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散,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芪苈强心胶囊 疗效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内科常见的疑难危重病,终末期住院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临床获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根据病史、体征、心脏彩色超声、胸部X线、ECG等确诊。其中男150例、女90例,年龄56~82岁,病程1~10年,平均3.5±5年,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①均具有胸闷、憋气、气促或活动后有呼吸困难、尿少、下肢水肿、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和体征。②心功能NYHA分级Ⅲ~N級,射血分数(LVEF)<40%。其中缺血性心脏病190例,扩张型心肌病26例,瓣膜性心脏病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应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均8周。
疗效判定标准[1]: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LVEF上升>20%,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150m;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LVEF上升10%~19%,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75~149m;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LVEF上升<10%,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75m。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后LVDd值、LVEF值、6分钟步行试验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LVDd值、LVEF值、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X2=4.36(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LVDd值、LVEF值、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的程度,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X2=4.33(P<0.05)。见表2。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心功能不全(CHF),临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终末阶段。目前CHF常规治疗方案为祛除心力衰竭的诱因,使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醛固酮受体拮剂、β受体阻滞剂等,心力衰竭患目前洋地黄药物仍是改善心力衰竭最有效药物,地高辛不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但长期服用者有5%~15%引起洋地黄中毒,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受到限制。
芪苈强心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芪、附子、丹参、葶苈子、人参、红花、泽泻、五加皮、玉竹、陈皮、桂枝等中药组成复方,以益气温阳为主,兼具活血通络,同时又具防利水伤正、壅补滞气的功效。丹参活血祛瘀,葶苈子泻肺行水,人参补气通络,红花活血化瘀,五加皮强心、利尿,玉竹养心阴利水而不伤正,泽泻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桂枝、陈皮补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强心作用,尤其是在心功能不全时作用更为显著[2],人参提取物可增强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3];黄芪除了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肌细胞,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外,还能改善心衰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异常激活[4]。葶苈子水提物具有显著强心和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且还有利尿作用。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肌,能使血管扩张,具有调整血流循环作用。芪苈强心胶囊众药协同,具有强心、利尿、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等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心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确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02-735.
2 马宗超,唐智宏,张海.谈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90.
3 吴晓玲,杨裕忠,黄东亮.葶苈子水提物对狗左心室功能的作用[J].中药材,1998,21(5):243-245.
4 霍根红.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1(1):86-88.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芪苈强心胶囊 疗效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内科常见的疑难危重病,终末期住院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临床获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根据病史、体征、心脏彩色超声、胸部X线、ECG等确诊。其中男150例、女90例,年龄56~82岁,病程1~10年,平均3.5±5年,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①均具有胸闷、憋气、气促或活动后有呼吸困难、尿少、下肢水肿、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和体征。②心功能NYHA分级Ⅲ~N級,射血分数(LVEF)<40%。其中缺血性心脏病190例,扩张型心肌病26例,瓣膜性心脏病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应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均8周。
疗效判定标准[1]: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LVEF上升>20%,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150m;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LVEF上升10%~19%,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75~149m;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LVEF上升<10%,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75m。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后LVDd值、LVEF值、6分钟步行试验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LVDd值、LVEF值、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X2=4.36(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LVDd值、LVEF值、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的程度,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X2=4.33(P<0.05)。见表2。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心功能不全(CHF),临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终末阶段。目前CHF常规治疗方案为祛除心力衰竭的诱因,使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醛固酮受体拮剂、β受体阻滞剂等,心力衰竭患目前洋地黄药物仍是改善心力衰竭最有效药物,地高辛不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但长期服用者有5%~15%引起洋地黄中毒,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受到限制。
芪苈强心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芪、附子、丹参、葶苈子、人参、红花、泽泻、五加皮、玉竹、陈皮、桂枝等中药组成复方,以益气温阳为主,兼具活血通络,同时又具防利水伤正、壅补滞气的功效。丹参活血祛瘀,葶苈子泻肺行水,人参补气通络,红花活血化瘀,五加皮强心、利尿,玉竹养心阴利水而不伤正,泽泻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桂枝、陈皮补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强心作用,尤其是在心功能不全时作用更为显著[2],人参提取物可增强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3];黄芪除了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肌细胞,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外,还能改善心衰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异常激活[4]。葶苈子水提物具有显著强心和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且还有利尿作用。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肌,能使血管扩张,具有调整血流循环作用。芪苈强心胶囊众药协同,具有强心、利尿、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等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心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确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02-735.
2 马宗超,唐智宏,张海.谈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90.
3 吴晓玲,杨裕忠,黄东亮.葶苈子水提物对狗左心室功能的作用[J].中药材,1998,21(5):243-245.
4 霍根红.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