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公共艺术营造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沙里宁(Eliel Suarinen)说过:“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悉尼在1994年出台的《公共艺术政策》中明确提出,如果要使人们感知到悉尼是一个伟大的城市,那么整个城市必须随处可见艺术品与文化的存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见,今天要建设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必须要有繁荣的艺术和文化的参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建设,与建筑、空间景观、社区环境共同参与,营造城市的总体文化印象。这其中,视觉化艺术设施是城市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概述
(一)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称为是城市发展的粗扩期,城市发展的粗犷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很直接,即扩大城市化规模——修路,建楼,从传统农业主导型经济转向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我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从农业经济直接、同时跨入工业经济和服务型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由于工业与贸易、市场经济的结构化需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参与到这场世纪的社会转型变革中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需要大量的体力与知识劳动力的参与和投入,由此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水泥高楼瞬间拔地而起……这一时期的设计需要解决城市的功能问题,这是物化的设计阶段,故称其为“粗犷型”的发展阶段,首要解决的是城市人口最基本的吃、住、行问题。
(二)城市精细化建设阶段
城市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就是广建高楼。诚然,建楼可以很直接地解決人居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高楼大厦仍是城市的主角,但只是其一而不是重要的主角。现代城市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的人工容器。作为人类发展至今最庞大的物化成果——城市俨然成为一个自身不断进化的有机生命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内在整体。因为人的复杂多样化需求,城市必然就是一个功能交织、精密运转的机械生物体。
在城市化的大建设时期,人类的科技进步支撑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完善城市的各种复杂功能的过程中,比如城市的路网交通,这是城市的主动脉,解决的是“行”的问题。20世纪的国际主义风格强调城市的功能化分区,把城市分为行政区、商业区、金融区、工业区、生活住宅区等等。这是解决关于城市“可用”的问题。在科学主义理性的指导下,城市的标准化、技术化功能设计导致人的行为越来越处于被动性,同时也抹杀了城市之间的个性与特色,在城市的过分功能化与人的多样化需求、人性化需求之间产生了必然的矛盾。
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建设时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至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后城市化”建设时期的到来,这是从城市化发展的粗犷型建设提升到城市精细化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城市文化”的建设、精致化城市建设。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城市僵化的功能分区,尺度巨大的城市设施和功能绝对单一化等,弱化了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21世纪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人在城市功能中的主动性,展开围绕人工尺度而设计的城市化布局(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概念。新城市主义运动认为城市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具体化的环节,强调“人性化尺度”、“美感”、“安全”、“舒适”、“有情趣”是设计的关键原则)。
现代城市的意义是多样的、包容的、和谐的,更是宜居和温馨的。城市的市民是由众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包括带着不同追求而来生活、工作的群体集合,建设城市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视觉的秩序性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模块化重复和简单统一的秩序与市民对城市多样性的需求矛盾凸显。城市的秩序应当体现在城市的独特的街道景观,街区空间细节的实用与艺术性结合,建设社区的文化特征,强调街区节点的视觉美化与功能的有机关系。构筑城市的视觉意象,应当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和空间细节的处理上。正如张钦楠教授在《阅读城市》一书里提出的城市的“细胞”概念。尤其是一些连名字也没有的“小”空间,在那里却看到了城市的“细胞”和起源。而这正是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正是这些空间“赋予”了城市独特的生活气息、艺术意境和文化意义。北京的城市“细胞”就是传统的四合院;上海的城市“细胞”就是石库门,弄堂;水乡绍兴的空间“细胞”就是纵横的水系以及河岸上的自然民居和街市。城市就是由这些人居空间的细胞所组成。
在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多强调从城市空间的细节入手,打造精细化城市,比如城市的小型绿地、社区生活的街道、社区的休闲广场、公共交通站点、加油站,以及生活垃圾站等功能节点的设施,或城市的公共开敞部分。其所强调的是区域的场所精神和文化特征,给予充分的艺术化细节再造。须知,一个没有个性的城市难以给人留下印象。城市需要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驻足、审视和记忆,为此必须精心打造城市的风格特色和视觉印象,彰显城市的艺术文化品味。城市精细化建设的意义即在于此。
二、找回城市的细节——城市灰色空间
我们通常用城市的亮点来形容一个城市的重点空间节点,比如机场、中心广场是城市的客厅;迎宾大道、海滨大道是城市的观光走廊;纪念性景点、城市的地标建筑、明星大厦是城市的名片;风景名胜、古迹遗址是城市的后花园……这些都是城市网站包括旅游网站的标配内容。反之,城市的非亮点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重点课题。
