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语文兼班主任到教“副科”,近十年过去了。课上课下,我仍需要不时从许多莫名的沮丧中挣脱出来。
记得起初是一味质疑自己,认为选错了行当,不适宜教书,后来质疑这些“副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有价值吗?有多少价值?是否值得我这样劳心费神倾尽全力?也曾埋怨过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觉得是他们的不重视造成教学的艰难与低效。但是质疑和埋怨过后呢?我最终还是得站在课堂上面对孩子们,度过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个又一个四十分钟。等待孩子们、学校、家长、社会重视起来?那只会让人陷入绝望。我选择改变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作出哪怕极其微小的改变。也只能如此,否则就得放任我的课堂一直处在低效混乱之中,任无尽的沮丧消磨我的职业认同感。
我承认,很多时候我的课堂也是让人沮丧的,课前的精心设计似乎都是徒劳,孩子们不愿听、不愿想,陷入奇怪的恶性循环——不抓课堂常规,就越来越乱,可只要在课堂常规上一用力,一种无法说清道明的抵抗就扑面而来。
是的,他们不重视:不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不听你讲述,忙于做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总想说说闲话,传传字条,和你开开玩笑……是的,他们和你太不熟悉:表扬多了,认为你毫无原则,无聊可笑;批评多了,又认为你不喜欢他,于是心生反感,无理顶撞。也佯装生气过,可我不愿意每次进教室都板着张面孔,不愿意没完没了地大吼大叫,不愿意动辄诉诸惩罚、恐吓。
我想用有趣的教学将他们卷入进来,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做什么呢?时常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态不断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有时教学内容一减再减——“少即多”,更多的时候几个班的教学流程完全不一样——灵活应对孩子们的回应。课堂上的灵活应对要求我有更繁复的备课过程——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准确把握每个教学活动与资料所需抵达的指导要点,这样才可能在课堂随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预想做出最大的变通,牢牢抓住他们。几节主题相同的课下来,哪里还有简单重复?相信,让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才是获得良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实效的最佳路径。
我体谅并疼惜我的学生,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单调学习让他们感到压抑。看过他们写作业,笔在纸上点过,像机器一样快速。当时我脑子里浮现的一个词——不假思索。耐心、细致、从容距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只想快些、再快些,然后开始着手完成下一项学习任务。每次听到他们叹气,我都会很难过。听他们抱怨作业太多、月考临近我也只能陪着他们叹息。面对他们莫名的焦躁、恶意的顶撞,我体会到的是时下的教育对他们的毁坏,此时我不想也不忍掺和进去,用更大的力量去压制他们,只想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尽力顺遂。在他们表示非常厌倦、疲累的时候,我会承诺课堂上不点任何学生发言,只需他们安静些听我一个人讲。我明白,只有孩子们觉得不勉强,作为老师的我才会少些痛苦。
一个副科老师,尝试和学生有商有量是艰难的,在自己的课堂上做这样的尝试,总是需要有更多的坚定。可你知道吗,是基于相互理解的相互信赖,让我在芜杂琐碎和无尽的烦恼中收获了来自学生的确证——他们中的许多因为喜欢我而爱上我的课,这也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我因此体味到作为教师独有的幸福。
为了让他们课堂上有事可干,静心思考,我要求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记录本,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做些必要的活动纪要,然后将记录本收上来,一一回复。到了高年段,隔一段时间,我还会将课本收上来,查阅他们听课时的随堂批注。有同事取笑,都赶上主科了,还有作业批改。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只是想通过我的行动告诉孩子们,老师很用心,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和我一样在意?所谓重视,不只是一种说教,一种言语上的诉求,还应该通过教师的行动传达。
作为副科老师,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不当班主任,不教主科之后,我每周在每个班的课时数大大减少了,每周每班两节,如果满工作量就是8个教学班,近四百名学生。此时认识并了解每一个学生漫长而艰难,更不要说从每个学生的需要出发选择和安排课程,动态地去把握学科、儿童、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缺少了师生感情和精神世界的参与,缺乏心的交流与体验之后,也只好优先执行既定的教学计划,耗时于控制课堂、控制学生。
想从关注自己“怎样教”到关注学生“怎样学”“效果怎样”,再到关注学生兴趣、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上来,必须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才能言及“让教育过程成为具有生活意义的师生共同的成长历程”。能再进一步吗?在掌握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方式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学科边界,进入其他学科的领域,探索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的关联迁移面进行课程整合的路径,进而承担多学科的教学工作,通过对多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系统编排,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实现和孩子们“共同生活”——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我向自己发出挑战。
