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好看如画外,还要讲究用餐的氛围。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孔子儒家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饮食文化。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饮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上下五千年的泱泱大国。美食文化不用说,也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水土,中国的文化积淀成就了中国的美食文化的璀璨。我觉得中国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它强调天、地、人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修行的目的是“求其放心”,達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格”,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文脉,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发展、创造。契合于人心的中国儒家文化引领着社会生活,中国人找到了富有人文情怀的“饮食生活样式”。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饮食原则的美食家。 综观《论语》全文,“政”字出现四十一次,而“食”字也同样出现四十一次,民以食为天。比如《论语·乡党》中,“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孔子对食品的要求很高,变质的食物不吃;超过一定时间不新鲜的不吃;这似乎有点像中国最早的食品卫生法。肉类分割不到位的不吃;市场上不放心的酒肉不吃;蘸料与食材不相配也不吃,孔子对菜肴的要求如此苛刻,足以说明孔子对菜肴出品的讲究。吃生鱼片没有芥末酱;祭神用的肉类没有姜,孔子是不会碰的。而且,孔子反对暴饮暴食,主张用餐时不讲话,细细品味,享受过程。围绕着饮食礼仪,孔子不但就饮食本身提出许多要求,还提出许多用餐礼仪和规矩,有的至今仍有借鉴之用。譬如:参加宴会,“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主人用盛馔款待,为客者必起立致谢,以敬主人之亲馈。倘有好酒好菜时,应该谦让,请父母先吃,以示孝敬,这就是“有酒食,先生馔”。“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举行乡饮仪式结束后,要等持杖的老人都离席了,自己才能离席。孔子还说“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言语。“席不正,不坐”,座席摆得不正,不入坐等等。从上述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作为一名终生讲“礼仪”的老先生,在饮食生活上也一点都不马虎,处处都讲究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一切都要合乎礼仪。要求饮食卫生,健康饮食。讲究饮食艺术。注重礼仪礼。综上所述,说明孔子对饮食思想非常重视。
孔子还主张饮食简朴。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恰恰相反,他追求的是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以苦为乐、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
再说孔府宴。孔府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庭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有人说“不食孔府宴,枉来曲阜游”“膳食孔府宴,胜过活八仙。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表现在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大家都会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创造成了一种友善、礼貌、团结、共趣、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桌子的中心,人们举杯相敬、让菜、劝菜,分享各自内心美好的事物,分担朋友内心的痛苦,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礼让而又相互尊重的美德。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大团圆”的共性心态。其中也看出儒家文化的“礼数”,对国人的影响之深。我们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文化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美感的需求即精神上的享乐和享受。
可见,一定的宴会内容搭配一定的宴会形式,高雅而又脱俗,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丰富的宴会形式外,在菜肴的制作方面更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审美品位。讲究美感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色,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将中国水墨绘画元素、写意技法、诗词歌赋、陶瓷文化等美感元素以及盆景拼装技法相融于菜肴的制作和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萝卜,还是白菜,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和无穷的诗意空间。以菜品为媒介让食者在色、香、味、形、滋、养、意的美食艺术与欣赏中完成着精神世界高度融合与完美的统一。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美,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更好地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还对饮食的品味方式、进餐的程序、娱乐的穿插也都有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同样增进了进餐的情趣。
让人们在齿颊留香中咀嚼着中国饮食文化。以生命的大视野来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见其拥有者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时代不同了;境遇不同了;感受也不同了。但是孔子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影响一直都在,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平常的饮食习惯和方式,有时候我们也许根本感受不到。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也生活在外国饮食,饮食文化的影响,我们会放下筷子,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子吃着西餐,享受外国美食,感受异国风情,体会外国的饮食文化。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时代怎么变,外界多种文化的冲击,我们依然会归于最初的习惯。
