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大多还不懂得用语言来表达和控诉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儿童服装、儿童玩具、儿童日用品等质量不达标的儿童用品势必会给儿童的健康造成损害。希望全社会能多一些对儿童用品的关注,让大家一起爱护这些“花朵”,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随着六一儿童节的日益临近,种类繁多的儿童用品又迎来一个销售高峰。商场、超市里,款式新颖的服装、花样新奇的玩具,以及功能齐全的日常用品被商家摆放上最显眼的柜台。近期,本刊陆续接到家长的投诉,部分儿童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严重危害着儿童健康。
杜绝儿童服装隐患任重道远
5月7日,河北的史女士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了她和女儿遇到的烦心事。
五一期间,史女士7岁的女儿茵茵要在亲戚的婚礼上当花童。为了让茵茵漂漂亮亮地参加婚礼,史女士特意给她买了一条新裙子。但因当天天气炎热,加上小孩子活泼好动,不一会儿,茵茵就出了一身汗。
在汗水的浸透下,新裙子居然开始掉色,把茵茵的前胸后背染上了红色。原本漂亮的茵茵被小朋友们嘲笑成“红孩儿”,不禁在礼堂里大哭起来。
事后,史女士既生气又觉得纳闷:“看上去好好的一件衣服,怎么被汗水一浸,就开始掉色了呢,还掉得这么严重,这样劣质的衣服怎么可以通过质量检验呢!”
如果说劣质衣服给茵茵带来的是不美观,那么给张女士女儿带来的后果就严重多了。
家住河南南阳的张女士还在孕期时,就收到了许多亲戚朋友赠送给肚子里小宝宝的小衣服。
孩子出生后,衣服是常换常新,但是有一天,张女士发现小婴儿的身上起了很多小疙瘩。“孩子的卫生一直搞得很好,又没有到生痱子的季节,为什么会无缘无故长小疙瘩呢?”张女士疑惑地说。
于是,张女士赶忙带孩子到南阳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在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之后,果断地排除了是痱子的可能性,而问题出在孩子穿的衣服上。“当时医生跟我说,现在许多衣服甲醛等化学物质含量超标,加上婴幼儿对这些物质几乎没有抵抗力,所以很容易导致皮疹,发现不及时,或者被家长误认为痱子进行治疗,还会引起更严重的病症。”张女士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心有余悸。
记者了解到,为了规范儿童服装与服饰的生产及销售,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出台了“婴幼儿服装与服饰行业标准”。根据这项标准,婴幼儿服装的原材料、规格、成品外观、缝制,包括理化性能、基本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方可出厂销售。这一标准的出台曾被有关专家及家长称为“解除婴幼儿服装污染的警报”。但是从实际中看来,想要完全杜绝儿童服装安全隐患,仍是任重道远。
我国媒体曾多次报道各地质检部门对童装的质量检测结果。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近日总局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74家企业生产的74种产品,合格46种,童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2.2%。抽查发现,有18种产品染色牢度达不到标准要求,遇水、汗渍或唾液时,颜料易脱落褪色,影响美观,且颜料中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可能会被皮肤吸收,危害儿童健康;有4种产品PH值不合格(PH值是考核面料酸碱性能的一项指标),会危害人体健康;有9种产品的缝制质量不达标,直接影响穿着的美观和牢固;还有9种产品纤维含量实测结果与明示标识不符合。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在为儿童挑选服装时,尽量到正规商场挑选品牌服装,不要购买地摊或批发市场里的服装;挑选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衣服标牌上的安全类别为A类;另外购买时最好能够拆开包装检查一下衣服是否柔软,如果摸上去特别硬,那么有可能是“挂浆”服装,这样的衣服通常在洗后会缩水,而且极有可能甲醛含量超标;此外,如果衣服闻起来有刺鼻的胶味,也说明该衣服中的甲醛含量超标。专家建议为儿童购买服装,面料应以柔软、透气、宽松为主,纯棉面料就是很好的选择,而且最好选择白色等浅色系的服装。
不安全玩具成儿童健康杀手
福建的侯先生来北京出差期间,在天桥小贩处购买了一套奥运福娃。虽然明知道是仿制品,但是不细看和真品区别不大,再加上一套福娃才50元,侯先生决定买下来提前送给儿子,当作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可是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后,儿子突然对侯先生说:“晶晶发臭了!”
