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完成学习目标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新课程 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而产生的教学弊端,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如何才能通过小组合作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呢?
一、营造合作氛围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學形式上的简单转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更新,它是将学生切实地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应大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生动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一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潜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合作情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自由的研讨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趋向和需求.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地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能说的尽量让他们来说。
二、让学生学会交流协作
很多数学老师认为好或者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差的学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意识的按照学习成绩为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这样分组其实是很危险的。这容易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某种优越感或自卑感,影响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好的分组方法应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集体贡献力量。分组前要充分考虑许多问题,如本课时合作的问题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合作的教学氛围、现有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合作小组内部才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才能消除组员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小组的组建。一个合作进取、分工协作的学习小组,就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更好、更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同时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能体验合作成功的愉悦。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班级学生按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交往人群每4―6人分为一组,组内人员有具体分工,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另设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为了避免让一些口才好的同学垄断课堂,造成“一言堂”,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与提高。
三、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1.过程与结果
“合作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要关注“两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对于学优生,要指导他们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学会鼓励、帮助别人:对于学困生,则要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参与到合作活动中去,指定一些适合他们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也能有所为,不至于被小组同伴冷落、搁置在一边。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合作与交流往往密不可分。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交流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
3.合作与竞争
合作学习的价值之一,就是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价值之二,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非但不能实现这两个价值,还会完全地“事”与“愿”违。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时刻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四、总结
总之,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积极交流,拓宽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学锋.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5,14(8):111-112.
[2]戴加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策略[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23(7):65-66.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完成学习目标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新课程 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而产生的教学弊端,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如何才能通过小组合作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呢?
一、营造合作氛围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學形式上的简单转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更新,它是将学生切实地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应大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生动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一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潜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合作情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自由的研讨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趋向和需求.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地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能说的尽量让他们来说。
二、让学生学会交流协作
很多数学老师认为好或者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差的学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意识的按照学习成绩为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这样分组其实是很危险的。这容易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某种优越感或自卑感,影响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好的分组方法应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集体贡献力量。分组前要充分考虑许多问题,如本课时合作的问题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合作的教学氛围、现有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合作小组内部才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才能消除组员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小组的组建。一个合作进取、分工协作的学习小组,就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更好、更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同时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能体验合作成功的愉悦。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班级学生按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交往人群每4―6人分为一组,组内人员有具体分工,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另设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为了避免让一些口才好的同学垄断课堂,造成“一言堂”,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与提高。
三、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1.过程与结果
“合作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要关注“两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对于学优生,要指导他们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学会鼓励、帮助别人:对于学困生,则要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参与到合作活动中去,指定一些适合他们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也能有所为,不至于被小组同伴冷落、搁置在一边。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合作与交流往往密不可分。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交流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
3.合作与竞争
合作学习的价值之一,就是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价值之二,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非但不能实现这两个价值,还会完全地“事”与“愿”违。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时刻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四、总结
总之,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积极交流,拓宽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学锋.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5,14(8):111-112.
[2]戴加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策略[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23(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