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文本里出现的小人物形象大多都是苦命的角色,这些苦命的可怜人往往有一种品质让我们为之动容。师陀笔下的说书人是操着贱业的“撒谎家”,苦挨着贫寒的生活,却有着对“特准”之业的热爱,而在对人物的探寻之中,则彰显着关乎伟大生命的蓬勃希望。
【关键词】高中语文;师陀;说书人;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杨绛笔下的老王,这些尘世中生活的苦命人,总因其境遇让人热泪盈眶,为之感伤而不能自已。同样是对苦命人的书写,师陀笔下的说书人,却让我们在感伤之余更多了一份感动。这份感动有关希望,有关向死而生,有关伟大与谎言之间的奇妙联系。
一、贫寒的“撒谎家”
说书人,月台、断桌、蓝衫、破扇、黄而瘦的脸,作者寥寥几笔,便描绘出一个贫寒落魄的形象。作为一份贱业,这说书人的日子是苦的,清苦之中却体现着一种骨子里的正气,他应是直直地站在桌椅板凳之间的,眼睛明亮且有神采,他用扇子、用醒木、用这些残破的道具演绎着有神的故事,让听众走进动人的别样时空。
说书人病了,脸更黄更瘦,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唾血。他恳请着顾客加一下酬劳。话语窘迫且难堪:“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日子很艰难,对说书人来说是很难挨的,日子越来越坏,老听客少了,一个跟着一个的死了;年少的长大了,有了大人的职务;说书人的病愈发重了,不能按时开书。
说书人死了,芦席灵柩里的人脸色想必是惨白的吧,破长衫的一角垂在地上扫着路上的浮灰。再没有生气,再不能说书,我们也全不说话。一生热闹地从事说书贱业的人,葬礼却是安静的、死寂的。这位以“撒谎”谋生的贫苦人,在辗转反侧拖着病体咳嗽不绝的时候,说书人会不会想一下自己的另一种生活,一种不孤苦的生活,一种有亲人的生活。文本的现实里,我们看到的却只有这贫寒可怜之人的困顿一生。
这小城里贫寒的“撒谎家”草草结束了一生,而作者对他的情感却强烈到近乎崇敬。作者甘心将英雄、将军、学者、大僚的台衔让给别人,而自己毫不踌躇的选择做说书人,做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这强烈的情感让我们对说书人的一生又有着更深的期待,这特准的“撒谎家”又讲出了怎样的“谎言”呢?
二、特准的“撒谎家”
说书人声音清楚地演绎着景阳冈打虎的武松,酒楼上跳下去的李逵,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打、刺、砍、劈、大吼、呐喊……这特准的“撒谎家”用起了浑身的解数,再现着百年前的故事,这一打就舞起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一刺就耍起了三太子的火尖枪;这一砍就抡起了关二爷的偃月刀……声情并茂的说书人深深地迷住了作者,更迷住了每一位听众,钟响过了,还说着;云牌打过了,还说着;庙里都静了,还说着。黑暗中似乎连说书人与听客都不存在了,只有大盗与莽夫、王孙与侠士,他们活了,以黑夜当幕布,用声音当灵魂,在这“撒谎家”大吼的声调里,跳跃起来,灵动起来。
说书人死了,这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再也说不出动人的“谎言”了,说书人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下,是不会再发出声音的了,这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完成了一生的职业使命后,安静地长眠于乱葬岗中。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作者站在坟墓前,毫不动弹地站着,看着说书人的遗骨,似乎也看到了说书人的一生。这一生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这特准的“撒谎家”一生贫寒困顿,拖着病体草草离去,虽然他操着贱业只说着“谎言”般的传奇故事,但他不平凡。说书人种下了希望,他撒谎,却是伟大的“撒谎家”。
三、伟大的“撒谎家”
说书人说着感动的故事,在心田种下了种子。在愚昧的心目中,在让人欢喜的和使人苦痛的都随了岁月而暗淡消灭后,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存在的人物却在昏暗的记忆中出现,他们永远顶生动,永远顶有光辉。说书人播下的种子成长出了希望,这是用生命的血水浇灌着的,是说书人自己的心血。这“谎言”是用说书人的生命做注的。说书人用一生的时间说着形形色色的故事,而他自己的一生却成了最感人的那一篇,这故事关于一位贫寒之人的坚守,关于一位苦命人对生活的热爱,关于一位“撒谎家”对人生的希冀。这份对生命深沉而厚重的坚守,让世人特准的贫寒“撒谎家”伟岸而高大,让作者崇敬,更让我们崇敬。
伟大与“撒谎家”本是两个完全相悖的词语,却在说书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融合。生命的长河之中,生而伟大总是需要难得的运气与天资,但活得伟大却值得我们追寻并应該去认真践行。生活里,总有着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每一位努力生活热爱生命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崇敬的。我们会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体悟到生命的伟大,而在热泪盈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因生活的美好与崇高而去珍视生命,追求一种充满美与希望的生活。
回忆里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先前离我们近的故事或许现在离我们远了。但总有一些不会远去的会留在我们的回忆深处,关乎贫寒的生活里蓬勃的生命,关乎晦暗的岁月里伟大的希望。
