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所有父母都非常重视的,很多父母平时都会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但是,纸上谈兵和现实生活是两码事,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有时还会步入误区,下面五类家长做不得。
误区1:成为孩子“利用”的对象
“妈妈,给我梳个小辫子吧,谢谢!”“妈妈,让我再吃一颗糖吧!谢谢!”“妈妈,让楠楠跟你一起去吧!谢谢!”……楠楠妈妈希望孩子懂得“当请求或得到他人帮助时,一定要说谢谢”,为了培养楠楠的这种礼貌行为,只要楠楠说一声“谢谢”,哪怕有些请求不合理,妈妈也会答应。
原因解析:
案例中,为了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楠楠妈妈进行了礼貌强化训练,只要说“谢谢”就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和认可。慢慢地,楠楠意识到了,原来“谢谢”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于是,“谢谢”就成了她满足要求的手段。家长的简单强化和急于求成反而被孩子“利用”了。生活中,当一个人很想得到一种东西时,如果稍不警惕,这种欲望就容易被人利用。家长最希望看到孩子在自己的精心教育下品行兼优,这时,家长的好心有可能被机灵的孩子利用。
建议:适当地表扬与奖励
表扬与奖励是教育孩子时常用的手段,但过多的表扬与奖励很容易让孩子掌握规律。为了奖励而做事,这时的奖励并没有起到内化行为的作用,一旦奖励消失,行为也就消失了。因此,家长在强化孩子行为习惯时一定要注意:①间断地表扬与奖励;②说明表扬的理由;③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后再恰如其分进行反馈。
误区2:成为孩子的“坏家长”
兮兮正在扮演理发师,他先是拿着梳子为妈妈梳头发,趁妈妈不注意,又拿起剪刀剪掉了妈妈一撮头发。妈妈发现后不满地责备:“你怎么真的剪啊?”兮兮愣了一下,委屈地看着妈妈说:“我不跟你玩了!”妈妈针锋相对:“你不跟我玩,我还不跟你玩呢!”
原因解析:
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与孩子最容易成为朋友,因为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家长努力“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交往”,有些家长认为可以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孩子气,包括对孩子发脾气。然而,孩子却不会用评价伙伴的标准看待父母。如果家长与孩子一样“任性”、用孩子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并不认为你是朋友,反而会认为你是个“坏家长”。
建议:尊重孩子人格,树立家长威信
威信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对孩子人格的尊重是树立家长威信的重要部分。“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交往”,从根本上讲就是提倡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尊重孩子不等同于盲从或纵容孩子,而是尊重孩子,听取孩子的心声,营造家庭中的民主氛围。
误区3:成为孩子眼中的“透明人”
爸爸很少约束童童的行为,所以童童在家里玩得可尽兴了。厨房餐具、父母衣帽都成了童童的玩具,窗台、床下常常成了童童游戏的主战场。童童走到哪里,爸爸妈妈就跟到哪里,一方面要保护童童,一方面还要为童童清扫“战场”。久而久之,童童的行为几乎毫无规则约束。
原因解析:
有些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尽情地玩、尽情地探索,因为孩子是天生的“捣蛋鬼”,损坏了东西、破坏了环境也是难以避免的。持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懂得尊重孩子,想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是没错的。但是,自由是有限度与前提的,幼儿的行为,也要符合社会行为规范,过分的纵容,必然会使孩子“无法无天”,会使家长成为孩子眼中的“透明人”。
建议:正面、适度地建立规则,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规则感与秩序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品质,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建立必要的规则。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出破坏性、攻击性、危险性时,家长要及时而坚决地予以制止,让他感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被禁止的。在规则形成的过程中,家长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即告诉孩子规则,引导他逐渐学会遵守规则与秩序。当然,自由探索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家长要保证孩子有时间、空间和适当材料进行自由探索活动,要把握好这个度。