对于孔子,想到最多的就是他对于政治主张的观点,但对于中国饮食的影响,他的饮食观也不容忽视。要求饮食卫生,饮食健康讲究饮食艺术,注重餐桌礼仪,不仅中国古代存在,并在如今也同样存在。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如今当代人也注重养身,注重健康搭配。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如何将菜做的好吃又健康是当代在孔子倡导的饮食观的基础上新的体现与开发。餐桌礼仪,从小我们学着拿筷子,不许在吃饭时大声喧哗,先请长辈上座,长辈动筷方可拿起筷子。这些简单的餐桌礼仪,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中国的合餐制,相比外国的分餐制,又显得更加温暖,给人回归热闹的感觉。这些也离不开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孔子的饮食观同时也是中国饮食观中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而新时代更应该发扬继承,给它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论语》 孔子诉 陈涛编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版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饮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上下五千年的泱泱大国。美食文化不用说,也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水土,中国的文化积淀成就了中国的美食文化的璀璨。我觉得中国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它强调天、地、人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修行的目的是“求其放心”,達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格”,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文脉,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发展、创造。契合于人心的中国儒家文化引领着社会生活,中国人找到了富有人文情怀的“饮食生活样式”。
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饮食原则的美食家。 综观《论语》全文,“政”字出现四十一次,而“食”字也同样出现四十一次,民以食为天。比如《论语·乡党》中,“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孔子对食品的要求很高,变质的食物不吃;超过一定时间不新鲜的不吃;这似乎有点像中国最早的食品卫生法。肉类分割不到位的不吃;市场上不放心的酒肉不吃;蘸料与食材不相配也不吃,孔子对菜肴的要求如此苛刻,足以说明孔子对菜肴出品的讲究。吃生鱼片没有芥末酱;祭神用的肉类没有姜,孔子是不会碰的。而且,孔子反对暴饮暴食,主张用餐时不讲话,细细品味,享受过程。围绕着饮食礼仪,孔子不但就饮食本身提出许多要求,还提出许多用餐礼仪和规矩,有的至今仍有借鉴之用。譬如:参加宴会,“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主人用盛馔款待,为客者必起立致谢,以敬主人之亲馈。倘有好酒好菜时,应该谦让,请父母先吃,以示孝敬,这就是“有酒食,先生馔”。“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举行乡饮仪式结束后,要等持杖的老人都离席了,自己才能离席。孔子还说“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言语。“席不正,不坐”,座席摆得不正,不入坐等等。从上述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作为一名终生讲“礼仪”的老先生,在饮食生活上也一点都不马虎,处处都讲究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一切都要合乎礼仪。要求饮食卫生,健康饮食。讲究饮食艺术。注重礼仪礼。综上所述,说明孔子对饮食思想非常重视。
孔子还主张饮食简朴。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恰恰相反,他追求的是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以苦为乐、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
再说孔府宴。孔府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庭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有人说“不食孔府宴,枉来曲阜游”“膳食孔府宴,胜过活八仙。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表现在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大家都会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创造成了一种友善、礼貌、团结、共趣、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桌子的中心,人们举杯相敬、让菜、劝菜,分享各自内心美好的事物,分担朋友内心的痛苦,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礼让而又相互尊重的美德。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大团圆”的共性心态。其中也看出儒家文化的“礼数”,对国人的影响之深。我们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文化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美感的需求即精神上的享乐和享受。
可见,一定的宴会内容搭配一定的宴会形式,高雅而又脱俗,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丰富的宴会形式外,在菜肴的制作方面更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审美品位。讲究美感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色,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将中国水墨绘画元素、写意技法、诗词歌赋、陶瓷文化等美感元素以及盆景拼装技法相融于菜肴的制作和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萝卜,还是白菜,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和无穷的诗意空间。以菜品为媒介让食者在色、香、味、形、滋、养、意的美食艺术与欣赏中完成着精神世界高度融合与完美的统一。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美,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更好地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还对饮食的品味方式、进餐的程序、娱乐的穿插也都有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同样增进了进餐的情趣。
让人们在齿颊留香中咀嚼着中国饮食文化。以生命的大视野来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见其拥有者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时代不同了;境遇不同了;感受也不同了。但是孔子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影响一直都在,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平常的饮食习惯和方式,有时候我们也许根本感受不到。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也生活在外国饮食,饮食文化的影响,我们会放下筷子,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子吃着西餐,享受外国美食,感受异国风情,体会外国的饮食文化。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时代怎么变,外界多种文化的冲击,我们依然会归于最初的习惯。
对于孔子,想到最多的就是他对于政治主张的观点,但对于中国饮食的影响,他的饮食观也不容忽视。要求饮食卫生,饮食健康讲究饮食艺术,注重餐桌礼仪,不仅中国古代存在,并在如今也同样存在。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如今当代人也注重养身,注重健康搭配。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如何将菜做的好吃又健康是当代在孔子倡导的饮食观的基础上新的体现与开发。餐桌礼仪,从小我们学着拿筷子,不许在吃饭时大声喧哗,先请长辈上座,长辈动筷方可拿起筷子。这些简单的餐桌礼仪,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中国的合餐制,相比外国的分餐制,又显得更加温暖,给人回归热闹的感觉。这些也离不开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孔子的饮食观同时也是中国饮食观中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而新时代更应该发扬继承,给它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论语》 孔子诉 陈涛编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