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语文教学走向不明,尤其小学里更是流派纷呈。固然承认,许多教师在各自领域里取得了成绩,但回答“小学语文教学,让儿童成为什么”等核心问题时仍会捉襟见肘。于是乎,“让儿童成为儿童”的语文教学观破土而出,且逐步得到认同。当然,这不是笔者造个把新词语的轻浮虚夸,下面将举例论证。
从单一走向多元
不少教师错误认为,重任在身的语文教学避不开知识的传习,尤其是小学里更应给儿童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一些将初中知识放入小学教学的“越位”现象也很常见。当然,诸如此类的教学造成了无数个“单一”,如:教学方式的单一,单向传输,知识从教师走向学生;教学内容的单一,照本宣科;学习成果呈现形式的单一,一张考卷定终身。我们呼唤“多元”,多角度看待儿童的认知发展;我们呼唤“不同”,承认儿童间的个体差异。
教学语言,启发儿童不同的思考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有篇《秋天》,某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热闹的季节,她曾经赢得古今中外多少诗人的吟唱礼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诗歌《秋天》。类似的教学语言,在语文课堂中并不少见。乍一看,这段文字非常优美,甚至有那么一些诗意。但换个角度看,这样的语言只注重了教师将自己成人的经验单向地灌输给儿童,其中隐含着的“告诉”成分过多,根本启发不了儿童的任何思考。启发儿童思考的教学语言,应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仍以此篇举例: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谁来说说你知道的秋天的色彩。”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如下:是呀,秋天是红色的,一个个苹果涨红了脸;秋天是紫色的,一串串葡萄着上了紫袍……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秋天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她那迷人的色彩,还留给我们沉甸甸的收获。
启发儿童思考的教学语言,还应鼓励儿童对文本大胆质疑,如古诗《小儿垂钓》中的插图存在歧义。“路人借问遥招手”应是小儿将手前后摆动,以让问路人靠近些再问。可文中插图却有左右摇摆嫌疑,似乎小儿直接拒绝了问路的人,显然小孩子就不礼貌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插图的改画中享受着创造的欢乐,加深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教学评价,关注儿童不同的需求 课改走了十余年,很多教师已关注到评价语应尽量少出现“一一对应”。但具体到教学时,我们难免又会出现教学评价只是花样翻新,但没照顾到学生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的毛病。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师在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时是这样说的:“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杂草?从哪几个关键词读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教师继续指导到:“他读得凶不凶?你能读得更凶些吗?”一时间,学生音量增高了不少,还有些同学被其他同学的高声朗读逗乐了。
众所周知,这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况且诸如此类“标签”式的角色体验,更应该离开我们的语文课堂。角色体验,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所谓“披文入情”,亦是如此。如果这样来指导,教师不贴“标签”,不下“定论”,在学生朗读后,教师这样评价学生:“听了他的朗读,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到这群杂草怎么样?”学生悟到了“凶”,就请他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读书;学生悟到了“蛮不讲理”,就读出杂草不讲道理。当然,语文不应只放在舌头上,而要关注儿童多种的需要,可以表演读,可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等。
从被动走向主动
言语参与也好,动手实践也罢,这都是儿童在学习时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也有专家指出,这些特征正是儿童在学习时“儿童精神”“游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独特学习方式的体现。遗憾的是,现今的语文课堂,儿童被动接受的多,主动习得的少。“让儿童成为儿童”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儿童的角色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那一次次真实的“跌倒”,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主发现,让儿童无限制享受成功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中的《沙漠中的绿洲》,生字词按出现顺序是这样的:代价/盐碱/恶劣/挖去/填上/霎时/漂亮/侍弄。如果逐个教字词,其中少了学生的自主发现,估计学生难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假如我们将字词呈现如下:恶劣/代价/漂亮;盐碱/挖去/绿树成阴;白茫茫/填上/鲜花遍地。
您觉得孩子们会从中发现什么呢?除了常规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的教学之外,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孩子不难发现,左侧一竖列是改造之前的阿联酋的面貌!中间一竖列呢?改造之时。右侧则是改造之后。在此基础上,孩子很顺畅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学习怎能不打动孩子呢?
