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藏节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最隆重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大型祭祀活动,是苗族祖宗崇拜、历史变迁和独特的地理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文化遺存形态。然而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进城务工潮、商业化浪潮的裹挟下,其正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发展环境,亟待原味化拯救,让传统回归“传统”。
【关键词】:苗族;鼓藏节;文化环境;困境
“鼓藏节”又叫“吃鼓藏”、“吃牯脏”,是贵州苗族普遍举行的重要祭祖活动,在黔东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苗族先民屡经战争,被迫进行长时间、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坎坷磨难的民族记忆使苗民始终将自己祖先铭记于心,坚持举办祭祖活动,鼓藏节也日益盛行。但现代旅游产业的扩张使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文化本真性逐渐丧失,在苗族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鼓藏节文化也在传承发展上正面临严峻挑战。
一、 鼓藏节概观及其神话
苗族没有系统文字,鼓藏节具体起于何时,难以考证。但据流传的神话故事,鼓藏节或由姜央祭祀蝴蝶妈妈而起。相传在大洪水时代,苗族祖先姜央和妹妹躲在葫芦里得以逃生,水退后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姜央问天,天说是他大儿在放牛之时,牛踩到蝴蝶妈妈的坟,所以降灾,只有杀牛祭蝴蝶妈妈,才能保苗民生息。姜央照做,果真应验,此后姜央每年杀牛献祭,同时砍一大节枫木,中间掏空,两头用牛皮封上,做成了木鼓,击打鼓,用来召唤祖先之灵魂。但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连年杀牛势必造成生产倒退。姜央便每13年一个轮回时,祭祀一次,既不忘祖,又不失礼。于是13年一次大祭成为苗民传统。
13年一次的鼓藏节是贵州苗族最独特的节日。一是因为过节时有特定的仪式程序,二是鼓藏节流行区域小,仅在贵州黔东南盛行。吃鼓藏的时间由各宗族自己决定,一般都在农历十月举行,以一个乡镇为一宗族,节日活动时间各地略有不同,一般是7-13天不等。就活动过程来讲:开始由资深的寨老和鼓藏头组织村寨祭祀;第二天,各地亲戚来做客,带上糯米饭、鸭、鱼、米酒等礼物;第三天,宰杀家猪吃鼓藏肉,四方的亲戚在当天陆续回家,主人送亲戚猪肉和鼓藏酒作回礼;接下来的几天便是一些现代活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以及各种文艺活动;最后一天,鼓藏头携各位寨老进行本次鼓藏的最后祭祀仪式,向祖先汇报此次祭祀活动,祈祷祖先保佑村寨风调雨顺,家园安康。
二、鼓藏节的祖先崇拜思想与历史地理环境
苗族鼓藏节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一是祖先崇拜,二是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地理环境。祖先崇拜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教环境,祖先是这个宗教的守护神。与其他社会性宗教中教众共有的神灵不同,祖先是各个家庭的私物,只有该家族成员才会信仰。苗族历史坎坷,祖先创业不易,因此苗民对先祖极为虔诚并心怀感恩,祭祖也就成为苗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苗族的祖先崇拜是一种双重崇拜,既崇拜共同的祖先,也崇拜自己宗族和家庭祖宗,并在一次次的祭祀活动中,成为民族文化的烙印,这就使以祭祖为核心的鼓藏节有了生存土壤。
历史上,苗族先民自蚩尤涿鹿战败后便走上了迁徙之路,经过四次大规模迁徙,从地势平坦、适宜农耕的平原地区转到山高林密、耕作困难的西南山区。在这个险、远、难的过程中,苗民不断经受着战争疾病、衣食短缺、人口锐减等磨难,苗族古歌《跋山涉水》就是对苗族迁徙之路的苦难叙述。历史的苦难成为苗族血液里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一部苦难史成为苗族祭祖的根本理由,祭祀也成了缅怀祖先的最佳方式,13年一度的鼓藏大祭正是苗民对祖宗最崇高的礼仪。
在地理方面,苗民徙至交通不便的贵州黔东南地区后,世世代代在山岭中以宗族或家族为单位定居,形成了今天“一山一岭一寨”的村落格局。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地缘”与“血缘”相互交叉的分布特点,同一“血缘”居住一起或几个“血缘”居住一起。苗族先民需要一个节日来团结各兄弟宗族来抵御外敌,加强本宗与他宗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和睦相处目的。鼓藏节正好能起这个作用,它能真实地体现了“全域得共和,富裕大家有,繁荣人人享”的朴素理念。通过诚挚地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鼓藏节,加强了宗与宗、寨与寨之间的交往交流。同时,宗族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问题,鼓藏节借助祭祖的形式来团结宗族,向其他宗族展示本宗族的力量。
三、苗族鼓藏节面临的传承困境及原因
苗族鼓藏节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受到了冲击,民族文化渐趋淡化,且在商业化浪潮的席卷下,旅游作秀的意味过重,鼓藏这一苗族文化精髓的活动沦为经济建设的宣传秀场,逐渐平面化、娱乐化、庸俗化。鼓藏节的传承和发展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1)外来文化的冲击
社会环境的变易性会带来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具有封闭性和“惰性”,文化现象一经形成,便较难改变。然而现今社会,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信息技术急剧发展让步速缓慢的历史文化逐步解体。封闭的环境被打破,崇尚新潮的人嫌传统文化陈旧迂腐,鼓藏节这样大规模的民族传统文化逐步被抛在时代后面。