误区4:成为孩子的“挡箭牌”
奶奶、妈妈和一位邻居在街道边聊天,一不留神,茜茜穿着厚厚的棉靴在路边踩水。妈妈看到了,对着茜茜大喊:“快点给我过来!”茜茜不听,继续踩,妈妈生气了,绷着脸走过去,茜茜敏捷地跑到奶奶身后,抱紧奶奶的腿,轻声喊着:“奶奶……”奶奶连忙抱起茜茜说:“没事的,没事的……”
原因解析:
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局面。父母是权威的化身,祖父母则是幼儿的“保护神”,父母管教幼儿常常引发祖父母对父母的管教。而在这场管教与被管教的“战争”中,孩子体验到的是:祖父母可以帮助他们逃脱责备。于是,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请祖父母来当自己的“挡箭牌”。
建议:两代父母协同教育幼儿
父母与祖父母都是孩子的重要教育者,双方应当形成教育合力,协同教育孩子,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学会“钻空子”。这就要求两代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保持一致,以免使孩子感到混乱,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则。当两代父母同时在场,其中一方发起教育行为时,另一方应辅助教育或者保持中立。案例中的茜茜奶奶就是辅助教育者,应保持中立态度,由妈妈继续教育,也可以用较为缓和的语气直接对茜茜进行教育,唯独不可庇护、阻止教育。
误区5:成为孩子的“红包”
过年过节,家人欢聚一堂,小童童总是焦点。从外地刚刚回家的姑姑问:“全家这么多人,童童最喜欢谁?”童童说:“最喜欢姑姑。”“为什么呢?”“因为姑姑每次回家都带来好玩的(礼物)。”家人紧接着问:“童童还喜欢谁啊?”童童迅速地喊出:“爷爷!爷爷给的红包最大!”
原因解析:
过年过节,送给孩子压岁钱和礼物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饱含着大人对孩子的祝福与关爱。但是,如果家长不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物质“收获”,而不能领会其深意。在眼花缭乱的物质冲击下,孩子习惯于期待或寻求亲人的赠予。这时候,对物质的关注超过了对亲人关爱的感受,在孩子的眼中,家人团聚就意味着大大的红包和多多的礼物,而红包与礼物又意味着什么?他似乎不去思考。
建议:关爱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给予
感受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赠送礼物是家长关爱孩子的重要表现,但成人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懂得关爱与付出。首先,可以通过谈话、故事、游戏等形式明确相互赠送礼物的含义;其次,利用过节时机,与孩子一起为他人制作小礼物;还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家境不好的 幼儿的生活,用自己的压岁钱适当帮助这些小朋友。
误区1:成为孩子“利用”的对象
“妈妈,给我梳个小辫子吧,谢谢!”“妈妈,让我再吃一颗糖吧!谢谢!”“妈妈,让楠楠跟你一起去吧!谢谢!”……楠楠妈妈希望孩子懂得“当请求或得到他人帮助时,一定要说谢谢”,为了培养楠楠的这种礼貌行为,只要楠楠说一声“谢谢”,哪怕有些请求不合理,妈妈也会答应。
原因解析:
案例中,为了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楠楠妈妈进行了礼貌强化训练,只要说“谢谢”就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和认可。慢慢地,楠楠意识到了,原来“谢谢”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于是,“谢谢”就成了她满足要求的手段。家长的简单强化和急于求成反而被孩子“利用”了。生活中,当一个人很想得到一种东西时,如果稍不警惕,这种欲望就容易被人利用。家长最希望看到孩子在自己的精心教育下品行兼优,这时,家长的好心有可能被机灵的孩子利用。
建议:适当地表扬与奖励
表扬与奖励是教育孩子时常用的手段,但过多的表扬与奖励很容易让孩子掌握规律。为了奖励而做事,这时的奖励并没有起到内化行为的作用,一旦奖励消失,行为也就消失了。因此,家长在强化孩子行为习惯时一定要注意:①间断地表扬与奖励;②说明表扬的理由;③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后再恰如其分进行反馈。
误区2:成为孩子的“坏家长”
兮兮正在扮演理发师,他先是拿着梳子为妈妈梳头发,趁妈妈不注意,又拿起剪刀剪掉了妈妈一撮头发。妈妈发现后不满地责备:“你怎么真的剪啊?”兮兮愣了一下,委屈地看着妈妈说:“我不跟你玩了!”妈妈针锋相对:“你不跟我玩,我还不跟你玩呢!”
