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海岛“马尾松”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为它叫“马尾松”,因为其枝梢像极马尾,又约略知道有马尾松这么一种植物,所以极主观地对号入座了。松类多沧桑遒劲、冷傲生硬、宁折不弯,而它却总是随风赋形,俊秀飘逸,动感十足,完全不似一个种属的特性。
  而真正得见其真面目,是几年前的夏天。一家人去涠洲岛旅游,登上海岛,全然不见期待中的热带植被的丰茂与润泽,虽也是满岛的绿,但树木是出乎意料的瘦羸萎缩,连最具代表性的热带树种——细叶榕,也是干弱枝少树叶稀疏,像营养不良的少年,倦怠而慵懒,让人不忍直视。但时不时会有一个清朗俊逸的身影在路旁招摇而过,那是真真切切的玉树临风,让人眼睛一亮,啊,那是“马尾松”,我记忆深处的“马尾松”!
  兴奋地追问接站的司机,这树是不是“马尾松”?司机却不置可否,很是不屑地说,这树材质不好,没什么用,口气颇似庄子寓言中那鄙夷“散木”的石木匠。司机为海岛原住民,没读过几年书,自然是没读过庄子的,这认知显然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传承,居然与石木匠“同唱一曲”,可见,这“马尾松”在岛民心目中的地位实同于“散木”。
  我不禁有些不快,唯美的记忆,现实的巧遇,这难得的可遇不可求的兴奋即刻遭遇唾弃,心中有些不甘……
  虽然庄子对“散木”给予的是正面的评价,但我最不能认同的恰恰是庄子在“散木”身上寄予的肯定意义呀!
  “散木”的“无用之用”,除了成全其“寿”,实在看不出其存在的价值,其所谓“大用”不过是“大敝数千牛”,这与它消耗占用的地力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得不偿失,而因长寿成为朝圣对象,那更是时代的局限与荒谬。但这“无用之用”成了多少苟且之人偷安的借口与伦理庇护,让多少国人失了血性,代代相传的结果是这个民族多了奴性,少了英气,战乱则尤甚。可见,庄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成分之一种,其糟粕也同样深入国人骨髓,殃及国人久矣。
  我不禁为“马尾松”的无用而哀叹,空有一副好皮囊啊,这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有何区别?
  好在我辈非哲人,来海岛的目的不在于思辨什么,这不期而来的纠结就随它去吧,我只好这样宽慰自己。
  小岛虽然贫瘠,但盛产香蕉,大概能耐盐碱的缘故吧,下榻之处就是成片的蕉林环绕。香蕉属草本科植物,茎秆看似壮硕,实为叶茎包裹,十分易折,纳闷这不大的孤岛之上,海风肆虐,它是怎么立足的?
  带着狐疑沿着蕉林间人工拓出的弯曲小径向海边行走,约300米处是蕉林的尽头,紧伴蕉林的是一些密密的叫不出名的热带杂木,有樟树、细叶榕夹杂在外围间,围成绿色的天然篱笆,最外层近海处是高大飘逸的熟悉身影,我的近视眼终于也看清楚了,那不是“马尾松”么,密密的好几层,站成并不规则的行列,虽摇头晃脑的不严肃,但已然成阵成势,为绿树篱笆提供了数重坚不可摧的挡风栅。再看“马尾松”林外,是寸草不生的沙滩,海浪在不远处喧嚣。
  我先是愕然而后窘然,不是说它是无用之木嘛?这有用无用之间是何评判标准呢?没有“马尾松”的挺身护挡,那绿篱能成势嘛?香蕉那脆弱之躯能成林嘛?防风固沙正是它的大用啊!
  这与“散木”的“无用之用”何其不同!“散木”是苟且而活,活着苟且,终未见其大用。“马尾松”,它可是斗士,一线的斗士,潇洒而顽强,顶风固沙不屈不挠啊!
  我不由再次近距离打量这“马尾松”,是的,它潇洒、它放浪不羁,一点也不像一名斗士。正是这“无用”之木,筛减了强劲海风的摧枯拉朽之势,庇佑这并不高阔的海岛上绿被成荫。
  返程后的第一桩事就是网上查询“马尾松”的资料,对比之后才知道,马尾松就是我们常见的可以做火把、割松油的油松,之前我认定的“马尾松”显然属于错贴“标签”了。哂笑之余,一时不知从何查起,但仍不甘心,描绘了特征托从事园林的朋友查证,朋友刻意问了何处所见,果然是搞专业的,第二天就传过来资料。原来此树学名叫“木麻黄”,别名“马毛树”或“驳骨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带,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的特性,是热带海岸防风固沙的优良先锋树种。其木材坚重,但有易受虫蛀、易变形、开裂等缺点,经防虫、防腐处理后可作枕木、船底板及建筑材料等;枝叶可入药,用于治疗疝气、寒湿泄泻、慢性咳嗽;幼嫩枝叶可为牲畜飼料。这样看来,马毛树不是无用而是全身是宝,只是当地人没有认知罢了。我不禁暗自为马毛树庆幸,幸亏“无用”,否则命运可就难测了,其无用之外的大用也可能难有机会展示了。
  几年过去了,游历涠洲岛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唯有“马尾松”的高大身影时时在脑海中浮现。对了,第一闪念间还唤作“马尾松”!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从冬天走来的雨,是白雪母亲的骨肉,一颗一粒,粉尘般的纤细,几乎没有重量,轻飘飘、羞答答地越过北国的崇山峻岭,来到了江南。  江南新鲜而又陌生,不懂事的她们有些腼腆,甚至有点胆怯。于是,你拽着我,我挨着你,成群成群地移动,漫山遍野地占领,编织成细细的、密密的薄雾,撕不破,扯不烂。顷刻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多少楼台烟雨中?”诗词都急了,留下了穿越时空的诵吟。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尖湿”,你若静下心
