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是中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是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初中物理讲究思维的培养与兴趣的培育,在学生生涯中起着过度作用,其所学的光学、力学等无一不在高中得以更深层次的学习。笔者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使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教学经验心得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初中生处于兴趣发展的高峰时期,对一切事物抱有好奇的态度,而物理作为一门探究物质本质的学科,在根本上便拥有吸引学生兴趣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却常常被其复杂晦涩的题目所困绊,产生一种物理是枯燥难懂的学科这一错误思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教学语言轻松诙谐富于幽默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生动形象的对比以及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课堂学生互动
课堂中教师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一味的讲课只会使学生听的烦躁无聊,不如提出几个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的互相交流和小组以及小组之间的互相展示,这样既可使学生学到知识并且课堂也不再压抑低沉,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充分调动学生解题成功后的满足感
在每节课后,不妨设置一个较难的问题,留给学生下课思考并在下节课中展示,在自习中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解题成功并展示后,学生会有十分巨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冲击难题。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一般都会对实验操作感兴趣,教师要充分遵循学生希望亲手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科学探究,做好物理实验,满足学生做实验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猜想实验结果,然后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的实验猜想得到证实,让学生得到自豪感和满足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學习习惯
(一)要求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善于总结
物理学重在方法和技巧。有些学生整天做很多习题,学习资料很多,但是成绩不理想,重点就是没有明白课本上的基本原理和解题的科学方法。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学生要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总结解题方法,清晰解题思路,只有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培养学生题型意识
就单纯初中物理来说,涵盖知识面非常广,可以说是高中所有必修选修课程的更深一步学习的基础,其难度也并非学生想的那么高。往往大部分的题是以基础为主,这就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各种题型,做到一看到题就反映出思路,认题准,做题快,结果对。
(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和课后复习、归纳的习惯
学而不思反,无所为也。学生的课后总结反思归纳是学习物理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课前预习是物理成绩提升的必经之路。
教师可介绍预习方法,在开始阶段对学生布置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给学生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写预习笔记,定期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预习时首先把未学过的课程仔细阅读,将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部分予以标注,将有关以前学过但忘记的知识进行再次记忆。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使学过的知识有层次的罗列,纵观全局、灵活运用物理基本概念、公式和物理规律去解决物理问题;同时,课后复习要布置一定的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笔记,然后进行章节的连贯复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四)引导学生对公式、物理概念的本质进行解读
高中物理最令学生头痛的一点便是公式的繁多和复杂晦涩,初学物理往往被一股脑的公式弄得糊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分辨,造成混用乱用。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思维,对公示进行深层次解读,如运用量纲分析或者概念解读等方法,使得学生对公式由死记硬背层次提升到理解原理层次,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老师,不但要学会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知识能力。
思维能力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的能动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认识能力,就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解惯性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从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上竖直向上跳起来,会落在什么地方?又比如:人在体重计上测量体重时用手使劲压自己的头,体重计示数会不会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在物理学中,有些直观感觉往往跟物理学的科学观点不一致,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讲到一切不受外力作用就可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前进中为什么还需要发动机牵引呢?又比如在光学中透镜成像问题,遮住半边透镜,成像的形状不变,颜色变暗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抓住本质和许多被非本质所掩盖的东西。引导学生思考,逐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
(一)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般来说,教师都比较喜欢班级的优秀学生,他们学习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成绩较好,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点。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而不能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出言讽刺。 (二)建立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老师,是帮助学生学好知识,完成学业的引导者。如果过分强调教师尊严,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无形中就增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适当放下长者的架子,成为学生的朋友,取得学生的信赖。
(三)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一般自尊心比较强、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他们一般忌讳批評,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学好某些知识和取得较大进步时,适时的鼓励学生。只有学会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的尊重老师,从而更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
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天赋有高有低,这就需要教师慧眼识人,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讲究兴趣培养和简便解题,可以总结题型,分题型、分思路,使得学生成绩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当学习成绩有较大改善,且学习物理的兴趣愈发浓郁后,教师可以找一些创新发散性题型训练学生,并让学生自主总结题型规律,摸清楚事物本质,知识永远只是那么一些,试题只是知识外覆盖了一层隐形膜。试着让学生摸透里面的知识,解题也会更加顺手、自然。
(一)引入型学习法
1.引入型学习法是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阅读、归纳等能力而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编制思考题,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在课堂上实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融合。一般情况下,教师若是“主持人”的话,学生无疑就是真正的“演员”。
2.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发挥了自身的才能,这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表达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见解,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入发现法