目前,我同时承担着一个教学班的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4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每班的周课时数达到7节左右。实践中发现,在小学里,副科老师掌握本学科的学科特性和内在的知识体系,掌握某一学科常用的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周期并不长,一般3到5年就足够了。
过早到来的高原期使我在专业发展的早期就必须面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逼仄的视域,知识结构的单一,成为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介入其他学科开始新的旅程虽然充满挑战,却能帮助我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关联面的整合提高了我的课程整体意识,不仅帮助我适应现代课程日益提高的整体性和整合化要求,还减少了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导致的大量低效学习,使课程缺少综合性和弹性、门类多、课时多、难度大,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强调知识自身的体系、重理论轻应用、缺乏与社会生活现实问题的联系等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
通过承担多学科教学工作,我终于跳脱开对某一个学科课程独有意义的过度寻求,不再强调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开始主动改变目前课程实践中各学科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现状。在品德与社会中学习完社区的相关知识,我就和学生一起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去社区参观、采访,实地了解社区人员工作岗位设置及相关职能;将科学课、品德与社会课上因课程标准限制不能充分展开,而学生们又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放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时空中去充分展开,召开专题辩论会、讨论会,另开专题做探究活动……这样既解决了自主开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低效的問题,也实现了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一个整体观念,帮助学生融合知识的分化和恢复知识的完整性,避免教学中学科知识的内容重叠和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我最在意的是,和学生走得近了,终于可以因相互理解而默契,因相互信赖而坦诚,课堂常规的问题迎刃而解,好的课堂氛围让师生都获益不少。——是这些意义和价值的获得帮助我克服低效重复带来的职业倦怠感。
只有“共同生活”,才能建立起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作为教师最持久的幸福之源。我想和孩子们走得近一点。再近一点。在现有条件之下,作为副科老师,我愿意尽我所能用心创造这种可能性,甚至不惜一次次从头开始,走近一个又一个学科,向身边各学科的资深老师学习,做个永远的学徒。在和孩子们一起不断学习,各自迎接挑战,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体味到做个副科老师也可以有滋有味有趣。
(作者单位: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霭雯
记得起初是一味质疑自己,认为选错了行当,不适宜教书,后来质疑这些“副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有价值吗?有多少价值?是否值得我这样劳心费神倾尽全力?也曾埋怨过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觉得是他们的不重视造成教学的艰难与低效。但是质疑和埋怨过后呢?我最终还是得站在课堂上面对孩子们,度过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个又一个四十分钟。等待孩子们、学校、家长、社会重视起来?那只会让人陷入绝望。我选择改变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作出哪怕极其微小的改变。也只能如此,否则就得放任我的课堂一直处在低效混乱之中,任无尽的沮丧消磨我的职业认同感。
我承认,很多时候我的课堂也是让人沮丧的,课前的精心设计似乎都是徒劳,孩子们不愿听、不愿想,陷入奇怪的恶性循环——不抓课堂常规,就越来越乱,可只要在课堂常规上一用力,一种无法说清道明的抵抗就扑面而来。
是的,他们不重视:不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不听你讲述,忙于做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总想说说闲话,传传字条,和你开开玩笑……是的,他们和你太不熟悉:表扬多了,认为你毫无原则,无聊可笑;批评多了,又认为你不喜欢他,于是心生反感,无理顶撞。也佯装生气过,可我不愿意每次进教室都板着张面孔,不愿意没完没了地大吼大叫,不愿意动辄诉诸惩罚、恐吓。
我想用有趣的教学将他们卷入进来,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做什么呢?时常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态不断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有时教学内容一减再减——“少即多”,更多的时候几个班的教学流程完全不一样——灵活应对孩子们的回应。课堂上的灵活应对要求我有更繁复的备课过程——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准确把握每个教学活动与资料所需抵达的指导要点,这样才可能在课堂随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预想做出最大的变通,牢牢抓住他们。几节主题相同的课下来,哪里还有简单重复?相信,让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才是获得良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实效的最佳路径。
我体谅并疼惜我的学生,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单调学习让他们感到压抑。看过他们写作业,笔在纸上点过,像机器一样快速。当时我脑子里浮现的一个词——不假思索。耐心、细致、从容距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只想快些、再快些,然后开始着手完成下一项学习任务。每次听到他们叹气,我都会很难过。听他们抱怨作业太多、月考临近我也只能陪着他们叹息。面对他们莫名的焦躁、恶意的顶撞,我体会到的是时下的教育对他们的毁坏,此时我不想也不忍掺和进去,用更大的力量去压制他们,只想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尽力顺遂。在他们表示非常厌倦、疲累的时候,我会承诺课堂上不点任何学生发言,只需他们安静些听我一个人讲。我明白,只有孩子们觉得不勉强,作为老师的我才会少些痛苦。
