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亭》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历久弥新的著作,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对其趋之若鹜。在中文研究方面,王雪松和蒋小平(2014)对分析了20世纪以来《牡丹亭》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主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研究特色;此外,王燕飞(2005)从《牡丹亭》创作的时间和地点入手,最后将其与其他主题相似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內容丰富,和前者相比,观点也不尽相同。在翻译研究方面,向鹏等(2012)通过追溯《牡丹亭》英译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现状,得出英译研究相对滞后的结论;周莹(2015)从《牡丹亭》译介轨迹入手,主要对白之(Birch)、张光前、汪榕培、许渊冲和许明的译本进行概述。那么近20年来《牡丹亭》的中文研究究竟呈现何种走势呢?前人对其翻译研究又做过哪些工作?今后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呈现什么走势呢?
一、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工具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 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开发的一项软件,本文的数据皆取自中国知网(CNKI)的网络数据库。首先,笔者以“牡丹亭”为关键词在该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跨度为1997-2017年,共获得1 028篇。为保证文献的精准性,删除了有关会议报告、人物访谈等非学术性论文,得780篇文献。将该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保存,经CiteSpace格式转化后,剔除不能识别的文献,得643篇可用文献,数据最后检索时间为2017年4月25日。其次,鉴于《牡丹亭》翻译研究论文数量较少,笔者在此部分将采取定性研究。在CNKI数据库中,以“《牡丹亭》翻译”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得130篇与翻译研究相关的文献。从该类文献中抽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其数量为11篇。数据最后检索时间为2017年6月10日。
二、《牡丹亭》中文研究动态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具有高度概括作用。一般而言,频次高的关键词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利用CiteSpace软件就《牡丹亭》中文研究领域的热点进行统计与分析。打开CiteSpace软件,导入最终获得的文献数据,设定“Time Slicing”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7年;在“Year Per Slicing”中选取一年为一个分区;选择关键词为节点类型;阈值设定为(2,3,15)(3,3,20)(4,3,20)。经运行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可得791个节点,1 835条连线。
图中的圆圈代表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间的共现关系,圈越大表明该关键词的频次越高,且越趋向图谱中央位置的圆圈中心度越高。此外,笔者还导出了近二十年来有关《牡丹亭》主题文献关键词的频次信息。经过整理后,如表1所示。
由图1与表1可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戏剧研究、比较研究三大部分。鉴于频次最高的两组关键词皆与题目《牡丹亭》相重合,本文对其将不做研究。为方便观察和统计,本文将选择出现频次大于9的关键词进行研究。
1.《牡丹亭》人物形象评述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牡丹亭》中杜丽娘、柳梦梅和陈最良三人是研究热点。首先是杜丽娘,学者朱万曙对这一角色的评价甚高,认为其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其次便是柳梦梅,据朱万曙在其《〈牡丹亭〉艺术美新探》中说:“柳梦梅具有‘真切的复杂性格’,虽不像张生多情,但对丽娘倒有几分风流文士的表现,不过最后都成为了爱情。”实际上,柳梦梅可谓饱读诗书,是个自命不凡的真实书生。最后是陈最良,据王仁铭在其《〈牡丹亭〉中的特殊人物——论陈最良》中提出,“陈最良是个最能变通的人,身有读书气质,又能从商做医,生活适应能力强,但同时性格也十分复杂,略带迂腐”。
此外,由图1和表1可知,汤显祖也是研究热点,笔者简要地说明汤显祖与《牡丹亭》创作之间的联系。汤显祖的启蒙老师是徐良傅,他后来师从罗汝芳,遵从王学理论,即把“百姓日常生活”视为“道”。汤显祖深受李贽的“异端”学术和著名的“童心说”影响,即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嘲讽封建统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由此,人们可以看出《牡丹亭》中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源头。
2.《牡丹亭》舞台戏剧评述
