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尼斯到东海水晶城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n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晶几乎就是东海的代名词,一提起东海,一缕晶莹剔透的光芒便会从脑海里如慧星般闪过。
  华夏大地物产丰饶,每一个地方总有其独特的方物。东海也不例外,水晶、版画、温泉澡被视为东海文化三宝,水晶位列其首;而且东海还是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故乡,他的作品在中国可谓是尽人皆知,感人至深。在东海2037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水晶储量约占全国70%以上,水晶中的硅含量高达99.99%,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东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场,东海水晶以蕴藏量大,质地纯正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水晶之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谈论东海,也可以说东海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作为新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西行的起点,东海将水晶打造成带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一张名片,让东海水晶走向世界。在东海特有的水晶大集上,千人出摊,万人聚集的盛况也只有在东海才能够看得到。望着人们手拿水晶对着朝阳凝视的那一瞬间,作为一个旁观者就如同靠近一炉烈火,迅即感受到觅宝者胸中跳跃着的希望火苖。
  说起来,与水晶还是有缘的,八年前与几位作家出访欧洲数国,线路大概是德国法兰克福落地,然后法国、瑞士,意大利是最后一站,到了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发源地,罗马、佛罗伦萨、米兰是必访的。当然,威尼斯也不会从行程单里划了去。朱自清先生三十年代初曾经游历欧洲五国,归国后撰著了《欧游杂记》,他在书中是这样描述威尼斯的:“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里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
  我眼前的风景确实如朱自清先生在书中描述的那样,梦幻一般美丽。威尼斯是由几个漂浮在海面上的美丽小岛组成,其中有一座水晶岛,据说出产世界顶级水晶艺术品,巴黎卢浮宫、凡尔宫等欧洲著名宫殿高悬于顶的水晶灯就出自于彼。于是,我们也顺访了一下。水晶岛位于威尼斯主岛北面,威尼斯13世纪就是欧洲的七彩水晶制作中心,由于威尼斯水城许多建筑都是木结构的,为了预防炉火引发火灾,威尼斯政府将所有的水晶玻璃厂都搬迁到这座名为“穆拉诺”的小岛,于是穆拉诺岛又被称之为水晶岛。在乘风破浪的游船上,同行的一位作家感叹道:“一个人要么创作一件艺术品,要么拥有一件艺术品。”写出名山之作的豪情早已被世事消磨得半点全无,但观赏一件或是若干件举世罕见的艺术品,自然是桩赏心悦目的雅事,就不要去奢望拥有一件如水晶灯般绚丽灿烂的艺术品了。然而,同伴告诫我:“人应该满怀激情的生活,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登抵穆拉诺岛,自然是先听取水晶玻璃发展史介绍,观看工匠现场演示水晶玻璃由液体变成固体的工艺流程,尔后,移步水晶玻璃展示馆参观。记得是由幽暗的廊道进入展示馆的,瞬间华灯绽放,千树万树梨花开,但见上下左右晶莹剔透,异彩纷呈,主人精心陈列的水晶艺术品琳琅满目,光彩夺目,恍然闯入了水晶宫殿。
  身入宝山怎能空手而归呢?
  “好东西啊,好东西!”同伴兴奋得面部通红,钱包里几块欧元也在叮当乱响。快乐是有传染性的,而且只有使别人快乐才能让自己快乐。后面的事就不用细叙了,莎士比亚的传世之作《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好多人都看过,环顾同伴,各有斩获,我也在威尼斯商人极富诱惑力地劝导下,将一只名为“穆拉诺”的水晶兔子揽入怀中。
  威尼斯商人树起大拇指夸赞我有眼光:“这只兔子是仙女变的,你一定会走好运!”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好运当头自然求之不得。在尘世中行走,大多数日子其实都是蹉跎不堪的,然则,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也不能当成完全是自勉的话头。一晃七、八年,居然运气这样好,还就在东海的西双湖遇见仙女了,当地人称其为“水晶仙子”,演绎出的凄美传说一如莎士比亚戏剧,况且经典里也曾有这样的表述:“我们度过的岁月,好像一声叹息。神在悲伤中创造了这个世界。”
  “水晶仙子”背浩渺湖水而立,手中捧着一颗水晶球,浑圆的球体晶莹若朝露,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霞光,似星辰坠地,摄人魂魄。当地人说这是“水晶仙子”的泪珠。从介绍中得知,这颗水晶球是用产自东海的顶级水晶制成,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堪称极品,恰如其分地衬托出“水晶仙子”的高雅气质。而我则在想——这位天使般的仙女莫非是从天宫降临凡间的玉兔化身?