1.发现法最大的优势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自动的探索发现,研究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并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发现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2.发现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改变学习心态,主动学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六、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启蒙阶段,切不可操之而过急,兴趣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乃是初中物理的重中之重。当把握好这两点,成绩自然可以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教学经验心得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初中生处于兴趣发展的高峰时期,对一切事物抱有好奇的态度,而物理作为一门探究物质本质的学科,在根本上便拥有吸引学生兴趣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却常常被其复杂晦涩的题目所困绊,产生一种物理是枯燥难懂的学科这一错误思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教学语言轻松诙谐富于幽默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生动形象的对比以及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课堂学生互动
课堂中教师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一味的讲课只会使学生听的烦躁无聊,不如提出几个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的互相交流和小组以及小组之间的互相展示,这样既可使学生学到知识并且课堂也不再压抑低沉,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充分调动学生解题成功后的满足感
在每节课后,不妨设置一个较难的问题,留给学生下课思考并在下节课中展示,在自习中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解题成功并展示后,学生会有十分巨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冲击难题。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一般都会对实验操作感兴趣,教师要充分遵循学生希望亲手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科学探究,做好物理实验,满足学生做实验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猜想实验结果,然后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的实验猜想得到证实,让学生得到自豪感和满足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學习习惯
(一)要求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善于总结
物理学重在方法和技巧。有些学生整天做很多习题,学习资料很多,但是成绩不理想,重点就是没有明白课本上的基本原理和解题的科学方法。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学生要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总结解题方法,清晰解题思路,只有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培养学生题型意识
就单纯初中物理来说,涵盖知识面非常广,可以说是高中所有必修选修课程的更深一步学习的基础,其难度也并非学生想的那么高。往往大部分的题是以基础为主,这就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各种题型,做到一看到题就反映出思路,认题准,做题快,结果对。
(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和课后复习、归纳的习惯
学而不思反,无所为也。学生的课后总结反思归纳是学习物理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课前预习是物理成绩提升的必经之路。
教师可介绍预习方法,在开始阶段对学生布置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给学生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写预习笔记,定期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预习时首先把未学过的课程仔细阅读,将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部分予以标注,将有关以前学过但忘记的知识进行再次记忆。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使学过的知识有层次的罗列,纵观全局、灵活运用物理基本概念、公式和物理规律去解决物理问题;同时,课后复习要布置一定的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笔记,然后进行章节的连贯复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四)引导学生对公式、物理概念的本质进行解读
高中物理最令学生头痛的一点便是公式的繁多和复杂晦涩,初学物理往往被一股脑的公式弄得糊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分辨,造成混用乱用。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思维,对公示进行深层次解读,如运用量纲分析或者概念解读等方法,使得学生对公式由死记硬背层次提升到理解原理层次,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老师,不但要学会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知识能力。
思维能力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的能动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认识能力,就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解惯性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从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上竖直向上跳起来,会落在什么地方?又比如:人在体重计上测量体重时用手使劲压自己的头,体重计示数会不会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在物理学中,有些直观感觉往往跟物理学的科学观点不一致,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讲到一切不受外力作用就可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前进中为什么还需要发动机牵引呢?又比如在光学中透镜成像问题,遮住半边透镜,成像的形状不变,颜色变暗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抓住本质和许多被非本质所掩盖的东西。引导学生思考,逐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
(一)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般来说,教师都比较喜欢班级的优秀学生,他们学习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成绩较好,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点。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而不能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出言讽刺。 (二)建立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老师,是帮助学生学好知识,完成学业的引导者。如果过分强调教师尊严,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无形中就增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适当放下长者的架子,成为学生的朋友,取得学生的信赖。
(三)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一般自尊心比较强、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他们一般忌讳批評,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学好某些知识和取得较大进步时,适时的鼓励学生。只有学会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的尊重老师,从而更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
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天赋有高有低,这就需要教师慧眼识人,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讲究兴趣培养和简便解题,可以总结题型,分题型、分思路,使得学生成绩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当学习成绩有较大改善,且学习物理的兴趣愈发浓郁后,教师可以找一些创新发散性题型训练学生,并让学生自主总结题型规律,摸清楚事物本质,知识永远只是那么一些,试题只是知识外覆盖了一层隐形膜。试着让学生摸透里面的知识,解题也会更加顺手、自然。
(一)引入型学习法
1.引入型学习法是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阅读、归纳等能力而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编制思考题,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在课堂上实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融合。一般情况下,教师若是“主持人”的话,学生无疑就是真正的“演员”。
2.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发挥了自身的才能,这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表达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见解,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入发现法
1.发现法最大的优势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自动的探索发现,研究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并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发现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2.发现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改变学习心态,主动学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六、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启蒙阶段,切不可操之而过急,兴趣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乃是初中物理的重中之重。当把握好这两点,成绩自然可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