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中央政府设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观十九年(公元803年)拆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升格为同安县。翔安区现行行政区域为早年的同安县的翔风、民安和同禾三里,至今已有1720多年的历史。据《马巷厅志》载,马巷厅治广三十二里,其辖区所在地马巷镇马巷街,名列闽南四大古镇之一。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建筑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精美绝伦的建筑技艺,系统地体现在闽南红砖建筑体系当中,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这些建筑风格和建筑特点,在亭洋村的宗庙和民居建筑都有鲜明的体现。
明、清时期亭洋村古民居建筑沿袭了中原汉族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一、四合院式住宅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二、建筑用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三、装修装饰式样独特,具体体现是屋顶为凹曲屋面,屋脊为燕尾脊或马鞍脊,四、建筑色配以“五行”而着五色。而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近现代的闽南红砖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上也兼具海外建筑的风格。民国至现代,普通的民居依然具有传统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典型的“大九架三落、大六路”古厝,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特征,与古代由中原南迁的汉族官宦人家和贵族大姓有着直接关系。闽南建筑在布局上强调院落多层次进深,功能分区明确,功能上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结构布局均为四柱三开间或六柱五开间。厅堂、天井、房间、檐廊连为一体,左右对称,形成由厅堂为中轴线,以天井为中心建筑格局。
闽南古建筑门前一般都铺设宽敞的红砖埕或石埕,前厅入户大门与墙面呈“凹”形居多,称“凹寿”或“塌寿”,平开两门或四门,有的两侧有小边门。门厅左右各建有一间下房。天井两侧有廊道或建有榉头。走过天井踏上石阶及砛石即到厅堂,厅堂左右各有大房,后落有后寿堂及两侧主人起居住房。两侧辟有巷头门,可通厝外或护厝。前中落上下有四个巷头门称“四抽巷”。规模完整的“大九架三落”大厝出后厅复有天井,两侧有走廊或厢房,后面建有一排平屋作厨房或储藏间,也有将平屋建在前落对面,称为“倒照”。院落两侧一般都建与中轴线垂直的横列房屋,用做晚辈居住或杂用,称为护厝,两边各二排称为“双边护”,也有一排的称“单边护”。主体建筑边门有廊道通护厝中间小厅,其余房间亦为住房,一般辈分高、年长者居正房,辈分低或年少者居护厝。护厝房间前仍有走廊,有的还辟有小天井。使整个建筑连成一体,这样更加方便“衣、食、住、行”的功能需要。屋脊为曲线燕尾脊,脊上多用剪瓷粘贴各种人物与动物雕塑等,色彩颇为鲜艳与夸张。屋顶铺盖红瓦,屋顶硬山式与歇山式居多,护厝多为马鞍式脊,下厅、厢房、护厝的屋顶相比主体建筑略低。
这些古建筑以木料和砖、石混合为主体结构。木制斗拱梁架,抬梁式、穿斗式或穿斗抬梁混合式,以杉木居多。砖瓦选取本地红土绕制的产品,石材为各种花岗岩。柱、梁、枋、檀、椽等木质构件皆用榫卯结构,以承载屋顶。厅堂与房间之间的隔墙,用木板或用砖块砌筑,有的则用芦苇或竹片编织而成,外面再涂上灰泥即成墙体。
建筑室内地面一般铺设正方形红色地板砖。厅前走廊边沿铺设大规格的条石。天井亦铺设条石,并修建有排水的地下涵沟,涵沟做成弯曲状而不做成直流状排水,因为闽南风俗认为直流排水会泄财,弯曲排水能聚财。但弯曲涵沟的容易造成淤泥堆积与堵塞,因此有的在涵沟内放养乌龟,乌龟,能起到有效的清淤作用,这样能使涵沟保持通畅。
