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鼓藏节的文化环境与传承困境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藏节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最隆重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大型祭祀活动,是苗族祖宗崇拜、历史变迁和独特的地理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文化遺存形态。然而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进城务工潮、商业化浪潮的裹挟下,其正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发展环境,亟待原味化拯救,让传统回归“传统”。
  【关键词】:苗族;鼓藏节;文化环境;困境
  “鼓藏节”又叫“吃鼓藏”、“吃牯脏”,是贵州苗族普遍举行的重要祭祖活动,在黔东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苗族先民屡经战争,被迫进行长时间、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坎坷磨难的民族记忆使苗民始终将自己祖先铭记于心,坚持举办祭祖活动,鼓藏节也日益盛行。但现代旅游产业的扩张使民族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文化本真性逐渐丧失,在苗族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鼓藏节文化也在传承发展上正面临严峻挑战。
  一、 鼓藏节概观及其神话
  苗族没有系统文字,鼓藏节具体起于何时,难以考证。但据流传的神话故事,鼓藏节或由姜央祭祀蝴蝶妈妈而起。相传在大洪水时代,苗族祖先姜央和妹妹躲在葫芦里得以逃生,水退后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姜央问天,天说是他大儿在放牛之时,牛踩到蝴蝶妈妈的坟,所以降灾,只有杀牛祭蝴蝶妈妈,才能保苗民生息。姜央照做,果真应验,此后姜央每年杀牛献祭,同时砍一大节枫木,中间掏空,两头用牛皮封上,做成了木鼓,击打鼓,用来召唤祖先之灵魂。但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连年杀牛势必造成生产倒退。姜央便每13年一个轮回时,祭祀一次,既不忘祖,又不失礼。于是13年一次大祭成为苗民传统。
  13年一次的鼓藏节是贵州苗族最独特的节日。一是因为过节时有特定的仪式程序,二是鼓藏节流行区域小,仅在贵州黔东南盛行。吃鼓藏的时间由各宗族自己决定,一般都在农历十月举行,以一个乡镇为一宗族,节日活动时间各地略有不同,一般是7-13天不等。就活动过程来讲:开始由资深的寨老和鼓藏头组织村寨祭祀;第二天,各地亲戚来做客,带上糯米饭、鸭、鱼、米酒等礼物;第三天,宰杀家猪吃鼓藏肉,四方的亲戚在当天陆续回家,主人送亲戚猪肉和鼓藏酒作回礼;接下来的几天便是一些现代活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以及各种文艺活动;最后一天,鼓藏头携各位寨老进行本次鼓藏的最后祭祀仪式,向祖先汇报此次祭祀活动,祈祷祖先保佑村寨风调雨顺,家园安康。
  二、鼓藏节的祖先崇拜思想与历史地理环境
  苗族鼓藏节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一是祖先崇拜,二是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地理环境。祖先崇拜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教环境,祖先是这个宗教的守护神。与其他社会性宗教中教众共有的神灵不同,祖先是各个家庭的私物,只有该家族成员才会信仰。苗族历史坎坷,祖先创业不易,因此苗民对先祖极为虔诚并心怀感恩,祭祖也就成为苗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苗族的祖先崇拜是一种双重崇拜,既崇拜共同的祖先,也崇拜自己宗族和家庭祖宗,并在一次次的祭祀活动中,成为民族文化的烙印,这就使以祭祖为核心的鼓藏节有了生存土壤。
  历史上,苗族先民自蚩尤涿鹿战败后便走上了迁徙之路,经过四次大规模迁徙,从地势平坦、适宜农耕的平原地区转到山高林密、耕作困难的西南山区。在这个险、远、难的过程中,苗民不断经受着战争疾病、衣食短缺、人口锐减等磨难,苗族古歌《跋山涉水》就是对苗族迁徙之路的苦难叙述。历史的苦难成为苗族血液里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一部苦难史成为苗族祭祖的根本理由,祭祀也成了缅怀祖先的最佳方式,13年一度的鼓藏大祭正是苗民对祖宗最崇高的礼仪。
  在地理方面,苗民徙至交通不便的贵州黔东南地区后,世世代代在山岭中以宗族或家族为单位定居,形成了今天“一山一岭一寨”的村落格局。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地缘”与“血缘”相互交叉的分布特点,同一“血缘”居住一起或几个“血缘”居住一起。苗族先民需要一个节日来团结各兄弟宗族来抵御外敌,加强本宗与他宗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和睦相处目的。鼓藏节正好能起这个作用,它能真实地体现了“全域得共和,富裕大家有,繁荣人人享”的朴素理念。通过诚挚地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鼓藏节,加强了宗与宗、寨与寨之间的交往交流。同时,宗族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问题,鼓藏节借助祭祖的形式来团结宗族,向其他宗族展示本宗族的力量。
  三、苗族鼓藏节面临的传承困境及原因
  苗族鼓藏节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受到了冲击,民族文化渐趋淡化,且在商业化浪潮的席卷下,旅游作秀的意味过重,鼓藏这一苗族文化精髓的活动沦为经济建设的宣传秀场,逐渐平面化、娱乐化、庸俗化。鼓藏节的传承和发展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1)外来文化的冲击
  社会环境的变易性会带来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具有封闭性和“惰性”,文化现象一经形成,便较难改变。然而现今社会,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信息技术急剧发展让步速缓慢的历史文化逐步解体。封闭的环境被打破,崇尚新潮的人嫌传统文化陈旧迂腐,鼓藏节这样大规模的民族传统文化逐步被抛在时代后面。
  当今的社会呈现出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景象,民族文化的在交流促进中也面临着消解的困局。文化格局被重新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入新元素,改变了面貌,立的新渐渐成为主导,鼓藏节也在声势浩大的旅游产业中被不断简单化、形式化,急躁的现代人已经对繁琐的祭拜活动失掉兴趣,鼓藏节的真正精神渐渐被淡却,内涵渐渐被消解。
  (2)进城潮流的影响
  苗族多聚居在山区,工农业发展不利,面对经济核心区的强大虹吸,落后的山区自然而然的向其靠拢。大批人力开始远离故土,走向城市,强势的城市文化一跃占据了走出大山的苗民的思想,回到家乡后,外来文化以他们成为媒介进入民族生活的内部,从内部解构着本族文化,造成本族文化的杂糅化和空间的窄化。
  苗族是一个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提升了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大批人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到城市去,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大量苗族年轻劳动力外出并接受外部文化,造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受到挤压,民族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而像鼓藏节这样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3)商业化的包装
