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相亲过程中的主动加入与被动卷入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d_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相亲行动及其动机,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相亲、被动卷入相亲以及主动与被动兼有进行相亲的行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亲带来“安全感”的观点。
  关键词:相亲 动机 社会交换 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66-02
  一、研究缘起
  随着单身男女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亲来结束单身生活。相亲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媒妁之言的相亲方式外,还包括电视相亲、网络相亲等方式。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中 “拜金女”“物质男”的利己主义撞击着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其功利性的价值观也影响了大学校园这块净土。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象牙塔”已阻止不了大学生探索社会的脚步。尽管生活在校园,但是大学生并没有脱离“社会”,严峻的社会形势正在或多或少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那么,当代硕士研究生对婚恋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如何看待相亲?学界对硕士研究生相亲问题的探讨并不多。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南京师范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年龄均在22-26岁,且个性发展基本成熟,择偶标准明晰,有利于调查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调查工具为自编的《研究生相亲动机调查问卷》,分别抽取男生93人、女生214人,得到有效问卷300份。采用无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1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并选取几个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在讨论中引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硕士研究生的相亲行为及其动机,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理论润色,促进社会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结合。
  二、相亲中的社会交换
  人们为了得到“报酬”,从而付出“代价”,这一“代价”换回“报酬”的过程,就是社会交换过程。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带来的报酬有两种:一种是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获得的内在性报酬,如感激、爱;另一种是从社会交往关系之外获得的外在性报酬,如钱财、社会地位。由此他把社会交换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获得内在性报酬为目的的社会交换,第二种是以获得外在性报酬为目的的社会交换,第三种是内外报酬兼有的社会交换。
  相亲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本研究所指的相亲包括传统方式的一对一相亲、网络相亲、电视相亲等形式,并把相亲行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主动加入型,硕士研究生基于自身情感需求主动加入到相亲队伍中,他们倾向于情感契合型交换;第二种是被动卷入型,他们迫于外部压力被迫参与了相亲活动,进行以获取社会资源为目的的社会交换;第三种是主动与被动混合型,其结果可能会同时获得情感和资源的交换。
  (一)主动加入:以获取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在300名被调查者中,有531%的被调查者表明“愿意参与相亲”。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在被问及“相亲过程中最看重对方什么”这一问题,有高达236%的人看中“眼缘”,有223%的人看中对方的“性格”,有173%的人看中对方的“职业”,有157%的人看中“身高”,还有136%的人看中对方的“家庭所在地”,仅有75%的人看中对方“父母职业”。研究生渴望爱情,偏爱自由恋爱。[1]“眼缘”“性格”这些软条件战胜了“职业”“父母职业”这些硬条件,说明硕士研究生把相亲当作寻求情感伴侣的途径,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情感的契合。
  受访者小A:“我没有相过亲。以前比较排斥,认为相亲就不是自由恋爱了。但是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认为相亲是一种比较靠谱的结识异性的方式,毕竟有亲人或是朋友充当中间人,两方都算是知根知底。本科毕业的同学就是通过相亲走到了一起结婚了,没准以后我也会去相亲。”
  在受调查者中,有高达538%的人和小A一样,不排斥相亲,并把相亲作为一种结识异性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研究生常常深居校园之中,人际关系的局限性使他们很难认识到合适的异性朋友。而相亲正好提供给他们认识异性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偏向通过朋友等同龄人的介绍结识相亲对象,慢慢了解对方来确定恋爱关系。在付出感情时,希望得到对方的感情回报。相比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相亲形式本质上还是自由恋爱的形式,彼此双方都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爱情婚恋观上,采取了比较开放、自我、随意的态度,呈现出婚恋观的价值多元化和情爱关系形式的复杂化。因此,他们急需寻找一种情感的补偿与异性的慰藉。[2]这种说法有欠妥之处:大学生越来越开放的恋爱观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情感的补偿或是慰藉,开放应该是“形式”层面的。例如一些人之前排斥相亲,总觉得相亲是“没人要”“掉价”。随着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正视和婚恋观念的开放,他们坦然接受了相亲这种认识异性的方式。硕士研究生相亲,是因为他们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和接纳。他们有自己的“理性”考量:通过相亲,由他人介绍的对象在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历水平等方面和自己匹配,比起自己“碰缘分”,相亲不失为一个快速认识异性、迅速建立恋爱关系的最佳途径。当相亲双方抱有这一目的进行交往时,他们的心理需要也得到了满足,这是一种情感交换,以情换情,使自己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达到获取内在报酬的目的。
