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程双元培育“工匠精神”培养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中职数控专业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将双元培育教育改革作为着眼点,探究中职数控专业双元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数控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180-02
   中职数控专业培育“工匠精神”是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工匠精神”引进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责任感等品质,提升中职学校数控人才的专业培养质量。
   一、中职数控专业双元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由于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一般会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检验、设备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其专业能力、自身素质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具备“工匠精神”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培育“工匠精神”与传授专业技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它有助于提升中职学校就业质量,优化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职业迁徙水平,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二)契合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求
   新时期企业十分关注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认为毕业生需要具备责任、细心、敬业、吃苦、严谨等工匠精神。中职学校通过分析和调查企业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体验、落实工匠精神,进而为社会培育越来越多有冲劲的“工匠人才”,使毕业生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保证中职学校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三)满足企业发展生存需要
   当前部分企业受短期因素影响,员工缺乏工匠精神,整体产品创造性和质量水平不高,这会对其长远、稳定、健康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经营时间较长、发展稳定的制造企业均具有追求极致、始终拥有顶尖技术的特点,该优势和“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因此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四)实现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
   数控技术当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能够提升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质量水平。因此机械制造的行业竞争实际上是数控技术之间的博弈。2020年预计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是750万,缺口量为300万,在2025年保守估计人才需求量是900万,缺口量为450万。因此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于拥有工匠精神的数控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有必要加强培养力度。
   二、中职数控专业双元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构建中职数控专业双元“工匠精神”培育制度
   在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双元培育工作中,有必要在前期完成系统论证和周密梳理,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形成中职学校、合作企业、制造行业协会三方联合会议机制。学校数控专业和企业连接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构建相应的配套文件,如学生评价管理机制、双元化招生和招工机制,进而突出企业和制造行业在中职专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企业—行业—学校三方合作的“工匠精神”培养局面,提升数控人才培养水平[1]。例如,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构建行業指导、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机制,制订“双元化育人、共同招生招工、多元评价、双导师指导”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数控专业和对应企业的深入合作,完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科学的双元培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壮大“双元制”双师队伍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工匠精神”双元培育工作中,师资力量来源于校企合作,进而构成双师队伍。其中教师组成主要包含两方面:其一,由省级名师、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构建的团队。通过在教学前参加“双元化”教学培训,借助交流学习、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数控专业教师创新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二,从企业中聘请从业经验丰富、具备工匠精神的员工作为企业培训讲师,对学生进行能力优化训练,进而帮助大家了解在企业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通过“双元制”双师教学形式培养其创新能力等工匠精神。
   以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的数控专业和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制造生产基地建立合作,共同完成双元培养为例,将课堂和企业工作现场结合,实现学校、企业的双重教育,致力于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数控人才,二者一同承担教学任务。其中,中职教师负责讲解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企业可以借助“师傅带徒”的方式结合之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岗位,完成技能训练。建议围绕“工作—学习交替”的原则,设置6个月的顶岗实习时间,每一学年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时间比值分别为:8∶2、7∶3、5∶5,结合每一学年规定的学时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在认真、专注的工作环境中养成优质服务、精益求精的品质,通过学徒制体会并学习教师身上的职业精神和高超技术。
   (三)创新双元化“工匠精神”育人模式
   1.设置“双元制”教学课程
   建议中职学校与企业围绕“工作内容和教学内容衔接、工作标准和教学标准对接、工作任务与教学项目连接”的方式达成合作,共同编制数控工匠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合作编制《机床加工工艺和技能训练》《产品加工和检测》等教材,借助项目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其知行合一,逐渐形成工匠精神,培养其岗位职业能力和产品加工技术[2]。由于数控专业的关键课程和企业数控岗位息息相关,因此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例如,数控专业的主要课程包含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机床诊断与维修、切削原理与刀具、UG、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产品质量检测、数控加工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3]。中职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可以结合岗位工作流程完成教学设计,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课程实训项目中,使“工匠精神”和教学过程充分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追求质量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匠心”。    2.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专注认真的品质
   数控专业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需要具备的工匠精神包含专注、耐心、坚持等,学校在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时,建议侧重对这些内容的培养。例如,数控专业中的产品质量检测等课程主要依托企业常见产品和零件,制订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因此,学校可以结合实训和实验条件,将工作任务分成多个学习内容,设置对应的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完成排序工作,创新教学内容,使大家结合逻辑序列化、递进梯度参与情境学习训练,积累经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专业技能,还能使大家体验并形成专注、耐心、坚持的“工匠精神”。
   3.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的数控专业教学方式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在数控机床实践中侧重产品尺寸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趣味性较强的图纸类项目,带领其制作工艺类产品零件,这些零件在精度、结构复杂度方面要求较低,但具有收藏价值,能调动其兴趣进行认真制作。对于产品制作情况不理想的学生,应鼓励其向他人借鉴学习,分析原因,如表面粗糙度、过度连接问题等,通过制作零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调动其学习兴趣,树立其质量意识,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强调应从职业教育入手,弘扬“工匠精神”,进而为实现企业转型、落实国家战略、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动力[4]。中职学校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因此有责任、有义务使其理解并践行“工匠精神”,通过创新职业教育制度,培育技能、知识、素养等要素相结合的高素质数控人才。创新教育模式需要将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工匠精神”根植在学生心中,使其逐渐形成职业精神,完成对“工匠精神”的体验,借助该精神提升数控专业课程教育质量。