自主选择,让儿童零距离走近文本 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某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师:冬天到了,蝈蝈生活得怎样?生: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该生读得非常平淡) 师:看看,蝈蝈此时又冷又饿,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应该这么读。(范读) ……教师读得绘声绘色,把蝈蝈的饥寒交迫之苦,咎由自取之悲,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完这个环节,估计您会在心里犯嘀咕,真的应该这么指导朗读吗?走近文本的方式,难道只能是教师“牵”着孩子行走吗?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譬如:该生是因“眼读”而平淡,还是因“心读”而平淡,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表示对蝈蝈的不屑与鄙视,还是因一贯地朗读能力欠缺而只能是平淡……尊重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尊重儿童独特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学情,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才有可能真正地实践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从神性走向人性
语文教学,离开价值观的引领是否可行?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可“文以载道”的教学环境下,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成人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被动地接受成人的那一套“游戏规则”?笔者在偶然间翻了几本二年级学生的作业,《朱德的扁担》中有这样一题:“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 )的人。”所看几本,学生都写着:读完了课文,我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以身作则,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人。有教师称:低年级以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为首要任务,而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革命”“解放”“会师”等词过于生僻,以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等深奥的句子确实让我们对孩子很难说清楚。“让儿童成为儿童”的教学观念下,我们自然明白,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中要少些“神性”,多些“人性”,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贬低。是否可以这样教——
教者出示挂图后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请看挂图,你觉得朱德同志跟大家一样吗?从哪看出来的?
生1:他和其他战士们穿着一样的军装。
生2:一样,他也戴着斗笠,跟大家在爬山呢。
生3:朱德同志跟大家一样,他也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
……
师:老师想请你们仔细地再看看图,谁来告诉老师,从哪看出朱德同志与其他战士们的不一样?
生4:老师,我觉得朱德同志好像稍微黑了些。
师:你没有说错,那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
生4:是不是他比其他战士太阳晒得多。
师:你说得很对。是的,从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朱德同志要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晒太阳是难免的。可你知道吗,他在白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处理,比其他战士要多走多少山路,多晒多少太阳,晒得比其他同志黑点也不奇怪了。
(学生频频点头认可。)
生5:老师,我发现朱德同志的扁担好像比其他同志弯了一些。
师:你已经观察得很仔细了,能观察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知道朱德同志的扁担为什么比其他同志的弯吗?
生5:我知道,这是因为他挑的粮食比其他同志的多。
“让儿童成为儿童”的小学语文教学,其中有待挖掘的内涵太多。我们自然牢记: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儿童,终点也必将是儿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重视儿童的成长,而这样的成长意味着有一段过程,也就是“成为”的过程。当然,“让儿童成为儿童”的语文教学观念,也昭示我们,只有适度放手,在“让”上下功夫,“让儿童成为儿童”必将伴随着我们走向语文教学的辉煌明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从单一走向多元
不少教师错误认为,重任在身的语文教学避不开知识的传习,尤其是小学里更应给儿童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一些将初中知识放入小学教学的“越位”现象也很常见。当然,诸如此类的教学造成了无数个“单一”,如:教学方式的单一,单向传输,知识从教师走向学生;教学内容的单一,照本宣科;学习成果呈现形式的单一,一张考卷定终身。我们呼唤“多元”,多角度看待儿童的认知发展;我们呼唤“不同”,承认儿童间的个体差异。
教学语言,启发儿童不同的思考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有篇《秋天》,某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热闹的季节,她曾经赢得古今中外多少诗人的吟唱礼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诗歌《秋天》。类似的教学语言,在语文课堂中并不少见。乍一看,这段文字非常优美,甚至有那么一些诗意。但换个角度看,这样的语言只注重了教师将自己成人的经验单向地灌输给儿童,其中隐含着的“告诉”成分过多,根本启发不了儿童的任何思考。启发儿童思考的教学语言,应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仍以此篇举例: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谁来说说你知道的秋天的色彩。”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如下:是呀,秋天是红色的,一个个苹果涨红了脸;秋天是紫色的,一串串葡萄着上了紫袍……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秋天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她那迷人的色彩,还留给我们沉甸甸的收获。
启发儿童思考的教学语言,还应鼓励儿童对文本大胆质疑,如古诗《小儿垂钓》中的插图存在歧义。“路人借问遥招手”应是小儿将手前后摆动,以让问路人靠近些再问。可文中插图却有左右摇摆嫌疑,似乎小儿直接拒绝了问路的人,显然小孩子就不礼貌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插图的改画中享受着创造的欢乐,加深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教学评价,关注儿童不同的需求 课改走了十余年,很多教师已关注到评价语应尽量少出现“一一对应”。但具体到教学时,我们难免又会出现教学评价只是花样翻新,但没照顾到学生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的毛病。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师在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时是这样说的:“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杂草?从哪几个关键词读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教师继续指导到:“他读得凶不凶?你能读得更凶些吗?”一时间,学生音量增高了不少,还有些同学被其他同学的高声朗读逗乐了。