  (二)被动卷入: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在256%的相过亲的被调查者中,有高达758%的硕士研究生明确表示是被迫相亲。其中,迫于家庭压力的占到706%。在访谈中,一些刚读研究生的研一女生也有被父母催促相亲的,而那些研三女生更是陷入忙工作忙相亲的境地。
  研一的小B向笔者抱怨,“学业压力已经够大了,老妈担心我会成为‘剩女’,整天还找人来相亲。她说趁着年轻多结识异性,毕业之后就忙工作了不必为了婚恋问题发愁;况且以后要是找不到好工作,也可以有个好归宿作‘后备’。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但我不想找‘后备’。”
  由此可见,小B的母亲催促女儿通过相亲进行资源交换意图更为明显,如果女儿毕业找不到好工作,就可以通过相亲达到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小B的年龄和学历可能是交换好工作的“筹码”。而小B则是注重提升自身实力,以缓解学业压力,比较反感母亲所谓的找“后备”。如果小B遵從母亲意愿,进行了以获得外在性报酬为目的的相亲,那么她就是被动卷入相亲大军,她可能会越来越厌恶相亲。   以获取外在性报酬为目的进行相亲,通过相亲了解对方的可支配资源的程度,形成外部交换关系,达到与自身资源的优势互补。现实生活中,传统严格的“门当户对”观念也渐渐扩散为职业、收入、家庭声望等社会资源相匹配的择偶观念,这也是社会资源的匹配和交换过程。在相亲过程中,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2]
  (三)主动被动相结合:内外报酬兼有的社会交换
  相亲是一种理性行动。霍曼斯提出了理性命题,认为人的行动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人们在行动前会计算行动产生的报酬大小和获得报酬的可能性。硕士研究生相亲可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在有限信息和不确定因素基础上的博弈。[3]
  在调查中,256%相过亲的被调查者被问及“你是主动还是被动相親的”这个问题时,竟然有376%的被调查者排除“主动”“被动”两个选项,选择“说不清楚”这个选项。更有417%的被调查者在“可能的相亲原因”这个多想选择题中,选择了“自身有相亲的打算”的同时,选择了“亲人提出相亲的要求”这一选项。
  小C是名研二女生,和男朋友是通过亲人介绍认识的。在访谈的过程中提及父母以及家庭在自身婚恋观的影响时直言道:“母亲总是会向我灌输一些择偶的标准,比如‘女怕嫁错郎’‘家庭条件很重要’。她的观点会影响到我,有时候我还是很认同的。我是在舅妈的安排下相的亲,也是我自己理性考虑的结果。觉得相亲也不错,多个渠道认识点朋友,目的明确,虽然比较实际一些,但也省心了。感情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不相亲,我现在可能会被‘剩下’,毕竟时间不待人。我现在跟男朋友感情挺好。”
  研究结果表明,女研究生比女大学生更加注重传统恋爱方式,她们更加考虑家庭成员的意见和想法,比较容易跟由父母、亲友所介绍的男方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也会主动让父母“干涉”自己相亲。[4]在本次调查中,有37%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相亲认识自己的现任恋爱对象,他们认为自己相亲是主动被动皆有。
  三、相亲带来的“安全感”
  研二的小D:“我今年25岁了,打算先恋爱再工作,这样比较有安全感。趁生活压力不大,我想在一年以内找到男朋友。我不想毕业之后成为‘剩女’,而且有人陪着会很有安全感。我怕到时候工作了没有时间,只能现在抓紧相亲了。”
  小D两次提到“安全感”,她为何如此渴求“安全感”?人的行动和观念与一定的社会情境分不开。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发展的转型期,各种体制与机制剧烈变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下,当代青年承受了更多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一个 25 岁的女硕士研究生如果毕业三年内未婚,那么 28 岁的她自然成为“剩女”。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硕士研究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的社会现实给他们的校园生活敲响了警钟,使他们不再轻松,想寻求内心的安全感。在他们看来,相亲也可以成为组建家庭、获取安全感的重要第一步。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像小D一样,规划着人生,做出相亲的选择,为未来做打算。总之,社会行动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相亲这种行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主动”和“被动”兼具的情况下参与相亲,且他们大多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寻求一定的安全感而相亲。
  四、总结
  相亲是关乎婚恋的感性行动,用社会交换理论对其分析也许有些不妥,但是却能真实反映硕士研究生在相亲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出于情感需要也好,家长施压也罢,硕士研究生加入相亲大军已成为社会现实。鉴于此,学校应该多开展相关工作,引导学生回归“自然”“纯真”的婚恋观,勿让那些“拜金主义”的婚恋观横行其道。另外,同乡会等学生团体可以举办联谊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予年轻人相互交流的机会。[5]总之,硕士研究生应该理性地看待相亲,既不能随波逐流把情感当儿戏,又不能故步自封使自己错过缘分。
  参考文献:
  [1]张倩.研究生对择偶方式的态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2]赵丽颖.当代青年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的社会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3]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青年研究,2004(10).