期刊
在村庄里,死性不改的非老公鸡莫属了。  读小学时,语文课文就告诉我们最爱嘚瑟的便是老公鸡,每天都要恬不知耻地炫耀一番要比漂亮我第一。  私下想想,我们做得也有些过分。对驴呀骡呀牛呀的其他家畜,稍翘起尾巴想撒下野,我们就要高声粗气,恶语相向,如果遇上心情不好,更是要操棍弄棒,咬紧牙关,将那不听话的东西往死里打。年深日久,村里的家畜都活出经验了,比如说若公畜发现主人的脸拉得比自己的还长,即使碰见邻家母
期刊
母亲电话里说自己得了眼病,可粗心大意的我并没完全放在心上,只是偶尔在电话里劝她去医院检查一下。母亲每次都轻描淡写地说:“妈的眼睛没大事,多数是被灶膛的烟熏呛了,不用去医院,滴两瓶眼药水就好了。”  听了母亲的话,我果然就放心了,也认为没啥大事,便叮嘱她:“累眼睛的针线活千万别碰了,尤其不能做拖鞋。”  母亲迟疑了一会儿说:“妈在家闲不住,给你们兄妹几个做拖鞋有啥不好的。”  我电话里便极力劝阻:“
期刊
老太太的老伴走了,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乡下。  住惯乡下的老太太,不愿去城里生活,就连女儿请她去小住几天,她也不乐意。情愿白天顶着太阳与土地打交道,在自家门前屋后的宅基地上,种满了品种多样的蔬菜,这些蔬菜她并不是仅仅为解决自己的菜篮子而辛苦劳作,大多数是为子女们准备的。  老太太灶头间门口的墙壁上挂着一本日历,这是她老头子的习惯,老头子在的时候,新年未到,日历早已上墙,子女们也已经见怪不怪了。老头子
期刊
我总觉得:人与山水的结缘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或者是机缘的等待……  去年秋天,县作协组织去山背采风,心里一动,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车子不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却连接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端是红尘纷攘的俗世;一端是安详静美的桃花源。也许感受太美的东西不能让人太如意,旅程中感觉有点不顺利。先是租来的大巴在中途爆胎,后来是车的发动机出了问题,车在离山背好几里路的地方抛錨了。当我们下车,一大片黑黯的山
期刊
那时村里家家都养着牛马,牛主要用来犁田耕地,马呢则用来拉车搞运输。我家那时养着一头浑身墨黑、膘肥体壮的大水牛,我管它叫大黑。农民都把牛当宝贝宠着,我的父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对牛却有极深的感情,平时悉心呵护,过年时还要专门舀一脸盆大米饭,拌上盐给大黑吃。  我对大黑却没这么深的感情,因为它我没少挨父亲的剋。那时我在乡里念初中,学校放假后,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山放牛。那时村里牛多,牛把村子周围的草都啃
期刊
我的家乡在陇东黄土高原一个偏僻的村庄,叫高家渠村,三十几户人家的窑洞沿着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沟渠依次排列,错落有致。村虽不算大,村里却有木匠、漆匠、石匠、剃头匠、杀猪匠等等,不仅如此,村里考学走出去的人也不少,有当医生、当老师的,也有当干部、当军官的,这让邻村的人羡慕不已。  去年清明节回乡祭祖,遇见年过八旬的老邻居高石匠,只见他消瘦的脸庞泛着红光,头发虽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当我喊了他一声高叔
期刊
听人讲,在古魏城驿东北一里有卧佛,由北山、玉珠山与玉皇观相连而成,往东北方眺望,一尊古佛安详静卧在金牛古道上,惟妙惟肖,横贯而过的绵梓路,犹如一条玉带搭在卧佛颈上。  那天的文学采风活动中,我们目睹了飘逸在远山的睡古佛的风采。  从远处审视“卧佛”样的峰峦,层次分明呈现宽阔饱满的前庭,挺立如墨的眉发,微闭凹进的脸庞,凸起如蚕的鼻梁,宽豁微翕的嘴唇。接着是低缓的颈,平坦的胸,鼓起的腹,所谓宝相庄严,
期刊
七年前,中国作协安排我们去北戴河中国作协创作之家休假,在那里我有幸相识了著名作家王蒙先生。  第一次见王老时,他身着短袖白衬衫,浅蓝色休闲短裤,看上去非常简朴。当我叫他“王老师,您好!”时,他十分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微笑着说:“你好!你好!你们好久到的?”我作答后,便递给他一张我的名片。他一边看着名片,一边说:“你是四川的?去年四川大地震,你们广元也受灾了”我说,“广元是重災区,死了五千多人…….”他
期刊
雨说来就来了,“叮叮当当”,“噼噼啪啪”,大地之上升腾起一片白茫茫的雾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师专校园,一群青葱学子正在雨幕里四散奔走,手拿书本,奔向图书馆。只有我,在雨里晃了几晃后,一举跃上了师专图书馆西侧的山坡。  雨顷刻停下了,停得干干净净,阳光朗照,世事便有些恍惚。我发现,之前的认识是多么的无知和可怜。山坡小,林木却异常茂盛。松树苍劲挺拔,绿针根根分明,矮一点的是油茶树,虽未到花期但长势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