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对书面信息的有声表达,背诵是对书面文本的记忆再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拾诵读传统,创新诵读方法,对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声诵读让课堂响起琅琅书声,让学生再塑读书精神,让教室飘满墨香,让政治课鲜活生动。
关键词:诵读教学法;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方法;重要作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一直是对校园生活的最美褒扬。可如今的高中校园里,除了语言学科早读时,可听到课文朗读和单词背诵的声音外,其他课程和时间鲜闻琅琅书声,多见的是学生埋头默读、凝神浏览、深思做题的无声状态。缺失了读书声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进步还是倒退?朗读与背诵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否与现代教学模式共存相和?诵读能否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学提质增效?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诵读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
一、重拾诵读传统
诵读就是背诵和朗读。朗读是把书面上的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是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综合性阅读活动;背诵则是凭借记忆念出已读过的文章词句、知识原理,它在熟读的基础上形成。[1]诵读要求声音洪亮,疾徐有致,五官全到,身心投入,从中品味神韵,领会思想,形成认知。
诵读是我国学堂教学中的传统方法,古代私塾先生运用诵读将四书五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诵读中领会韵味,习得智慧、践行道理。白居易读书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近代的名家大师都有惊人的诵读功夫,他们满心欢喜、持之以恒地将经典作品背诵、积累,最终建树成才。
诵读在今天的学校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魅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朗读和背诵似乎成了“死读书”和“纯应试”的代名词,不再被强化和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沉思”“练习”,教师“讲解”“分析”,语言学科淡化了朗读和背诵,非语言学科更是功利性地贬低和丢弃着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想读、不爱背,教师不带读、不求背,导致课堂上沉寂无声,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德育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有思想教育、意识疏导和理论学习,学生很容易形成思想政治学科枯燥无味、难学无用的片面认识,因此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更用心更用力,必须找到一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有“获得感”和“存在感”的方式,必须让思想政治课堂鲜活生动起来。受国学经典诵读的启发,笔者在思想政治课重拾诵读教学法,让课堂响起琅琅书声,用朗读和背诵的传统方法开辟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天地。窃以为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智慧的礼赞,也是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革新。
二、创新诵读方法
方法一:情境创设 美文诵读
“情境创设 美文诵读”是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美文、感人故事、激情演说等文字材料,组织学生当堂诵读的方法,借此串联探究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有声情境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有效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一股清风。
笔者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课堂教学中,大胆地引入西安某高二学生在2015年9月3日大阅兵后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观后感《京城阅兵记》:“乙未年之孟秋,习公聚诸将于端门城下,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罗刹普京,高丽槿惠,及各邻邦首脑、四海之内德高望重者,皆会于华夏之都,普天同庆倭奴之败七十载。予观夫阅兵盛状,浩荡非常。兵者,国之重器也,华夏儿女者,世之奇才也。荣,生于炎黄,长于华夏。沐国恩之浩荡,享举世之荣光。山河犹在,国泰民安。愿战争之火永不复,爱国之心永不息!中华自古多仁杰。昔日铮铮铁骨作倭寇尽驱日,我儿还家时。今日威武之师言风吼马啸,黄河咆哮。书不尽悲慨之歌,言不尽爱国之意……”课堂上,师生齐声共读,情绪高涨,在激昂的背景音乐、壮观的阅兵场景和铿锵有力的朗读交互作用下,教学情景浑然天成,文本内容尚未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已达成。学生在高声朗读中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薪火相传、力量无穷,内心自然涌动起深深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在这种饱满的情绪感染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读后感,他们说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道出了对先辈的缅怀;他们翻阅着课本,认真思考着学案上的问题,查找着教材对知识点的论述;他们针对教师设置的探究活动展开研讨,气氛浓烈,学习愉悦。
“情境创设 美文诵读”,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欣赏着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让学生体验着参与之乐、表达之乐、探究之乐!