明清时期便已出现多种声腔的剧种,例如,江南一带便有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这便为《牡丹亭》舞台戏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牡丹亭》舞台戏剧中,昆腔是最主要的声腔。昆曲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出现了不同的分支和流派,这就使得昆曲《牡丹亭》在不同时代、地区的表演具有各自的特色。昆曲《牡丹亭》经过历代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及众多极具艺术修养的文人墨客的打造,现在音乐层面上已显现出格律化,曲调优美,悠扬婉转,堪称我国戏曲声腔音乐的典范。
3.比较研究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将《长生殿》《西厢记》与《牡丹亭》作对比研究的频次不在少数。阅读相关文献后,作者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1)《牡丹亭》与《西厢记》之间的对比。首先,两者的题材类似,但主题不同,表现人物的手法也各有千秋。《牡丹亭》的创作方法的主线是浪漫主义,而《西厢记》则是现实主义。两者皆强调“人的感情的绝对价值”,但是《西厢记》缺乏哲学意识。其次,《牡丹亭》的基调较为沉重;《西厢记》则表现出欢快的基调,带有喜剧色彩。《牡丹亭》宣扬的是一种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而《西厢记》突出爱情与政治紧密联系,不过两者皆体现出好的结局始终逃脱不了“夫贵妻荣”的根本,这点也是两者的局限所在。
(2)《牡丹亭》与《长生殿》之间的关系。《长生殿》在主题方面明显借鉴了《牡丹亭》。其实,《长生殿》的主题也可分为爱情和政治,但以爱情为主,政治为辅。在《长生殿·传概》中,人们可以看出其主旨是歌颂爱情,其政治主题在描述李扬爱情的“乐极哀来”阶段渲染得十分明显。此外,从篇幅来看,写情的篇幅明显多于政治主题的篇幅,后者仅是对前者的补充,对情的发展无任何影响。这点与《牡丹亭》十分相似。最后,从两者的结构层面来讲,《长生殿》的剧情是对《牡丹亭》创造性模仿而产出的作品,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牡丹亭》中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由梦幻走向现实,而《长生殿》则相反。 (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笔者通过对1997-2017年《牡丹亭》中文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突现率的分析,得出三个突变术语,即《牡丹亭》、青春版、白先勇,且主要突变分布在2005-2010年。鉴于《牡丹亭》突变术语与本次研究的主题相吻合,在此作者将不作描述。
白先勇和青春版两个突变术语起始的时间相同,都为2005年。因为在2004年,白先勇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振兴我国昆曲艺术,集合了两岸三地优秀人才,對《牡丹亭》进行整改,并将其推广至欧美国家,轰动一时。其实,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也可称作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白先勇先生的推动下,青春版《牡丹亭》开启了商演和校园巡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与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该热潮也随之退却,《牡丹亭》青春版于2010年便逐步淡出观众的视野,研究人员对白先勇先生的关注也逐渐减少。
三、《牡丹亭》翻译研究分析
作者已在前面提及,该部分将采取定性研究。剔除与《牡丹亭》翻译研究无关的文献后,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为8篇。从所得数据来看,1999年便出版了第一篇与《牡丹亭》翻译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2000年后发表的论文共有7篇,其中2011年后发表的论文便有5篇。由此可推测,该翻译研究领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走势。下面笔者将按照主题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并梳理,探讨其主要研究的内容、研究交叉点与不同点,并提出有待研究的内容。
(一)译本比较
该类共有三篇相似的论文,分别为:汪榕培(1999)的《〈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蒋骁华(2009)的《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曹迎春(2016)的《古典戏剧音韵翻译研究——以〈牡丹亭〉英译对比分析为例》等。在第一篇论文里,汪榕培主要选取了《牡丹亭》中“惊梦”这段著名的唱词对白之、张光前及本人的译文进行了点评。白之的译文并未采取押韵的格律,但作为第一位西方译中国典籍著作的大家,其译本问世后深受读者好评,特别是在90年代后期,《牡丹亭》在西方掀起一股热潮。张光前的译本多采用素体诗的格式,偶尔也使用了押韵,在表达意思上更加精准。汪榕培的译本则更多采用的是英语传统格律诗的形式,但有些地方造成“因音损义”的现象。在第二篇论文里,作者选取的译本研究与第一篇论文相吻合。不同的是,该篇论文主要从“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转换入手,进行译本评析。该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之的译文在文化和交际维度的第三个层面达到的效果与原文相适应;汪榕培的译文则在语言和交际维度的第二个层面与原文相符;而张光前的译文位于两者之间。最后一篇论文则从音韵的角度出发对许渊冲和白之的译本进行对比,发现许渊冲的译本多采用五步抑扬格的形式,体现了大量的音韵美,而白之的译文押韵之处虽然较少,但是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从以上三篇论文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使用了白之的译本,且将其与其他翻译家的译本进行对比,由此可见白之的译本在中国成为众多译者的对比和模仿对象。其不同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或理论出发就两三个译本进行评比,得出在该视角或理论下最适合原文的译本。所以,从某个理论或视角出发对《牡丹亭》英译进行对比分析,该方面的论文是研究译本的主流。
