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书是件很私人的事,如同吃东西、听音乐、旅行,自己的需要只有自己知道,每个时候的需要还都不一样,回答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总是很困难,因为每个时期不一样,加个“最”字都太严重了;推荐别人看什么书也是个难事,每个人症状不一样,用药也不会相同。
出门除了钱,如果把要带的东西减到最少,那其实可以带本书。在我眼里,走路和读书是可以相伴的事,都很抽象,加分又不打扰,也都对身体好。有时带的书和路途上的遭遇有点吻合的话,就更妙。当然,岁数越大,走路更抽象,读书的范围也更宽泛了。更宽泛地说,在人生的行程里,书肯定也是好伙伴。
人成长中,可以从个人经验中和二手经验(读书、通过别人的故事、看电影等等)中获得对人生的认知。年轻时身体性的缘故总过多依赖经验的部分,读书和其它二手经验也是更多地加强身体性的体验的感受。成长之后慢慢具有更多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更愿意追逐一些终极性的话题。我的个人体会很清晰,差不多一个五年的间隔里,如同一种质变一样,思维的方式和习惯就会有所改变,我想那意味着人和世界的关系,你观察世界的角度在发生着变化,人由此获得不同的对世界对人生理解的维度和深度。这个虽是后知后觉的领悟,但不断发生让我总需要重新调整对世界的视角,这些还都通过作品得到了确切的物化的印证,让我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看到。
前不久在理一篇人生流水账的时候,深刻醒悟,雕塑这件看似繁重复杂的工作占据了我过多的时间,给我了很多借口从具体现实逃离之余,其实也很隐性地掩盖了我成长中的不足。例如读书太少这件事。读书只是需要的显现,用多少时间去读书和读什么书肯定显示出你一段时间的所思所需。前面青春成长中身体性的体验占据了太多的时间,所以真正读书的时间和读书的数量实在很惭愧,后面开始艺术创作,需要的营养更多更复杂,书也是杂七杂八的,兴趣而至的居多。我说工作让我回避了成长的训练,也是说,在被占用的大量工作时间里,我没有更多地关心艺术之外的事情,包括自我在艺术之外的部分,没有在艺术之外获得独立成长,艺术可以让我藏起来,假相中变得巨大,力量凿凿。包括读书这种具体的事也体现了我的各种阻滞,这只是在很后面的时间里才领悟到的。这时来和人议论读书之事都显得太得瑟太矫情。
对我目前而言,顶多再记录一篇流水账,说说个人经验。种种读书的局限、贫乏、自我批评之余,也希望是个镜鉴。人没法有规划地读书,但确实是有需要地读书,不管怎样,曾经读过的那些书一向是对我更贫乏的人生起了作用的。
小时候家里总有很多书,读不完的书,最早深入我心的是《安徒生童话》,是叶君健先生的翻译,有欧洲老版插图的那套,绿色皮的,现在在“孔夫子”网上还能买到全套的十六本。优美的文字和优美的插图都是早期的审美教育。开始的读书父母不大管,大概不适合我们读的大人都已经收起来了。我没有读经典的癖好,从来都是由着自己性子,直到初中的时候,一次父亲用一种商量的口气和我说,建议你读读这么几个作家的书,茨威格、梅里美和托尔斯泰,可以从他们的短篇小说开始读起。我很惊讶父亲这种和大人说话的腔调,觉得自己被当做成人看待了,也很认真地读起他推荐的这几个作家的书。不消说,都是很好看很吸引人的作品。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小说类的书籍就有偏好,直到现在,都是首选文学类的书看。
梅里美的文字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概是年轻需要浓烈的颜色和一点点神秘,托尔斯泰倒是喜欢了好多年。其它大部分的古典名著慢慢看起来,真心喜欢的还真不多,但到八十年代中期,很快就看到了第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书,那是作家韩少功根据英文本翻译的,名字已经振聋发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时也开始看现代诗歌,附中的时候几乎就是现代诗的追捧者,上文化课的时候,记得一直都在抄那些被传阅的破烂的手抄本,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暗暗兴奋。有一本掌中宝一样大小的诗集《邻笛集》随我辗转各处保存到现在,纸都棕黄色了,里面有我挚爱的里尔克,还有博尔赫斯、阿赫玛托娃。