当今的社会呈现出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景象,民族文化的在交流促进中也面临着消解的困局。文化格局被重新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入新元素,改变了面貌,立的新渐渐成为主导,鼓藏节也在声势浩大的旅游产业中被不断简单化、形式化,急躁的现代人已经对繁琐的祭拜活动失掉兴趣,鼓藏节的真正精神渐渐被淡却,内涵渐渐被消解。
(2)进城潮流的影响
苗族多聚居在山区,工农业发展不利,面对经济核心区的强大虹吸,落后的山区自然而然的向其靠拢。大批人力开始远离故土,走向城市,强势的城市文化一跃占据了走出大山的苗民的思想,回到家乡后,外来文化以他们成为媒介进入民族生活的内部,从内部解构着本族文化,造成本族文化的杂糅化和空间的窄化。
苗族是一个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提升了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大批人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到城市去,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大量苗族年轻劳动力外出并接受外部文化,造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受到挤压,民族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而像鼓藏节这样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3)商业化的包装
山青水美的贵州是旅游产业的高地,在发展经济主导方针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外来游客发展民俗旅游活动成为热潮,民族传统文化却在表演中失去了真实性。鼓藏节既是苗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又是苗族人民文化心理的的集中体现,其文化核心是真诚的祭祖祈福,联络亲里,延续民族内质。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鼓藏节变得日益“现代化”,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歌舞娱乐手段,越来越偏离原来节日的内涵而成为躯壳。目前鼓藏节不仅形式在变,连民族文化内涵也随之而变,成为了被经济利益架空的躯壳和表演仪式。
四、 结语
鼓藏节作为苗族大规模的祭祖活动,代表着了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哲学,与苗族的历史、地理紧密相连,反应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鼓藏节这一苗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和纯洁性,离不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支持。如何让民族的鼓藏节走向全世界却又不失本真,这是一个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鼓藏节祭鼓考[J].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杨春义.苗族吃鼓藏之谜[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关键词】:苗族;鼓藏节;文化环境;困境
“鼓藏节”又叫“吃鼓藏”、“吃牯脏”,是贵州苗族普遍举行的重要祭祖活动,在黔东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苗族先民屡经战争,被迫进行长时间、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坎坷磨难的民族记忆使苗民始终将自己祖先铭记于心,坚持举办祭祖活动,鼓藏节也日益盛行。但现代旅游产业的扩张使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文化本真性逐渐丧失,在苗族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鼓藏节文化也在传承发展上正面临严峻挑战。
一、 鼓藏节概观及其神话
苗族没有系统文字,鼓藏节具体起于何时,难以考证。但据流传的神话故事,鼓藏节或由姜央祭祀蝴蝶妈妈而起。相传在大洪水时代,苗族祖先姜央和妹妹躲在葫芦里得以逃生,水退后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姜央问天,天说是他大儿在放牛之时,牛踩到蝴蝶妈妈的坟,所以降灾,只有杀牛祭蝴蝶妈妈,才能保苗民生息。姜央照做,果真应验,此后姜央每年杀牛献祭,同时砍一大节枫木,中间掏空,两头用牛皮封上,做成了木鼓,击打鼓,用来召唤祖先之灵魂。但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连年杀牛势必造成生产倒退。姜央便每13年一个轮回时,祭祀一次,既不忘祖,又不失礼。于是13年一次大祭成为苗民传统。
13年一次的鼓藏节是贵州苗族最独特的节日。一是因为过节时有特定的仪式程序,二是鼓藏节流行区域小,仅在贵州黔东南盛行。吃鼓藏的时间由各宗族自己决定,一般都在农历十月举行,以一个乡镇为一宗族,节日活动时间各地略有不同,一般是7-13天不等。就活动过程来讲:开始由资深的寨老和鼓藏头组织村寨祭祀;第二天,各地亲戚来做客,带上糯米饭、鸭、鱼、米酒等礼物;第三天,宰杀家猪吃鼓藏肉,四方的亲戚在当天陆续回家,主人送亲戚猪肉和鼓藏酒作回礼;接下来的几天便是一些现代活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以及各种文艺活动;最后一天,鼓藏头携各位寨老进行本次鼓藏的最后祭祀仪式,向祖先汇报此次祭祀活动,祈祷祖先保佑村寨风调雨顺,家园安康。
二、鼓藏节的祖先崇拜思想与历史地理环境
苗族鼓藏节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一是祖先崇拜,二是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地理环境。祖先崇拜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教环境,祖先是这个宗教的守护神。与其他社会性宗教中教众共有的神灵不同,祖先是各个家庭的私物,只有该家族成员才会信仰。苗族历史坎坷,祖先创业不易,因此苗民对先祖极为虔诚并心怀感恩,祭祖也就成为苗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苗族的祖先崇拜是一种双重崇拜,既崇拜共同的祖先,也崇拜自己宗族和家庭祖宗,并在一次次的祭祀活动中,成为民族文化的烙印,这就使以祭祖为核心的鼓藏节有了生存土壤。
