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中,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偏向于实验基础,也更加具有操作性。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双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深度教学作为解析教学中的一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批判能力,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归纳总结,并且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本文将以苏教版化学教材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课为例,针对高中教学中深度学习理念的运用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学改革也在深入发展,但是,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定位缺乏准度
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是否成功,可以通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进行体现,教学定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由于教师对于教学定位的不准确,而引发许多的问题出现,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课堂中的重难点,比如,在进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课的讲解时,在教学目标中,只需要学生对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相关原理进行原电池设计和应用工作即可。但部分教师却无法准确定位,常常深入讲解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之间的能量转化。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捕捉教学重点,造成教学效果差。教学定位的不准确,更会造成教育主体的替换,使得课堂脱离学生,降低课堂效率。
2.活动开展缺乏效度
在近些年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中,教学活动的设置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学习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研精神。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存在教学活动的不合理,使得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甚至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课中,常常有教师为“炫技”而提出与教学无关的教学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知识还未巩固的情况下,出现知识点的混乱,学习质量的降低。
3.问题设计缺乏深度
在教学过程的进展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问,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难以达到这种教学目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误区:第一,错误的教学认知。认为问题越多,教学效果越好。其实不然,问题越多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就越多,并且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导致课堂效果不佳;第二,问题与教学内容搭连不紧密,并且问题设计更加經验化;第三,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具备指向性以及针对性,导致问题的讲解没有意义,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导致课堂质量的下降。
4.技术应用缺乏适度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于教育事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更是朝着更加细致的方向前行。虽然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回去后多次观看教师所录制的微课视频。这种重复观看导致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效率变低,学习兴趣丢失。又如,在课堂教学中过度地使用教学技术,让这些教学技术在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过度地使用教学技术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并且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思想和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之后的化学学科学习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这一学习理念,其主要是指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批判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融入自己的认知于知识框架中,并且建立起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地进行实际运用并解决问题。所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更加具有深度的认知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认知理念,更具有辅助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与意义,也更加注重实际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1.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进度体系
为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要对高中所需要学习的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然后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并且可以利用科学文化、人文知识等帮助学生对于之后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指引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运用螺旋式的教学进度,为学生搭建一个更优异的教学体系。
2.理论联系实际,创设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情境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更加深入,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于学生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素质培养中有着重要的辅助教学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创建一个教学情境,并且在导入教学情境时,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问题,通过一个一个的教学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学生所熟知的干电池为引子,提取并讲述原电池模型,然后进行学习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单液原电池能力的不足,引出“盐桥”这一概念,并根据之前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进而再介绍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电池。
3.加强学科思想渗透,创设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对于化学学科,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他们会进入到一种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境界。在深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具有化学这一自然科学学科所具有的学科思想。这种学科思想是指一种对于化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概括能力,更是一种对于化学学科的概括体现。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一课中,对于“盐桥”的理解,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理解,同时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后进行自主理解与归纳。在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培养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自主产生严谨的学科素养与学科精神。
4.强化学科基本观念的渗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板书一直都是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教师在进行板书时,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板书是在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板书的设计中需要严格把控《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中的各项要求,进行更加精细的板书设计。教师通过板书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科规律的掌握以及学科思维的培养。
深度学习理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所以,深度学习理念的运用,对于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因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和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三中)
(责任编辑 晓寒)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学改革也在深入发展,但是,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定位缺乏准度
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是否成功,可以通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进行体现,教学定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由于教师对于教学定位的不准确,而引发许多的问题出现,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课堂中的重难点,比如,在进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课的讲解时,在教学目标中,只需要学生对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相关原理进行原电池设计和应用工作即可。但部分教师却无法准确定位,常常深入讲解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之间的能量转化。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捕捉教学重点,造成教学效果差。教学定位的不准确,更会造成教育主体的替换,使得课堂脱离学生,降低课堂效率。
2.活动开展缺乏效度
在近些年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中,教学活动的设置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学习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研精神。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存在教学活动的不合理,使得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甚至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课中,常常有教师为“炫技”而提出与教学无关的教学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知识还未巩固的情况下,出现知识点的混乱,学习质量的降低。
3.问题设计缺乏深度
在教学过程的进展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问,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难以达到这种教学目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误区:第一,错误的教学认知。认为问题越多,教学效果越好。其实不然,问题越多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就越多,并且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导致课堂效果不佳;第二,问题与教学内容搭连不紧密,并且问题设计更加經验化;第三,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具备指向性以及针对性,导致问题的讲解没有意义,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导致课堂质量的下降。
4.技术应用缺乏适度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于教育事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更是朝着更加细致的方向前行。虽然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回去后多次观看教师所录制的微课视频。这种重复观看导致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效率变低,学习兴趣丢失。又如,在课堂教学中过度地使用教学技术,让这些教学技术在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过度地使用教学技术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并且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思想和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之后的化学学科学习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这一学习理念,其主要是指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批判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融入自己的认知于知识框架中,并且建立起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地进行实际运用并解决问题。所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更加具有深度的认知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认知理念,更具有辅助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与意义,也更加注重实际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1.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进度体系
为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要对高中所需要学习的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然后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并且可以利用科学文化、人文知识等帮助学生对于之后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指引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运用螺旋式的教学进度,为学生搭建一个更优异的教学体系。
2.理论联系实际,创设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情境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更加深入,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于学生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素质培养中有着重要的辅助教学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创建一个教学情境,并且在导入教学情境时,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问题,通过一个一个的教学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学生所熟知的干电池为引子,提取并讲述原电池模型,然后进行学习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单液原电池能力的不足,引出“盐桥”这一概念,并根据之前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进而再介绍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电池。
3.加强学科思想渗透,创设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对于化学学科,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他们会进入到一种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境界。在深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具有化学这一自然科学学科所具有的学科思想。这种学科思想是指一种对于化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概括能力,更是一种对于化学学科的概括体现。比如,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一课中,对于“盐桥”的理解,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理解,同时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后进行自主理解与归纳。在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培养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自主产生严谨的学科素养与学科精神。
4.强化学科基本观念的渗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板书一直都是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教师在进行板书时,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板书是在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板书的设计中需要严格把控《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中的各项要求,进行更加精细的板书设计。教师通过板书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科规律的掌握以及学科思维的培养。
深度学习理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所以,深度学习理念的运用,对于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因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和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三中)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