侯先生觉得很奇怪,忙拿起玩具闻了一下,果然从福娃身上嗅到阵阵臭气。“我用剪刀剪开玩具,发现用来填充玩具的棉花污秽不堪,还沾染了不少毛发。我忙把这些玩具扔了,还好好给儿子洗了个澡。”想到这些黑心棉玩具可能给儿子带来的健康威胁,侯先生内疚万分。
近日,烟台发生了一起男童不慎将玩具零件吸入气管险些致命的事件,使儿童玩具质量安全问题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因误将玩具零件吸入气管造成的儿童死亡事件发生。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全球大约70%的玩具产自中国。
由于玩具生产技术的要求较低,家庭小作坊甚至个人都可以完成玩具生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玩具生产企业队伍的庞大,及其鱼龙混杂的现状。
我国从去年10月1日正式实行了新的“玩具技术安全规范”要求,玩具在摔、拉等情况下“不会产生小于嘴巴的部件”,避免儿童将其塞入口中。而一些尺寸过小、有可能被幼儿误食的玩具,应当被标注为“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但目前,仍然有相当多的玩具存在零件安装不牢固或抗拉力差等问题。该规范作为一项强制性规定,所有玩具都必须用中文标示使用说明,其内容应当包括企业名称、产地、商品名称、材料等。而且必须在醒目地方标示年龄警告图标以及使用不当可能发生的危险。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近10年来对于玩具产品的抽查报告来看,玩具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均低于当年国家抽查平均合格率,且问题集中,8成以上的不合格产品是由于“填充物不卫生”、“小零件易脱落”、“使用说明标识不清”和“包装不合格”造成的。
记者了解到,黑心棉填充玩具的案例在我国时有发生。一些玩具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用废弃材料当作填充物。这些废弃材料有的来自工业废料,有的是医疗垃圾,还有不少是生活垃圾,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物,如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病菌,对于儿童的身体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同时,国家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作为玩具产品外包装的塑料袋必须达到0.038毫米。这项规定可能引发的危害经常会被家长和厂家忽略,实际上由于包装袋过薄,被儿童封在口鼻上造成窒息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专家建议,家长在挑选儿童玩具时,首先,应查看玩具是否通过国家的相关检查,阅读玩具的使用说明,看是否适合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其次,要确认玩具小配件是否松动、易脱落,以免孩子误食;再次,仔细检查玩偶内部的填充物,优质棉颜色洁白,摸上去光滑且有弹性,无异味。专家建议购买玩具最好到正规商场购买。
儿童日常用品问题不容小觑
与服装、玩具情况相似的是,儿童日常用品中存在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日前,北京的陈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学步车给自己7个月的儿子带来的伤害。
陈女士在儿子6个月可以爬行的时候,为了让他更快地学会走路,特意为儿子购买了一台学步车。
一天,陈女士将儿子放进学步车内,儿子便乖巧地在学步车的支撑下蹒跚地走起路来。“突然,学步车在平滑的地板上向前方翻倒,儿子顺势向地板趴下去。这一摔,孩子的头、腿、胳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伤害,到现在根本就不愿意再学走路了。”陈女士无奈地说。事后,陈女士仔细查看了这台学步车后发现,车体只要一摁,就会明显晃动,承压强度明显不够。
关于学步车的争论一直都存在。记者了解到,在美国,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儿童由于使用学步车受伤。在我国,每年幼童因使用学步车造成划伤、擦伤以及中毒的报道也屡见报端。
有关专家表示,学步车由框架和跨带构成,框架的稳定性和跨带的强度必须要达到我国相关行业规定。另外学步车也不容许出现小部件脱落、边缘尖锐、皮肤接触面粗糙等细节问题,否则即为质量不合格,家长在购买时务必检查清楚。
与此同时,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还有多种儿童用品存在着各种各样质量问题。如儿童床上用品的实际材料含量经常与吊牌标注不符;奶瓶、奶嘴、餐具等器皿在使用中乙烷等有害物质排放超过国家标准;尿不湿吸水量不达标;文具铅含量超标等等。