众所周知,这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况且诸如此类“标签”式的角色体验,更应该离开我们的语文课堂。角色体验,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所谓“披文入情”,亦是如此。如果这样来指导,教师不贴“标签”,不下“定论”,在学生朗读后,教师这样评价学生:“听了他的朗读,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到这群杂草怎么样?”学生悟到了“凶”,就请他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读书;学生悟到了“蛮不讲理”,就读出杂草不讲道理。当然,语文不应只放在舌头上,而要关注儿童多种的需要,可以表演读,可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等。
从被动走向主动
言语参与也好,动手实践也罢,这都是儿童在学习时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也有专家指出,这些特征正是儿童在学习时“儿童精神”“游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独特学习方式的体现。遗憾的是,现今的语文课堂,儿童被动接受的多,主动习得的少。“让儿童成为儿童”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儿童的角色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那一次次真实的“跌倒”,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主发现,让儿童无限制享受成功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中的《沙漠中的绿洲》,生字词按出现顺序是这样的:代价/盐碱/恶劣/挖去/填上/霎时/漂亮/侍弄。如果逐个教字词,其中少了学生的自主发现,估计学生难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假如我们将字词呈现如下:恶劣/代价/漂亮;盐碱/挖去/绿树成阴;白茫茫/填上/鲜花遍地。
您觉得孩子们会从中发现什么呢?除了常规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的教学之外,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孩子不难发现,左侧一竖列是改造之前的阿联酋的面貌!中间一竖列呢?改造之时。右侧则是改造之后。在此基础上,孩子很顺畅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学习怎能不打动孩子呢?
自主选择,让儿童零距离走近文本 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某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师:冬天到了,蝈蝈生活得怎样?生: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该生读得非常平淡) 师:看看,蝈蝈此时又冷又饿,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应该这么读。(范读) ……教师读得绘声绘色,把蝈蝈的饥寒交迫之苦,咎由自取之悲,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完这个环节,估计您会在心里犯嘀咕,真的应该这么指导朗读吗?走近文本的方式,难道只能是教师“牵”着孩子行走吗?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譬如:该生是因“眼读”而平淡,还是因“心读”而平淡,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表示对蝈蝈的不屑与鄙视,还是因一贯地朗读能力欠缺而只能是平淡……尊重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尊重儿童独特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学情,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才有可能真正地实践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从神性走向人性
语文教学,离开价值观的引领是否可行?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可“文以载道”的教学环境下,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成人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被动地接受成人的那一套“游戏规则”?笔者在偶然间翻了几本二年级学生的作业,《朱德的扁担》中有这样一题:“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 )的人。”所看几本,学生都写着:读完了课文,我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以身作则,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人。有教师称:低年级以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为首要任务,而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革命”“解放”“会师”等词过于生僻,以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等深奥的句子确实让我们对孩子很难说清楚。“让儿童成为儿童”的教学观念下,我们自然明白,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中要少些“神性”,多些“人性”,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贬低。是否可以这样教——
教者出示挂图后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请看挂图,你觉得朱德同志跟大家一样吗?从哪看出来的?
生1:他和其他战士们穿着一样的军装。
生2:一样,他也戴着斗笠,跟大家在爬山呢。
生3:朱德同志跟大家一样,他也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
……
师:老师想请你们仔细地再看看图,谁来告诉老师,从哪看出朱德同志与其他战士们的不一样?
生4:老师,我觉得朱德同志好像稍微黑了些。
师:你没有说错,那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
生4:是不是他比其他战士太阳晒得多。
师:你说得很对。是的,从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朱德同志要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晒太阳是难免的。可你知道吗,他在白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处理,比其他战士要多走多少山路,多晒多少太阳,晒得比其他同志黑点也不奇怪了。
(学生频频点头认可。)
生5:老师,我发现朱德同志的扁担好像比其他同志弯了一些。
师:你已经观察得很仔细了,能观察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知道朱德同志的扁担为什么比其他同志的弯吗?
生5:我知道,这是因为他挑的粮食比其他同志的多。
“让儿童成为儿童”的小学语文教学,其中有待挖掘的内涵太多。我们自然牢记: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儿童,终点也必将是儿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重视儿童的成长,而这样的成长意味着有一段过程,也就是“成为”的过程。当然,“让儿童成为儿童”的语文教学观念,也昭示我们,只有适度放手,在“让”上下功夫,“让儿童成为儿童”必将伴随着我们走向语文教学的辉煌明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