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布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所谓教学布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布白”艺术,围绕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联想、生发、开拓的思维空间,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主体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教师所布之“白”,使学生生出更有意义的“实”来,也彰显了语文教学无穷的韵味。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可以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设置空白,也可以从语言、思维、想象、情感上来进行布白。
一、 疏密相间,调控节奏——结构空间的布白
语文教学要讲究张弛结合。张,即让学生有紧张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弛,则让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缓和,思维处于一种平和状态。所以,课堂教学要追求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要舍得给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独立的联想、分析、思考和探索。只有善于在教学结构上布白,创设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课堂教学才会富有效率,富有生气。
二、 巧设悬疑,激趣益智——思维提升的布白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和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此时再“开其意”“达其辞”就能水到渠成。如教《螳螂捕蝉》一课时,我问道:“少年为什么一连在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这一看似平常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有学生说:“少年这么做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从而找到巧谏吴王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想少年是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如何能够说服吴王。”也有学生说:“少年一定是知道吴王有早晨在花园散步的习惯,才会特意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立刻有学生补充道:“少年打算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谏吴王,所以选在花园是最合适的地点。”还有的学生说:“少年一心想要劝阻吴王,如果第三天早晨还未能被吴王发现的话,第四天、第五天他一定仍然会在花园里等候时机的。”通过同学们智慧个性的解读,一个机智、爱国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一个巧妙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布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能力。
三、 虚实相间,愉悦身心——板书设计的布白
在教学中,板书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信息的高度集中。有人称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教师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可见板书艺术的重要性。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借鉴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好奇、求全心理和求知、释疑的强烈欲望,讲究一点“空白”艺术。这样不但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巩固记忆,而且收到画龙点睛之妙,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魅力。如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充分体现“空白”的板书。我先用简笔画画出一个山谷的形状,分别标明“东坡长满雪松”和“西坡长满杂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奇异景观的呢?我在谷底的部位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学生看到这个板书,对问号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悟出问号的深刻意义在于提示主题。
要注意的是,板书布白不仅要追求内容的含蓄美,也要追求外在结构的形式美,这样,学生在“填补”完成之后,既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内心愉悦,也从板书的布局上享受到了艺术的和谐美。
四、 以写代说,激发想象——习作训练的布白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意尽而笔墨未到的地方,这是作者故意而为之的。通过这种写法,可以让文章意蕴变得更加丰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但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却要通过适当的言语,使之更加浅显易懂。这也就为我们训练片段习作提供了契机。《烟台的海》第2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在学生欣赏了烟台冬天海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观后,对于冬季烟台的海绮丽壮观和烟台海边人的美好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后,我趁势对学生说:“同学们,烟台冬天的海的确极具特色,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前去观光。蓝天旅游公司看到了这次商机,他们打算开通一条‘冬日烟台’的旅游线路,要从我们同学当中挑选几名优秀的导游去参加这一次烟台之旅。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导游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后,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一篇篇精彩生动的介绍烟台冬天海的习作应运而生。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习作训练,这样的布白设计,给了学生一定的联想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角度地展开联想。学生也在习作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五、 引人入胜,余音绕梁——情感陶冶的布白
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人文性。在语文课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感空白美能有效地淡化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学动情之处,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片时空,让学生的心灵去体验、感悟、回味,使情感得到升华。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然后留出3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使用这一“空白”,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积淀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学生有了这种情感,就更易于读懂课文,更易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 趣味盎然,耐人回味——课堂结尾的布白
好的结尾,应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在课堂上,留出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激情和悬念走出课堂,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创造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在教学杜甫《绝句》时,我在总结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春天的美,所以《绝句》不光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歌、一幅画。如果把《村居》(教师出示)也看作一幅画,你们该画哪些景物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联系注解认真读读,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里,教者在课堂结尾所创设的知识空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一种“欲擒故纵”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兴趣。
总之,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不仅要精当自然、不着痕迹,而且要能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出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实”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布白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使教学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创设一种审美的艺术境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
一、 疏密相间,调控节奏——结构空间的布白
语文教学要讲究张弛结合。张,即让学生有紧张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弛,则让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缓和,思维处于一种平和状态。所以,课堂教学要追求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要舍得给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独立的联想、分析、思考和探索。只有善于在教学结构上布白,创设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课堂教学才会富有效率,富有生气。
二、 巧设悬疑,激趣益智——思维提升的布白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和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此时再“开其意”“达其辞”就能水到渠成。如教《螳螂捕蝉》一课时,我问道:“少年为什么一连在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这一看似平常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有学生说:“少年这么做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从而找到巧谏吴王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想少年是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如何能够说服吴王。”也有学生说:“少年一定是知道吴王有早晨在花园散步的习惯,才会特意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立刻有学生补充道:“少年打算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谏吴王,所以选在花园是最合适的地点。”还有的学生说:“少年一心想要劝阻吴王,如果第三天早晨还未能被吴王发现的话,第四天、第五天他一定仍然会在花园里等候时机的。”通过同学们智慧个性的解读,一个机智、爱国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一个巧妙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布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能力。
三、 虚实相间,愉悦身心——板书设计的布白
在教学中,板书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信息的高度集中。有人称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教师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可见板书艺术的重要性。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借鉴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好奇、求全心理和求知、释疑的强烈欲望,讲究一点“空白”艺术。这样不但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巩固记忆,而且收到画龙点睛之妙,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魅力。如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充分体现“空白”的板书。我先用简笔画画出一个山谷的形状,分别标明“东坡长满雪松”和“西坡长满杂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奇异景观的呢?我在谷底的部位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学生看到这个板书,对问号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悟出问号的深刻意义在于提示主题。
要注意的是,板书布白不仅要追求内容的含蓄美,也要追求外在结构的形式美,这样,学生在“填补”完成之后,既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内心愉悦,也从板书的布局上享受到了艺术的和谐美。
四、 以写代说,激发想象——习作训练的布白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意尽而笔墨未到的地方,这是作者故意而为之的。通过这种写法,可以让文章意蕴变得更加丰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但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却要通过适当的言语,使之更加浅显易懂。这也就为我们训练片段习作提供了契机。《烟台的海》第2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在学生欣赏了烟台冬天海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观后,对于冬季烟台的海绮丽壮观和烟台海边人的美好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后,我趁势对学生说:“同学们,烟台冬天的海的确极具特色,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前去观光。蓝天旅游公司看到了这次商机,他们打算开通一条‘冬日烟台’的旅游线路,要从我们同学当中挑选几名优秀的导游去参加这一次烟台之旅。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导游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后,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一篇篇精彩生动的介绍烟台冬天海的习作应运而生。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习作训练,这样的布白设计,给了学生一定的联想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角度地展开联想。学生也在习作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五、 引人入胜,余音绕梁——情感陶冶的布白
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人文性。在语文课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感空白美能有效地淡化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学动情之处,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片时空,让学生的心灵去体验、感悟、回味,使情感得到升华。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然后留出3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使用这一“空白”,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积淀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学生有了这种情感,就更易于读懂课文,更易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 趣味盎然,耐人回味——课堂结尾的布白
好的结尾,应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在课堂上,留出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激情和悬念走出课堂,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创造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在教学杜甫《绝句》时,我在总结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春天的美,所以《绝句》不光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歌、一幅画。如果把《村居》(教师出示)也看作一幅画,你们该画哪些景物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联系注解认真读读,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里,教者在课堂结尾所创设的知识空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一种“欲擒故纵”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兴趣。
总之,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不仅要精当自然、不着痕迹,而且要能引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出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实”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布白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使教学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创设一种审美的艺术境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