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入门:从活用教材开始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2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为特征的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设置探究式问题,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推动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活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68-02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式教学因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方面的有效性而成为备受广大教师推崇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解决好入门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充分领会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修订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活用教材作为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突破口,较好地解决了入门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下称本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活用教材的“引言”,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材每单元、每课都精心编写了可读性很强的引言,用来介绍本单元、本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线索。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使用引言,变以前由教师包办解读、整理线索为学生尝试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如本课学习中,先让学生阅读引言,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在课堂上,学生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兴致盎然,对于知识结构,或独立建构,或合作建构,课堂气氛热烈。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学生的思维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提取关键词,整理出了本课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1.时间、开始国家:18世纪、英国。2.开展原因:世界市场的开拓,经济发展加快。3.内容: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4.规模:空间扩散,波澜壮阔。5.意义:社会转型,改变世界。在学生积极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及时点评,充分肯定他们的成果和创意,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既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性学习的欲望。
  二、活用教材的地图、插图、表格及图注,让学生读图识史,开启智慧的闸门
  教材中每课都配置了大量的地图、插图、表格及图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活用这些信息,能起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本课教材提供了9幅插图,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捕捉有效信息,看图说话,体会“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感受论从史出。如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工业繁荣的曼彻斯特”,学生基本能结合教材所学,得出结论:使用蒸汽动力后,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工业城市兴起。有的学生通过细节观察,还发现:①当时的运输工具仍是马车,并由此得出: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势在必行。②高高的烟囱柱冒着浓浓的乌烟,由此得出:工业化初始,环境开始恶化。学生有如此精妙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稍加引导、点拨和激励,学生的智慧火焰必将被点燃,自主学习和探究必将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活用教材的阅读文字,让学生阅读应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楷体字为阅读文字,是正文的补充、说明、扩展或分析,这些内容尽管不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合理选择,用活它,能起到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有些阅读文字还是学生进行自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的有益材料。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再适当点拨,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课在组织学生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时,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第二段的阅读文字,比较全面地分析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为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这段材料提到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工业革命开展的意义进行深入认识:正是因为当时的英国重视科技发展,保持科技创新和科技领先,使得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有了技术制度的保障。通过这样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充分运用广泛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不断积累探究性学习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材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活用教材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分析归纳,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包括专栏的文献资料、课后“阅读与思考”和“解析与探究”专栏,这些材料是论从史出的立论依据,合理运用它,用活它,让学生认真阅读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如本课中的“阅读与思考”提供了关于拥有汽车人群变化的材料,要求学生思考汽车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后,引导他们从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抓住从富豪汽车到平民汽车的变化,推理出正是因为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才降低了汽车成本;抓住“穷人”与那么多“老爷、太太”一起乘车的现象,推理出严格的社会等级弱化了,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和感悟本课课题“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通过有关材料的阅读与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论从史出的方法。
  五、走出教材,引導学生学会借鉴历史,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要记住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应该是主动去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探究性教学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出教材,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如学完本课后,教师设计了学生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为“工业革命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并向学生介绍了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形式以及如何小结撰写历史小论文等过程性环节,鼓励他们多方位思考,重参与,重过程,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重学以致用。尽管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参差不齐,所写的小结和小论文也略显幼稚、空洞,但他们能认真对待,积极参与进来,就已经足够了。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把探究式教学置于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下,能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优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了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欲望,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成功地跨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型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形象的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同时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既贴合初中生以感性思维为
[摘 要]教学“留白”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艺术”,能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进行发挥。课堂“留白”需要一定的技巧,可从心理状态、课堂结构、思维发展、情感陶冶、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着手,以构建灵动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留白”;灵动型课堂;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58-02  课堂“留白”是课堂教学中的“逗号
[摘要]有效课堂的实质是“少教多学”,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少教多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课前预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考查验收、拓展提升五个阶段来落实。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少教多学;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3401  改變教学模式,打造有效的课堂,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有效课堂的实质是“少教多学”,就是教
[摘 要]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需要从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投入,增强学生学习上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需要学生生成学习动机,从而不断提高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实验结果;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时间,进行课外实验活动。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更注重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后的自主探究,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
[摘 要]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师培育学生情感与人格的重心和关键。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可以:撷诗引歌入课,唤醒家国情怀;对话、牵手历史名人,渗透家国情怀;弘扬乡土教育,提升家国情怀;找寻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升华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渗透  [中图分類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