亭洋村的古建筑在装饰上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与清初时较为简朴,清中期以后到民国时期较为繁缛。不同年代的布局与用材也有所不同,清中期至民国时期,对木、砖、石构件越来越讲究精雕细琢,样式富有变化。作为宅门的檐廊,明代少有雕饰,到了清代至民国,檐桁、月梁均有雕刻。厅堂斗拱、雀替、驼峰等木质构件都雕刻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形象,横枋上楣额则装饰各种拼木图案。挑檐支承木上则有圆雕花蓝或倒垂莲花等造型。前落凹寿大门上门额嵌有主人姓氏郡望的泥塑或石雕匾额,镜面花砖,以花鸟、动物或人物故事组雕装饰。厅堂上有木制格扇门,格扇分格芯和裙板两部分,均有做各种图案木装饰。墙裙采用细磨条石装砌,有浮雕、透雕等,图案有花鸟、人物及名人诗文题赠等。在凹寿上部用砖雕或在花岗岩石雕刻各种戏曲人物、花卉、动物、诗文加以装饰,大门的左右放置门墩和抱鼓石,样式以鼓形、圆形、方形居多,并加以雕刻装饰。一般房子的东边留水沟,西边留狗洞,称之谓“东龙西虎”。
中国自古就有祭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的风俗,即对自然物崇拜,这种习俗在闽南尤为盛行。闽南居民在建房时,当地俗称起“起大厝”要请“风水先生”选地择向,这种习俗一直沿续至今。建筑朝向一般民宅忌正南正北,正东正西,都采用稍偏南、北、西、东方位。在翔安区的建筑当中,无论是山区或沿海,古代民居一般是以坐东北朝西南方向的建筑颇多,即“艮坤丑未”方位,这与闽南一带夏秋常刮东南季风有关系。当地人建房(“起大厝”),一般都依山傍水顺应灵脉而建,这种选地择方向建房的方式,既具有科学性,亦有地点方位性。还要根据岁次“年利”来确定方位及开工兴建的时间。施工开始 “动土”之前要祭“土地公”,即用铁锹自东向西沿宅基四周挖一圈,并在宅基的厅中位置设“土地公”灵位,上书“福德正神”。在新建房屋过程中有以下四种习俗:一、在厨房灶壁设有小神龛,贴有灶君图,以红纸书上“灶君司令”,按规定时间祭祀,二、民宅不绘“门神”,贴护厝神符,在门顶上悬挂“八卦图”,以御凶辟邪,三、在周边的三岔路口的墙壁内嵌有“石敢当”石碑,镇鬼怪消灾祸,四、宅第门窗相对,要建照壁隔断。在施工过程中,每逢农历初二、十六都要犒祭“土地公”。
亭洋村古民居建筑体现了闽南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对优秀传统建筑的一种传承。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的一些建筑遭受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破坏。
马巷镇亭洋村历史悠久,是厦门地区古民居中年代最为久远而建筑风格最为典型的村落之一。亭洋村是厦门地区著名的侨乡,亭洋村的红砖古建筑是翔安区华侨回乡建造的民居建筑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精美、古朴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村周边海域辽阔。自古就是翔安区海上商业贸易的发达地之一,这里有清代翔安建筑材料集散地塘厝港,贸易货栈等。 村中古民居建筑布局讲究,规划合理,朝向统一。左右有水源,前后有道路。建筑式样具有多样性,有单落五架、二落七架、三落九架、“大六路”等,又有受西洋建筑影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般主体建筑两侧有单边护厝或双边护厝。这些红砖建筑从风格、布局、材料、装饰、楹联匾额等多方面,都反映出闽南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亭洋村陈金恒厝,建于民国时期,穿斗式砖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坐东朝西,前、后两落大厝,中为天井及两侧榉头,面宽11米,总进深17.8米,占地面积约2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5.8平方米。建筑集石雕、砖雕、木雕、彩塑堆贴贴等多种装饰手法于一身,作为重点装饰的镜面墙,以花岗岩石雕和青斗石相互衬托,不仅表现出青、白不同颜色和质感,且纹饰运用浮雕、镂雕、阴刻、阳刻等技法,精致典雅;白底红花的砖雕花鸟图案,将建筑装点得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墙体正面两侧的拼砖图案,利用红、褐色等色差的几何形小砖拼贴出对联、诗句八仙及人物故事等,严丝合缝,精小细微,变化无穷,达到出神入化境地;檐下“水车堵”有白地彩绘图案门厅、廊道旁边白灰墙面的水墨画及彩塑人物故事图案,色彩鲜明,高低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为建筑增添高雅别致的情趣。此座古厝门面两侧厢房红砖角柱上精雕楹联,内侧为“创业凭光泽 守成赖后人”;外侧为“门庭多吉庆 家室永和平”,它代表亭洋陈氏先辈对子孙后代家训,寓意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若在我辈手中失传,将是一大憾事。
