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杂志?何为当代?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艺术界最不缺的应该是艺术杂志。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升温,促使一部分人对当代艺术抱有幻想,其中各种以当代艺术为名的杂志的纷纷涌现便是现象之一。突然之间一本艺术杂志诞生了,突然间某本杂志销声匿迹了。这种迅速的变化就像前浪的消失是为了迎接更大浪潮的到来。
  与此同时,各类时尚、娱乐刊物纷纷以跨界的名义设置当代艺术板块和栏目,乃至创办艺术刊物。大众传媒发现了当代艺术中的时尚因素,这里也有传奇、有轶闻、有情调、有韵味;当然还包括至为重要的因素——成功。大众媒体的偏好和残酷也就在这儿,成功人生才是值得传播的新闻。
  大众传媒对当代艺术的主动介入至少改变了一点,那些裸体、吃屎、放血、自残的行为艺术不再是他们用来制造轰动效应和吸引眼球的东西了。他们需要的是斯文、气派、范儿十足,衣着光鲜,知道洗澡,还能根据各种场合搭配各种名牌。他们改变了大众对于艺术家陈旧的想象——长发、邋遢、不修边幅。他们试图以这种小资的趣味和艺术作品价格去吸引大众对当代艺术的关注。于是,大众从中看到了明星般的艺术人生和钻石般的艺术价格,而何为当代艺术,他们似懂非懂,似乎也无需去懂。
  难怪很多人抱怨看不到一本真正的艺术杂志,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资讯杂志、市场杂志、娱乐杂志,却少了明确态度的杂志,事关当代的杂志,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有着批评的杂志。那么,作为一个媒体制造者,我们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们的艺术杂志。
  我想我们应该做一本既不传播信息也不传播知识的杂志。目前国内95%的杂志都是传播信息,这样的杂志无非就是言说和报道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这在微博和网络日趋发达的时代,愈发显得滞后和乏味。还有一些以研究为主的学院杂志,纵然有着深刻的研究和问题意识,但大都与当代无关。研究总要引经据典,而变化多端的当代和无法掌控的局势总飘荡在他们的视野之外。
  这样,我们就有了杂志的理由。我们应该卷入到当代这趟浑水之中,紧紧地与这种冲撞的力量绑在一起。我们不应该站在一个安全的地带做一个优雅的参观者,因为这失去了那身处浑水时的惊悸、动荡、痉挛、胆颤和软弱的经验,失去了你与周遭环境的碰撞、触发,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偶然和事件。当我们深陷这种事件和动荡之中时,作为个体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之中所思所想,在所遭遇的刻骨和莫名之中真正体会到个人的存在。而对这种个体存在的普遍困惑和在当下生存困境中获得主体意识的解放不也就是当代社会所要追求的吗?