(二)译本分析
该类同样共有三篇类似的论文,包括:杨蒲慧(2014)的《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英语为例》;张玲(2014)的《汤显祖戏剧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以汪译〈牡丹亭〉为例》;张政(2004)的《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首先,从第一篇论文来看,其标题便说明了所用理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用理论是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莱斯提出的文本功能理论,对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及《论语》译本中的几个句子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探讨该理论对戏剧翻译的指导。研究发现,汪榕培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如意译、音译以及一些修辞等。第二篇论文以法国叙事学理论家杰拉德·热内特提出的副文本理论为研究方法,对汪译《牡丹亭》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副文本因素与翻译活动、译作和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该论文提到副文本共分为内文本和外文本,并从两个方面论述内文本对英语读者的影响更大,即引导读者理解译本的价值;译者前言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与译文间的差距等。结果发现,汪译本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副文本,引导读者对译文进行深刻理解,但仍然缺乏一些注释,尤其是一些文化负载词的注释。在第三篇论文中,作者从文化翻译之难的角度出发,探讨汪译《牡丹亭》在文化翻译方面采取的翻译策略。该论文从“无”中生“有”、得“义”忘“行”、张“冠”李“戴”和画“龙”点“睛”等四个层面对汪译本进行评析,其中既谈到称谓词、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又谈到唐诗的翻译和音韵的研究。从该角度来看,汪译本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其遵从的传神达意之效字里行间便可知晓。
纵观这三篇论文,可以发现,它们研究的文本皆为汪译《牡丹亭》,唯独第一篇论文还研究了汪榕培的其他译作,可见他在国内的影响非同小可。谈到《牡丹亭》翻译的研究,其主流仍是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且模式相同,而鲜有像第二篇论文那样研究副文本。笔者认为,在该领域可以增加对单个译者的研究,比如,目前仍没有关于白之的译者风格的研究,这也可成为今后学者的研究焦点。
(三)其他研究主题
最后两篇论文主题都不相同,第一篇是吴晓樵(2013)的《洪涛生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德译与搬演》。洪涛生是德国汉学家,其与中国学者合作把《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等古典戏曲译成德文,他不仅注重翻译,还关注如何将戏曲用德文演绎出来,并创立“北平剧团”,轰动一时,广受中外学者的青睐。该论文便试图重构中国现代知识界对其搬演中国古典戏曲的反应,填补有关洪涛生研究在中文研究资料上的空白。此外,该文还记载了众多汉学界大家纷纷褒奖洪涛生在该领域做出的贡献,这为研究古典戏曲德译领域的学者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第二篇是徐永明(2016)的《汤显祖戏曲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演出及其研究》。该文主要从20世纪前半叶汤显祖戏曲在西方的译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汤显祖戏曲在西方的演出、70年代以来汤显祖戏曲在西方的研究及英语世界关于《牡丹亭》研究的主要观点等四个方面,就汤显祖的戏曲在西方世界的译介、演出和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在提到戏曲译介的发展这一小节里,该论文就谈及了洪涛生德译的传播,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传播做出的贡献。
从该两篇综述性论文可以看出,《牡丹亭》在西方世界的传播非常成功,甚至出现了德译和搬演的相关研究。因此,笔者认为,除了《牡丹亭》,其他戏剧如《长生殿》《琵琶记》等,也可考察有关其用英语文本搬演的发展现状,这也是今后可研究的一个焦点。
四、结语
本文基于CiteSpace对近二十年来CNKI数据库中《牡丹亭》中文研究论文的题录信息进行了简要分析,绘制出中文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对其间《牡丹亭》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笔者通过梳理《牡丹亭》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及突变术语。发现近二十年来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即《牡丹亭》的人物形象、舞台剧和比较研究。由突变术语可知,近十年来主要研究朝着《牡丹亭》的青春版及其作者白先勇等方向发展。从翻译研究领域来看,以译本对比、译本分析为主题的论文占多数,其他语种的研究还有待挖掘。