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在手机成为当下大众主力拍摄工具的年代,似乎便携类数码相机已经慢慢离我们远去。但是,有一类便携机是拍照手机所无法取代的,这就是远可攻近可守的超级变焦便携机(Super Zoom Camera)。本期介绍的是5款高性价比的超级变焦便携机,随后我们还将介绍当今世界上变焦比最大的超级变焦便携机。在之后的文章,本刊也会介绍更强大感光元件的超级变焦相机。 本文介绍的5款大变焦相机大都是在24-30倍变焦范围
2013年9月21日,一场名为《只在英格兰》的展览在英国国家科技博物馆媒体中心拉开帷幕,展览平行展出了英国摄影师托尼·雷-琼斯于60年代末在英格兰各地所拍摄的,记录“现代性”社会风情的黑白照片:以及马丁·帕尔(Martin Pan)于1970年代中期在约克郡小镇赫布登布里奇(Hebden Bridge)生活和工作时所拍摄的作品。 作为为数不多的,活跃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纪实摄影师之一,托尼·雷
2010年4月8至10日,TIPA年度大会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增加中国的《中国摄影》杂志(Chinese Photography)成为新的会员单位。《中国摄影》杂志是TIAP最早的亚洲会员,也是TIPA唯一的中国会员。 TIPA的故事也是一个摄影的故事。从1991年起,我们的共同至爱——针孔暗箱(或针孔相机,相机的雏形和基本结构,the camera obscura)——的经历已经不能用进化来形
“光影百年——故宫老照片特展”于2015年5月17日至7月17日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举办,它是紫禁城兴建600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院庆”系列展览中的首档大展,也是故宫秘藏老照片第一次向社会展出,很多照片系仅见孤品首次发布,皆乃弥足珍贵的影像史料。 19世纪前半叶,摄影术在欧洲诞生,人类进入到以设备和光线记录图像的影像时代,世间万状都可以在瞬间定格为永恒的图像。在清代后期,摄影术以其非凡
摄影,对今人而言就像一日三餐,稀松平常,但对于200年前的人来说,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摄影,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单色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不在于照相机的发明和进化,关键是掌握更理想的感光介质。本期“视点”栏目讲述了8个发明摄影术的故事,以此纪念尼埃普斯开始摄影200周年以及第一张存世照片诞生190周年。 人类是从哪年开始摄影的? 多数人以为,1839年是摄影的元年,因为达盖尔法摄影术(
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承办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档案、历史中的影像和影像中的历史等议题开展多学科交流。《中国摄影》杂志是本次国际性会议的独家合作媒体。—编者 临时起意去参加2015年岁末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
上一届国展,我参加了首次设立的多媒体类的比赛,这次有幸成为纪录类的评委。以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看国展,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作为参赛者,觉得国展获奖很难;而当评委的感觉则相反。大概是因为,参赛者最后只能看到评委沙里淘金的结果——掏出来的“金子”;而评委满眼看到的都是“沙粒”。 这届国展来稿大约12万张(组),纪录类作品占到了其中的七成,这还是参赛规则限制投稿量的结果。我本想,国展最不缺的是数量,但是这
摄影师在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中,不得不再三思量这其中的懊悔、伤感和无可奈何。究竟是为什么而拍摄呢?又是什么使他的目的越来越清晰可辨?这篇散文由拉里-萨尔坦亲自阐述了他拍摄这组照片的心理路程,经历了诸多自我怀疑的阶段和对旧日生活的念念不忘,他最终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摄影师这个角色,终究也是一个矛盾体啊。本文是在纽约学习摄影的西毒君从其恩师Charles H.Traub所编纂的摄影小册子里寻来此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