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正面系统的、理论灌输式的德育作用正逐渐减弱,而渗透式的、不露痕迹的隐性教育的德育效果却日渐明显。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要结合学校、社会、家庭这三个途径,再加上教育者从自身做起,注重生活细节,把握适合隐性德育的契机,对初中生进行隐性的德育教育,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隐性德育;途径
一、初中隐性德育实施的原因
现代学校德育包含丰富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而且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也有专门的德育阵地,比如政治课、班会课以及团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收到一些效果。但在这些课堂与活动中,学生成为“道德的容器”,他们将“道德”转化成“知识”。而拥有知识化的道德,可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考试中得高分,也可以在团队活动中积极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但实际上,这些习得的东西并未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甚至私下里会招致他们的抵触和反感。那这样的德育就多半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
(一)原因之一:道德不可教
道德是否可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古老而至今都尚未圆满解决的论题。它既是个教育问题,又是个哲学问题。黄向阳博士在其论著《道德可教吗》中表达了“美德(道德)可学不可教”以及“美德(道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这样的观点。文中引述了英国哲学家赖尔对此问题的看法:如果把人们无意之间对年轻人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称作“教”的话,美德(道德)是可教的;如果“教”限指有意识地树立好榜样之类的活动的话,美德(道德)就不可教。专门的德育阵地有些类似于后者,所以带来的效果是“连个体基本的人格稳定性也难以保障,造就的只能是虚伪的多变的人格”。本文倡导的是前者的那种“教”,也就是下文所要阐述的“隐性德育”。
(二)原因之二:青春期叛逆
初中生大都为13至15岁的少年,身体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身体的迅速发育会引发心理上的诸多变化,比如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出现,这其中最突出的是独立性增强,叛逆心理出现。他们最反感听到“你听我说,我这是为你好……”或者“你难道不知道你应该这样做吗?”这类说教的言辞,而这些正是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的。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会让辛勤教育形同虚设。既然谆谆的教导只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抵触,那就采用一种渗透式的、不露痕迹的“隐性”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
二、隐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一)学校途径
1. 学校是隐性德育实施的主战场
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除正规德育理论课程和活动课程之外的课程,是间接地进行育人之德的活动。比如文科课程中的语文,编者在收录文章的时候,自然、社会、人生、亲情、友情、爱情,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无不涉及。初中生们在学习一篇篇古今中外经典文章的同时,无形之中已经接受了课文中所传达的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们会在不自觉中将之作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隐性德育渗透的过程。除此之外,诸如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课程中都可挖掘出德育的内容,它们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的同时,也会培养他们对自然对科学深深的热爱。
近些年来学校很重视对校本课程的研发,这无疑又为隐性课程开辟了一块新的疆土。我校就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了《唐诗鉴赏》《论语》《我是小书虫》以及摄影、陶塑、编织等课程,全方位地通过思想熏陶、活动欣赏等方面来浸润孩子们年轻的心灵,使之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2. 校园文化与教育气氛
学校的校园文化与教育气氛也是隐性德育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学校人文景观方面从命名到布置,无不渗透着学校的精神内涵。以校训“爱、诚、笃、美”命名的几个主要教学楼建筑比如侨爱楼、侨诚楼古色古香,书山路、笃学路、澄溪路清幽整洁,独具匠心、个性鲜明的教室布置,精心设计的宣传板报……都给人美的享受,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无形之中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就会激发他们对美丽青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家庭和社会途径
学校途径固然重要,但家庭和社会途径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襁褓,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在孩子们性格形成和叛逆时期,尽量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们正面引导;而时下社会的不良风气会让教育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也就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受两天的社会教育影响之后效果为零。社会有责任通过各种舆论传播渠道,给身心正在发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初中生们各种潜在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影响,使青少年得以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隐性德育实施的方式特点