其中,大部分学者选择汪榕培、张光前和白之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虽然将《牡丹亭》中文和翻译两个层面的研究都进行了综述,但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在中文研究层面,笔者仅分析了其主要的突出点,并未顾及其他可研究的小点。在翻译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局限性,没有分析所有的相关论文。希望其他学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的创新之处,为《牡丹亭》的研究添砖加瓦。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一、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工具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 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开发的一项软件,本文的数据皆取自中国知网(CNKI)的网络数据库。首先,笔者以“牡丹亭”为关键词在该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跨度为1997-2017年,共获得1 028篇。为保证文献的精准性,删除了有关会议报告、人物访谈等非学术性论文,得780篇文献。将该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保存,经CiteSpace格式转化后,剔除不能识别的文献,得643篇可用文献,数据最后检索时间为2017年4月25日。其次,鉴于《牡丹亭》翻译研究论文数量较少,笔者在此部分将采取定性研究。在CNKI数据库中,以“《牡丹亭》翻译”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得130篇与翻译研究相关的文献。从该类文献中抽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其数量为11篇。数据最后检索时间为2017年6月10日。
二、《牡丹亭》中文研究动态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具有高度概括作用。一般而言,频次高的关键词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利用CiteSpace软件就《牡丹亭》中文研究领域的热点进行统计与分析。打开CiteSpace软件,导入最终获得的文献数据,设定“Time Slicing”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7年;在“Year Per Slicing”中选取一年为一个分区;选择关键词为节点类型;阈值设定为(2,3,15)(3,3,20)(4,3,20)。经运行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可得791个节点,1 835条连线。
图中的圆圈代表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间的共现关系,圈越大表明该关键词的频次越高,且越趋向图谱中央位置的圆圈中心度越高。此外,笔者还导出了近二十年来有关《牡丹亭》主题文献关键词的频次信息。经过整理后,如表1所示。
由图1与表1可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戏剧研究、比较研究三大部分。鉴于频次最高的两组关键词皆与题目《牡丹亭》相重合,本文对其将不做研究。为方便观察和统计,本文将选择出现频次大于9的关键词进行研究。
1.《牡丹亭》人物形象评述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牡丹亭》中杜丽娘、柳梦梅和陈最良三人是研究热点。首先是杜丽娘,学者朱万曙对这一角色的评价甚高,认为其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其次便是柳梦梅,据朱万曙在其《〈牡丹亭〉艺术美新探》中说:“柳梦梅具有‘真切的复杂性格’,虽不像张生多情,但对丽娘倒有几分风流文士的表现,不过最后都成为了爱情。”实际上,柳梦梅可谓饱读诗书,是个自命不凡的真实书生。最后是陈最良,据王仁铭在其《〈牡丹亭〉中的特殊人物——论陈最良》中提出,“陈最良是个最能变通的人,身有读书气质,又能从商做医,生活适应能力强,但同时性格也十分复杂,略带迂腐”。
此外,由图1和表1可知,汤显祖也是研究热点,笔者简要地说明汤显祖与《牡丹亭》创作之间的联系。汤显祖的启蒙老师是徐良傅,他后来师从罗汝芳,遵从王学理论,即把“百姓日常生活”视为“道”。汤显祖深受李贽的“异端”学术和著名的“童心说”影响,即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嘲讽封建统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由此,人们可以看出《牡丹亭》中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源头。
2.《牡丹亭》舞台戏剧评述
明清时期便已出现多种声腔的剧种,例如,江南一带便有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这便为《牡丹亭》舞台戏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牡丹亭》舞台戏剧中,昆腔是最主要的声腔。昆曲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出现了不同的分支和流派,这就使得昆曲《牡丹亭》在不同时代、地区的表演具有各自的特色。昆曲《牡丹亭》经过历代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及众多极具艺术修养的文人墨客的打造,现在音乐层面上已显现出格律化,曲调优美,悠扬婉转,堪称我国戏曲声腔音乐的典范。