  受“威尼斯商人”的影响,随口打问了一句:“其价如何?”路人含笑答曰:“无价!”随之又豪阔地补充了一句:“咱们东海水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光保险费就有三个亿!”
  话里话外,洋溢着说不尽道不完的自豪感。有的时候,对家乡的热爱,真是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
  “想看水晶,还是到咱们东海水晶博物馆看一看吧!”
  水晶博物馆就座落在西双湖畔,占地面积并不算大,但馆名雄视海内——中国水晶博物馆。东海水晶博物馆是国内乃至国际上第一座以水晶为主题,涵盖水晶收藏、水晶研究、水晶展示、硅工业产品展示、城市建设成就展示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博物馆。
  掌传江先生多年倾心于水晶收藏、研究,是位懂行的资深专家,他手拿一块刚刚觅得的纯黄色水晶标本对我们一行解说道:“东海水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蕴藏量大,质地纯正而著称于世。东海还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着‘世界水晶之都’的美誉。”
  漫步馆中,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果然是座海内第一的水晶收藏大馆,藏品之富、布展之精、讲解之美,无不令人赞叹,远胜我在威尼斯水晶岛之所见。
  “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是古人对水晶的评价,“二氧化硅的单晶体”则是水晶在矿物分类学上的科学表述,玛瑙、蜡石等石英质都是隐晶体矿物,物理结构上水晶是单晶体,与宝石一样晶莹剔透。水晶是佛家七宝之一,被喻为大地上的“舍利子”。世界上很多民族都认为水晶石蕴藏着不可知的神奇力量,可以预卜未来。清初,海州知州刘兆龙编纂的《康熙海州志》中载:“牛山,去(海)州治西南70里,产水晶石。泗州皇陵,于此发脉。”刘兆龙提到的牛山就是东海的一个乡,自古以來就盛产水晶。
  李白曾驻足过东海苍梧山,留下诸多诗篇,在其中一首诗中写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苏东坡也曾两到东海,所写诗词中多次提到水晶,他神采飞扬地咏叹道:“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明代大文学家吴承恩更是在千古名著《西游记》中,用神来之笔塑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东海水晶宫”。
  可见水晶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其晶莹剔透无与伦比的质地为文人雅士所推崇。当下的东海人是这样赞颂水晶的:“水晶之美,鬼斧神工;水晶之秘,探索无穷。”
  东海水晶以洁净通透著称,雕琢出来的水晶艺术品享誉世界。东海出产的白水晶更是被世人誉之为“水晶之王”。东海水晶冰莹通透,包含冰裂、云雾等内涵物,极为美观,堪可称其为“国之瑰宝”,誉之为“国石”亦不为过。民间传说白水晶可镇宅、辟邪、去除病气,趋吉开运。查阅资料,东海地下蕴藏水晶约30万吨,水晶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东海也因此成为声名远播的“水晶之乡”,在东海有关水晶的民间传说更是广为流传。其中水晶仙子下凡体察民情,播撒水晶,造福一方的传说流传甚广,老少咸知。
  水晶博物馆展柜中的展品,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不管是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色,还是刻画入微的花鸟走兽,神韵尽现,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雕琢与天赐瑰宝的完美结合带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
  走出水晶博物馆,在明朗的阳光下,感到神清气爽,周身通透。掌传江先生说:“东海白水晶能够使人气韵贯通,耳聪目明。因为白色是所有光色的综合体,代表着平衡和美满,能够挡煞去邪,净化全身,给人带来吉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水晶是冰经过长时间演变矿化而成,是冰的化石,故将水晶取名为“晶体”。
  通透的“晶体”是物化的,若以人论,也可以是“通达”的人生态度的代名词,古希腊的哲学终极三问,在“通达”之人的眼中便会一目了然,朱自清先生当年给我们做了一个极好的表率。
  是啊,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我对水晶的认识也是如此。“无瑕胜美玉,至洁过冰清”,是对水晶的礼赞也是对东海这座城市的夸赞,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企盼。
  责任编辑:高士林
其他文献
微小的事物隐藏棱角  微小的事物不易察觉  一粒微小的沙粒  在眼眶里,掀起波澜  能讓泪水淹没天地  那不是哭泣  却让一场暴风雨自愧不如  一滴泪光  微小的尺寸  微弱的温度  让冰死的世界有所松动
期刊
云淡天高寒露收,  花黄红叶绊西楼。  孙家渡上霜风起,  同善桥头碧水流。  对淀垂纤钩旧事,  临篱把酒醉心頭。  休言秋日无春景,  借我乡台望远州。
期刊
西海的风、很平,海水很平  阳光、沙滩很平,没有皱折  就像秋天,一直都没有合拢  总是天高、云淡  总是海蓝、沙白  而我内心的潮流,并不平静  整个下午,坐在西海的岸边  好像真的是無所事事  只守着蓝天下的大海  静候一朵两朵、一片一片海浪  像花儿一样,站起  又坐下,滚雪球一般绽放在  我的心中  往往,我在浪里,海在云里  往往,海在浪里,我在云里
期刊
这个高度  是枣树上空  那些星辰的闪烁  是那些純银的光线,在不停地从沙漏里落下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总想  探索星空中的世界  从枣树枝桠间开始,向上  到达一棵树的顶部  我闭上眼睛,任由心弛,神往……  这样的事情可不止一次  每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感觉  似乎身体的重量,在不断消失  似乎有一个空无的妙境  在等着我,而这些,似乎都是父亲在帮我完成!