(一)做好自己,重视细节
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其实关于教师个人精神魅力和人格榜样的作用,早在古代的中国就已有很深刻的认识,孔子在《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韩愈的“以身立教”不都是对此观点精辟的阐述吗?其实也并不是要求特意去做什么,每日重复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它可以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并对之产生有效而持久的道德影响。比如在预备铃响时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上课这个细节,就已反复向学生传递出守时、敬业、尊重学生、工作认真等这些德育层面的精神。所以,细微之处亦要为人师表,细节同样拥有巨大的力量。
(二)把握时机,借机行事
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不同,它没有规律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所以就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把握住能够作为隐性德育开展的契机。笔者之前曾经带过一个孩子,其性格顽劣、不喜读书且软硬不吃。普通的教育方法在他身上没有任何效果,但后来笔者得到了一个绝佳的时机。有一次笔者要上一节观摩课,课程要求妈妈和孩子共同读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然后妈妈给孩子写一封有关他们之间爱的细节的信,让学生带过来。当时全班五十一个人,收到了五十封,就差他一个,问他的时候他说他妈妈不会写,怎么办?总不能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读信就把他一个人晾一边,那让他情何以堪。正式上课时,到了发信那个环节,他明显有些坐立不安。但当他跟别人一样拿到一封信时,他先是错愕,可看到名字确实如是,他犹疑地打开,然后读,又慢慢地把头垂下,眼眶微微有些泛红。那封信是笔者写给他的,信中,笔者以妈妈的口吻给他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写了笔者对他的认识以及期望。谁知道从那之后,那孩子的表现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似为了课堂需要而写的一封信成了转化教育的契机,没有以往请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说教,只不过是“借机行事”,却自然而然地感化了这个少年。
(三)走近生活,润物无痕
隐性教育是渗透式的,它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也要求教师走下课堂,在生活中多接觸学生,比如一起用餐时看似随意的聊天、放学路上同行时的唠嗑、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弯腰给孩子系开了的鞋带,受伤时给他的无声的拥抱,无不传达着正确的观点、情感和立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片断宛如淅淅沥沥的春雨,融进大地,滋润花朵禾苗,却不见其痕,不闻其声,而花朵绽放、禾苗抽绿。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疆、大育无痕!
总而言之,针对德育适合间接影响而非直接教导的性质以及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学校、社会、家庭这三方面潜在的隐性德育因素,与正规的、显性的德育一起对学生发挥综合性的影响作用,使之自然而然将美好优秀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隐性德育;途径
一、初中隐性德育实施的原因
现代学校德育包含丰富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而且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也有专门的德育阵地,比如政治课、班会课以及团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收到一些效果。但在这些课堂与活动中,学生成为“道德的容器”,他们将“道德”转化成“知识”。而拥有知识化的道德,可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考试中得高分,也可以在团队活动中积极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但实际上,这些习得的东西并未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甚至私下里会招致他们的抵触和反感。那这样的德育就多半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
(一)原因之一:道德不可教
道德是否可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古老而至今都尚未圆满解决的论题。它既是个教育问题,又是个哲学问题。黄向阳博士在其论著《道德可教吗》中表达了“美德(道德)可学不可教”以及“美德(道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这样的观点。文中引述了英国哲学家赖尔对此问题的看法:如果把人们无意之间对年轻人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称作“教”的话,美德(道德)是可教的;如果“教”限指有意识地树立好榜样之类的活动的话,美德(道德)就不可教。专门的德育阵地有些类似于后者,所以带来的效果是“连个体基本的人格稳定性也难以保障,造就的只能是虚伪的多变的人格”。本文倡导的是前者的那种“教”,也就是下文所要阐述的“隐性德育”。
(二)原因之二:青春期叛逆
初中生大都为13至15岁的少年,身体开始发育,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身体的迅速发育会引发心理上的诸多变化,比如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出现,这其中最突出的是独立性增强,叛逆心理出现。他们最反感听到“你听我说,我这是为你好……”或者“你难道不知道你应该这样做吗?”这类说教的言辞,而这些正是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的。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会让辛勤教育形同虚设。既然谆谆的教导只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抵触,那就采用一种渗透式的、不露痕迹的“隐性”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
二、隐性德育实施的途径
(一)学校途径
1. 学校是隐性德育实施的主战场