  [4]胡素云.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分析——基于HH大学调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
  [5]何润.电视相亲节目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及建设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掌握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追求产品的品牌和质量;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上是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为主,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上是以观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电视转移到了视频网站,庞大的网民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广告主的需求与受众的需求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告主与受众需求的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相契合的地方,为平衡受众与广告主的需求,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网络观剧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视频网站 广告 受众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
健康是大众关注的话题。现在房子大了,电话小了,生活越来越好,谁不想健康长寿?因此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会借各种各样的健身方式来锻炼身体,获取身心愉悦的美好感觉。不过,不少老年人喜爱健身,却缺乏科学认识,不遵循健身规律,反而给身体带来伤害。因此,健身虽好,还需理性对待。  实例一:某社区积极组织参与“夕阳红”广场舞大赛,参赛的20个队员全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参赛的节目是老年人腰鼓舞。为了取得好成绩
每天,你打开窗户,极力呼吸新鲜空气,沐浴清晨第一缕阳光,或是步履匆匆,排队准备坐电车去上班,亦或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你正焦急地等待恋人的到来,你都有可能感受到地震所带来的颤动。这时也许你会惊慌失措,但是周围的人们却泰然自若,他们已经把地震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日本。据说,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多达4次的地震,难怪有人说日本的地震简直跟下雨一般频繁。    与地震不期而遇    虽然我在来日本之前已有
摘要:针对当前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遭遇教学改革瓶颈,立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弱,问题意识不足;教师教学方法守旧,创新意识欠缺;教学资源稀缺,开发意识薄弱等主要问题,尝试通过开发和利用区域课程资源来解决当前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探索,以期拓展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新领域。  关键词:区域 资源 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
摘要:小说作为文学表现形式,巧妙地使用重复手法也可以帮助其内容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本文就小说《朱雀》中的语言重复和事件所导致的内在重复为主要分析对象,浅析运用重复手法表达地域特点、人物形象和表现作者加之人物身上的宿命论。  关键词:朱雀 南京 重复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095-01  《朱雀》是南京籍作家葛亮于2016年出版的長篇小说
摘要:呼伦贝尔市近年旅游产业增速迅猛,并带动了地方城镇建设发展,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合理利用了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本文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城镇建设、博物馆等几个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呼伦贝尔市特色城镇及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呼伦贝尔 民族 博物馆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162-02  内蒙古呼伦贝
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这是胡适1938年10月31日在赠送陈光甫先生照片背面题的一首诗。  1938年12月4日,胡适在纽约哈摩尼俱乐部发表了题为《日本在中国之侵略战》的讲演。为了让美国朝野各界了解、同情并支持中国抗战,胡适参阅了费斯克的《美国革命》和贝密史的《美国外交史》等论著。他在讲演中援引了1777年冬天华盛顿统率美军在福奇山谷与殖民军鏖战的生动战例:当
摘要: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这部小说,从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等方面展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的伦敦和它的城市文化。通过对小说各个人物在伦敦活动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当时伦敦社会的混乱,但在混乱的背后,秩序依然清晰可辨。伦敦是一个制度管理下的城市,道德与宗教对市民仍有约束作用,人们有生活目标,经济生活有序开展。  关键词:伦敦 城市文化 生活 混乱 秩序  中图分类号:I561074文献标识码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中。音乐活动游戏化指的是在活动中用游戏化的方式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音乐游戏对幼儿有着特殊的启蒙价值,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愉悦幼儿身心。教师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开展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生活中思考,探索游戏化的意义与价值  幼儿园要以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学习和生活的载体。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