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品作为投资品时,并非越贵越受欢迎;但作为消费品时,往往越贵越被追捧。
中国曾在2011年以40%的份额居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之冠,相当于随后的美、英两国交易额之和,尽管接下来两年的成交总额有所下滑,但仍有诸多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创新价格纪录。不少昂贵艺术品是被富豪级消费者买去,跟投资无关。中国富豪数量剧增速度之快举世瞩目,据《2012胡润财富报告》,中国的千万级富豪(港、澳、台除外)至2011年底突破102万人,平均每1300个国人中便有1位。胡润于2013年11月出席中国公益论坛时公布,中国已有资产过10亿美元的富豪263位,比前一年增加64位,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真实数量(包括港台)或已多于美国,远超过俄罗斯。
相较而言,富人更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高层次需要。
关于人类需要的层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 Maslow)有过开创性研究,他在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中,把人的需要分成由低至高的5个层次。其中,层次较低的是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和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前者包括对食物、水、空气、性及休息的需要,后者包括对财产安全、生活稳定的需要。层次较高的是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和尊重需要(Esteem needs),前者包括对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后者包括对成就、名声、地位的需要。层次最高的是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包括发挥潜在能力、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艺术品可以满足不同买家的不同层次需要。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艺术品被用以投资时,是满足层次较低的安全需要。无论投资额度高低,投资者购买艺术品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保障财产安全,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而艺术品被用以消费时,则是满足层次较高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至层次最高的自我实现需要。比如,一些消费者意在通过购买本阶层喜尚的艺术品,来强化自己的社会归属感,求得本阶层的认可;一些消费者意在通过购买高端艺术品,来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争取他人的尊重;一些消费者意在通过购买心仪的艺术品,来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审美理想。
能够满足高层次需求的商品,往往可以卖出高价。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不断寻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而需要层次由低向高的跃迁,是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外在满足向内在满足的逐步转化。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购买行为由理性向感性过渡,所支付的价格不再依据商品的实用功能,而是依据内心的消费体验。
在所有的商品中,艺术品消费的感性成分最多。与许多尚具实用功能的奢侈品例如豪车、豪宅、名表相比,艺术品的物质属性更少、个体差别更大、炫耀功能更强,消费者对其主观评价更多、更容易以其为自豪。越是名贵的艺术品,越能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要,艺术品市场(尤其是拍卖市场)因此成了富豪们爆发购买力的最佳去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富豪涌进了艺术品消费圈,他们越买越贵,越贵越买。随着价格门槛的不断提高,富豪们的高层次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满足。
应该说,中国富豪对高价艺术品的追捧,才刚刚开始。富豪级消费者的存在,将继续支撑更为奢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他们对高层次需要的无止境提升,会使艺术品“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T.B.Veblen)提出的“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认为: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这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得到了极为鲜明的验证。当然,一些富豪消费者“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超感性消费,也让不少本来很糟糕的艺术品,价格飞上了天。
中国曾在2011年以40%的份额居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之冠,相当于随后的美、英两国交易额之和,尽管接下来两年的成交总额有所下滑,但仍有诸多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创新价格纪录。不少昂贵艺术品是被富豪级消费者买去,跟投资无关。中国富豪数量剧增速度之快举世瞩目,据《2012胡润财富报告》,中国的千万级富豪(港、澳、台除外)至2011年底突破102万人,平均每1300个国人中便有1位。胡润于2013年11月出席中国公益论坛时公布,中国已有资产过10亿美元的富豪263位,比前一年增加64位,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真实数量(包括港台)或已多于美国,远超过俄罗斯。
相较而言,富人更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高层次需要。
关于人类需要的层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 Maslow)有过开创性研究,他在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中,把人的需要分成由低至高的5个层次。其中,层次较低的是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和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前者包括对食物、水、空气、性及休息的需要,后者包括对财产安全、生活稳定的需要。层次较高的是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和尊重需要(Esteem needs),前者包括对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后者包括对成就、名声、地位的需要。层次最高的是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包括发挥潜在能力、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艺术品可以满足不同买家的不同层次需要。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艺术品被用以投资时,是满足层次较低的安全需要。无论投资额度高低,投资者购买艺术品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保障财产安全,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而艺术品被用以消费时,则是满足层次较高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至层次最高的自我实现需要。比如,一些消费者意在通过购买本阶层喜尚的艺术品,来强化自己的社会归属感,求得本阶层的认可;一些消费者意在通过购买高端艺术品,来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争取他人的尊重;一些消费者意在通过购买心仪的艺术品,来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审美理想。
能够满足高层次需求的商品,往往可以卖出高价。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不断寻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而需要层次由低向高的跃迁,是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外在满足向内在满足的逐步转化。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购买行为由理性向感性过渡,所支付的价格不再依据商品的实用功能,而是依据内心的消费体验。
在所有的商品中,艺术品消费的感性成分最多。与许多尚具实用功能的奢侈品例如豪车、豪宅、名表相比,艺术品的物质属性更少、个体差别更大、炫耀功能更强,消费者对其主观评价更多、更容易以其为自豪。越是名贵的艺术品,越能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要,艺术品市场(尤其是拍卖市场)因此成了富豪们爆发购买力的最佳去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富豪涌进了艺术品消费圈,他们越买越贵,越贵越买。随着价格门槛的不断提高,富豪们的高层次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满足。
应该说,中国富豪对高价艺术品的追捧,才刚刚开始。富豪级消费者的存在,将继续支撑更为奢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他们对高层次需要的无止境提升,会使艺术品“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T.B.Veblen)提出的“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认为: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这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得到了极为鲜明的验证。当然,一些富豪消费者“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超感性消费,也让不少本来很糟糕的艺术品,价格飞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