很快昆德拉就风靡全国,第二本小说翻译本就是《生活在别处》,戳痛了正当年轻的心,后面几乎昆德拉在国内的翻译本都是急迫地在第一时间找到读起来。另一个发现当然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记得读《百年孤独》是两个译本一起读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大河滂沱、壮怀激烈。年轻时的阅读由那样的方式达到身体感受的极致,智力不见得就有所进步,但通过这类的二手经验明确了未来向往之路。
八十年代是读书的好时候,出版活跃,国人渴学的心之强烈,几乎走到哪里都能碰到人在谈论读书的心得,菜绿的脸上都是严肃和神圣,是读书人最后的乌托邦时代。一直记得一本电影杂志采访当时一个明星,叫张晓敏,会问到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吃的菜之类的问题,是现代八卦的雏形,她回答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尔克斯,最喜欢的小说是《没有人写信的上校》,那是马尔克斯当时最新翻译过来的短篇,我想她应该是应了景而已,她最喜欢的音乐则是“心里流出的歌”。从一个基本是偶像级电影演员的答卷上真的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是多么文艺,读书是多么时髦,马尔克斯是多么时髦。
我总是给自己找很多理由辩解年轻时读书的有限,但确实在那个时候我读书的随意性太强了,而且大都是赶时髦之选,偏好创作性的而不是知识性的读物,虽然对风起云涌的人文主义讨论、西方哲学在“文革”后大量的译本都非常感兴趣,但也就拣了些最时髦的读了。能真正理解,尤其进入自我系统的也极少,所以大多可以叫白读。因为母亲工作的缘故,我接触了大量当时国内涌现出的现代作家的作品,从汪曾祺、王蒙到王朔、韩少功、残雪、林白、蒋子丹、徐星、刘索拉、苏童、方方??读了个遍,家里各种文学刊物堆积如山,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读这些东西上了。就像对翻译作品的本能喜欢,我对当代文学也是本能喜欢,家里条件相当,但弟弟更迷恋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我们俩很明显地表现出选择上的差别。以至于后来写东西我都几乎痛恨自己不知觉的翻译体文法、长句、啰嗦的表达和对复杂结构的爱好。
父亲做很长时间电影理论,有个很固执的看法,认为创作者不应该过于理性,要保护自己的直觉和冲动。其实以我看来年轻时的激荡是天然的,对于智力本身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理性并不可怕,建构自己的阅读框架是推动创作思考的有效基础,我常常想,如果我年轻时候有系统地读一点哲学类的书也许会对心智的发展有更大帮助。这就是为什么国外艺术大学里都有专门的理论老师专门推荐每周的读书单,并且伴有大量的讨论课程。
大学时代因为自己困扰太多,重新开始读起少量的哲学书,感觉只是更添困扰。因为同学的影响,一段时间对新中国前的文人的作品开始有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的阅读已经完全不受家庭影响,非常庞杂,而且喜欢读全集,喜欢一个人,会把他几乎能找到的作品都拿来读,连莎士比亚全集都在那时读过,鲁迅、周作人、胡适都是爱不释手,对那个时代中西文化通融的作家学者爱戴备至,包含了对时代本身的神往。
总结起来,我的阅读真是肤浅、杂乱、随性,这也成为塑造我的一部分很重要的外因。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只有很少的时间读书,我常计算以后老了没事做可以安心阅读,把这当成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去做,但有一天我突然明白,真的老了,眼睛不行了,其实不能再酣畅淋漓地读书了,所以连读书这样的事都要本着趁早的原则。
现在我有心去认真研究个什么,可其实基本没有能力去潜心对付什么命题,有时还是以创作者的角色原谅自己的肤浅,也规划出一堆值得自己读的书,读书目前相当于对思路的清理,提醒纠错,沿着自己向往的方向更多努力,所以也可以说,明确了读书对人的塑造作用,读书更多了一种功利的色彩,不像年轻时的茫茫大海。读书确实是一个自我建构的事,除了肉身要寄居的现实世界外,人真实存在的还是精神处所,建构更强大更复杂的精神处所是人真正能找到价值体系的办法,这个能和现实世界平行的精神处所,是建构自我的实质,也由此可以不为现实所困所扰。在现今这个自生自灭的时代,我们没有什么好的教育体系,江湖险恶另有规矩,人要学会自学成才,并且学而不倦,才能战胜现实对人的磨损,寻求进步,在生命给予的有限里走得更远。