今天,当我们站在后城市建设的时间节点上,是否同时也看到了在这些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城市除了可以迎接观光的客人,更多的时候城市是市民的居住生活、工作休息的空间,是每个城市人付诸光阴的土壤。我们不能整天像观光客一样,充满好奇地登上观光塔,满怀激情地在迎宾大道上奔跑。生活是对平凡的重复,生活是在拥挤的公共交通里,生活是走进潮湿的菜市场,生活是茶余饭后在小区悠闲散步……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被时代的脚步遗忘的模糊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在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颓败成为城市失落的空间。此后,经由艺术家精心设计,改造成为艺术工作室,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为一体的各种积极空间的聚合体,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语境的“SOHO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北京798艺术区不仅已经演化成为一个文化概念,甚至被定义成为了“798现象”,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很强烈的特定的影响。
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针对北京798艺术区这样的城市失落空间进行梳理、设计、改造,通过对城市灰色空间的艺术激活,以文化的身份将其重新定位,展开艺术与环境的生动对话,表明视觉艺术的介入对城市灰色空间的改造,可以整体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城市的文化品质。城市的生活需要充满乐趣的空间,人们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意义,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有艺术温情的关照。
三、视觉艺术改造城市灰色空间
城市不仅是人们日常居住的地方,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城市与每个人同呼吸共命运。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多面的。除了光鲜亮丽的一面,城市还有犄角旮旯的一面,后者统称为城市的“灰色空间”,在建筑学界被称为“模糊空间”。它包括在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被城市新功能所抛弃或替代的历史遗迹空间,如停产多年的荒芜的厂区厂房,废弃的车站、码头,过时的、没有生气的公园,市场的构筑物等等。公共设施完善、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等等,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引以为豪的品牌,无形中会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也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迷人,赏心悦目,充满乐趣。
但是,城市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仍是挥之不去的一抹阴影。如何通过视觉艺术化的手段,改造城市的灰色空间?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城市公共艺术家所面临的共同命题,同时也是难题。在这方面,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项目给出了堪称完美的答案。被命名为“高线公园”的地方以前是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1980年,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这条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停运,原址随即变为废墟。这条被废弃了近30年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家和城市规划者发现后,设计了以“发现高架铁路之美”为主题的改建项目,并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最终将废墟变身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休闲公园。“高线公园”的设计既保留了原始野趣又融入了现代城市肌理,营造出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大众公共社交场所,成为纽约地标性景观,被誉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纽约版。由于改造项目尊重了原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营造了个性化的城市景观,博得专业人士和公众的高度赞誉,被评为“2009年北美十大最积极的城市环境”。
灰色空间改造是中央美院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这方面,结合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工作室积累了一些经验。
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全长将达到1.6万公里,长度超过地球周长三分之一。而当人们欢呼雀跃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这一抹亮丽的彩虹却在城市的空间里划过一道深影:无数的高铁桥墩就像给城市安上了灰色冰冷的栅栏,从城市的整体形态上给城市留下了一道印痕。为此,工作室从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专业角度展开进行研究分析,即如何使这道城市的灰色条带不让人感到压抑和困惑,如何将挥之不去的消极空间转换成为城市积极的视觉景观。2013年,受北京园博会邀请,设计室设计美化了横穿园区的高铁桥墩,率先实践了运用公共艺术视觉化改造城市灰色空间的理念。
“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洗如碧的晴空,展翅飞翔的洁白鸟群,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在艺术家们的笔下,灰突突的高铁桥墩变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卷,与园博园里的鸟语花香相映成趣……”这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桥墩公共艺术作品新闻稿中的一段文字。“远方的遐想”是这两组桥体美化作品的创作主题。设计提取了春夏两个季节的色彩,以北京园博会中心主题——“植物”图形为主要创作元素,通过洁白的鸟群、漂亮的昆虫、美丽的花朵,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画面色调与园博园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了城市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面介入空间”——工作室将三维立体雕塑通过扁平化设计,与彩绘画面巧妙交融,有机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空间艺术作品。这是在铁路桥体艺术化设计项目中的一个全新的视觉尝试。工作室在设计上以“全信息艺术设计”理论(Full Conveyance Art Design)为指导,提出“适度美化”的概念,作品“自然生态、植物与动物狂欢”的创意与表达,充分再现、融入了园博会倡导的生态理念主题。
