住的一个10多平米的卧室腾了出来,摆上彩电、床、大衣柜等家具。自家人“挤挤就算了。”
  每天早上,苗太太还会为外国朋友准备上一顿早餐,“都是家常的饭菜,量也不多,看人下菜,不浪费。”其实这种招待方式是对外国客人的一种尊重,反而受到他们的欢迎。当然,为了更好地招待客人,她也买来了煎蛋器等设备,“如果需要,也能做西餐。”
  苗先生的儿子非常喜欢练习武术,苗先生就鼓励他多加练习,好给入住的外国朋友们表演。“这也是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苗先生笑着说。
  其实外国朋友住进“奥运人家”不只是为了看奥运比赛,更为重要的还是想“零距离”地体验一下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这也是当初北京奥组委招募“奥运人家”的初衷所在。
  苗先生夫妻二人都曾有过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也都曾在国外的普通家庭中体验过外国文化,对这种体验方式都很认同。
  “我们只想秀出自己最为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我们的热情和亲和力,让外国友人住的舒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去。” 苗先生说。
  
  “奥运人家”是指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用家庭自有房屋、设备为奥运会观众和旅游客人提供住宿接待与服务,并取得“北京奥运人家标志”的北京地区家庭。
  北京市共确定598户“奥运人家”,其接待能力颇具规模,接待房间数达726间,可一次接待1000余名中外观众和游客。而在费用方面,“奥运人家”每个房间的价格为50-80美元/天。
  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准备充分,奥运期间北京宾馆、酒店业的接待能力十分充足,选择“奥运人家”的外国朋友绝非因找不到旅馆,而在民居将就。他们其实是为了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原汁原味的北京民情,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更直接、更客观的印象。
  为了向世人呈现“奥运人家”的魅力,本刊编辑部几经寻访,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的确,与星级酒店不同,“奥运人家”更多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传统。深藏在巷子里的老北京四合院,住在这里,就是和历史住在一起;而现代的住宅小区里绿草茵茵,小桥流水,房间里的设施更是时尚……热情好客的主人们都一致表示:“不图挣钱,外国客人能来我们家,我们就很高兴。”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欢迎你……”来过霍家大院的人们,心中都回荡着这首歌《北京欢迎你》。在这座老北京四合院内,一家祖孙三代面带笑容招呼着八方来客,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感受到了北京人的好客之情。
其他文献
赛车就像人生  掌握自己的方向  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  什么时候该减速  只要有一个可能  我就算全力以赴的去实现他  ——歌曲《梦想实现家》,林志颖    1992年,17岁的林志颖出道,当年即成为红遍全亚洲的“小旋风”。除了明星身份之外,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商界骄子和IT奇才——  18岁开办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20岁出头有了自己的科技公司;  30岁出头有了自己品牌的箱包、服饰,开了自己的车
期刊
在青年人的眼里,他是偶像级的腕儿;在观众眼里,他是光鲜与阳光的代表;在学子眼里,他睿智且幽默;在河南人的眼里,他就是形象。  坐在记者的对面,两鬓明显斑白的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坦言自己不会撸着劲,扎着膀子要做出一种文化状态。“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平静的人。很多事都讲究机缘。”    “对主持人的锻炼提高——‘青歌赛'比‘春晚'重要”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下面请选手打分,评委参加文化知识
期刊
如果没有北京奥运会,纽约锡拉丘斯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华侨叶菲的这个暑假将在CNN驻香港站度过。进入CNN实习,是无数学习传媒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亚裔学生得到这样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为了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叶菲提前结束实习,甚至放弃采访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在CNN同事的惋惜中坦然走进北京奥运村,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美国代表团的NOC助理之一。    我与北京奥运会有个约定    叶
期刊
他,是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银牌得主,是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  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他和她,是北京奥运会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他是凯文·高斯帕。  她叫傅声声,是高斯帕先生在北京的陪同助理。    “我们要不辱使命”    不算高挑的身材梳着高高的马尾辫,肉肉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说起话来还带着浓浓的京腔
期刊
一双有中国特色的小眼睛扣上一副有老潘特色的小眼镜,这就是潘石屹最有神的表象配置。  和老潘打交道有5、6年了,老潘的面相终日是嬉皮笑脸状,这种状态似乎很对不起房地产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所以,有人将潘石屹定义为“娱乐地产明星”,更有甚者直接说他是“小丑”。但甭管怎么称呼,在京城乃至整个中国房地产圈,老潘都是毋庸置疑的大腕级人物。大腕不仅体现于公司和项目,还体现在言论上,老潘说句话,也许整个地
期刊
“活雕塑是行为艺术的一个支派,起源于西方国家,通过真人涂绘,达到雕塑的逼真效果,配以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的内涵。它借鉴了纯雕塑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纯雕塑。它的优点是取之于生活,展示于真实。”——王聚福    近期,在《爱情呼叫转移Ⅱ》的启动仪式上,在《同一首歌》的舞台上,在中华世纪坛迎接奥运圣火的仪式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浑身上下或铁铜色、或银白色、或金色,没有声音,只有形体。他们就
期刊
“下一个五年立法计划即将制定,我一定要把新闻法的立法建议提出来。摘掉新闻领域法制盲区的帽子需要时间,但起码我们应该付出努力,有努力才有希望。”谈到未来的心愿,展江脱口而出。  如今,展江的身份是新闻学者、翻译家和不能忘怀公众的知识分子。毫无疑问,在他所处的学术圈,展江绝对是个坚持不懈的行动者。这些年,他主持翻译了《美国新闻史》、《新闻与正义》、《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等众多海外经典新闻学著作。从
期刊
全世界的聚焦期待中,她引导中国代表团隆重出场。华服、笑容、自信,衬托精致的五官、飘逸的长发、挺拔的姿态……让原本就颇具东方神韵的于佩更加神采飞扬。于佩,这位身高一米八一、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大连女孩儿,将中国体育代表团带到了新高度。    从标兵到引导员    说起自己是如何被选为中国代表团引导员的,于佩回忆说:“最开始是从场地中间跳舞的标兵里选出来做引导员的。”而所谓“标兵”,其
期刊
     
期刊
2006年,笔者买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并因此认识了该基金的操盘手王亚伟。那一年,华夏大盘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54.49%。自2005年10月基金成立之日到2007年12月,该基金收益率达到710.9%,王亚伟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牛基金经理”,如果不是此后证券市场整体疲软,“伟哥”和“华夏大盘精选”的神话也许还将继续“牛”下去。  坊间消息,目前已升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的“伟哥”将于奥运之后再度出山,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