  所以,我们应是事件的制造者,是无聊艺术的搅局者。我们要打破给当代艺术贴上的种种标签,让它在动荡、摇摆和各种不确定中走向未来。如果正好我们杂志下厂的日子——公元2012年12月21日世界没有毁灭,那么,我们将和这种动荡和不确定在一起,在末日之后走向未来的事件。
  康学儒
  二零—二年末日前一日
其他文献
8mg(8毫克)实验艺术小组成立于2011年6月,主要成员陈望、陈喜平、梁建成、刘伟伟、刘浊仁、徐起阳、余洪举等都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级同学。  小组以消失个体、集体发生、主动介入当下社会,以研究的方式关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隐藏的问题,通过现场的质疑、介入、再造等,提出命题和另一种判断的可能性。  小组中个体作为讨论者参与者出现,强调讨论过程与结果的多重性可能,达成一种集体创作与个体创造自助
期刊
在踏入“奴隶城”并成为其中的一名“居民”之前,参与者要先通过“欢迎中心”(Welcoming Center,2007),在这个大型建筑物里,奴隶们要被筛选,以确定他们在奴隶城里适合什么样的角色。那些年老、残疾、有疾病和品味差的人会被投入沼气池里以进行新的能源循环利用。健康但是不聪明,但吃起来味道不错的人会被送入肉类加工厂作为可食用的肉类。年轻且非常健康的人会被纳入器官移植项目,而那些既健康又聪明的
期刊
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格罗伊斯思考当代艺术纷繁复杂之现象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中,格罗伊斯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深入,试图探讨在一个“全然设计”的世界中,一个被设计全然遮蔽及覆盖的表象世界里,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实践一种不受任何设计所羁縻的真诚之生产。而此种真诚之生产又是如塑造了艺术家自身的公共形象,以及艺术家与观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如今,几乎人人承认,艺术试图自治(无论成功与否)的时代已经结
期刊
方向在哪里?在VIP的餐桌上?在政治的赌博中?是在接上那条电线之前?还是在打烊后重叠的椅子上?也有可能是在去下一个包房的过道中,最终也许就在你手中的方向盘上。但画毕竟不管这些,它能做的是这些形状和这些线条相互克服、相互亲吻直到你有了方向感。
期刊
艺术并没有死,而是通过变成自我消除的无,获得了超出自身寿命的永生。缺乏内容、在原理上被无限双重化的艺术在“美学领地”的虚无中彷徨,在形式和内容的沙漠里游荡,它被不断带往自身形象以外,在寻找自我确认这一不可能实现的尝试中,不断唤起然后又立刻废除各种形式与内容。艺术的黄昏可以比艺术的整个白天还要长,因为艺术的死亡正意味着它变成一种死不了的东西,意味着它已无法用作品在本质意义上的起源来衡量自身。  为了
期刊
相对泰康空间以前做过的“51平方”和一些实验项目,对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历史题材的展览有些好奇,问到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时她说:“其实土地和农村问题都是中国非常有代表性、重要和有意义的话题,当代艺术领域也值得去关注。把中国当代艺术放进1942年至今的历史里考察是泰康空间所独有的研究视角,一方面符合泰康空间一贯的‘追溯’理念——以当代艺术的眼光来关照过去的历史如何影响到今天的进程,同时与我们—直以来对
期刊
广东时代美术馆自建立之初就力求深入社区,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摸索,尽管遇到一系列的质疑和挑战,但时代美术馆具有前瞻性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在社会现实剧烈变化的中心,如何采取艺术行动进行干预和占领的实验过程。通过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它生产出了一种打破传统艺术自治区界限的、极具活力的自治空间。  美术馆的概念危机  关于广东时代美术馆,我想还是从我的一篇旧文说起,旧文是为“一个(非)美术馆
期刊
在这个充斥着正能量口号的社会,琴嘎公然打出了“暗能量”的旗帜,把被正能量的形式和口号所掩盖的冲突、矛盾着的现实揭示给人看。就如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电影《少年派》中动物版本的故事一样,对于现实的残酷和灰暗,人们总是不忍直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宇宙是由暗能量主导的,而不是通常所能见到的和目前已知的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能量。”一个社会的运转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起到决定性主导的往往不是人们看到的表象世
期刊
艺术家夏国在其最近的展览《美丽新世界》中,大量利用霓虹灯和LED。这些霓虹灯管形成了各种形状:大脑、弓、套索、铁丝网。这些物体的能指非常固定,观众很容易就会想到一些关联的形象。夏国并不担心作品被误读,他认为“误读也算是构成概念的一部分”。  一个绚丽的发着光的用来自杀用的套索,一个绝望的物象和充满希望的形态,这让我联想到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那里的人们幸福到眩晕,因为摆脱自由的重负而狂喜,对
期刊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其代表作有《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  1840年11月14日,克劳德·莫奈在法国巴黎出生,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在挪威勒滕出生,其代表作《呐喊》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1840年11月12日,法国雕塑家罗丹出生于巴黎,被认为是l9世纪和20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