现代化的都市,空间里的建筑、道路设施的高度人工化,外观呈中性同质化形同迷宫,会带给人们一种单调乏味、压抑烦躁的感觉。如何营造舒适、美好、宜居的公共环境,是城市公共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城市的摩天大楼,不是海滨大道上的一抹晚霞,而是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画面:街边小店铺、立交桥墩、行道护栏、路燈电杆、变电箱、公厕报亭、自行车停放点,还有各种复杂的店面大字招牌,贴满各种信息的招贴栏等等,就是这样的灰色的“细胞组织”集合成了城市的整体形态,是构成城市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灰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公共艺术“编织”城市灰色空间
面对城市灰色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工作室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发,大胆探索从视觉角度着手改造灰色空间的可能性。事实表明,这是一条可行而且有效的公共艺术化的表达途径。
在城市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是城市基本格局的固化,建筑形态与功能分区的落地与定型。而精细化的建设与改造本质上不可能对现状进行推倒与重建的可能。在此客观条件下,对空间占有量较大的艺术再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社区的空间环境,政府部门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硬质化的结构性改造。正是基于这一客观条件,为公共艺术的平面视觉化介入提供了可能,这也是工作室提出“全信息艺术设计”方法理论的指导思想(关于“全信息艺术设计”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本栏目将在其后的文章中介绍)。
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和地域风貌,从艺术的角度提炼、升华、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当前,城市文化形象的竞争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其重点是塑造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的交流性、竞争性,激发城市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的高品质整体发展,让城市赢得尊重,让市民获得自信。
构筑城市的整体文化意象,将公共艺术投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公共艺术塑造,重新“编织”城市的灰色空间,使其回归城市的骨架,让失落的街区重新回到城市的构筑中,重新焕发光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共艺术将推动城市艺术与公众一同成长,提升全民的审美水平和文明素养。(上)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5.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张钦楠.阅读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 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5] 马钦忠.公共艺术的制度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N].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公共艺术与景观,2010-11-01(4).
[6] 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本文图片除图注外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林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见,今天要建设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必须要有繁荣的艺术和文化的参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建设,与建筑、空间景观、社区环境共同参与,营造城市的总体文化印象。这其中,视觉化艺术设施是城市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概述
(一)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称为是城市发展的粗扩期,城市发展的粗犷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很直接,即扩大城市化规模——修路,建楼,从传统农业主导型经济转向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我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从农业经济直接、同时跨入工业经济和服务型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由于工业与贸易、市场经济的结构化需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参与到这场世纪的社会转型变革中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需要大量的体力与知识劳动力的参与和投入,由此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水泥高楼瞬间拔地而起……这一时期的设计需要解决城市的功能问题,这是物化的设计阶段,故称其为“粗犷型”的发展阶段,首要解决的是城市人口最基本的吃、住、行问题。
(二)城市精细化建设阶段
城市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就是广建高楼。诚然,建楼可以很直接地解決人居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高楼大厦仍是城市的主角,但只是其一而不是重要的主角。现代城市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的人工容器。作为人类发展至今最庞大的物化成果——城市俨然成为一个自身不断进化的有机生命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内在整体。因为人的复杂多样化需求,城市必然就是一个功能交织、精密运转的机械生物体。
在城市化的大建设时期,人类的科技进步支撑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完善城市的各种复杂功能的过程中,比如城市的路网交通,这是城市的主动脉,解决的是“行”的问题。20世纪的国际主义风格强调城市的功能化分区,把城市分为行政区、商业区、金融区、工业区、生活住宅区等等。这是解决关于城市“可用”的问题。在科学主义理性的指导下,城市的标准化、技术化功能设计导致人的行为越来越处于被动性,同时也抹杀了城市之间的个性与特色,在城市的过分功能化与人的多样化需求、人性化需求之间产生了必然的矛盾。
