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将军廖政国:奇袭日军虹桥机场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红军时期,他爬雪山过草地,参加西路军。抗战时期,他率领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诸多战役。叶飞上将赞他足智多谋,善打硬仗。他,就是我军著名的独臂战将廖政国。日前,南京晨报记者带领小记者,采访了廖政国将军的儿子廖德强和将军的老部下、新四军老战士、原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副院长李虹,听他们讲廖将军的传奇故事。
  
  人物簡介 廖政国(1913—1972),河南省息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警卫营连长、副营长,军委补充团营长、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营长,江抗第二路二支队支队长,挺进纵队第一团参谋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四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一团团长,教导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志愿军副军长,二十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1955年,廖政国被授予少将军衔。
  奇袭日军虹桥机场,鼓舞民众抗日信心
  1938年2月,廖政国从延安抗大毕业后,随袁国平来到新四军工作,被任命为第三支队六团二营副营长。1939年5月,六团奉命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从句容的茅山向上海近郊挺进,廖政国改任江抗第二支队支队长。
  7月下旬,在青浦地区,廖政国部打了一个伏击战,成功粉碎了日军的四路围攻。正当部队快要撤出战斗时,国民党顽军许雷生部突然赶来“助战”。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打击日军,他们居然夹击新四军,廖政国气愤之余,对许部进行了歼灭性的打击。廖政国带着两个连和机枪排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天黑。
  这时,队伍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一大片旷地,四周布满铁丝网,却寂静无人,只有几栋孤零零的洋房。找随行的上海秘密党组织的同志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虹桥机场。
  廖政国把手一挥,率部悄悄地向机场包抄过去,原以为会遇到日伪军激烈的抵抗,没想到守卫机场的伪军一个个睡得像死猪一样。廖政国和战士们如入无人之境,把伪军们从被窝里揪了起来,集中关进了一间房子。“怎么不见日本鬼子呢?机场不可能没有驻军呀?”廖政国命令部队分路搜索。不一会儿,侦察员兴奋地跑来报告:“支队长,飞机,真有飞机,4架,4架呢!”廖政国在侦察员带领下来到机场一角一看,果然,有4架飞机停在那里,大家都高兴地围着飞机哄闹起来。
  
  日军之所以放心让伪军守卫机场,是因为他们在机场附近地域都设有碉堡,火力凶猛,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完全控制机场。廖政国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机场,日军起初并没有发现,但战士们的哄闹声暴露了目标,顷刻间就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碉堡里的日军开始疯狂向新四军射击。
  敌人火力越来越密集,队伍必须立即撤退,但既然来了总不能什么都不留下吧。廖政国大喊一声:“烧飞机!”战士们立刻把飞机旁的汽油桶揭开,一个劲地往机身上浇,不一会儿,夜空里就升起了冲天大火。日军司令部听到虹桥机场的枪声,又看到映红的天空,急忙调兵向虹桥机场扑来。可等日军赶到时,除了已烧成一堆废铁的4架飞机外,连新四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廖政国早已率部撤得没了踪影。
  第二天,也就是1939年7月24日,上海的《大美晚报》《导报》等一些重要报纸,都用特大字体刊载了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新闻,极大鼓舞了上海人民的抗日信心。
  巧设地雷阵,缴获日军九二式步兵炮
  1944年春,苏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发动了著名的车桥战役。当时,廖政国率领新四军一旅一团、三分区特务营、泰县独立团一营等部临时组成一个纵队,在车桥西北芦家滩担任打援任务,阻击淮阴、淮安之敌增援车桥。芦家滩在淮安东南方向,与淮安相距25公里。它又处在车桥西北,与车桥相距5公里,是日军增援车桥的必经之路。战前,廖政国对战士们说“:我们团里还缺少一门大炮,你们从敌人手里给我缴一门回来,哪里有大炮声,哪里有机枪声,你们就往哪里打,要在战斗中杀敌立功。”
  3月5日凌晨,部队按时进入阵地,准备战斗。芦家滩附近是一片开阔地,但其间也有些坟包、小沟小塘。廖政国估计,战斗一旦打响,日军必定利用这些地方。于是,他命令部队,凡是敌人可利用的地形,比如坟包、沟边、公路两侧、坑坑洼洼的地方,都埋设地雷。廖政国对埋雷的情况,还亲自检查了一遍。
  3月5日晨,车桥战斗打响了。淮安城内的日军六十五师团六十大队200多人,由山泽大佐率领,乘坐卡车,增援车桥日军。下午3时,日军进入新四军打援部队阵地前。战斗打响后,部分日军迅速利用公路边的地形,企图负隅顽抗,却不料进入了新四军预设的地雷区,地雷一个接一个爆炸,炸得鬼子人仰车翻,血肉横飞。
  