原因解析:
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与孩子最容易成为朋友,因为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家长努力“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交往”,有些家长认为可以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孩子气,包括对孩子发脾气。然而,孩子却不会用评价伙伴的标准看待父母。如果家长与孩子一样“任性”、用孩子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并不认为你是朋友,反而会认为你是个“坏家长”。
建议:尊重孩子人格,树立家长威信
威信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对孩子人格的尊重是树立家长威信的重要部分。“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交往”,从根本上讲就是提倡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尊重孩子不等同于盲从或纵容孩子,而是尊重孩子,听取孩子的心声,营造家庭中的民主氛围。
误区3:成为孩子眼中的“透明人”
爸爸很少约束童童的行为,所以童童在家里玩得可尽兴了。厨房餐具、父母衣帽都成了童童的玩具,窗台、床下常常成了童童游戏的主战场。童童走到哪里,爸爸妈妈就跟到哪里,一方面要保护童童,一方面还要为童童清扫“战场”。久而久之,童童的行为几乎毫无规则约束。
原因解析:
有些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尽情地玩、尽情地探索,因为孩子是天生的“捣蛋鬼”,损坏了东西、破坏了环境也是难以避免的。持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懂得尊重孩子,想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是没错的。但是,自由是有限度与前提的,幼儿的行为,也要符合社会行为规范,过分的纵容,必然会使孩子“无法无天”,会使家长成为孩子眼中的“透明人”。
建议:正面、适度地建立规则,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规则感与秩序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品质,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建立必要的规则。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出破坏性、攻击性、危险性时,家长要及时而坚决地予以制止,让他感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被禁止的。在规则形成的过程中,家长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即告诉孩子规则,引导他逐渐学会遵守规则与秩序。当然,自由探索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家长要保证孩子有时间、空间和适当材料进行自由探索活动,要把握好这个度。
误区4:成为孩子的“挡箭牌”
奶奶、妈妈和一位邻居在街道边聊天,一不留神,茜茜穿着厚厚的棉靴在路边踩水。妈妈看到了,对着茜茜大喊:“快点给我过来!”茜茜不听,继续踩,妈妈生气了,绷着脸走过去,茜茜敏捷地跑到奶奶身后,抱紧奶奶的腿,轻声喊着:“奶奶……”奶奶连忙抱起茜茜说:“没事的,没事的……”
原因解析:
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局面。父母是权威的化身,祖父母则是幼儿的“保护神”,父母管教幼儿常常引发祖父母对父母的管教。而在这场管教与被管教的“战争”中,孩子体验到的是:祖父母可以帮助他们逃脱责备。于是,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请祖父母来当自己的“挡箭牌”。
建议:两代父母协同教育幼儿
父母与祖父母都是孩子的重要教育者,双方应当形成教育合力,协同教育孩子,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学会“钻空子”。这就要求两代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保持一致,以免使孩子感到混乱,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则。当两代父母同时在场,其中一方发起教育行为时,另一方应辅助教育或者保持中立。案例中的茜茜奶奶就是辅助教育者,应保持中立态度,由妈妈继续教育,也可以用较为缓和的语气直接对茜茜进行教育,唯独不可庇护、阻止教育。
误区5:成为孩子的“红包”
过年过节,家人欢聚一堂,小童童总是焦点。从外地刚刚回家的姑姑问:“全家这么多人,童童最喜欢谁?”童童说:“最喜欢姑姑。”“为什么呢?”“因为姑姑每次回家都带来好玩的(礼物)。”家人紧接着问:“童童还喜欢谁啊?”童童迅速地喊出:“爷爷!爷爷给的红包最大!”
原因解析:
过年过节,送给孩子压岁钱和礼物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饱含着大人对孩子的祝福与关爱。但是,如果家长不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物质“收获”,而不能领会其深意。在眼花缭乱的物质冲击下,孩子习惯于期待或寻求亲人的赠予。这时候,对物质的关注超过了对亲人关爱的感受,在孩子的眼中,家人团聚就意味着大大的红包和多多的礼物,而红包与礼物又意味着什么?他似乎不去思考。
建议:关爱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给予
感受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赠送礼物是家长关爱孩子的重要表现,但成人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懂得关爱与付出。首先,可以通过谈话、故事、游戏等形式明确相互赠送礼物的含义;其次,利用过节时机,与孩子一起为他人制作小礼物;还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家境不好的 幼儿的生活,用自己的压岁钱适当帮助这些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