孩子们大多还不懂得用语言来表达和控诉他们所承受的痛苦,这些质量不达标的儿童用品势必会给儿童的健康造成损害。希望全社会能多一些对儿童用品的关注,让大家一起爱护这些“花朵”,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随着六一儿童节的日益临近,种类繁多的儿童用品又迎来一个销售高峰。商场、超市里,款式新颖的服装、花样新奇的玩具,以及功能齐全的日常用品被商家摆放上最显眼的柜台。近期,本刊陆续接到家长的投诉,部分儿童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严重危害着儿童健康。
杜绝儿童服装隐患任重道远
5月7日,河北的史女士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了她和女儿遇到的烦心事。
五一期间,史女士7岁的女儿茵茵要在亲戚的婚礼上当花童。为了让茵茵漂漂亮亮地参加婚礼,史女士特意给她买了一条新裙子。但因当天天气炎热,加上小孩子活泼好动,不一会儿,茵茵就出了一身汗。
在汗水的浸透下,新裙子居然开始掉色,把茵茵的前胸后背染上了红色。原本漂亮的茵茵被小朋友们嘲笑成“红孩儿”,不禁在礼堂里大哭起来。
事后,史女士既生气又觉得纳闷:“看上去好好的一件衣服,怎么被汗水一浸,就开始掉色了呢,还掉得这么严重,这样劣质的衣服怎么可以通过质量检验呢!”
如果说劣质衣服给茵茵带来的是不美观,那么给张女士女儿带来的后果就严重多了。
家住河南南阳的张女士还在孕期时,就收到了许多亲戚朋友赠送给肚子里小宝宝的小衣服。
孩子出生后,衣服是常换常新,但是有一天,张女士发现小婴儿的身上起了很多小疙瘩。“孩子的卫生一直搞得很好,又没有到生痱子的季节,为什么会无缘无故长小疙瘩呢?”张女士疑惑地说。
于是,张女士赶忙带孩子到南阳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在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之后,果断地排除了是痱子的可能性,而问题出在孩子穿的衣服上。“当时医生跟我说,现在许多衣服甲醛等化学物质含量超标,加上婴幼儿对这些物质几乎没有抵抗力,所以很容易导致皮疹,发现不及时,或者被家长误认为痱子进行治疗,还会引起更严重的病症。”张女士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心有余悸。
记者了解到,为了规范儿童服装与服饰的生产及销售,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出台了“婴幼儿服装与服饰行业标准”。根据这项标准,婴幼儿服装的原材料、规格、成品外观、缝制,包括理化性能、基本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方可出厂销售。这一标准的出台曾被有关专家及家长称为“解除婴幼儿服装污染的警报”。但是从实际中看来,想要完全杜绝儿童服装安全隐患,仍是任重道远。
我国媒体曾多次报道各地质检部门对童装的质量检测结果。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近日总局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74家企业生产的74种产品,合格46种,童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2.2%。抽查发现,有18种产品染色牢度达不到标准要求,遇水、汗渍或唾液时,颜料易脱落褪色,影响美观,且颜料中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可能会被皮肤吸收,危害儿童健康;有4种产品PH值不合格(PH值是考核面料酸碱性能的一项指标),会危害人体健康;有9种产品的缝制质量不达标,直接影响穿着的美观和牢固;还有9种产品纤维含量实测结果与明示标识不符合。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在为儿童挑选服装时,尽量到正规商场挑选品牌服装,不要购买地摊或批发市场里的服装;挑选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衣服标牌上的安全类别为A类;另外购买时最好能够拆开包装检查一下衣服是否柔软,如果摸上去特别硬,那么有可能是“挂浆”服装,这样的衣服通常在洗后会缩水,而且极有可能甲醛含量超标;此外,如果衣服闻起来有刺鼻的胶味,也说明该衣服中的甲醛含量超标。专家建议为儿童购买服装,面料应以柔软、透气、宽松为主,纯棉面料就是很好的选择,而且最好选择白色等浅色系的服装。
不安全玩具成儿童健康杀手
福建的侯先生来北京出差期间,在天桥小贩处购买了一套奥运福娃。虽然明知道是仿制品,但是不细看和真品区别不大,再加上一套福娃才50元,侯先生决定买下来提前送给儿子,当作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可是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后,儿子突然对侯先生说:“晶晶发臭了!”