方法二:教材分析 原理誦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材内容的讲解,重难点的分析,主要原理的阐释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干线,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很容易演变成个人说教,线性的信息输出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参与,课堂显得沉闷无趣,教学效果也苍白无力。
“教材分析 原理诵读”,是将教材内容讲解、重难点分析和组织学生诵读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集体诵读、小组共读、同桌对读、师生对答互问等各种形式穿插其中,教师主讲的传统形式转化成为师生共研共读、共悟共记的形式。比如,笔者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世界观原理和方法论要求比较识别后,启发学生从强调整体的作用和强调部分的作用两个角度拆解原理,发现差异;再点拨学生将拆解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新搭档结对、整合概括。当学生能够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理述清楚后,笔者当堂组织学生对整合后的原理集体诵读一遍,布置学生课后两两对读一遍,个人诵读一遍;在第二课时温故环节中又与学生进行提问式的师生对答一遍,几遍放声诵读下来,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哲学智慧的感受越来越清晰。
日本心理学家高木重朗曾说过:“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当明确地读出声来,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全部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况。”[2] “教材分析 原理诵读”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步调一致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感受自身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记忆和积累知识的能力,培养整合教材、优化原理、自我领悟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篇文本,学生在诵读时因为综合调动脑、眼、口、耳多个器官,边看边听边读边记,效果远胜默读和浏览。 方法三:习题精做 材料诵读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高考指挥棒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往往也通过学科考试的成绩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题海战术是最简单粗暴也最可行有效的提分策略,再優质的思想政治课堂也免不了对高考真题、仿真习题的精做精练。笔者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够高,对做题存在畏难畏多畏细畏全的心理,对材料背景、题目设问、图表信息的审读能力明显不足,闷头苦做,效果一般。
在平常的教学中,尤其是进入一轮复习后,笔者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将考题涉及的材料、设问等信息读出来,个人做题时小声读,集体做题时齐声读,碰到材料长、阅读量大、信息多的主观题时,师生共读。比如在练习2015年全国卷Ⅰ39题(2)时,笔者指导学生先研读设问“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再带着问题朗读试题情境材料“《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笔者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做到提取有效信息、收集答题关键词、联系相关知识点,在答题时做到诵读相关知识、对接材料信息、整合论述问题。这种做题方法教会学生对题目“下手”,他们找准了“不同学者”这一认识主体,找到了“记住乡愁”这个认识客体,读出了“不同感受”,背出了“相关原理”,促使他们发掘自己的分析运用和论证表达能力,在解题中获得成就感。一轮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主要原理、知识框架等学习要素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介入课堂的原理诵读和经典考题的边读边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群体的学习效率,坚定了学必有得的信心。
2016年是福建回归全国高考的第一年,面对高立意、高能力、高素养的严峻挑战,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文本诵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消化着社会科学知识,培养着辩证思维和理性分析的能力,还接受着正确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的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核心价值观就在传统诵读法的运用实践中默默生成、慢慢增长。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撰写的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读教学入手,文本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还得背诵。”[3]诵读是一门艺术,当它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时,迸出了新的火花,它的运用让学生得到读和听的享受,让学生得到了诵和记的乐趣,在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陶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启迪着学生的思想灵魂。在民族文化传承日渐被重视的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古人之妙法,因事制宜,多作尝试,掀起诵读热潮,让琅琅书声入耳入心,让思想政治课堂鲜活生动!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
[2]丁坤.朗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144-145.
[3]王芳.文言文教学呼唤朗读的回归[J].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1):59-60.
关键词:诵读教学法;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方法;重要作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一直是对校园生活的最美褒扬。可如今的高中校园里,除了语言学科早读时,可听到课文朗读和单词背诵的声音外,其他课程和时间鲜闻琅琅书声,多见的是学生埋头默读、凝神浏览、深思做题的无声状态。缺失了读书声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进步还是倒退?朗读与背诵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否与现代教学模式共存相和?诵读能否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学提质增效?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诵读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
一、重拾诵读传统
诵读就是背诵和朗读。朗读是把书面上的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是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综合性阅读活动;背诵则是凭借记忆念出已读过的文章词句、知识原理,它在熟读的基础上形成。[1]诵读要求声音洪亮,疾徐有致,五官全到,身心投入,从中品味神韵,领会思想,形成认知。
诵读是我国学堂教学中的传统方法,古代私塾先生运用诵读将四书五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诵读中领会韵味,习得智慧、践行道理。白居易读书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近代的名家大师都有惊人的诵读功夫,他们满心欢喜、持之以恒地将经典作品背诵、积累,最终建树成才。
诵读在今天的学校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魅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朗读和背诵似乎成了“死读书”和“纯应试”的代名词,不再被强化和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沉思”“练习”,教师“讲解”“分析”,语言学科淡化了朗读和背诵,非语言学科更是功利性地贬低和丢弃着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想读、不爱背,教师不带读、不求背,导致课堂上沉寂无声,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德育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有思想教育、意识疏导和理论学习,学生很容易形成思想政治学科枯燥无味、难学无用的片面认识,因此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更用心更用力,必须找到一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有“获得感”和“存在感”的方式,必须让思想政治课堂鲜活生动起来。受国学经典诵读的启发,笔者在思想政治课重拾诵读教学法,让课堂响起琅琅书声,用朗读和背诵的传统方法开辟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天地。窃以为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智慧的礼赞,也是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革新。
二、创新诵读方法
方法一:情境创设 美文诵读
“情境创设 美文诵读”是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美文、感人故事、激情演说等文字材料,组织学生当堂诵读的方法,借此串联探究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有声情境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有效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一股清风。
笔者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课堂教学中,大胆地引入西安某高二学生在2015年9月3日大阅兵后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观后感《京城阅兵记》:“乙未年之孟秋,习公聚诸将于端门城下,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罗刹普京,高丽槿惠,及各邻邦首脑、四海之内德高望重者,皆会于华夏之都,普天同庆倭奴之败七十载。予观夫阅兵盛状,浩荡非常。兵者,国之重器也,华夏儿女者,世之奇才也。荣,生于炎黄,长于华夏。沐国恩之浩荡,享举世之荣光。山河犹在,国泰民安。愿战争之火永不复,爱国之心永不息!中华自古多仁杰。昔日铮铮铁骨作倭寇尽驱日,我儿还家时。今日威武之师言风吼马啸,黄河咆哮。书不尽悲慨之歌,言不尽爱国之意……”课堂上,师生齐声共读,情绪高涨,在激昂的背景音乐、壮观的阅兵场景和铿锵有力的朗读交互作用下,教学情景浑然天成,文本内容尚未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已达成。学生在高声朗读中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薪火相传、力量无穷,内心自然涌动起深深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在这种饱满的情绪感染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读后感,他们说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道出了对先辈的缅怀;他们翻阅着课本,认真思考着学案上的问题,查找着教材对知识点的论述;他们针对教师设置的探究活动展开研讨,气氛浓烈,学习愉悦。
“情境创设 美文诵读”,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欣赏着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让学生体验着参与之乐、表达之乐、探究之乐!