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建设时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至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后城市化”建设时期的到来,这是从城市化发展的粗犷型建设提升到城市精细化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城市文化”的建设、精致化城市建设。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城市僵化的功能分区,尺度巨大的城市设施和功能绝对单一化等,弱化了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21世纪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人在城市功能中的主动性,展开围绕人工尺度而设计的城市化布局(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概念。新城市主义运动认为城市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具体化的环节,强调“人性化尺度”、“美感”、“安全”、“舒适”、“有情趣”是设计的关键原则)。
现代城市的意义是多样的、包容的、和谐的,更是宜居和温馨的。城市的市民是由众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包括带着不同追求而来生活、工作的群体集合,建设城市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视觉的秩序性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模块化重复和简单统一的秩序与市民对城市多样性的需求矛盾凸显。城市的秩序应当体现在城市的独特的街道景观,街区空间细节的实用与艺术性结合,建设社区的文化特征,强调街区节点的视觉美化与功能的有机关系。构筑城市的视觉意象,应当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和空间细节的处理上。正如张钦楠教授在《阅读城市》一书里提出的城市的“细胞”概念。尤其是一些连名字也没有的“小”空间,在那里却看到了城市的“细胞”和起源。而这正是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正是这些空间“赋予”了城市独特的生活气息、艺术意境和文化意义。北京的城市“细胞”就是传统的四合院;上海的城市“细胞”就是石库门,弄堂;水乡绍兴的空间“细胞”就是纵横的水系以及河岸上的自然民居和街市。城市就是由这些人居空间的细胞所组成。
在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多强调从城市空间的细节入手,打造精细化城市,比如城市的小型绿地、社区生活的街道、社区的休闲广场、公共交通站点、加油站,以及生活垃圾站等功能节点的设施,或城市的公共开敞部分。其所强调的是区域的场所精神和文化特征,给予充分的艺术化细节再造。须知,一个没有个性的城市难以给人留下印象。城市需要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驻足、审视和记忆,为此必须精心打造城市的风格特色和视觉印象,彰显城市的艺术文化品味。城市精细化建设的意义即在于此。
二、找回城市的细节——城市灰色空间
我们通常用城市的亮点来形容一个城市的重点空间节点,比如机场、中心广场是城市的客厅;迎宾大道、海滨大道是城市的观光走廊;纪念性景点、城市的地标建筑、明星大厦是城市的名片;风景名胜、古迹遗址是城市的后花园……这些都是城市网站包括旅游网站的标配内容。反之,城市的非亮点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重点课题。
今天,当我们站在后城市建设的时间节点上,是否同时也看到了在这些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城市除了可以迎接观光的客人,更多的时候城市是市民的居住生活、工作休息的空间,是每个城市人付诸光阴的土壤。我们不能整天像观光客一样,充满好奇地登上观光塔,满怀激情地在迎宾大道上奔跑。生活是对平凡的重复,生活是在拥挤的公共交通里,生活是走进潮湿的菜市场,生活是茶余饭后在小区悠闲散步……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被时代的脚步遗忘的模糊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在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颓败成为城市失落的空间。此后,经由艺术家精心设计,改造成为艺术工作室,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为一体的各种积极空间的聚合体,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语境的“SOHO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北京798艺术区不仅已经演化成为一个文化概念,甚至被定义成为了“798现象”,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很强烈的特定的影响。
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针对北京798艺术区这样的城市失落空间进行梳理、设计、改造,通过对城市灰色空间的艺术激活,以文化的身份将其重新定位,展开艺术与环境的生动对话,表明视觉艺术的介入对城市灰色空间的改造,可以整体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城市的文化品质。城市的生活需要充满乐趣的空间,人们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意义,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有艺术温情的关照。
三、视觉艺术改造城市灰色空间
城市不仅是人们日常居住的地方,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城市与每个人同呼吸共命运。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多面的。除了光鲜亮丽的一面,城市还有犄角旮旯的一面,后者统称为城市的“灰色空间”,在建筑学界被称为“模糊空间”。它包括在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被城市新功能所抛弃或替代的历史遗迹空间,如停产多年的荒芜的厂区厂房,废弃的车站、码头,过时的、没有生气的公园,市场的构筑物等等。公共设施完善、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等等,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引以为豪的品牌,无形中会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也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迷人,赏心悦目,充满乐趣。
但是,城市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仍是挥之不去的一抹阴影。如何通过视觉艺术化的手段,改造城市的灰色空间?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城市公共艺术家所面临的共同命题,同时也是难题。在这方面,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项目给出了堪称完美的答案。被命名为“高线公园”的地方以前是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1980年,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这条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停运,原址随即变为废墟。这条被废弃了近30年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家和城市规划者发现后,设计了以“发现高架铁路之美”为主题的改建项目,并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最终将废墟变身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休闲公园。“高线公园”的设计既保留了原始野趣又融入了现代城市肌理,营造出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大众公共社交场所,成为纽约地标性景观,被誉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纽约版。由于改造项目尊重了原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营造了个性化的城市景观,博得专业人士和公众的高度赞誉,被评为“2009年北美十大最积极的城市环境”。