历史上,苗族先民自蚩尤涿鹿战败后便走上了迁徙之路,经过四次大规模迁徙,从地势平坦、适宜农耕的平原地区转到山高林密、耕作困难的西南山区。在这个险、远、难的过程中,苗民不断经受着战争疾病、衣食短缺、人口锐减等磨难,苗族古歌《跋山涉水》就是对苗族迁徙之路的苦难叙述。历史的苦难成为苗族血液里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一部苦难史成为苗族祭祖的根本理由,祭祀也成了缅怀祖先的最佳方式,13年一度的鼓藏大祭正是苗民对祖宗最崇高的礼仪。
在地理方面,苗民徙至交通不便的贵州黔东南地区后,世世代代在山岭中以宗族或家族为单位定居,形成了今天“一山一岭一寨”的村落格局。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地缘”与“血缘”相互交叉的分布特点,同一“血缘”居住一起或几个“血缘”居住一起。苗族先民需要一个节日来团结各兄弟宗族来抵御外敌,加强本宗与他宗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和睦相处目的。鼓藏节正好能起这个作用,它能真实地体现了“全域得共和,富裕大家有,繁荣人人享”的朴素理念。通过诚挚地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鼓藏节,加强了宗与宗、寨与寨之间的交往交流。同时,宗族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问题,鼓藏节借助祭祖的形式来团结宗族,向其他宗族展示本宗族的力量。
三、苗族鼓藏节面临的传承困境及原因
苗族鼓藏节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受到了冲击,民族文化渐趋淡化,且在商业化浪潮的席卷下,旅游作秀的意味过重,鼓藏这一苗族文化精髓的活动沦为经济建设的宣传秀场,逐渐平面化、娱乐化、庸俗化。鼓藏节的传承和发展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1)外来文化的冲击
社会环境的变易性会带来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具有封闭性和“惰性”,文化现象一经形成,便较难改变。然而现今社会,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信息技术急剧发展让步速缓慢的历史文化逐步解体。封闭的环境被打破,崇尚新潮的人嫌传统文化陈旧迂腐,鼓藏节这样大规模的民族传统文化逐步被抛在时代后面。
当今的社会呈现出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景象,民族文化的在交流促进中也面临着消解的困局。文化格局被重新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入新元素,改变了面貌,立的新渐渐成为主导,鼓藏节也在声势浩大的旅游产业中被不断简单化、形式化,急躁的现代人已经对繁琐的祭拜活动失掉兴趣,鼓藏节的真正精神渐渐被淡却,内涵渐渐被消解。
(2)进城潮流的影响
苗族多聚居在山区,工农业发展不利,面对经济核心区的强大虹吸,落后的山区自然而然的向其靠拢。大批人力开始远离故土,走向城市,强势的城市文化一跃占据了走出大山的苗民的思想,回到家乡后,外来文化以他们成为媒介进入民族生活的内部,从内部解构着本族文化,造成本族文化的杂糅化和空间的窄化。
苗族是一个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提升了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大批人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到城市去,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大量苗族年轻劳动力外出并接受外部文化,造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受到挤压,民族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而像鼓藏节这样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3)商业化的包装
山青水美的贵州是旅游产业的高地,在发展经济主导方针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外来游客发展民俗旅游活动成为热潮,民族传统文化却在表演中失去了真实性。鼓藏节既是苗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又是苗族人民文化心理的的集中体现,其文化核心是真诚的祭祖祈福,联络亲里,延续民族内质。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鼓藏节变得日益“现代化”,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歌舞娱乐手段,越来越偏离原来节日的内涵而成为躯壳。目前鼓藏节不仅形式在变,连民族文化内涵也随之而变,成为了被经济利益架空的躯壳和表演仪式。
四、 结语
鼓藏节作为苗族大规模的祭祖活动,代表着了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哲学,与苗族的历史、地理紧密相连,反应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鼓藏节这一苗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和纯洁性,离不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支持。如何让民族的鼓藏节走向全世界却又不失本真,这是一个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鼓藏节祭鼓考[J].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杨春义.苗族吃鼓藏之谜[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