一个副科老师,尝试和学生有商有量是艰难的,在自己的课堂上做这样的尝试,总是需要有更多的坚定。可你知道吗,是基于相互理解的相互信赖,让我在芜杂琐碎和无尽的烦恼中收获了来自学生的确证——他们中的许多因为喜欢我而爱上我的课,这也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我因此体味到作为教师独有的幸福。
为了让他们课堂上有事可干,静心思考,我要求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记录本,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做些必要的活动纪要,然后将记录本收上来,一一回复。到了高年段,隔一段时间,我还会将课本收上来,查阅他们听课时的随堂批注。有同事取笑,都赶上主科了,还有作业批改。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只是想通过我的行动告诉孩子们,老师很用心,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和我一样在意?所谓重视,不只是一种说教,一种言语上的诉求,还应该通过教师的行动传达。
作为副科老师,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不当班主任,不教主科之后,我每周在每个班的课时数大大减少了,每周每班两节,如果满工作量就是8个教学班,近四百名学生。此时认识并了解每一个学生漫长而艰难,更不要说从每个学生的需要出发选择和安排课程,动态地去把握学科、儿童、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缺少了师生感情和精神世界的参与,缺乏心的交流与体验之后,也只好优先执行既定的教学计划,耗时于控制课堂、控制学生。
想从关注自己“怎样教”到关注学生“怎样学”“效果怎样”,再到关注学生兴趣、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上来,必须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才能言及“让教育过程成为具有生活意义的师生共同的成长历程”。能再进一步吗?在掌握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方式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学科边界,进入其他学科的领域,探索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的关联迁移面进行课程整合的路径,进而承担多学科的教学工作,通过对多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系统编排,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实现和孩子们“共同生活”——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我向自己发出挑战。
目前,我同时承担着一个教学班的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4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每班的周课时数达到7节左右。实践中发现,在小学里,副科老师掌握本学科的学科特性和内在的知识体系,掌握某一学科常用的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周期并不长,一般3到5年就足够了。
过早到来的高原期使我在专业发展的早期就必须面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逼仄的视域,知识结构的单一,成为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介入其他学科开始新的旅程虽然充满挑战,却能帮助我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关联面的整合提高了我的课程整体意识,不仅帮助我适应现代课程日益提高的整体性和整合化要求,还减少了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导致的大量低效学习,使课程缺少综合性和弹性、门类多、课时多、难度大,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强调知识自身的体系、重理论轻应用、缺乏与社会生活现实问题的联系等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
通过承担多学科教学工作,我终于跳脱开对某一个学科课程独有意义的过度寻求,不再强调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开始主动改变目前课程实践中各学科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现状。在品德与社会中学习完社区的相关知识,我就和学生一起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去社区参观、采访,实地了解社区人员工作岗位设置及相关职能;将科学课、品德与社会课上因课程标准限制不能充分展开,而学生们又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放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时空中去充分展开,召开专题辩论会、讨论会,另开专题做探究活动……这样既解决了自主开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低效的問题,也实现了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一个整体观念,帮助学生融合知识的分化和恢复知识的完整性,避免教学中学科知识的内容重叠和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我最在意的是,和学生走得近了,终于可以因相互理解而默契,因相互信赖而坦诚,课堂常规的问题迎刃而解,好的课堂氛围让师生都获益不少。——是这些意义和价值的获得帮助我克服低效重复带来的职业倦怠感。
只有“共同生活”,才能建立起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作为教师最持久的幸福之源。我想和孩子们走得近一点。再近一点。在现有条件之下,作为副科老师,我愿意尽我所能用心创造这种可能性,甚至不惜一次次从头开始,走近一个又一个学科,向身边各学科的资深老师学习,做个永远的学徒。在和孩子们一起不断学习,各自迎接挑战,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体味到做个副科老师也可以有滋有味有趣。
(作者单位: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