出门除了钱,如果把要带的东西减到最少,那其实可以带本书。在我眼里,走路和读书是可以相伴的事,都很抽象,加分又不打扰,也都对身体好。有时带的书和路途上的遭遇有点吻合的话,就更妙。当然,岁数越大,走路更抽象,读书的范围也更宽泛了。更宽泛地说,在人生的行程里,书肯定也是好伙伴。
人成长中,可以从个人经验中和二手经验(读书、通过别人的故事、看电影等等)中获得对人生的认知。年轻时身体性的缘故总过多依赖经验的部分,读书和其它二手经验也是更多地加强身体性的体验的感受。成长之后慢慢具有更多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更愿意追逐一些终极性的话题。我的个人体会很清晰,差不多一个五年的间隔里,如同一种质变一样,思维的方式和习惯就会有所改变,我想那意味着人和世界的关系,你观察世界的角度在发生着变化,人由此获得不同的对世界对人生理解的维度和深度。这个虽是后知后觉的领悟,但不断发生让我总需要重新调整对世界的视角,这些还都通过作品得到了确切的物化的印证,让我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看到。
前不久在理一篇人生流水账的时候,深刻醒悟,雕塑这件看似繁重复杂的工作占据了我过多的时间,给我了很多借口从具体现实逃离之余,其实也很隐性地掩盖了我成长中的不足。例如读书太少这件事。读书只是需要的显现,用多少时间去读书和读什么书肯定显示出你一段时间的所思所需。前面青春成长中身体性的体验占据了太多的时间,所以真正读书的时间和读书的数量实在很惭愧,后面开始艺术创作,需要的营养更多更复杂,书也是杂七杂八的,兴趣而至的居多。我说工作让我回避了成长的训练,也是说,在被占用的大量工作时间里,我没有更多地关心艺术之外的事情,包括自我在艺术之外的部分,没有在艺术之外获得独立成长,艺术可以让我藏起来,假相中变得巨大,力量凿凿。包括读书这种具体的事也体现了我的各种阻滞,这只是在很后面的时间里才领悟到的。这时来和人议论读书之事都显得太得瑟太矫情。
对我目前而言,顶多再记录一篇流水账,说说个人经验。种种读书的局限、贫乏、自我批评之余,也希望是个镜鉴。人没法有规划地读书,但确实是有需要地读书,不管怎样,曾经读过的那些书一向是对我更贫乏的人生起了作用的。
小时候家里总有很多书,读不完的书,最早深入我心的是《安徒生童话》,是叶君健先生的翻译,有欧洲老版插图的那套,绿色皮的,现在在“孔夫子”网上还能买到全套的十六本。优美的文字和优美的插图都是早期的审美教育。开始的读书父母不大管,大概不适合我们读的大人都已经收起来了。我没有读经典的癖好,从来都是由着自己性子,直到初中的时候,一次父亲用一种商量的口气和我说,建议你读读这么几个作家的书,茨威格、梅里美和托尔斯泰,可以从他们的短篇小说开始读起。我很惊讶父亲这种和大人说话的腔调,觉得自己被当做成人看待了,也很认真地读起他推荐的这几个作家的书。不消说,都是很好看很吸引人的作品。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小说类的书籍就有偏好,直到现在,都是首选文学类的书看。
梅里美的文字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概是年轻需要浓烈的颜色和一点点神秘,托尔斯泰倒是喜欢了好多年。其它大部分的古典名著慢慢看起来,真心喜欢的还真不多,但到八十年代中期,很快就看到了第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书,那是作家韩少功根据英文本翻译的,名字已经振聋发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时也开始看现代诗歌,附中的时候几乎就是现代诗的追捧者,上文化课的时候,记得一直都在抄那些被传阅的破烂的手抄本,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暗暗兴奋。有一本掌中宝一样大小的诗集《邻笛集》随我辗转各处保存到现在,纸都棕黄色了,里面有我挚爱的里尔克,还有博尔赫斯、阿赫玛托娃。
很快昆德拉就风靡全国,第二本小说翻译本就是《生活在别处》,戳痛了正当年轻的心,后面几乎昆德拉在国内的翻译本都是急迫地在第一时间找到读起来。另一个发现当然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记得读《百年孤独》是两个译本一起读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大河滂沱、壮怀激烈。年轻时的阅读由那样的方式达到身体感受的极致,智力不见得就有所进步,但通过这类的二手经验明确了未来向往之路。