亭洋村陈剑钳、陈玉枫两兄弟厝,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坐东朝西,南、北两组建筑并列,中为巷道相隔,巷道前、后设门,门上建小阁楼,总面宽24.2米,总进深18米,占地面积约637平方米,建筑面积414平方米。建筑装饰上大量采用绿釉琉璃的花瓶式栏杆,门面铺设产自国外的花纹瓷砖,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大门上方均嵌“颖川世胄”匾额,南列大门额首女儿墙上泥塑一只展翅雄鹰。左右两组大厝正面砖雕楹联分别为“足游千里外 腰缠万贯来”“教子千方歏 传家万事忍”,花岗岩大门两侧的对联分别为“颖上冠山书香百世 川环带水德荫千秋”“守东平王为善两字 遵司马公积德一端”。爱国华侨的古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后人,其风度别具一格,显现出一派滨海南国气息。
亭洋村塘厝港,深沉厚重的民居临山依水、随势而筑、粉墙照影、清雅朴素、雄浑壮美。在亭洋至赵厝之间的海岸线上,塘厝港是清代至民国时期厦门地区比较繁荣的贸易港口之一,该港口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塘厝港码头主要经营红料、杉料运载生意,是将“红料”与“杉料”由漳州龙海港运至塘厝港,当地人将红砖、红瓦等俗称为“红料”,将杉木称为杉料。商业贸易的发展,促使山侯亭陈氏沿塘厝港港弯建起了一排百多米长的经营红料、杉料、粮食等码头货栈、贸易商行。塘厝港三面环海的港湾,涨潮时,货船能直接通过100来米长的货栈前的三米通道,在通道附近建有堆存货物的堆场,能方便货物的装卸与堆存。如今,虽历经100多年,仍有数座倚靠在一起的、保留较为完整的红砖古建筑。因此当地居民在建房材料选择上,多数采用的是红料、杉料,仅在地基上与窗台以下砌筑近1米左右高的薄板蚝堆石。其余的以红砖为墙体,杉料为楼板、屋架,红瓦为屋顶,是古代地地道道的红砖木结构建筑。
亭洋村塘厝64号,为该村村民陈珍钦的曾祖父辈在清代所建,此建筑因当时商业贸易的需要,而建在海边凸出的滩涂上,建房之前都要在滩涂上以杉木为桩,打实地基,夯土造地后,再建东西走向,前有大门,后有小门,这样方便船只直接进出,紧密相连的房子,是一座集商业贸易货栈与家族聚居的封闭式独特古建筑。现保留建筑通面阔约40米、进深约25米、硬山顶、马鞍脊。前、中、后三落不留天井,这样既能方便存放货物又能防盗。除了每间之间有彻筑实墙体外,落与落之间通透,不砌隔墙,用来做堆放建筑材料的仓储室。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右边三间,前落二层,以杉橼和杉板为楼层隔板,底层通透,仅在最左边的一角,用隔板围起一间佝身而行的小屋,为账房。在右边二层屋顶制高点,两房间之间衔接处又加盖一间四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四面墙体布设内大外小的方斗式射击孔,可观察琼头、下潭尾一带海域的动静,具有防御守卫功能。居中主间开间的二层比右边的二层显得低了1米左右,比左边的两个开间高2米左右,正面和右面两面墙体上布满枪眼,墙上砌有用筒瓦彻孔,既可被当通气孔,又可以用于瞭望孔和枪眼。左边二间前、中落一层,后落二层,前落与中落通透,中间为厅堂,两侧是边房的布局,木制楼板,一层是用来加工木制品的工场。后落二层留有面积不大的天台,是提供给居住者的休闲场所,此建筑是一处因地制宜、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贸易与居住为一体的古建筑。陈珍钦祖辈时,客栈称“全春”,有“四季如春”之美誉,到父辈时改栈名为“安记”,表明“五世安康”之幢憬。由此建筑规模以及其建造方式,可以想象清代时马巷镇亭洋村塘厝港的商业贸易是何等的兴隆与繁华。