灰色空间改造是中央美院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这方面,结合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工作室积累了一些经验。
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全长将达到1.6万公里,长度超过地球周长三分之一。而当人们欢呼雀跃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这一抹亮丽的彩虹却在城市的空间里划过一道深影:无数的高铁桥墩就像给城市安上了灰色冰冷的栅栏,从城市的整体形态上给城市留下了一道印痕。为此,工作室从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专业角度展开进行研究分析,即如何使这道城市的灰色条带不让人感到压抑和困惑,如何将挥之不去的消极空间转换成为城市积极的视觉景观。2013年,受北京园博会邀请,设计室设计美化了横穿园区的高铁桥墩,率先实践了运用公共艺术视觉化改造城市灰色空间的理念。
“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洗如碧的晴空,展翅飞翔的洁白鸟群,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在艺术家们的笔下,灰突突的高铁桥墩变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卷,与园博园里的鸟语花香相映成趣……”这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桥墩公共艺术作品新闻稿中的一段文字。“远方的遐想”是这两组桥体美化作品的创作主题。设计提取了春夏两个季节的色彩,以北京园博会中心主题——“植物”图形为主要创作元素,通过洁白的鸟群、漂亮的昆虫、美丽的花朵,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画面色调与园博园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了城市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面介入空间”——工作室将三维立体雕塑通过扁平化设计,与彩绘画面巧妙交融,有机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空间艺术作品。这是在铁路桥体艺术化设计项目中的一个全新的视觉尝试。工作室在设计上以“全信息艺术设计”理论(Full Conveyance Art Design)为指导,提出“适度美化”的概念,作品“自然生态、植物与动物狂欢”的创意与表达,充分再现、融入了园博会倡导的生态理念主题。
现代化的都市,空间里的建筑、道路设施的高度人工化,外观呈中性同质化形同迷宫,会带给人们一种单调乏味、压抑烦躁的感觉。如何营造舒适、美好、宜居的公共环境,是城市公共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城市的摩天大楼,不是海滨大道上的一抹晚霞,而是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画面:街边小店铺、立交桥墩、行道护栏、路燈电杆、变电箱、公厕报亭、自行车停放点,还有各种复杂的店面大字招牌,贴满各种信息的招贴栏等等,就是这样的灰色的“细胞组织”集合成了城市的整体形态,是构成城市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灰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公共艺术“编织”城市灰色空间
面对城市灰色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工作室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发,大胆探索从视觉角度着手改造灰色空间的可能性。事实表明,这是一条可行而且有效的公共艺术化的表达途径。
在城市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是城市基本格局的固化,建筑形态与功能分区的落地与定型。而精细化的建设与改造本质上不可能对现状进行推倒与重建的可能。在此客观条件下,对空间占有量较大的艺术再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社区的空间环境,政府部门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硬质化的结构性改造。正是基于这一客观条件,为公共艺术的平面视觉化介入提供了可能,这也是工作室提出“全信息艺术设计”方法理论的指导思想(关于“全信息艺术设计”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本栏目将在其后的文章中介绍)。
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和地域风貌,从艺术的角度提炼、升华、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当前,城市文化形象的竞争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其重点是塑造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的交流性、竞争性,激发城市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的高品质整体发展,让城市赢得尊重,让市民获得自信。
构筑城市的整体文化意象,将公共艺术投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公共艺术塑造,重新“编织”城市的灰色空间,使其回归城市的骨架,让失落的街区重新回到城市的构筑中,重新焕发光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共艺术将推动城市艺术与公众一同成长,提升全民的审美水平和文明素养。(上)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5.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张钦楠.阅读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 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5] 马钦忠.公共艺术的制度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N].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公共艺术与景观,2010-11-01(4).
[6] 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本文图片除图注外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