八十年代是读书的好时候,出版活跃,国人渴学的心之强烈,几乎走到哪里都能碰到人在谈论读书的心得,菜绿的脸上都是严肃和神圣,是读书人最后的乌托邦时代。一直记得一本电影杂志采访当时一个明星,叫张晓敏,会问到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吃的菜之类的问题,是现代八卦的雏形,她回答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尔克斯,最喜欢的小说是《没有人写信的上校》,那是马尔克斯当时最新翻译过来的短篇,我想她应该是应了景而已,她最喜欢的音乐则是“心里流出的歌”。从一个基本是偶像级电影演员的答卷上真的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是多么文艺,读书是多么时髦,马尔克斯是多么时髦。
我总是给自己找很多理由辩解年轻时读书的有限,但确实在那个时候我读书的随意性太强了,而且大都是赶时髦之选,偏好创作性的而不是知识性的读物,虽然对风起云涌的人文主义讨论、西方哲学在“文革”后大量的译本都非常感兴趣,但也就拣了些最时髦的读了。能真正理解,尤其进入自我系统的也极少,所以大多可以叫白读。因为母亲工作的缘故,我接触了大量当时国内涌现出的现代作家的作品,从汪曾祺、王蒙到王朔、韩少功、残雪、林白、蒋子丹、徐星、刘索拉、苏童、方方??读了个遍,家里各种文学刊物堆积如山,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读这些东西上了。就像对翻译作品的本能喜欢,我对当代文学也是本能喜欢,家里条件相当,但弟弟更迷恋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我们俩很明显地表现出选择上的差别。以至于后来写东西我都几乎痛恨自己不知觉的翻译体文法、长句、啰嗦的表达和对复杂结构的爱好。
父亲做很长时间电影理论,有个很固执的看法,认为创作者不应该过于理性,要保护自己的直觉和冲动。其实以我看来年轻时的激荡是天然的,对于智力本身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理性并不可怕,建构自己的阅读框架是推动创作思考的有效基础,我常常想,如果我年轻时候有系统地读一点哲学类的书也许会对心智的发展有更大帮助。这就是为什么国外艺术大学里都有专门的理论老师专门推荐每周的读书单,并且伴有大量的讨论课程。
大学时代因为自己困扰太多,重新开始读起少量的哲学书,感觉只是更添困扰。因为同学的影响,一段时间对新中国前的文人的作品开始有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的阅读已经完全不受家庭影响,非常庞杂,而且喜欢读全集,喜欢一个人,会把他几乎能找到的作品都拿来读,连莎士比亚全集都在那时读过,鲁迅、周作人、胡适都是爱不释手,对那个时代中西文化通融的作家学者爱戴备至,包含了对时代本身的神往。
总结起来,我的阅读真是肤浅、杂乱、随性,这也成为塑造我的一部分很重要的外因。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只有很少的时间读书,我常计算以后老了没事做可以安心阅读,把这当成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去做,但有一天我突然明白,真的老了,眼睛不行了,其实不能再酣畅淋漓地读书了,所以连读书这样的事都要本着趁早的原则。
现在我有心去认真研究个什么,可其实基本没有能力去潜心对付什么命题,有时还是以创作者的角色原谅自己的肤浅,也规划出一堆值得自己读的书,读书目前相当于对思路的清理,提醒纠错,沿着自己向往的方向更多努力,所以也可以说,明确了读书对人的塑造作用,读书更多了一种功利的色彩,不像年轻时的茫茫大海。读书确实是一个自我建构的事,除了肉身要寄居的现实世界外,人真实存在的还是精神处所,建构更强大更复杂的精神处所是人真正能找到价值体系的办法,这个能和现实世界平行的精神处所,是建构自我的实质,也由此可以不为现实所困所扰。在现今这个自生自灭的时代,我们没有什么好的教育体系,江湖险恶另有规矩,人要学会自学成才,并且学而不倦,才能战胜现实对人的磨损,寻求进步,在生命给予的有限里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