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旭 我不爱用符号造神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画作里寻找诗与远方
  3月15日,张永旭新展《远方》亮相沪申画廊,画展展出了他的13幅作品,从1986年到2010年跨度数十载。


  除了强烈的情绪化的色彩运用,风格化的造型和构图,他的作品基本都有个浪漫的名字。从《听风》《喜悦》《我的诗》,到《天途》《寻找白马》《乡路带我回家》,那种呼之欲出的自由和热情,很轻易地将你感染。
  这个来自新疆的画家,说起话来语速直赛机关枪,眼神明亮,爽气热忱。他画的《杂技》,颇有种漫画滋味,稚气天真的笔触,让人物气质跃然纸上,还带着一股独特的幽默感;他创作的《听风》,用特写表现了坐在黄山之巅的女孩,高昂着头,手拽野草,似在猎猎风声中直抒胸臆之气,而周围的树木、石块甚至飞机,在女孩的衬托下,都变得小小而怯懦;他笔下的《喜悦》也很特别,他选择了诡谲而多用来表现感伤的深蓝色作背景,前景则像用高速度快门捕捉的抽象剪影:一个快活得正在翻跟斗的人,让人不禁叫好。“我喜欢在作品里表现对比,比如浓烈的色彩放在一起构成撞色,或者表现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杂技表演、会跳舞的马匹和人物、精美繁复的服装和裸露的身体,拙朴、疏朗的笔触,让他的画荡漾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而绘画层叠式的表现方式又让画布的主体多了几分神秘和难以捉摸。
  此外,他表现光线的能力也让人叫绝,灯泡,气球,孔明灯……这黑暗中来的光,也曾镌刻在拉丁警句上,“这里,光是被捕捉到的,或者,光就生在这里,它自由地统治。”


  《天途》是张永旭2010年的新作,画面以金灰色为天,以孔雀蓝为地,在混沌初开般的天地之间漂浮着托着紫红色气球的树干,周围暗淡的气息里,也有紫红色的光点在闪烁,神情恍惚间,光点似乎已化身为音符,在看画的时刻在耳边响起一曲音符跳跃的曼妙。
  “这幅作品其实是环保的主题,在创作时我想要突破传统的有限制的人眼视角,尝试用鹰的眼光去全方位表现场景,突破透视。”张永旭介绍说。
  看他的作品就能感觉到,他是颇有生活经验的敏锐的观察者。无论是描绘新疆故土,还是表现旅途的开阔土地、绵延山峦,背后都流淌着他的眷恋与向往。
  “我太喜欢画画了”
  上世纪60年代,张永旭出生在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101团,其前身是王震359旅的一部,张永旭自小跟着身为兵团战士的父亲学习油画,但他作画的方式与父亲截然不同,“许是逆反心理作怪,我偏爱画得邋遢,常常就是想把自己印象中的物体画下来。”张永旭回忆道。
  中学时代,他偶然看到了德国画家门采尔的画册,从此便迷得一塌糊涂。“门采尔很直接地进入了我的生活,或者说,我扑到了门采尔的怀中。”他开始疯狂地临摹门采尔的作品,“可以说门采尔的所有作品都被我临摹了几遍。”


  上世纪80年代早期,20出头的张永旭开始了油画创作,因为深受门采尔的影响,他选择了家庭日常生活的题材。胡杨树、农舍、小路、牲畜,光影变幻中,他用细微而丰富的变化,来表达自己记忆里充满情绪的它们。
  曾听闻张永旭是“激情喷涌型”选手,灵光乍现,有想法要一吐为快的时候,他会支起五六块画板,一个人站在中间,同时与画板打“车轮战”。
  1985年,张永旭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那一届油画系在全国只招6名学生,他榜上有名。还在学院的时候,他就多次举办了个人画展,毕业那年,他还在上海美术馆参加了中国油画展。毕业后,他回到了新疆,在一所兵团高校担任教职,1990年,他得到了去美国发展的机会,在大洋彼岸逗留了6年之久。回国之后,他定居北京。
  “我觉得美国和新疆两地还是有挺多接近的地方,比如在社会关系中,个人会更加独立自在,在饮食上,西餐也比国内其他城市的饮食更接近新疆。”他说。
  对身处之地的艺术探索是张永旭作品的一大特点,这既表现在他对故土恰如其分又充满热忱的表达中,也表现在他将旅途中的所遇所见、所思所想,都作为他画作里的突出元素。他的作品《任我痴狂》便是从美国回国后创作的,“坐在摩托车上奔驰而过的人,表现的也是我当时想回到故土,得到一片自由发展天地的心。”张永旭说。