侯先生觉得很奇怪,忙拿起玩具闻了一下,果然从福娃身上嗅到阵阵臭气。“我用剪刀剪开玩具,发现用来填充玩具的棉花污秽不堪,还沾染了不少毛发。我忙把这些玩具扔了,还好好给儿子洗了个澡。”想到这些黑心棉玩具可能给儿子带来的健康威胁,侯先生内疚万分。
近日,烟台发生了一起男童不慎将玩具零件吸入气管险些致命的事件,使儿童玩具质量安全问题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因误将玩具零件吸入气管造成的儿童死亡事件发生。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全球大约70%的玩具产自中国。
由于玩具生产技术的要求较低,家庭小作坊甚至个人都可以完成玩具生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玩具生产企业队伍的庞大,及其鱼龙混杂的现状。
我国从去年10月1日正式实行了新的“玩具技术安全规范”要求,玩具在摔、拉等情况下“不会产生小于嘴巴的部件”,避免儿童将其塞入口中。而一些尺寸过小、有可能被幼儿误食的玩具,应当被标注为“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但目前,仍然有相当多的玩具存在零件安装不牢固或抗拉力差等问题。该规范作为一项强制性规定,所有玩具都必须用中文标示使用说明,其内容应当包括企业名称、产地、商品名称、材料等。而且必须在醒目地方标示年龄警告图标以及使用不当可能发生的危险。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近10年来对于玩具产品的抽查报告来看,玩具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均低于当年国家抽查平均合格率,且问题集中,8成以上的不合格产品是由于“填充物不卫生”、“小零件易脱落”、“使用说明标识不清”和“包装不合格”造成的。
记者了解到,黑心棉填充玩具的案例在我国时有发生。一些玩具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用废弃材料当作填充物。这些废弃材料有的来自工业废料,有的是医疗垃圾,还有不少是生活垃圾,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物,如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病菌,对于儿童的身体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同时,国家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作为玩具产品外包装的塑料袋必须达到0.038毫米。这项规定可能引发的危害经常会被家长和厂家忽略,实际上由于包装袋过薄,被儿童封在口鼻上造成窒息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专家建议,家长在挑选儿童玩具时,首先,应查看玩具是否通过国家的相关检查,阅读玩具的使用说明,看是否适合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其次,要确认玩具小配件是否松动、易脱落,以免孩子误食;再次,仔细检查玩偶内部的填充物,优质棉颜色洁白,摸上去光滑且有弹性,无异味。专家建议购买玩具最好到正规商场购买。
儿童日常用品问题不容小觑
与服装、玩具情况相似的是,儿童日常用品中存在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日前,北京的陈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学步车给自己7个月的儿子带来的伤害。
陈女士在儿子6个月可以爬行的时候,为了让他更快地学会走路,特意为儿子购买了一台学步车。
一天,陈女士将儿子放进学步车内,儿子便乖巧地在学步车的支撑下蹒跚地走起路来。“突然,学步车在平滑的地板上向前方翻倒,儿子顺势向地板趴下去。这一摔,孩子的头、腿、胳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伤害,到现在根本就不愿意再学走路了。”陈女士无奈地说。事后,陈女士仔细查看了这台学步车后发现,车体只要一摁,就会明显晃动,承压强度明显不够。
关于学步车的争论一直都存在。记者了解到,在美国,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儿童由于使用学步车受伤。在我国,每年幼童因使用学步车造成划伤、擦伤以及中毒的报道也屡见报端。
有关专家表示,学步车由框架和跨带构成,框架的稳定性和跨带的强度必须要达到我国相关行业规定。另外学步车也不容许出现小部件脱落、边缘尖锐、皮肤接触面粗糙等细节问题,否则即为质量不合格,家长在购买时务必检查清楚。
与此同时,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还有多种儿童用品存在着各种各样质量问题。如儿童床上用品的实际材料含量经常与吊牌标注不符;奶瓶、奶嘴、餐具等器皿在使用中乙烷等有害物质排放超过国家标准;尿不湿吸水量不达标;文具铅含量超标等等。
孩子们大多还不懂得用语言来表达和控诉他们所承受的痛苦,这些质量不达标的儿童用品势必会给儿童的健康造成损害。希望全社会能多一些对儿童用品的关注,让大家一起爱护这些“花朵”,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