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中从高职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阐述了课程在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介绍了课程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创新,通过两年的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器件不断涌现并被迅速应用,像物联网、机器人短短几年就充斥着各行各业,电子电路设计作为电子技术人才掌握的基础技能在新技术的发展模式下也不能丢弃,但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另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我国更需要大量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而为了适应市场对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对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进行创新与拓展。
1. 专业课程体系的疏导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主要是从事与电子信息技术操作有关的技术工作,对这类人才的操作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且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同时专业技术教育必须重视企业的新发展,能够对传统的专业技术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提升,能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向着高水平、创新性的方向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尽快上岗,因而在学校的学习实践中应该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电子电路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为了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从2015年开始我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与交互内容,这样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合理地规划课程的时间段安排,以及各门科目老师协商,使教学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承接,这样拟定一条主线,服务于整个专业课程。
为了深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本专业在基础电子电路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本课程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在实训室模拟电子产品设计场景,学生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一项电子产品的设计;在教學过程中将基础电子电路技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仪器仪表的应用及单片机技术综合应用于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并为电子竞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提供人才及素材,同时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学生培训电子产品设计技能。以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主线,各科目教师相互沟通,使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
2. 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
电子技术的应用从分立到集成,构成实际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结构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的思路及方法还是遵循从功能要求到原理方案的设定,再确定元器件到原理图的设计到印制电路板,到焊接调试,最后技术文档的整理。将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工作过程及能力要求从行动领域转化到学习领域。课堂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课下学生分小组讨论,撰写相应产品项目的技术文档。
这样有机地将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把电路理论转换为其的原理图,在调试过程中,把电子测量课程中的基本仪器设备使用知识应用到电子产品调试实践中;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结合单片机技术或基础电子技术知识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拓展设计,使产品功能更完善。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创新
根据电子产品设计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产品方案的设定、原理的设计、元器件选定、器件的识别测试、电路的焊接、硬件电路调试(仪器设备的应用)、文件编写。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上设定几个典型的项目——红外电路设计、定时电路设计、函数发生器的设计等,将工作任务贯穿在每个项目中,使学生深化电子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安装工艺、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电子产品开发文档与设计报告的撰写、电子系统的调试、软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等技术。
结合我院机器人技术方向,增加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应用设计与测试,这样学生在移动机器人技术课程中能更好的掌握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课程设定的典型项目涵盖基础电路课程内容,数字电路的门电路、逻辑函数和脉冲电路,555 时基电路;模拟电路的分立元器件的应用,差分放大电路搭建与调试、测试等,使学生掌握分立元件的开关特性应用及其基本逻辑运算。
在硬件调试过程中,了解电子仪器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同时,计算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将单片机拓展到硬件电路中,编写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4. 实施效果
从2015年9月开始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两次的教学效果显示,学生焊接能力大大提高,能够识别、测试基本的元器件,学会了电路的排除故障方法及能够熟练地排除电路的故障,掌握了电子电路产品的设计方法。在2016年11月的电子产品竞赛中随机抽查的学生也获得了三等奖。2017年随机抽选的学生,带队老师反映电子产品设计能力都不错,在湖北省电子产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的好成绩。随着《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不断创新,相信效果会更加明显,2017年来我校招聘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对我校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印象都不错,拟招30人,最后扩招到53人,其他企业都反应学生不错,这都预示着课程的创新改革会带来一定的成效。
基金项目:工信行指委通信专指委立项项目:高职《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创新与工程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TXZZW20180414)
参考文献
[1] 王彦侠.电子信息类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3(6)
[2] 朱晓红.产教对接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12)
[3] 李锡华等.《电子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4
[4] 黎爱琼.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探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4.5
作者简介
黎爱琼(1978.5~),性别:女,籍贯:湖北黄梅,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器件不断涌现并被迅速应用,像物联网、机器人短短几年就充斥着各行各业,电子电路设计作为电子技术人才掌握的基础技能在新技术的发展模式下也不能丢弃,但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另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我国更需要大量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而为了适应市场对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对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进行创新与拓展。
1. 专业课程体系的疏导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主要是从事与电子信息技术操作有关的技术工作,对这类人才的操作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且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同时专业技术教育必须重视企业的新发展,能够对传统的专业技术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提升,能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向着高水平、创新性的方向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尽快上岗,因而在学校的学习实践中应该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电子电路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为了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从2015年开始我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与交互内容,这样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合理地规划课程的时间段安排,以及各门科目老师协商,使教学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承接,这样拟定一条主线,服务于整个专业课程。
为了深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本专业在基础电子电路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本课程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在实训室模拟电子产品设计场景,学生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一项电子产品的设计;在教學过程中将基础电子电路技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仪器仪表的应用及单片机技术综合应用于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并为电子竞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提供人才及素材,同时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学生培训电子产品设计技能。以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主线,各科目教师相互沟通,使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
2. 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
电子技术的应用从分立到集成,构成实际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结构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的思路及方法还是遵循从功能要求到原理方案的设定,再确定元器件到原理图的设计到印制电路板,到焊接调试,最后技术文档的整理。将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工作过程及能力要求从行动领域转化到学习领域。课堂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课下学生分小组讨论,撰写相应产品项目的技术文档。
这样有机地将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把电路理论转换为其的原理图,在调试过程中,把电子测量课程中的基本仪器设备使用知识应用到电子产品调试实践中;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结合单片机技术或基础电子技术知识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拓展设计,使产品功能更完善。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创新
根据电子产品设计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产品方案的设定、原理的设计、元器件选定、器件的识别测试、电路的焊接、硬件电路调试(仪器设备的应用)、文件编写。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上设定几个典型的项目——红外电路设计、定时电路设计、函数发生器的设计等,将工作任务贯穿在每个项目中,使学生深化电子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安装工艺、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电子产品开发文档与设计报告的撰写、电子系统的调试、软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等技术。
结合我院机器人技术方向,增加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应用设计与测试,这样学生在移动机器人技术课程中能更好的掌握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课程设定的典型项目涵盖基础电路课程内容,数字电路的门电路、逻辑函数和脉冲电路,555 时基电路;模拟电路的分立元器件的应用,差分放大电路搭建与调试、测试等,使学生掌握分立元件的开关特性应用及其基本逻辑运算。
在硬件调试过程中,了解电子仪器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同时,计算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将单片机拓展到硬件电路中,编写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4. 实施效果
从2015年9月开始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两次的教学效果显示,学生焊接能力大大提高,能够识别、测试基本的元器件,学会了电路的排除故障方法及能够熟练地排除电路的故障,掌握了电子电路产品的设计方法。在2016年11月的电子产品竞赛中随机抽查的学生也获得了三等奖。2017年随机抽选的学生,带队老师反映电子产品设计能力都不错,在湖北省电子产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的好成绩。随着《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不断创新,相信效果会更加明显,2017年来我校招聘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对我校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印象都不错,拟招30人,最后扩招到53人,其他企业都反应学生不错,这都预示着课程的创新改革会带来一定的成效。
基金项目:工信行指委通信专指委立项项目:高职《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创新与工程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TXZZW20180414)
参考文献
[1] 王彦侠.电子信息类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3(6)
[2] 朱晓红.产教对接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12)
[3] 李锡华等.《电子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4
[4] 黎爱琼.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探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4.5
作者简介
黎爱琼(1978.5~),性别:女,籍贯:湖北黄梅,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