  栗宪庭曾说过,色彩的明亮和单纯与造型处理上孩子般的想象,是看懂张永旭作品的一把钥匙,他用情感与想象为注,为他的作品赋予梦一般的氛围和品质。


  “我非常喜欢表现主义,因为它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语言形式,全世界的任何东西都能用之表达,就像写小说,不可能写成流水账一样。我们画一个人的像,也是如此,抓住他的特点,他就神似了。”但区别于超现实主义中人为简化了的形象,他画面中的形象来自生活, “随意率性,不拘细节,极尽粗犷,与他的生活状态浑然一体”。
  美术评论家李小山曾如此评价张永旭,而对他个人而言,绘画和创作是源于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和内心的诗意。“很多人想要通过绘画和创作去实现所谓的成功,但我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淡,”他笑着说,“我实在太喜欢绘画了,它参与了我的人生,和我交流,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东西,我真的不用它再为我带来些什么。”
  站在生活里 视野就开阔
  张永旭的创作独树一帜,一直以来都跟流行大潮扯不上关系。熟悉他的李小山说:“他多年来都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与那些在艺术领域大红大紫的人物截然相反,他不声张,不炒作,不做一切和创作无关的外围工作,以致于连一些朋友也误以为他干起了别的什么行当。”
  他也有一堆圈内的朋友经常聚会,“像方力钧啊什么的,但大家都‘默契’地绝口不谈画画,每个人的语言和方式都成熟了,很多时候聚,但不聊创作。” 目前,他的作品主要在国外市场和国内画廊流通,有很多艺术投资人慕名前来购买他的画作。
  在他眼里,自己的创作并没有特定的风格和符号,“我的创作都是不同情境下情绪的自然流露,就像写散文一样,我忠实于生活里的自我感受,不爱用符号造神。”
  作为一名新疆画家,他眼里的故乡是多元化的。“很多人评价说我能将新疆元素融入一张画中,又能让非新疆人所接受,我觉得这是我骨子里的东西。我热爱新疆,热爱曾经在新疆的生活,我不会站在这之外的任何点去画,我就站在生活里,人在其中,视角也就开阔了。”
  当我问道他是否有受到西班牙弗里达画风的影响时,他表示赞同,“我的画面有一定的趣味性,我自己也很喜欢漫画。不过我在学画的时候,就认为画应该有诙谐的成分在里面,这不是什么人生感悟,更多是我少年时的一种想法,一种审美趣味吧,当时还小,并不能体会所谓的人生、生命,只是想让画面变得舒服一些。”
  “我目前正在创作一组建设兵团进新疆的作品,希望能通过绘画的方式,在新疆和其他地区达成更多的理解和融合。”他说。
其他文献
今年9月至11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的展览,展品包括近400件博伊斯的手稿、照片、明信片、签名胶印唱片、报纸等,以及关于博伊斯的影像和装置作品。大多数展品来自德国人马歇尔·博格的收藏,展览之后,这些作品将被民营的“昊美术馆”收藏,永久留在中国。  中国与博伊斯的约会  关于博伊斯与中国的这次“约会”,许多人寄予厚望。展览之前,有人预言:这次展览将会在中国掀起博伊斯的热
期刊
国人投资新趋势 海外地产显蓬勃  笔者身边的一个朋友最近开始向我打听起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她已经准备卖掉北京五环的一居室,与澳籍丈夫在墨尔本购置房产当作投资。这已经不是我身边第三个对海外地产动心的人了,自从笔者入了这一行,类似的咨询已经越来越多。  笔者所见,折射出的其实是整个中国的境况——由房地产引发的资产意识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民间资本进一步累积,人们在刚需完成后,将资产增值作为进一步的需
期刊
叶永青是个文人气浓郁的画家。他的画诗意,散淡,远离喧嚣和浮躁。即便如此,他和他的画常常也与时髦千丝万连,尽管有的联系让人忍俊不禁。  我曾经无意中听到餐厅邻桌的男女对话:  男:叶永青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看他的鸟非常非常非常平常。  女:哈,你羡慕嫉妒恨吧。我就喜欢他的鸟。他很敢,有内涵有技巧……  大概是2010年底,有关叶永青的“鸟”甚嚣尘上,种种调侃、揶揄乃至挖苦充满了微博和饭桌。有意思的是,