  增援车桥的日军受到打击后,改为固守待援。从下午3时到晚上8时,日伪军增至七八百人。日军集中火力,对正面阵地猛攻,妄图撕开一个口子,直趋车桥。廖政国指挥新四军,英勇抗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新四军歼灭山泽大佐以下官兵400余人,生俘日军24人,还缴获了一门九二式步兵炮和许多武器弹药。
  孟良崮下打阻击,七十四师插翅难逃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用五个纵队发起了围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此战中,善于打阻击的华野一纵一师,任务是插入敌军纵深,割裂整编二十五师和整编七十四师的联系,并阻击整编六十五师的增援,保证兄弟部队全力攻占孟良崮,全歼七十四师。   此时,廖政国是华野一纵一师的师长。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当时廖政国手中只有三个团,而敌军是两个整编师(相当于两个军)。
  华野一纵一师老战士、原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副院长李虹告诉记者,“要是我军不能堵住二十五师和六十五師的增援部队,敌军一旦突破我军的阻击阵地,我军攻击孟良崮的主力部队将腹背受敌,战局恐怕会急转直下。”张灵甫的“吸引野战军进攻,再中心开花”的战术,就可能成功。
  尤其是5月16日,在蒋介石严词督令下,为了救援七十四师,整编二十五师使用了人海战术,敌军成群成群地攻击我阻击阵地,三山店、交界墩的野战军狙击部队伤亡殆尽,阵地被敌人强占。不久,界牌又被敌军占领。随后,天马山、覆浮山、蛤蟆崮全线告急,敌人甚至攻上了天马山的山腰。
  整个战局的关键就在天马山,过了天马山,就是孟良崮。此时,廖政国师长身边的参谋、文书、炊事员都上了阵地,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四纵二十八团的一个营在山沟里向东急进,廖政国对该营营长说:“我是一师师长,命令你们立即支援天马山。”这名营长说:“我营奉命攻击孟良崮,任务紧急。”廖政国指着烟火弥漫的天马山说:“天马山的得失,关系重大,如果敌人打通联系,全局皆输。我手里只剩下七八个警卫员,只有使用所有到达这个地区的部队。”这名营长随后表示,执行命令。“这个营500来人,上去了,顶住了敌军的增援。天马山,守住了!”李虹说,廖将军果断“扣”下这个营,使战局胜利的天平朝向了我军。因为守住了天马山,仅仅一山之隔的敌军,始终无法靠拢。整编七十四师3万余人,全军覆没。国民党军对山东战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记者手记
  将军爱兵如子,为了战士失去右手
  李虹告诉记者,黄桥战役后,新四军从国民党顽军手中缴获了一批美制手榴弹。“这个手榴弹打开后,延时7秒爆炸。”李虹说。为了让战士们了解这种手榴弹,廖政国就拿着手榴弹,给战士们现场讲解它的结构。突然间,手榴弹冒了烟,眼看就要爆炸,廖政国用右手将手榴弹高高举起,结果,战士们安全了,他却失去了右手。事后,上级问他为什么不把手榴弹扔掉,廖政国说,屋里屋外都是战士,扔出去会炸到他们。
  黄桥战役后,部队实施精兵简政。“当时,部队14岁以下的都要复员,那时我还不到14周岁呢。部队要给我发三块钱,让我回家。我老家在泰兴,当时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了,我怎么能回去呢?”李虹说,他为此去找了时任团长的廖政国。“廖团长就让我留了下来。”廖德强说,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要求很严格。生活中,父亲对孩子们很关怀。子女生活上有什么要求或想法,他都尽量满足。
  小记者感言
  “以后我要和小伙伴们团结友爱”
  听了廖爷爷的战友讲述延时手榴弹的故事,我们不禁都瞪大了眼,廖爷爷当年为了不让同屋的战士们受伤,大义凛然地让手榴弹在自己手中爆炸,想象着那场景觉得难以置信,令我们肃然起敬。我觉得廖将军真是一位舍己为人、体恤下属、英勇无畏的了不起的好将军。联想到在学校里,我和同学们常常为了谁先玩游戏、谁先上厕所等芝麻大的小事而争执,不禁脸红了起来。以后我要和小伙伴们团结友爱,做事要多为别人着想。
  南京小营小学五(2)班 丁梓宸
  “廖将军更值得我们去崇拜”
  廖政国少将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军,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经历过无数的战役。在一次给战士讲解手榴弹原理时,在手榴弹即将爆炸时,为保护战士,让手榴弹在自己手中爆炸了,从此成为独臂将军。
  整个采访过程都在廖将军家人和战友回忆中度过,廖将军的过往事迹一幕幕展现在我的面前,一桩桩英雄事迹令我心潮澎湃。心中装着国家与人民的廖将军成为了我的偶像,虽然我也很喜欢现在的明星,但相比起来,廖将军更值得我们去崇拜。
  南京渊声巷小学六(1)班 屠佑康
  (《南京晨报》记者高文玉供稿)
其他文献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責任制起步的农村改革,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温州乐清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敢为天下先”的乐清人,创造了众多改革开放的“第一先例”:从“家庭工业”到“股份合作”,从“雇工经营”到“民营经济”,他们的做法和路子被理论界称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这一模式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乐清的实践。经过40年风云奋斗的乐清,到201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842.56亿元,市财政收入1