  山青水美的贵州是旅游产业的高地,在发展经济主导方针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外来游客发展民俗旅游活动成为热潮,民族传统文化却在表演中失去了真实性。鼓藏节既是苗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又是苗族人民文化心理的的集中体现,其文化核心是真诚的祭祖祈福,联络亲里,延续民族内质。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鼓藏节变得日益“现代化”,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歌舞娱乐手段,越来越偏离原来节日的内涵而成为躯壳。目前鼓藏节不仅形式在变,连民族文化内涵也随之而变,成为了被经济利益架空的躯壳和表演仪式。
  四、 结语
  鼓藏节作为苗族大规模的祭祖活动,代表着了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哲学,与苗族的历史、地理紧密相连,反应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鼓藏节这一苗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和纯洁性,离不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支持。如何让民族的鼓藏节走向全世界却又不失本真,这是一个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鼓藏节祭鼓考[J].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杨春义.苗族吃鼓藏之谜[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随着中国的越来越强大,西方的一些国家越来越觉得不安,害怕中国会超越自己的国家,成为新的一个世界强国,所以他们不断地想出各种方法来遏制中国的变强。  【关键词】:民主;民心;非法集会;反华势利;理性思考;法律意识  为了向中央和地方政府表达政治上的诉求,实现日后的一票一选式的民主, 少数极端反对派开始了一些对国家无益的运动,这是少数人被国外反华势力诱骗,利用年轻人的热情进行的非法集会。
期刊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好看如画外,还要讲究用餐的氛围。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孔子儒家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饮食文化。  【关键词】:孔子;
期刊
【摘要】: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种表现形式,不是两类不同的辩证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对辩证法的具体解释和运用上仍存在不少偏见,甚至有人对这种划分本身提出疑义。本文对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概念及其关系试作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辩证法,发挥辩证法对我们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关系  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
期刊
【摘要】:全球化正在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产生现实层面无可回避的许多实践问题,另一方面又引发理论领域新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而文化问题便是其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各民族、各地区以及各大文化系统在交往中发生价值冲突具有客观必然性。中国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环境、民族心理、具体国情等的差异,导致在文化价值的互相碰撞中出现一些冲突。本文从中西方文化价值冲突入手,阐述重建
期刊
【摘要】:点翠工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首饰制作工艺,其色彩艳丽,光泽耀眼,与金、银等金属的配合使其更加华丽富贵。然而,随着原材料的急剧减少、制作工艺复杂、与现在简洁生活方式的差异等原因,使得这项工艺濒临灭绝。本文通过对点翠工艺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等进行论述,进一步探讨对这项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点翠;继承;发展  引言  点翠工艺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以翠鸟的羽毛为制作材料,巧
期刊
【摘要】:孙武强调为将者需要拥有五大特点:智,信,仁,勇,严。主张上兵谋和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战前运筹,谨慎用兵和激励士卒等这些都是以人类的伦理道德来推演战争的规律,在互联网缔造的全球脑时代的今天这些道德与智慧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发挥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孙子兵法;智谋  孙武在“五事”中,强调了作为将帅必须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个条件。智,就是智谋,能知己知彼,运筹帷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因此企业党建工作在新时期遇到了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这需要加强研究和总结力度,不断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本文在作者多年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结合其他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有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
期刊
【摘要】:“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想基础,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天我们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先秦;比德说;美学精神;审美价值  “比德”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常常提到的一种审美观念,人们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来观察和阐释高尚的人格品质。胡家祥先生就曾经这样界定“比德”的概念:“将自然现象与人
期刊
【摘要】:彭真党建思想主要包括:认真学习马列毛选经典著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始终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培养、提拔中青年干部,抓好党的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关键词】: 彭真 党建思想 马克思主义  彭真同志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长期从事党建理论工作,他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生涯中,
期刊
【摘要】: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赢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求仙问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而本文研究的博山炉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关键词】:青铜器;香炉;仙山;神仙思想;明器  1.博山炉的历史由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