方法二:教材分析 原理誦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材内容的讲解,重难点的分析,主要原理的阐释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干线,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很容易演变成个人说教,线性的信息输出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参与,课堂显得沉闷无趣,教学效果也苍白无力。
“教材分析 原理诵读”,是将教材内容讲解、重难点分析和组织学生诵读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集体诵读、小组共读、同桌对读、师生对答互问等各种形式穿插其中,教师主讲的传统形式转化成为师生共研共读、共悟共记的形式。比如,笔者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世界观原理和方法论要求比较识别后,启发学生从强调整体的作用和强调部分的作用两个角度拆解原理,发现差异;再点拨学生将拆解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新搭档结对、整合概括。当学生能够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理述清楚后,笔者当堂组织学生对整合后的原理集体诵读一遍,布置学生课后两两对读一遍,个人诵读一遍;在第二课时温故环节中又与学生进行提问式的师生对答一遍,几遍放声诵读下来,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哲学智慧的感受越来越清晰。
日本心理学家高木重朗曾说过:“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当明确地读出声来,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全部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况。”[2] “教材分析 原理诵读”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步调一致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感受自身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记忆和积累知识的能力,培养整合教材、优化原理、自我领悟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篇文本,学生在诵读时因为综合调动脑、眼、口、耳多个器官,边看边听边读边记,效果远胜默读和浏览。 方法三:习题精做 材料诵读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高考指挥棒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往往也通过学科考试的成绩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题海战术是最简单粗暴也最可行有效的提分策略,再優质的思想政治课堂也免不了对高考真题、仿真习题的精做精练。笔者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够高,对做题存在畏难畏多畏细畏全的心理,对材料背景、题目设问、图表信息的审读能力明显不足,闷头苦做,效果一般。
在平常的教学中,尤其是进入一轮复习后,笔者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将考题涉及的材料、设问等信息读出来,个人做题时小声读,集体做题时齐声读,碰到材料长、阅读量大、信息多的主观题时,师生共读。比如在练习2015年全国卷Ⅰ39题(2)时,笔者指导学生先研读设问“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再带着问题朗读试题情境材料“《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笔者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做到提取有效信息、收集答题关键词、联系相关知识点,在答题时做到诵读相关知识、对接材料信息、整合论述问题。这种做题方法教会学生对题目“下手”,他们找准了“不同学者”这一认识主体,找到了“记住乡愁”这个认识客体,读出了“不同感受”,背出了“相关原理”,促使他们发掘自己的分析运用和论证表达能力,在解题中获得成就感。一轮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主要原理、知识框架等学习要素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介入课堂的原理诵读和经典考题的边读边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群体的学习效率,坚定了学必有得的信心。
2016年是福建回归全国高考的第一年,面对高立意、高能力、高素养的严峻挑战,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文本诵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消化着社会科学知识,培养着辩证思维和理性分析的能力,还接受着正确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的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核心价值观就在传统诵读法的运用实践中默默生成、慢慢增长。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撰写的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读教学入手,文本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还得背诵。”[3]诵读是一门艺术,当它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时,迸出了新的火花,它的运用让学生得到读和听的享受,让学生得到了诵和记的乐趣,在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陶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启迪着学生的思想灵魂。在民族文化传承日渐被重视的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古人之妙法,因事制宜,多作尝试,掀起诵读热潮,让琅琅书声入耳入心,让思想政治课堂鲜活生动!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
[2]丁坤.朗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144-145.
[3]王芳.文言文教学呼唤朗读的回归[J].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