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语文学科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使学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处于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中专生已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现代教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被引进了课堂教学。如何以科学精神来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实践
1.目标定位,有的放矢。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一味追求声响高、色彩强、画面美,虽然很热闹,却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教师在课堂上信息量输出的多寡,即课堂容量的大小应以科学的依据为前提。语文课堂教学的依据很复杂,有大纲要求、学科要求、学年要求、学期要求、单元要求、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备等。但对此进行归纳梳理,大致可分为三块: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因此这个依据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重视语文课的社会功能。从实践经验可知,课堂容量的大小应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适度。确立了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才不会陷于盲目无序之中。如教学《荷花淀》一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训练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2)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技巧;(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学习对话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人物形象这一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描写来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最后借助环境描写和事件的展开来表现人物。这样,该文的教学紧扣“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一中心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
2.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课文就是例子,语文教学要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多媒体教学,生动展现课文中各具特色的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有声音、有色彩、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中去体察世界,感悟美好的人生。例如:学习《音乐在你心中》,教学过程中可播放作者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之中,再来理解课文的观点——音乐在你心中,就轻而易举了。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首先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和贾府的家族关系图,然后再来理解课文,最后播放《红楼梦》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中人物性格,从而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3.发挥想象,调动思维。多媒体课件因其容量大、表现形式丰富而愈来愈得到师生的青睐,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一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的内容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主题的分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是认知的核心,而思维首先是建立在人脑对事物直接、具体的感知基础上。CAI教学可以便捷地选择相关资料,向学生提供想象联想的真实素材,让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触景生情,展开想象和联想。如《洛阳诗韵》一课,我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洛阳的历史人物、景点图片,再经过计算机的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这一类游记散文《雨中登泰山》时,学生就可以展开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了。
4.潜移默化,体会情感。在一些多媒体教学评比课中,有的课堂完全被录像、歌曲、图片所占领,语文教师变成操作员,只是按按仪器而已。这样做让语文教学完全违背了科学精神。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时,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它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种严密的、创造性的逻辑思维的体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信》中指出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材中渗透着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等许多人文因素,从课文内容选择的角度上可见一斑。中专教材第一册(倪文锦主编)中,学生可以在“雨中登泰山”,可以体验“洛阳诗韵”,可以看“白鹭”,观“中国的牛”,可以品李白的《将进酒》,可以论《师说》,可以叹“乡愁”,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自己感受到的美的情感渲染给学生,以诗人般的敏感和激情,创设美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之中去拨动学生心中审美愉悦的琴弦。而这一切,是多媒体课件难以取代的。
三、几点思考
1.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兼收并蓄地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从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延伸到《呐喊》、《朝花夕拾》;从余光中的《乡愁》可以学习他的《白玉苦瓜》、散文、小说和其他台湾诗歌;从列夫·托尔斯泰的《牛蒡花》可以延伸阅读他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其次还可以从写作技法、单元专题上去延伸。如《荷塘月色》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可以延伸到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只有拓展课外阅读,才能让学生从狭隘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体味语文的丰富性、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把阅读看作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出发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利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构建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方法,它是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发展性学习能力。如学习了余秋雨的《废墟》,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作品,可以设立研究课题“余秋雨散文的悲剧色彩”、“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魅力”等。又如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拟定课题“林冲的心理变化”、“《水浒》中的民俗文化”等。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在讨论学习中互相切磋,课题没有固定答案,只有鼓励和创新。
3.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联系。语文学科教学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如《再别康桥》中,教师在讲解艺术特征时必然会讲到这首诗的诗节匀称、诗句齐整。其实这正是自然科学中的简洁、整齐有序的科学美。又如在讲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时会说到“归谬法”,学生不理解时,就可以借用初中数学的“反证法”的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可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完善课堂教学将是一个不断开发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中专语文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和价值,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李宏娟,广东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
语文学科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使学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处于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中专生已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现代教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被引进了课堂教学。如何以科学精神来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实践
1.目标定位,有的放矢。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一味追求声响高、色彩强、画面美,虽然很热闹,却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教师在课堂上信息量输出的多寡,即课堂容量的大小应以科学的依据为前提。语文课堂教学的依据很复杂,有大纲要求、学科要求、学年要求、学期要求、单元要求、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备等。但对此进行归纳梳理,大致可分为三块: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因此这个依据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重视语文课的社会功能。从实践经验可知,课堂容量的大小应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适度。确立了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才不会陷于盲目无序之中。如教学《荷花淀》一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训练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2)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技巧;(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学习对话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人物形象这一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描写来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最后借助环境描写和事件的展开来表现人物。这样,该文的教学紧扣“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一中心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
2.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课文就是例子,语文教学要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多媒体教学,生动展现课文中各具特色的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有声音、有色彩、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中去体察世界,感悟美好的人生。例如:学习《音乐在你心中》,教学过程中可播放作者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之中,再来理解课文的观点——音乐在你心中,就轻而易举了。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首先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和贾府的家族关系图,然后再来理解课文,最后播放《红楼梦》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中人物性格,从而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3.发挥想象,调动思维。多媒体课件因其容量大、表现形式丰富而愈来愈得到师生的青睐,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一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的内容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主题的分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是认知的核心,而思维首先是建立在人脑对事物直接、具体的感知基础上。CAI教学可以便捷地选择相关资料,向学生提供想象联想的真实素材,让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触景生情,展开想象和联想。如《洛阳诗韵》一课,我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洛阳的历史人物、景点图片,再经过计算机的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这一类游记散文《雨中登泰山》时,学生就可以展开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了。
4.潜移默化,体会情感。在一些多媒体教学评比课中,有的课堂完全被录像、歌曲、图片所占领,语文教师变成操作员,只是按按仪器而已。这样做让语文教学完全违背了科学精神。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时,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它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种严密的、创造性的逻辑思维的体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信》中指出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材中渗透着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等许多人文因素,从课文内容选择的角度上可见一斑。中专教材第一册(倪文锦主编)中,学生可以在“雨中登泰山”,可以体验“洛阳诗韵”,可以看“白鹭”,观“中国的牛”,可以品李白的《将进酒》,可以论《师说》,可以叹“乡愁”,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自己感受到的美的情感渲染给学生,以诗人般的敏感和激情,创设美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之中去拨动学生心中审美愉悦的琴弦。而这一切,是多媒体课件难以取代的。
三、几点思考
1.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兼收并蓄地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从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延伸到《呐喊》、《朝花夕拾》;从余光中的《乡愁》可以学习他的《白玉苦瓜》、散文、小说和其他台湾诗歌;从列夫·托尔斯泰的《牛蒡花》可以延伸阅读他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其次还可以从写作技法、单元专题上去延伸。如《荷塘月色》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可以延伸到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只有拓展课外阅读,才能让学生从狭隘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体味语文的丰富性、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把阅读看作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出发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利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构建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方法,它是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发展性学习能力。如学习了余秋雨的《废墟》,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作品,可以设立研究课题“余秋雨散文的悲剧色彩”、“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魅力”等。又如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拟定课题“林冲的心理变化”、“《水浒》中的民俗文化”等。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在讨论学习中互相切磋,课题没有固定答案,只有鼓励和创新。
3.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联系。语文学科教学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如《再别康桥》中,教师在讲解艺术特征时必然会讲到这首诗的诗节匀称、诗句齐整。其实这正是自然科学中的简洁、整齐有序的科学美。又如在讲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时会说到“归谬法”,学生不理解时,就可以借用初中数学的“反证法”的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可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完善课堂教学将是一个不断开发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中专语文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和价值,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李宏娟,广东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