期刊
面對一本史书,读着读着  情绪从经年的幽暗中漫过来  史书里的文字拆解不尽现实  迭代更兴的江山王朝  远去模糊的历史背影  空有名说的美人英雄  如果以时序切换的概念与模式  远久的细节会揉搓着我的感官神经  经验的累积,是生命最沉重的壳  其实每个人一生都在壳里爬行  尽管人生总是在似曾相识的场景徘徊  而别人的故事里,无端地写满我的语言  城市与乡村是两个不同的名词  生命在城市游荡着  灵
期刊
在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有关农村改革与“三农”问题一直是作家关注的焦点。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黄传会的“反贫困”系列与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到90年代杨豪的《中国农民大迁徙》与陈章汉的《江口风流》,再到新世纪的“精准扶贫”题材的创作热等,均可印证这个现象。这些作品大都触笔纵横,场面宏大,作品都是从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所发生的某种现象,来报告农村在改革开放后所产生的巨变,让人从这些现象中领略到
期刊
沈爹几多时没来理发室?转椅上的落灰记着。转椅空在那里,有点像皇上的宝座,无人自威。  理发室前面一棵老槐树,有了年月,跟室主人邱师傅差不多,老得歪歪斜斜,不成看相了。  隔三差五,村里仅剩的几个老头聚在这里闲聊,看邱师傅做活。邱师傅年事已高,只刮油葫芦。眼睛虽然有些不对光,手感还好,一把剃头刀,上下左右,随心游走,闲话说完,头上也就光光的了。老头们信得过。  理发室唯一一把转椅,靠背上的皮剥落得如
期刊
我是那个用萤火虫照明的地方  我有方向和失效的小径  还有植物和疏于修剪的枝叶,这些财富  足以使冷月动情发光……  草木摇动一身的痒,蟋蟀唱起  婆娑之影谱就的歌  你將抒情修砌成直立的口琴并且  在楼宇上打开窗户  让我的风  吹奏你的琴眼……  我把你的琴眼吹得玻璃闪烁  我从四面八方紧抓你的裙摆并且问你  世上哪座城没有郊区?你说  世上哪片郊区都有城……
期刊
文学是有力度的,可抵达人的内心深处,它让记忆永恒,让温暖传递。当我们编好这期杂志时,已是仲秋时节,江河大地硕果累累,沉淀无限生机,但过往的记忆,却依旧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通透的“晶体”是物化的,若以人论,也可以是“通达”的人生态度的代名词,古希腊的哲学终极三问,在“通达”之人的眼中便会一目了然。《从威尼斯到東海水晶城》优美的语言,用文学的力度展示了中国东海“水晶之乡”的晶莹剔透,无与伦比的大美。
期刊
山中的泉水,叮叮咚咚  我心中的诗意,静静地流淌  放飞梦想,在一泓清泉里  陶醉心情,在自己的梦境里  我要做一只快樂的小鸟  飞翔在湛蓝的天空  我要做一条自由的鱼儿  遨游在叮咚的泉中  遐思万千,畅想未来  望一片白云,阅一座山峦  看,这山这水、这景这情  藏于心间,凝成心泉  心灵的清泉,不会直通大海  就像我的人生一样  历经沟沟坎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