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除正规德育理论课程和活动课程之外的课程,是间接地进行育人之德的活动。比如文科课程中的语文,编者在收录文章的时候,自然、社会、人生、亲情、友情、爱情,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无不涉及。初中生们在学习一篇篇古今中外经典文章的同时,无形之中已经接受了课文中所传达的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们会在不自觉中将之作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隐性德育渗透的过程。除此之外,诸如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课程中都可挖掘出德育的内容,它们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的同时,也会培养他们对自然对科学深深的热爱。
近些年来学校很重视对校本课程的研发,这无疑又为隐性课程开辟了一块新的疆土。我校就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了《唐诗鉴赏》《论语》《我是小书虫》以及摄影、陶塑、编织等课程,全方位地通过思想熏陶、活动欣赏等方面来浸润孩子们年轻的心灵,使之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2. 校园文化与教育气氛
学校的校园文化与教育气氛也是隐性德育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学校人文景观方面从命名到布置,无不渗透着学校的精神内涵。以校训“爱、诚、笃、美”命名的几个主要教学楼建筑比如侨爱楼、侨诚楼古色古香,书山路、笃学路、澄溪路清幽整洁,独具匠心、个性鲜明的教室布置,精心设计的宣传板报……都给人美的享受,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无形之中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就会激发他们对美丽青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家庭和社会途径
学校途径固然重要,但家庭和社会途径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襁褓,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在孩子们性格形成和叛逆时期,尽量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们正面引导;而时下社会的不良风气会让教育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也就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受两天的社会教育影响之后效果为零。社会有责任通过各种舆论传播渠道,给身心正在发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初中生们各种潜在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影响,使青少年得以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隐性德育实施的方式特点
(一)做好自己,重视细节
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其实关于教师个人精神魅力和人格榜样的作用,早在古代的中国就已有很深刻的认识,孔子在《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韩愈的“以身立教”不都是对此观点精辟的阐述吗?其实也并不是要求特意去做什么,每日重复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它可以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并对之产生有效而持久的道德影响。比如在预备铃响时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上课这个细节,就已反复向学生传递出守时、敬业、尊重学生、工作认真等这些德育层面的精神。所以,细微之处亦要为人师表,细节同样拥有巨大的力量。
(二)把握时机,借机行事
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不同,它没有规律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所以就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把握住能够作为隐性德育开展的契机。笔者之前曾经带过一个孩子,其性格顽劣、不喜读书且软硬不吃。普通的教育方法在他身上没有任何效果,但后来笔者得到了一个绝佳的时机。有一次笔者要上一节观摩课,课程要求妈妈和孩子共同读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然后妈妈给孩子写一封有关他们之间爱的细节的信,让学生带过来。当时全班五十一个人,收到了五十封,就差他一个,问他的时候他说他妈妈不会写,怎么办?总不能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读信就把他一个人晾一边,那让他情何以堪。正式上课时,到了发信那个环节,他明显有些坐立不安。但当他跟别人一样拿到一封信时,他先是错愕,可看到名字确实如是,他犹疑地打开,然后读,又慢慢地把头垂下,眼眶微微有些泛红。那封信是笔者写给他的,信中,笔者以妈妈的口吻给他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写了笔者对他的认识以及期望。谁知道从那之后,那孩子的表现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似为了课堂需要而写的一封信成了转化教育的契机,没有以往请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说教,只不过是“借机行事”,却自然而然地感化了这个少年。
(三)走近生活,润物无痕
隐性教育是渗透式的,它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也要求教师走下课堂,在生活中多接觸学生,比如一起用餐时看似随意的聊天、放学路上同行时的唠嗑、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弯腰给孩子系开了的鞋带,受伤时给他的无声的拥抱,无不传达着正确的观点、情感和立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片断宛如淅淅沥沥的春雨,融进大地,滋润花朵禾苗,却不见其痕,不闻其声,而花朵绽放、禾苗抽绿。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疆、大育无痕!
总而言之,针对德育适合间接影响而非直接教导的性质以及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学校、社会、家庭这三方面潜在的隐性德育因素,与正规的、显性的德育一起对学生发挥综合性的影响作用,使之自然而然将美好优秀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从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