(编辑:陈岑)
【关键词】高中语文;师陀;说书人;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杨绛笔下的老王,这些尘世中生活的苦命人,总因其境遇让人热泪盈眶,为之感伤而不能自已。同样是对苦命人的书写,师陀笔下的说书人,却让我们在感伤之余更多了一份感动。这份感动有关希望,有关向死而生,有关伟大与谎言之间的奇妙联系。
一、贫寒的“撒谎家”
说书人,月台、断桌、蓝衫、破扇、黄而瘦的脸,作者寥寥几笔,便描绘出一个贫寒落魄的形象。作为一份贱业,这说书人的日子是苦的,清苦之中却体现着一种骨子里的正气,他应是直直地站在桌椅板凳之间的,眼睛明亮且有神采,他用扇子、用醒木、用这些残破的道具演绎着有神的故事,让听众走进动人的别样时空。
说书人病了,脸更黄更瘦,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唾血。他恳请着顾客加一下酬劳。话语窘迫且难堪:“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日子很艰难,对说书人来说是很难挨的,日子越来越坏,老听客少了,一个跟着一个的死了;年少的长大了,有了大人的职务;说书人的病愈发重了,不能按时开书。
说书人死了,芦席灵柩里的人脸色想必是惨白的吧,破长衫的一角垂在地上扫着路上的浮灰。再没有生气,再不能说书,我们也全不说话。一生热闹地从事说书贱业的人,葬礼却是安静的、死寂的。这位以“撒谎”谋生的贫苦人,在辗转反侧拖着病体咳嗽不绝的时候,说书人会不会想一下自己的另一种生活,一种不孤苦的生活,一种有亲人的生活。文本的现实里,我们看到的却只有这贫寒可怜之人的困顿一生。
这小城里贫寒的“撒谎家”草草结束了一生,而作者对他的情感却强烈到近乎崇敬。作者甘心将英雄、将军、学者、大僚的台衔让给别人,而自己毫不踌躇的选择做说书人,做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这强烈的情感让我们对说书人的一生又有着更深的期待,这特准的“撒谎家”又讲出了怎样的“谎言”呢?
二、特准的“撒谎家”
说书人声音清楚地演绎着景阳冈打虎的武松,酒楼上跳下去的李逵,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打、刺、砍、劈、大吼、呐喊……这特准的“撒谎家”用起了浑身的解数,再现着百年前的故事,这一打就舞起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一刺就耍起了三太子的火尖枪;这一砍就抡起了关二爷的偃月刀……声情并茂的说书人深深地迷住了作者,更迷住了每一位听众,钟响过了,还说着;云牌打过了,还说着;庙里都静了,还说着。黑暗中似乎连说书人与听客都不存在了,只有大盗与莽夫、王孙与侠士,他们活了,以黑夜当幕布,用声音当灵魂,在这“撒谎家”大吼的声调里,跳跃起来,灵动起来。
说书人死了,这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再也说不出动人的“谎言”了,说书人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下,是不会再发出声音的了,这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完成了一生的职业使命后,安静地长眠于乱葬岗中。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作者站在坟墓前,毫不动弹地站着,看着说书人的遗骨,似乎也看到了说书人的一生。这一生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这特准的“撒谎家”一生贫寒困顿,拖着病体草草离去,虽然他操着贱业只说着“谎言”般的传奇故事,但他不平凡。说书人种下了希望,他撒谎,却是伟大的“撒谎家”。
三、伟大的“撒谎家”
说书人说着感动的故事,在心田种下了种子。在愚昧的心目中,在让人欢喜的和使人苦痛的都随了岁月而暗淡消灭后,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存在的人物却在昏暗的记忆中出现,他们永远顶生动,永远顶有光辉。说书人播下的种子成长出了希望,这是用生命的血水浇灌着的,是说书人自己的心血。这“谎言”是用说书人的生命做注的。说书人用一生的时间说着形形色色的故事,而他自己的一生却成了最感人的那一篇,这故事关于一位贫寒之人的坚守,关于一位苦命人对生活的热爱,关于一位“撒谎家”对人生的希冀。这份对生命深沉而厚重的坚守,让世人特准的贫寒“撒谎家”伟岸而高大,让作者崇敬,更让我们崇敬。
伟大与“撒谎家”本是两个完全相悖的词语,却在说书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融合。生命的长河之中,生而伟大总是需要难得的运气与天资,但活得伟大却值得我们追寻并应該去认真践行。生活里,总有着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每一位努力生活热爱生命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崇敬的。我们会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体悟到生命的伟大,而在热泪盈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因生活的美好与崇高而去珍视生命,追求一种充满美与希望的生活。
回忆里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先前离我们近的故事或许现在离我们远了。但总有一些不会远去的会留在我们的回忆深处,关乎贫寒的生活里蓬勃的生命,关乎晦暗的岁月里伟大的希望。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