   (四)开展实践实训教学活动
   1.组织多种实践活动
   (1)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化节,设置相关的数控专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实践积极性和学习热情。(2)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的专业技能竞赛,帮助其形成精诚合作、精益求精、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3)实现学校和企业联合,学校可以对企业技术大比武活动提供操作题目、理论知识、人才资源,扩大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鼓励教师、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一同攻克生产技术难题,加深产教融合程度,优化企业和学校的专业水平。
   2.在实训基地完成课程教学
   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还应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由于数控专业学习具有职业工作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通過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例如,在讲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产品质量检测等课程时,建议在实训场地和公差测量实验室中进行,实现理论课堂和实践工作场景的融合。提升学生独立完成操作任务的能力,进而将追求完美、认真专注的实践精神延伸到工作岗位中,培养“工匠精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科学建立“双元制”评价体系
   建议构建双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客观记录,对其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开展综合性评估,便于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同时,可以将专业课程过程评价和总结类评价相融合,将学生具备的工匠精神要素和实践能力归集到评价体系中,并与数控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结合。此外,构建校企合作的双元化评价体系,中职学校侧重评价学生的理论基础、文化素养、个人素质,而企业主要对其团队意识、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企业认同感、实践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便于后续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属于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的品质,是中职学生自身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必备精神,学校应通过双元培育“工匠精神”提升数控专业教育水平和质量,完成双元培育教育改革,实现数控人才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进而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制造业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星.德国工匠精神培育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启示:以贵州省为例[J].职教通讯,2019(10):38-43.
   [2]何敏孜.中职学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姜聪,楚淑玲.中职专业课程双元培育“工匠精神”培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1):141,143.
   [4]楚淑玲,张宁.双元培育中职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0):240,243.
  编辑 郭起珍
其他文献
[摘 要]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岭山歌,是以汉族民歌为主基调的民歌,并且包含羌族民歌、藏族民歌的元素,既是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又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不仅有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体现。但在如今迅速多变的经济社会,西岭山歌的发展和传承面临诸多问题,各类压力让其生存和发展面临威胁。为了更好地了解西岭山歌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现状,让西岭山歌被更多人所了解、熟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具备较高水平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技工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专门技术技艺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因此,在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以“育人育心”为办学思路,坚持专注行业、专业的初心不变,注重育人、育才,为“心灵”培土奠基续写工匠精神。  
期刊
[摘 要]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到来之际,主要介绍AR/VR技术在中职食品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现状;以食品加工类课程糖果与巧克力制作为例,阐述AR/VR技术的具体实践应用,并谈谈AR/VR 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和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AR/VR技术;食品专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
期刊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地优化,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以中职信息技术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主题开展探究,展现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和流程,提出在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关 键 词] 项目式教学;引导;应用  
期刊
[摘 要] 以護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为例,介绍2+3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述中高职衔接护理教学改进措施,以提高中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向社会提供优秀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校对实践教育的重视,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育人培养机制,其实效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仍然还有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农业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1344”实践育人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 在中职院校中,服装CAD专业作为服装设计的工具科目,实践性非常强。如果只结合理论引导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社会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提高中职服装CAD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融入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继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以合体女外套衣身结构设计教学为例,结合项目教学法概述、应用优势以及应用策略探索,以期
期刊
[摘 要] 2019年1月,林学院申报的教改课题“学分奖励办法探索与实践”列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研究学分奖励,对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学分奖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划分了类型,明确了认定标准与结果使用,探讨了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并进行了成效举例。创新性地将学分奖励划分为成果类、评比类、时长类3种类型,对应提出数量统计、等级换算、时长折算3种认定
期刊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水平的衡量标准,也为思政课教师提高授课能力提供了努力方向。创新教学方式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的关键。  [关 键 词] 思政课;中职学校;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88-02
期刊
[摘 要] 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法,并对实习计划及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训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提了修改意见。  [关 键 词]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期刊