3.比较研究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将《长生殿》《西厢记》与《牡丹亭》作对比研究的频次不在少数。阅读相关文献后,作者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1)《牡丹亭》与《西厢记》之间的对比。首先,两者的题材类似,但主题不同,表现人物的手法也各有千秋。《牡丹亭》的创作方法的主线是浪漫主义,而《西厢记》则是现实主义。两者皆强调“人的感情的绝对价值”,但是《西厢记》缺乏哲学意识。其次,《牡丹亭》的基调较为沉重;《西厢记》则表现出欢快的基调,带有喜剧色彩。《牡丹亭》宣扬的是一种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而《西厢记》突出爱情与政治紧密联系,不过两者皆体现出好的结局始终逃脱不了“夫贵妻荣”的根本,这点也是两者的局限所在。
(2)《牡丹亭》与《长生殿》之间的关系。《长生殿》在主题方面明显借鉴了《牡丹亭》。其实,《长生殿》的主题也可分为爱情和政治,但以爱情为主,政治为辅。在《长生殿·传概》中,人们可以看出其主旨是歌颂爱情,其政治主题在描述李扬爱情的“乐极哀来”阶段渲染得十分明显。此外,从篇幅来看,写情的篇幅明显多于政治主题的篇幅,后者仅是对前者的补充,对情的发展无任何影响。这点与《牡丹亭》十分相似。最后,从两者的结构层面来讲,《长生殿》的剧情是对《牡丹亭》创造性模仿而产出的作品,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牡丹亭》中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由梦幻走向现实,而《长生殿》则相反。 (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笔者通过对1997-2017年《牡丹亭》中文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突现率的分析,得出三个突变术语,即《牡丹亭》、青春版、白先勇,且主要突变分布在2005-2010年。鉴于《牡丹亭》突变术语与本次研究的主题相吻合,在此作者将不作描述。
白先勇和青春版两个突变术语起始的时间相同,都为2005年。因为在2004年,白先勇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振兴我国昆曲艺术,集合了两岸三地优秀人才,對《牡丹亭》进行整改,并将其推广至欧美国家,轰动一时。其实,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也可称作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白先勇先生的推动下,青春版《牡丹亭》开启了商演和校园巡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与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该热潮也随之退却,《牡丹亭》青春版于2010年便逐步淡出观众的视野,研究人员对白先勇先生的关注也逐渐减少。
三、《牡丹亭》翻译研究分析
作者已在前面提及,该部分将采取定性研究。剔除与《牡丹亭》翻译研究无关的文献后,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为8篇。从所得数据来看,1999年便出版了第一篇与《牡丹亭》翻译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2000年后发表的论文共有7篇,其中2011年后发表的论文便有5篇。由此可推测,该翻译研究领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走势。下面笔者将按照主题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并梳理,探讨其主要研究的内容、研究交叉点与不同点,并提出有待研究的内容。
(一)译本比较
该类共有三篇相似的论文,分别为:汪榕培(1999)的《〈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蒋骁华(2009)的《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曹迎春(2016)的《古典戏剧音韵翻译研究——以〈牡丹亭〉英译对比分析为例》等。在第一篇论文里,汪榕培主要选取了《牡丹亭》中“惊梦”这段著名的唱词对白之、张光前及本人的译文进行了点评。白之的译文并未采取押韵的格律,但作为第一位西方译中国典籍著作的大家,其译本问世后深受读者好评,特别是在90年代后期,《牡丹亭》在西方掀起一股热潮。张光前的译本多采用素体诗的格式,偶尔也使用了押韵,在表达意思上更加精准。汪榕培的译本则更多采用的是英语传统格律诗的形式,但有些地方造成“因音损义”的现象。在第二篇论文里,作者选取的译本研究与第一篇论文相吻合。不同的是,该篇论文主要从“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转换入手,进行译本评析。该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之的译文在文化和交际维度的第三个层面达到的效果与原文相适应;汪榕培的译文则在语言和交际维度的第二个层面与原文相符;而张光前的译文位于两者之间。最后一篇论文则从音韵的角度出发对许渊冲和白之的译本进行对比,发现许渊冲的译本多采用五步抑扬格的形式,体现了大量的音韵美,而白之的译文押韵之处虽然较少,但是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从以上三篇论文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使用了白之的译本,且将其与其他翻译家的译本进行对比,由此可见白之的译本在中国成为众多译者的对比和模仿对象。其不同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或理论出发就两三个译本进行评比,得出在该视角或理论下最适合原文的译本。所以,从某个理论或视角出发对《牡丹亭》英译进行对比分析,该方面的论文是研究译本的主流。
(二)译本分析