另外在塘厝港沿港湾还建了十几座蚝壳灰窑。清代年间,马巷镇一带百姓要建房子,只要来到亭洋塘厝港,一切建筑材料都一应俱全。塘厝港的商业经营方式,为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翔安区海上交通和商业经营状况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附记:本文采用了厦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厦门市普查队成员有:靳维柏、陈文、郑东、赖建泓、王蒙、董丹其、陈海生、郑宝珍、王振扬、杨彬。文章撰写过程中得到洪水乾老师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单位:厦门市博物馆)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建筑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精美绝伦的建筑技艺,系统地体现在闽南红砖建筑体系当中,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这些建筑风格和建筑特点,在亭洋村的宗庙和民居建筑都有鲜明的体现。
明、清时期亭洋村古民居建筑沿袭了中原汉族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一、四合院式住宅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二、建筑用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三、装修装饰式样独特,具体体现是屋顶为凹曲屋面,屋脊为燕尾脊或马鞍脊,四、建筑色配以“五行”而着五色。而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近现代的闽南红砖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上也兼具海外建筑的风格。民国至现代,普通的民居依然具有传统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典型的“大九架三落、大六路”古厝,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特征,与古代由中原南迁的汉族官宦人家和贵族大姓有着直接关系。闽南建筑在布局上强调院落多层次进深,功能分区明确,功能上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结构布局均为四柱三开间或六柱五开间。厅堂、天井、房间、檐廊连为一体,左右对称,形成由厅堂为中轴线,以天井为中心建筑格局。
闽南古建筑门前一般都铺设宽敞的红砖埕或石埕,前厅入户大门与墙面呈“凹”形居多,称“凹寿”或“塌寿”,平开两门或四门,有的两侧有小边门。门厅左右各建有一间下房。天井两侧有廊道或建有榉头。走过天井踏上石阶及砛石即到厅堂,厅堂左右各有大房,后落有后寿堂及两侧主人起居住房。两侧辟有巷头门,可通厝外或护厝。前中落上下有四个巷头门称“四抽巷”。规模完整的“大九架三落”大厝出后厅复有天井,两侧有走廊或厢房,后面建有一排平屋作厨房或储藏间,也有将平屋建在前落对面,称为“倒照”。院落两侧一般都建与中轴线垂直的横列房屋,用做晚辈居住或杂用,称为护厝,两边各二排称为“双边护”,也有一排的称“单边护”。主体建筑边门有廊道通护厝中间小厅,其余房间亦为住房,一般辈分高、年长者居正房,辈分低或年少者居护厝。护厝房间前仍有走廊,有的还辟有小天井。使整个建筑连成一体,这样更加方便“衣、食、住、行”的功能需要。屋脊为曲线燕尾脊,脊上多用剪瓷粘贴各种人物与动物雕塑等,色彩颇为鲜艳与夸张。屋顶铺盖红瓦,屋顶硬山式与歇山式居多,护厝多为马鞍式脊,下厅、厢房、护厝的屋顶相比主体建筑略低。
这些古建筑以木料和砖、石混合为主体结构。木制斗拱梁架,抬梁式、穿斗式或穿斗抬梁混合式,以杉木居多。砖瓦选取本地红土绕制的产品,石材为各种花岗岩。柱、梁、枋、檀、椽等木质构件皆用榫卯结构,以承载屋顶。厅堂与房间之间的隔墙,用木板或用砖块砌筑,有的则用芦苇或竹片编织而成,外面再涂上灰泥即成墙体。
建筑室内地面一般铺设正方形红色地板砖。厅前走廊边沿铺设大规格的条石。天井亦铺设条石,并修建有排水的地下涵沟,涵沟做成弯曲状而不做成直流状排水,因为闽南风俗认为直流排水会泄财,弯曲排水能聚财。但弯曲涵沟的容易造成淤泥堆积与堵塞,因此有的在涵沟内放养乌龟,乌龟,能起到有效的清淤作用,这样能使涵沟保持通畅。
亭洋村的古建筑在装饰上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与清初时较为简朴,清中期以后到民国时期较为繁缛。不同年代的布局与用材也有所不同,清中期至民国时期,对木、砖、石构件越来越讲究精雕细琢,样式富有变化。作为宅门的檐廊,明代少有雕饰,到了清代至民国,檐桁、月梁均有雕刻。厅堂斗拱、雀替、驼峰等木质构件都雕刻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形象,横枋上楣额则装饰各种拼木图案。挑檐支承木上则有圆雕花蓝或倒垂莲花等造型。前落凹寿大门上门额嵌有主人姓氏郡望的泥塑或石雕匾额,镜面花砖,以花鸟、动物或人物故事组雕装饰。厅堂上有木制格扇门,格扇分格芯和裙板两部分,均有做各种图案木装饰。墙裙采用细磨条石装砌,有浮雕、透雕等,图案有花鸟、人物及名人诗文题赠等。在凹寿上部用砖雕或在花岗岩石雕刻各种戏曲人物、花卉、动物、诗文加以装饰,大门的左右放置门墩和抱鼓石,样式以鼓形、圆形、方形居多,并加以雕刻装饰。一般房子的东边留水沟,西边留狗洞,称之谓“东龙西虎”。