期刊
南湖上的那一叶红船,  起伏于岁月的风雨。  从1921年到1949年,  只等天安门层楼上的一声高喊!  南湖上的那一葉红船,  引领滚滚向前的浪潮。  从1949年到1979年,  只等世纪老人画的那道彩虹。  南湖上的那一叶红船,  跨江越海。  从1979年到2020年,  因为你已化着腾飞的巨龙。  听——  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  红船又一次扬帆起航。  沿着一带一路,  向着中国梦的
期刊
盐阜孤悬日,  东倭缴械时。  兵临箍铁桶,  势去拔旌旗。  苏北晴全境,  华中绿万枝。  满城标语换,  担酒竞劳师。    罗瑞,男,1963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设计师。曾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班、北京凤凰岭画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得各种专业奖项,部分作品被博物館及收藏家收藏。    徐跃,男,1959年9月出生于南京,祖籍江阴人。字人
期刊
本刊讯盐城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处6月5日向所属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城南新区社事局关工委发函,要求做好2019年度《铁军》杂志征订工作。  秘书处函件指出,盐城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地方,享有“陕北有延安,苏北有盐城”的美誉,留下了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这些红色基因,贯穿其中的理想信念、实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笔者根据吴江农村的实际,进行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集如下:  变化之一,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转向“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家家像个小商场”。    随着农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消费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一件新衣穿旧缝缝补补再穿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目前农民穿衣跟城里人没有什么两样,市场流行什么就穿什么。当今社会服装品牌名目
期刊
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状态。人在此时此刻,既有敞开心胸迎接阳光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容易打开视野,积极汲取新的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此时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广采博纳,深思精进,并
期刊
捧读《铁军》《大江南北》,  心似大江,思潮翻滚。  当年铁军,勇赴國难,  深入敌后,血战敌顽。  大江南北,捷报频传,  铁军气概,山河动容。  今朝《铁军》《大江南北》,  崇敬英雄,再现征程。  大江南北,寻踪采访,  铁军故事,争相传诵。  捧读《铁军》《大江南北》,  心似大江,热血沸腾。  大江南北,同心圆梦,  铁军战歌,依然嘹亮。
期刊
庆春宫  鱼水情深  灿烂朝霞,湖波荡漾,水天一片苍茫。阵阵枪响,敌军扫荡,军民应战匆忙。慢摇船桨,进芦荡,传息送粮。伤员整队,雷电交加,突袭沙浜。  华中铁壁铜墙。人民长城,固若金汤。我爱人民,人民爱我,军民鱼水情长。同吃同住,共劳动,同奔战场。炎黄华胄,江北江南,无限霞光。  八声甘州  文化兴军  五千年历史渊源长,以文得传扬。古结绳记事,磨石锻铸,各派争强。汉赋唐诗元曲,尽百代流芳。我悠悠
期刊
原文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1)而思有以(2)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
期刊
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活得充实、快乐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多样,古语云:“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老年读书感悟的至理名言。  老来读书悟性深。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有则妙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读之浅深所得之有浅深耳。”少年“从命”读书,为学而学,少有悟性;中年“从业”读书,学以致用,渐有悟性;老年“从容”读书,轻松自如,多有悟性。人到老年,往往对生活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