该类同样共有三篇类似的论文,包括:杨蒲慧(2014)的《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英语为例》;张玲(2014)的《汤显祖戏剧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以汪译〈牡丹亭〉为例》;张政(2004)的《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首先,从第一篇论文来看,其标题便说明了所用理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用理论是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莱斯提出的文本功能理论,对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及《论语》译本中的几个句子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探讨该理论对戏剧翻译的指导。研究发现,汪榕培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如意译、音译以及一些修辞等。第二篇论文以法国叙事学理论家杰拉德·热内特提出的副文本理论为研究方法,对汪译《牡丹亭》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副文本因素与翻译活动、译作和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该论文提到副文本共分为内文本和外文本,并从两个方面论述内文本对英语读者的影响更大,即引导读者理解译本的价值;译者前言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与译文间的差距等。结果发现,汪译本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副文本,引导读者对译文进行深刻理解,但仍然缺乏一些注释,尤其是一些文化负载词的注释。在第三篇论文中,作者从文化翻译之难的角度出发,探讨汪译《牡丹亭》在文化翻译方面采取的翻译策略。该论文从“无”中生“有”、得“义”忘“行”、张“冠”李“戴”和画“龙”点“睛”等四个层面对汪译本进行评析,其中既谈到称谓词、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又谈到唐诗的翻译和音韵的研究。从该角度来看,汪译本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其遵从的传神达意之效字里行间便可知晓。
纵观这三篇论文,可以发现,它们研究的文本皆为汪译《牡丹亭》,唯独第一篇论文还研究了汪榕培的其他译作,可见他在国内的影响非同小可。谈到《牡丹亭》翻译的研究,其主流仍是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且模式相同,而鲜有像第二篇论文那样研究副文本。笔者认为,在该领域可以增加对单个译者的研究,比如,目前仍没有关于白之的译者风格的研究,这也可成为今后学者的研究焦点。
(三)其他研究主题
最后两篇论文主题都不相同,第一篇是吴晓樵(2013)的《洪涛生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德译与搬演》。洪涛生是德国汉学家,其与中国学者合作把《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等古典戏曲译成德文,他不仅注重翻译,还关注如何将戏曲用德文演绎出来,并创立“北平剧团”,轰动一时,广受中外学者的青睐。该论文便试图重构中国现代知识界对其搬演中国古典戏曲的反应,填补有关洪涛生研究在中文研究资料上的空白。此外,该文还记载了众多汉学界大家纷纷褒奖洪涛生在该领域做出的贡献,这为研究古典戏曲德译领域的学者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第二篇是徐永明(2016)的《汤显祖戏曲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演出及其研究》。该文主要从20世纪前半叶汤显祖戏曲在西方的译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汤显祖戏曲在西方的演出、70年代以来汤显祖戏曲在西方的研究及英语世界关于《牡丹亭》研究的主要观点等四个方面,就汤显祖的戏曲在西方世界的译介、演出和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在提到戏曲译介的发展这一小节里,该论文就谈及了洪涛生德译的传播,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传播做出的贡献。
从该两篇综述性论文可以看出,《牡丹亭》在西方世界的传播非常成功,甚至出现了德译和搬演的相关研究。因此,笔者认为,除了《牡丹亭》,其他戏剧如《长生殿》《琵琶记》等,也可考察有关其用英语文本搬演的发展现状,这也是今后可研究的一个焦点。
四、结语
本文基于CiteSpace对近二十年来CNKI数据库中《牡丹亭》中文研究论文的题录信息进行了简要分析,绘制出中文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对其间《牡丹亭》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笔者通过梳理《牡丹亭》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及突变术语。发现近二十年来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即《牡丹亭》的人物形象、舞台剧和比较研究。由突变术语可知,近十年来主要研究朝着《牡丹亭》的青春版及其作者白先勇等方向发展。从翻译研究领域来看,以译本对比、译本分析为主题的论文占多数,其他语种的研究还有待挖掘。其中,大部分学者选择汪榕培、张光前和白之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虽然将《牡丹亭》中文和翻译两个层面的研究都进行了综述,但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在中文研究层面,笔者仅分析了其主要的突出点,并未顾及其他可研究的小点。在翻译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局限性,没有分析所有的相关论文。希望其他学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的创新之处,为《牡丹亭》的研究添砖加瓦。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