期刊
@批评家高岭:艺术作品非物质化,其本意在于抵制其作为商品而被展示、收藏和流通。但是,难道非物质化就能完全杜绝商品化和资本化吗?事实上,在当代世界,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摆脱不了商品化,只是更加间接和隐蔽罢了。什么叫“幽灵”?艺术的背后永远有人们追逐但其自身又游荡难驭的幽灵!  求新求变求超越  @程美信: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他陷入自我风格的创造状态,其艺术不光是成熟的问题,而是死亡的问题。因此,我们不难
期刊
今年3月13日至4月21日,香港高古轩画廊欣然呈献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完整版画系列《无尽的巴黎》,并同时展出同一时期的重要雕塑、油画、素描、照片及档案记录,以全新的角度揭示20世纪著名艺术家作品集的诞生过程。  由1930年代至其于1966年离世,贾科梅蒂都在不断探索准确重现眼前景物的方法。《无尽的巴黎》展览展出贾科梅蒂创作的150幅平版印刷作品及文本,颂扬他最爱的城市和人物。这批作品亦于1959
期刊
波尔多需要博物馆  就在半年前,波尔多葡萄酒文化城(Cité des Civilisations du Vin)砌下了首块基石来庆祝其项目的启动,并种上了第一批葡萄树苗。启动仪式上,波尔多市长阿兰·朱佩(Alain Juppe)感谢了所有促成葡萄酒文化城项目的贡献者。包括机构代表、赞助人、合伙人、建筑师和施工员等建设项目的主要相关人员,都兴奋地聚集在工地现场,庆祝这个大项目的开工。  据统计,每年
期刊
3月30日,为庆贺著名陶瓷鉴定家张浦生先生八十大寿,他的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聚集上海,借座巨鹿路681号海上艺术馆,举办了《片瓷山房师生收藏陶瓷展》,展览以张浦生数十年来收藏的100块瓷片为主体,加上一批精美的明清瓷器,真实展现元代青花瓷以来中国陶瓷发展及与西方交流的历史面貌,《张浦生文集》也同时首发。你是张浦生先生的学生,也是这个展览的发起人和策划者之一,请你谈谈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好吗?  钱伟鹏:
期刊
很早就听说过陆云华,他是中国较早一批从写实转作抽象的艺术家,虽没经历过任何正统的学院派美术教育,却以浓郁的东方气质、独树一帜的作品风格为圈内人所熟知。亲眼目睹到他较为完整的系列创作,却是最近才有的机会。  今年2月底,上海翎艺馆为陆云华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了他新近创作的三十多幅绘画作品和十几件瓷器,涵盖《后园》《粉色》《色域》三个系列。  这个外表如北方汉子般粗犷的男人,在作品里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期刊
关于创作与解脱  《财富堂》:我记得以前采访您,您提到过一个素华的概念,而我看到这个展览上的一些作品,一下子色彩变得非常丰富,这个创作的转变是怎么完成的?  叶永青:其实我一直是同时做两组风格。我们在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时,经常会过多地强调人为的部分,比如这个艺术家他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画什么怎么画,怎么来和这个社会互动,但其实创作是有一个背景或者场所的,所有的精神都产生在特定的场所里,场所消失了精
期刊
梅雨微湿柳叶绿,我们来到花木扶疏的龙华寺塔影园,一径走进华林书画院。海上书画家茆帆先生正在他的工作室内伏案挥毫,我在一旁静观片刻,只见一株红梅从他的笔端老枝横逸,花苞艳丽,透露出画家内心的欣喜。茆帆告诉我,这是用清乾隆年间留下来的老胭脂画的,故而没有烟火气,色泽格外典雅。  在海上艺苑中,茆帆无疑是一位散淡而洒脱的书画家兼篆刻家,有人说他骨子里是一个老派的“没落文人”,从行为方式看则是一个行走于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