中国自古就有祭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的风俗,即对自然物崇拜,这种习俗在闽南尤为盛行。闽南居民在建房时,当地俗称起“起大厝”要请“风水先生”选地择向,这种习俗一直沿续至今。建筑朝向一般民宅忌正南正北,正东正西,都采用稍偏南、北、西、东方位。在翔安区的建筑当中,无论是山区或沿海,古代民居一般是以坐东北朝西南方向的建筑颇多,即“艮坤丑未”方位,这与闽南一带夏秋常刮东南季风有关系。当地人建房(“起大厝”),一般都依山傍水顺应灵脉而建,这种选地择方向建房的方式,既具有科学性,亦有地点方位性。还要根据岁次“年利”来确定方位及开工兴建的时间。施工开始 “动土”之前要祭“土地公”,即用铁锹自东向西沿宅基四周挖一圈,并在宅基的厅中位置设“土地公”灵位,上书“福德正神”。在新建房屋过程中有以下四种习俗:一、在厨房灶壁设有小神龛,贴有灶君图,以红纸书上“灶君司令”,按规定时间祭祀,二、民宅不绘“门神”,贴护厝神符,在门顶上悬挂“八卦图”,以御凶辟邪,三、在周边的三岔路口的墙壁内嵌有“石敢当”石碑,镇鬼怪消灾祸,四、宅第门窗相对,要建照壁隔断。在施工过程中,每逢农历初二、十六都要犒祭“土地公”。
亭洋村古民居建筑体现了闽南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对优秀传统建筑的一种传承。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的一些建筑遭受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破坏。
马巷镇亭洋村历史悠久,是厦门地区古民居中年代最为久远而建筑风格最为典型的村落之一。亭洋村是厦门地区著名的侨乡,亭洋村的红砖古建筑是翔安区华侨回乡建造的民居建筑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精美、古朴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村周边海域辽阔。自古就是翔安区海上商业贸易的发达地之一,这里有清代翔安建筑材料集散地塘厝港,贸易货栈等。 村中古民居建筑布局讲究,规划合理,朝向统一。左右有水源,前后有道路。建筑式样具有多样性,有单落五架、二落七架、三落九架、“大六路”等,又有受西洋建筑影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般主体建筑两侧有单边护厝或双边护厝。这些红砖建筑从风格、布局、材料、装饰、楹联匾额等多方面,都反映出闽南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亭洋村陈金恒厝,建于民国时期,穿斗式砖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坐东朝西,前、后两落大厝,中为天井及两侧榉头,面宽11米,总进深17.8米,占地面积约2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5.8平方米。建筑集石雕、砖雕、木雕、彩塑堆贴贴等多种装饰手法于一身,作为重点装饰的镜面墙,以花岗岩石雕和青斗石相互衬托,不仅表现出青、白不同颜色和质感,且纹饰运用浮雕、镂雕、阴刻、阳刻等技法,精致典雅;白底红花的砖雕花鸟图案,将建筑装点得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墙体正面两侧的拼砖图案,利用红、褐色等色差的几何形小砖拼贴出对联、诗句八仙及人物故事等,严丝合缝,精小细微,变化无穷,达到出神入化境地;檐下“水车堵”有白地彩绘图案门厅、廊道旁边白灰墙面的水墨画及彩塑人物故事图案,色彩鲜明,高低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为建筑增添高雅别致的情趣。此座古厝门面两侧厢房红砖角柱上精雕楹联,内侧为“创业凭光泽 守成赖后人”;外侧为“门庭多吉庆 家室永和平”,它代表亭洋陈氏先辈对子孙后代家训,寓意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若在我辈手中失传,将是一大憾事。
亭洋村陈剑钳、陈玉枫两兄弟厝,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坐东朝西,南、北两组建筑并列,中为巷道相隔,巷道前、后设门,门上建小阁楼,总面宽24.2米,总进深18米,占地面积约637平方米,建筑面积414平方米。建筑装饰上大量采用绿釉琉璃的花瓶式栏杆,门面铺设产自国外的花纹瓷砖,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大门上方均嵌“颖川世胄”匾额,南列大门额首女儿墙上泥塑一只展翅雄鹰。左右两组大厝正面砖雕楹联分别为“足游千里外 腰缠万贯来”“教子千方歏 传家万事忍”,花岗岩大门两侧的对联分别为“颖上冠山书香百世 川环带水德荫千秋”“守东平王为善两字 遵司马公积德一端”。爱国华侨的古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后人,其风度别具一格,显现出一派滨海南国气息。
亭洋村塘厝港,深沉厚重的民居临山依水、随势而筑、粉墙照影、清雅朴素、雄浑壮美。在亭洋至赵厝之间的海岸线上,塘厝港是清代至民国时期厦门地区比较繁荣的贸易港口之一,该港口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塘厝港码头主要经营红料、杉料运载生意,是将“红料”与“杉料”由漳州龙海港运至塘厝港,当地人将红砖、红瓦等俗称为“红料”,将杉木称为杉料。商业贸易的发展,促使山侯亭陈氏沿塘厝港港弯建起了一排百多米长的经营红料、杉料、粮食等码头货栈、贸易商行。塘厝港三面环海的港湾,涨潮时,货船能直接通过100来米长的货栈前的三米通道,在通道附近建有堆存货物的堆场,能方便货物的装卸与堆存。如今,虽历经100多年,仍有数座倚靠在一起的、保留较为完整的红砖古建筑。因此当地居民在建房材料选择上,多数采用的是红料、杉料,仅在地基上与窗台以下砌筑近1米左右高的薄板蚝堆石。其余的以红砖为墙体,杉料为楼板、屋架,红瓦为屋顶,是古代地地道道的红砖木结构建筑。
亭洋村塘厝64号,为该村村民陈珍钦的曾祖父辈在清代所建,此建筑因当时商业贸易的需要,而建在海边凸出的滩涂上,建房之前都要在滩涂上以杉木为桩,打实地基,夯土造地后,再建东西走向,前有大门,后有小门,这样方便船只直接进出,紧密相连的房子,是一座集商业贸易货栈与家族聚居的封闭式独特古建筑。现保留建筑通面阔约40米、进深约25米、硬山顶、马鞍脊。前、中、后三落不留天井,这样既能方便存放货物又能防盗。除了每间之间有彻筑实墙体外,落与落之间通透,不砌隔墙,用来做堆放建筑材料的仓储室。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右边三间,前落二层,以杉橼和杉板为楼层隔板,底层通透,仅在最左边的一角,用隔板围起一间佝身而行的小屋,为账房。在右边二层屋顶制高点,两房间之间衔接处又加盖一间四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四面墙体布设内大外小的方斗式射击孔,可观察琼头、下潭尾一带海域的动静,具有防御守卫功能。居中主间开间的二层比右边的二层显得低了1米左右,比左边的两个开间高2米左右,正面和右面两面墙体上布满枪眼,墙上砌有用筒瓦彻孔,既可被当通气孔,又可以用于瞭望孔和枪眼。左边二间前、中落一层,后落二层,前落与中落通透,中间为厅堂,两侧是边房的布局,木制楼板,一层是用来加工木制品的工场。后落二层留有面积不大的天台,是提供给居住者的休闲场所,此建筑是一处因地制宜、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贸易与居住为一体的古建筑。陈珍钦祖辈时,客栈称“全春”,有“四季如春”之美誉,到父辈时改栈名为“安记”,表明“五世安康”之幢憬。由此建筑规模以及其建造方式,可以想象清代时马巷镇亭洋村塘厝港的商业贸易是何等的兴隆与繁华。
另外在塘厝港沿港湾还建了十几座蚝壳灰窑。清代年间,马巷镇一带百姓要建房子,只要来到亭洋塘厝港,一切建筑材料都一应俱全。塘厝港的商业经营方式,为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翔安区海上交通和商业经营状况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附记:本文采用了厦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厦门市普查队成员有:靳维柏、陈文、郑东、赖建泓、王蒙、董丹其、陈海生、郑宝珍、王振扬、杨彬。文章撰写过程中得到洪水乾老师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单位:厦门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